投研帮
投研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美股没啥神秘的,我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讲明白。
IP属地:云南
6关注
396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投研帮
2020-01-14

4000万炒内幕大牛股

“给我一个神秘6位代码。” 估计你们身边不炒股的人,经常问你们要神秘代码。炒股的人互相交流的时候,最重要的也是那个代码,我在后台也总被人要神秘代码。 但是,神秘代码≠赚钱,即使是牛股代码也≠赚钱。 内幕消息亏成狗 今天就一个顶级内幕 + 顶级选手,依然亏成狗的故事。 北京某女牛股散户王萍,以前在体制内,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的副总裁高某,是上下级的关系,离职之后两人还经常沟通交流。 17年9~12月份,大牛股汇顶科技解禁,高某全程参与了大基金受让汇顶科技股权事项的相关工作,期间王萍和高某有9次通话记录。 在这期间,王萍卖了其他股票,再转钱到股票账户,还开了融资,重仓杀入汇顶科技,梭哈了大概4700万。 最终亏损了396万。 证监会没有说王萍什么时候卖的,只给了个亏损的统计数字,又罚了她55万。 按照证监会“没一罚三”的规则,估计王萍确实没有获利,否则应该是罚款非法所得的三倍金额了。 还有一段,笑死我了。 王萍在解释买汇顶科技的原因,说:......PE倍数比较低且为次新股横盘时间很长,看好芯片行业......2017年大盘不会有大的风险,且汇顶科技将迎来解禁,有拉抬动力...... 巴拉巴拉说了老大一堆。 我想起了有个街头采访:你最喜欢哪位互联网大佬?帅气的李彦宏,还是书生气的马化腾,还是欧式大平眼距的雷布斯? 答:当然是马爸爸啦,你看马爸爸,简直是多才多亿,凭亿近人,亿表人才,才华横亿,亿鸣惊人、德亿双馨啊! 另外,我无意间瞥到了女牛散住的地方:北京朝阳区星河湾,才明白这300多万的亏损和55万的罚款真是毛毛雨。 星河湾是北京这边著名的影视明星小区,均价是10万一平,户型都是200~700平,我掏出我的影视明星同款的iPhone手机看了看,最便宜的一套是2200万。 为啥内幕消息亏成狗? 你们发现没有,爆出来的内幕消息案例,大多都是既亏损又被罚款的例子,简直是偷鸡不成蚀
4000万炒内幕大牛股
avatar投研帮
2020-01-07

踏空的心态有点爆炸

春季行情还在继续躁动,踏空的人却有点坐不住了。 最近市场走的逻辑有两条,一个是新概念:周期蓝筹白马化,第二是超跌板块在一定利好的刺激下反弹。 前面一句什么意思呢? 很多周期性行业的公司,本身体量巨大,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因为行业本身具备周期性,所以不怎么受到待见,估值也很低,现阶段这些公司都得到了估值修复。 最早白马化的公司是海螺水泥和万华化学,这两个公司利用自身的护城河弱化了行业周期,率先洗白了。 现在逐渐在洗白的是中国建筑、中国神华等传统行业内的龙头公司。 另外一条线便是超跌板块的反弹。典型的代表便是近期的传媒游戏板块和新能源汽车。 传媒板块是受到了5G落地的预期利好影响。现在机构的观点是,参考通讯业发达的韩国,5G建设上跟我们差不多,落地比较快的便是云游戏和VR等项目。 新能源车完全是靠特斯拉爸爸,以至于我前两天还看到了特斯拉一个骚气的广告词: 这个装X装得清新脱俗,我严重怀疑是特聘了杜蕾斯的的营销团队。 整体上,这一波自从打下3000点的上甘岭高地之后,多军又一路平推到了3100点,估计很多拿着银子在原地等着回调的人,踏空有点心急了。 踏空和套牢,那个更难受? 有个形象的比喻:套牢好比冬天里吃冰棍,虽然酸爽,但是慢慢啃还是能啃完。踏空就好像夏天里裹棉被,真·冷暖自知。 冬天吃冰棍的人还比较常见,夏天裹棉被的,都是猛士。 所以在股市里,下跌永远是缓慢的,上涨永远是迅速的。 我看过一组研究数据,股市的回报,都来自于表现最好的8%的时间。 从1927年到2018年的92年间,标普500指数的回报,为每年10.1%。如果去除回报最好的92个月,还能获得多少回报呢?答案是:0。 92年,一共有1104个月。这其中回报最好的92个月,大约占整个样本量的8%。如果投资者在这8%的时间段里,没有买入股票。那么即使他坚持投资90年,获得的回报也只是0。 这个数据在A股也是一样。
踏空的心态有点爆炸
avatar投研帮
2020-01-06

2020,增量资金为王

昨天文中提到的一个事情,其实意义挺重大。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有一条重要的话: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我之前跟大家解释过股市里风格的概念:增量资金决定市场风格。 2005年到2007年,保险资金入市,主导了A股的第一次机构化浪潮,带动了蓝筹大牛市; 2015年,场外资金入市,各种十倍配资起飞,小盘股和妖股横行,带来了创业板100多倍的PE; 2016年之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最大的增量资金是外资,于是白马股起飞; 增量资金推动估值提升 股价的上涨一般分为两种:业绩推动和估值推动,增量资金一般会推动估值的上升。 举个例子:2017年到2020年,海天味业的股价涨幅超过了250%,但是它的业绩只由2016年年报的28亿涨到如今的38亿,涨幅只有40%,剩下的1.78倍的涨幅,都来自于估值的提升。 这就是外资带来的作用,老外就喜欢这样的公司:港股市场没有,消费股,业绩稳定,现金流好。 说起海天味业,我又想起了之前**讨论过的一个问题:同样是龙头企业,为什么恒瑞估值80倍,海天估值60倍,茅台估值30倍,格力估值只有15倍? 按照估值最正统的理念,企业的价值等于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 恒瑞的优势是未来空间广阔无比,同时稀缺性较高; 海天的优势是存续期长,行业周期性弱; 茅台虽然品牌无敌,但是白酒具备一定周期性; 格力在空调领域已经做到了极致,雪坡有点滚到尽头的感觉。 存在即合理,明白这些市场的定价规则,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和投资的本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后续出台的政策 再回到增量资金的问题上来。 既然出了这个政策,估计之后会有配套的措施提上日程,比如类似于中国平安在2018年实行的财政部的IFRS9新会计准则,可以使得保险公司在股权投资和股票投资上,有更大的灵活性等。 从边际交易交易者的角度看,
2020,增量资金为王
avatar投研帮
2020-01-02

接茅台的飞刀吗?

茅台盘前发布公告:经初步核算,2019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8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同时贵州茅台2020年度计划安排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 茅台就是茅台,连2020年的收入也能够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通过这事儿,你们也可以看看对于机构重仓的明星股,走势与预期之间的关系。 此前,各大券商分析师给出的茅台今年的利润是430亿元,结果茅台给安排了一个405亿,比预期低了6%左右。 今天低开幅度为4.65%,股价全天也在-5%左右晃荡,与6%的业绩预期差,相差很小。 各种花式下跌 今天也借这个机会,跟你们聊聊价值投资里常见的现象——下跌。 常见的下跌一般分为三种:杀逻辑、杀预期和杀估值。 杀逻辑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医药股,在带量采购以前,大家觉得医药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刚需,会一直长牛。结果带量采购政策出来之后,仿制药企业面临巨大的断头风险,以往通过高回购、高费用的灰色渠道不管用了,也就是逻辑发生的根本变化。 这种下跌,称为杀逻辑,一般也是最狠的,搞不好就会腰斩。 第二种,杀预期。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业绩波动再正常不过了,很少有企业像海天味业那种,财务报表跟复制粘贴一样,每年稳如死狗的20%~25%增长。 市场情绪都像小孩一样反复无常,给颗糖就期望后面能给玩具汽车,给碗白饭就觉得后面要饿死了,预期的钟摆通常会摆过头。 因此由于业绩的波动,造成股价的下跌,称为杀业绩。茅台的这种下跌,就属于杀预期。 第三种,称为杀估值,典型的就是前段时间的医药股。 业绩确定性高,但是估值被拔到了80甚至100倍,之后的下跌,就是一种杀估值,杀到合理位置为止。 茅台的估值 再来聊聊茅台的问题。 茅台这两年,最大的事情就是清理前朝书记袁仁国留下来的一摊子事儿,经销商很多是前书记的嫡系,现在得换一批人,同时加强多渠道建设。 之
接茅台的飞刀吗?
avatar投研帮
2019-12-04

中美博弈升级,特朗普里外不是人

1、美国又挑事儿 2、特朗普的难处 3、市场热点:科创板出现破发股票 老美挑事儿 最近两大国之间有三件大事儿: 1、特朗普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协议磋商没有最后日期,第一阶段协议或许等到明年11月大选之后完成。 潜台词就是:现阶段谈得不怎么顺利。 按照之前的说法,12月15号会有新一轮的上调。现阶段征税范围已经是5500亿,达到极限,接下来只能调高税率。$纳斯达克(.IXIC)$ 如果12月15日新增(3000亿,15%)+(2500亿,5%)全部落地,所有输美商品税率就全为30%。理论上,特朗普可以提高税率至45%。 2、白宫考虑将华为从美国的银行体系剔除。 切断美元这招,属于政策工具最顶端的核选项,之前中招的包括俄铝和委内瑞拉的毒枭。 不过这招风险比较大,因为华为深度参与全球的4G和5G建设,美国盟友在电信领域,几乎所有的美元付款都是通过美国金融机构进行清算的。 3、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一项法案,关于西北大漠那边的。跟上次恒生指数(HSI)代表地区的法案一样,也是407票通过,1票反对。 赵高的鹿又被牵出来了,还真是好用。 特朗普的南 最近的一系列事情,反应的是特朗普在国内的控制力在逐渐减弱,或者说,压不住很多势力了。 自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美国共进行了3次州长选举。 2017年2个州进行了州长选举,共和党在新泽西州州长选举中失利; 2018年36个州进行州长选举,共和党丢失6个州; 2019年3个州进行选举,共和党在农业州肯塔基州选举败北。 从调查拜登使得自己被弹劾,特朗普在国内的控制力慢慢减弱,之后从叙利亚撤军,使得共和党内部的大佬对他也颇有微词,之后就是两党一致,逼他签署了HK的法案,搞得他骑虎难下。 现在如果怂了,降低关税,国内朝野对华强硬派喷口水都能淹死他; 继续咬紧牙关,维持或者提高关税,**主党一边在后面添油加醋,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 特朗普:我太
中美博弈升级,特朗普里外不是人
avatar投研帮
2019-11-26

200亿的一坨翔,真香!

1、外资被埋? 2、长期深远的影响 3、外资偏好 外资被埋? 今天尾盘,各路神仙杀得够欢快的。 外资操盘手:上头交代了任务,必须在尾盘买够XX亿,快收盘来不及了,看我一次性梭哈! 内资:孙子,昨天就埋伏了,等着你入套呢! 最典型的就是四维图新,它是中证500的前十大权重股之一。这次msci纳入,中盘股是以20%的比例一次性纳入,所以昨天有人埋伏,尾盘狂拉: 今天一把扔给外资: 看分时图的位置,昨天放量大概是在15.3到15.5之间,今天砸盘是在15.6~15.7之间,估计埋伏的人能挣个0.5%。 外资全天净买入200多亿,是不是很爽?感觉喂给外资一坨翔。 且慢。 但是看似美滋滋,实际上对于外资来说,本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动配置型资金,所以这样尾盘砸,他们正好便宜拣货。 其实都是套路。 所以以后如果有人对你说教:“做什么事都要争第一。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峰吗?” 你直接回答:“乔戈里峰?” 另外,估计也有人观察到了,港股尾盘也呈现了巨量成交。原因是因为A股纳入之后,H股的权重(H股指的是主业在大陆,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会降低,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5月份和8月份,A股的两次纳入,也产生了同样的现象。 一般的号,吃瓜这事儿,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这事儿其实长期意义更大。 长期影响 从亚洲地区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股票纳入国际性指数,通常都会带来海外资本的长期流入。 根据华泰证券的数据,韩国在1992完全纳入MSCI指数后,外资持股比例是10.4%,此后的7年,外资持续流入,2005年外资持股比例达到23%,台湾也类似。 境外投资者目前持有A股市值是1.8万亿,占全A总市值的3%,自由流通市值的8%,与社保和公募基金三足鼎立。 从日本、台湾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外资占比达到25%~30%才逐步稳定, 这个角度,也更加能够理解,为啥中央会提出“金融开放”? 不仅仅是为了贸易磋商,
200亿的一坨翔,真香!
avatar投研帮
2019-11-18

央行忽然 “mini降息”

导读: 1、央行四年来首次调低逆回购利率 2、中国人保跌停的背后 央行忽然“降息” 今天上午,有个消息:央行今天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至2.50%,上次为2.55%,四年来首次下调。 逆回购可以解释为央行向市场放水的一种工具,借款期限是7天,比较常见,威力不大。 9:45分左右,指数起来的第一波,就是因为这个消息。 其实说正儿八经的降息,应该是看MLF利率(中期借款便利,又称麻辣粉),MLF期限偏向于中长期,是央行最重要的放水工具,麻辣粉降,才是在降息。 现在等于是央行手里有小刀和倚天剑,小刀已经使出来了,市场在YY倚天剑出鞘。 这事儿其实也有点征兆:央行周末公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里面有两个看点: ①不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从“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变成“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②删除了“房住不炒”表述。 上面两个变化的原因也很好解释: 删除“房住不炒”是因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得今年和明年的GDP有任务。 不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原因是经济下行,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借助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实行两条道放水: 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科技,以及为之服务的股市,实行大水漫灌;而代表传统经济的房地产,整体上则是以打为主,边打边哄。 所以,一边会看到,今天早晨雷军的金山办公,登录科创板,市盈率高达150倍,来了个全身牛奶浴。 而另一边,则是央行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速连续14个月回落。同时,人民法院公告显示,截止11月,全年累计破产倒闭房企数量上升到453家,去年全年房企倒闭才200多家。 对于炒股的来说,争论“降息”不重要,明白这点就够了:政策是在托底,偏宽松。 明星股跌停 今天有一只明星股比较惨,中国人保,直接被摁死在跌停板上了。 原因是:太TM贵了。人保也在港股上市,港股才3.19港币,今天即使跌停之后,A股股价也高达7.1
央行忽然 “mini降息”
avatar投研帮
2019-11-14

腾讯“股王”不保

阿里回港股 阿里和腾讯要正面PK了。 昨晚,阿里巴巴集团向香港交易提交了招股文件,正式启动香港IPO计划。 代码也很讲究,9988.HK,马爸爸这是要久久发。 上市之后,估计腾讯股王的位置,就会被阿里抢走了,4750亿美元 VS 3900亿美元。 先回答你们最关心的问题:阿里能不能打新? 能打。 最终的打新价格,定在11月20日当天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收盘价的1/8,按照昨天的收盘价计算,大概是178港币左右,中一签是1.78万港币。$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09988)$ 估计明天就可以开始申购了,如果打算申购一手的话,准备2万左右港币就可以了。根据券商的预测,中签率大概是30%。 推荐这次打新,有几个原因: ①比起此前宣布的融资200亿美元左右,阿里这次融资额度下降到了100~150亿美元,对市场的抽血作用降低。 ②在香港这么乱的大背景之下,阿里还坚持并且加速回归,给香港金融市场注入了极大的信心,港交所必然给与各大券商进行窗口指导,加大宣传力度。 换句话说,刚开始还是要保的。 再聊聊第二重要的问题:有没有大肉吃? 很难。 原因是,港交所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可以互相转换,转换比例为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 PS:存托股可以认为是股票,只是在不同的交易所进行交易,下同。 也就是,如果港股被炒作得很高,会有人从美股过来套利。所以鸡腿大概率有,大餐就免了。 类似的,还有一个,我需要提醒一下,就是以华泰证券为代表的部分券商股,估值会被压制。 10月21日,华泰证券大跌之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了,原因就是华泰证券在伦交所的GDR,进入了转换期间,可以与A股相关转化。 最新的数据我给你们算算:华泰证券在伦交所的GDR,最新收盘价是24.36美元,每一份GDR相当于人民币24.36*7.02= 171元人民币,对应10份A股,每股就是17.1元人民币。 今
腾讯“股王”不保
avatar投研帮
2019-11-12

天呐,淘宝双11数据造假?

有人质疑淘宝 昨天双十一的战果出来了。 天猫双11狂欢节当日交易额截止24:00交易额为2684亿元,去年双11的交易额为2135.5亿元,2017年为1682亿。 数据一出来,自然而然就上了各大头条和热搜,甚至海外媒体也在感慨:中国硬生生把单身节变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购物节。 不过有人也爆料,说双十一的数据是拟合造假了的: 可能是害怕吃到律师函,现在微博上这个话题已经被和谐了。 阿里的数据到底有没有造假,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这些年,电商给国人带来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国内的消费,也实实在在撑起了很大一部分GDP。 但是我支持这种质疑的态度,尤其是在资本市场。 很多公司都是too good to be true,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好的跟假的一样。 最著名的就是曾经的千亿市值的信威集团,现在叫做st信威。 通信领域的老大华为的毛利率只有30~40%,为啥你信威的能有90%,直逼茅台呢? 再调查一下,就露馅了。 原来信威集团的老板王威,是个给太空装空调,给地球刷红漆,给沙漠贴瓷砖的主儿。 另外更深一步就是:面子和里子问题。 有有句话说得好:多数中国人有个通病——重面子轻里子,有的是贪里子装廉面子,有的是俗里子装雅面子,有的是穷里子装富面子。 这点在资本市场表现得不要太明显。 前几天,科创板满百日的时候,央视新闻做了大幅报道,用到的素材依旧是:上涨: 这都啥时候了,还在用上涨作为政绩? 圈里人也都知道,科创板首日的上涨,和较发行价的上涨,是透支了未来。 实际上,科创板等权指数的走势,却是这样的,较初始基准点,已经跌去25%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过高的定价,等于是让它们薅一把就走。 但是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跌下去,等企业未来需要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俩肾已经割没了。 不管是证监会还是阿里,这些都是中国资本市场标杆性的企业或者部门,希望以后能够接受监督,放下对于面子的执
天呐,淘宝双11数据造假?
avatar投研帮
2019-11-08

陷入困境的万科,与陷入困境的福布斯地产富豪

导读: 1、万科的困境与价值 2、福布斯富豪榜的富豪 万科的股票价值几何? 11月4日,万科发布了10月份销售简报,猛看吓人一跳:10月实现销售额433.8亿元,环比下降12%,同比下滑20%;销售面积271.3万平方米,环比下滑150%,同比下滑21%。 从前的万老大,现在已经变成了万老三:同样10月份,恒大实现销售金额903亿元,同比增长70%,碧桂园实现销售金额850亿元,同比增长43%。 不仅销售金额只有Top2的一半,甚至还传出了万科员工降薪40%的“丑闻”。 看股价,万科也是萎靡不振,年初至今涨幅17%,还没跑赢大盘。 那么现在买入万科股票,是否是1949年加入国军呢? 按照昨天说的,买入的公司是买入一个个的鲜活的企业,我们来看看,买入万科,会发生什么事情? 万科目前市值3021亿,净资产是1672亿,当前差值是1349亿。 万科现在每年能盈利多少呢? 房地产公司卖房走的是预售制,所以未来的利润是由年的销售金额决定的。 根据万科历年的财报分析,其主营收入大致与2年前的销售金额相仿。 再结合万科每年稳定的净利率和权益占比,可以大概推算,万科2020年的利润大概是455亿,2021年的利润大概是520亿。 也就是现在一家企业,股权价值是3000亿,净资产1672亿,差额是1349亿,而起码公司未来两年可以赚975亿利润。 这样的股权,妥妥的算是优质股权。 按照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标准,“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来看,万科算是好价格无疑。 那么好公司呢? 好公司可以用稳定的管理层和稳定的分红来衡量。从公司管理的角度而言,万科管理层做了如下工作: ①坚持不降价,保证品牌 看销售均价,万科 10月份销售均价是1.58万元,1~10月份销售均价是1.56万元。 对比一下恒大,10月份的合约销售均价年内首次跌破每平方米1万元,降至9336元/平方米,创下年内单月售价新低。 降价
陷入困境的万科,与陷入困境的福布斯地产富豪
avatar投研帮
2019-11-06

阿里回港上市,马云的算盘啪啪响

导读: 阿里香港上市前后,马云的生意经 A股国际化加快 特斯拉、养猪等市场热点 阿里上市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将会于下星期寻求香港上市审批,集资额为100亿至150亿美元,相当于780亿至1170亿港元。 很多人估计摩拳擦掌,高呼马爸爸照顾国内股民,想带我们一起上车。 且慢,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阿里以前是在香港上市过的。 2007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阿里集团的To B业务)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13.5港币,总共融资接近17亿美元,创下当时记录。 2008年之后,阿里集团全力发展ToC业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网络公司补贴亏损的非上市公司,导致股价一直很低迷。 2012年,阿里集团竟然以每股13.5港币的价格从股民手里买回全部股份,买价就是2008年的发行价,之后宣布私有化退市。 白嫖了四年。这四年间港币对兑人民币还贬值了10%左右,散户都人老珠黄了。 还要啥自行车利息? 其实5月份的时候,就有传言阿里要回港股,当时的募集金额是200亿美元。 从5月份到现在,HK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事情,金融业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港交所前三季度净利润74亿港币,同比下降1%。 同时上个月还爆发过白宫勒令纳斯达克交易所,要求中概股退市的事情。 因此,恐怕中概股被退市事件,加速了阿里的回归港股。 同时,由于HK的金融业处于自我突围的时候,8月份,不惜冒着被耻笑的风险,也要提前收购伦交所。 所以,阿里此次回归,一定会得到港交所的大力支持,不仅会在政策上各种开绿灯,更加会使劲为阿里造势。$阿里巴巴(BABA)$ 所以,是不是回归港股之后的阿里,就能够重新估值,来一波腾飞呢? 只能说:想多了。 做生意,买的没有卖的精。 马爸爸的经商天赋,在国内称第二,也没几个人敢称第一,你想在发行价上从他手里讨到便宜,还是洗洗睡吧。 譬如当年在美股上市时,马云以美国人民熟知的阿甘作为比喻,说“阿甘是他心中永远的英雄”
阿里回港上市,马云的算盘啪啪响
avatar投研帮
2019-11-04

1500万,年度最壕撩妹

导读: 老年痴呆新药火爆,如何投资医药股 桂林航空机长,1500万撩妹 如何投资医药 昨天下午,中科院、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九期一”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可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症就是大家俗称的老年痴呆。 这事儿争议挺大的。 第一点是药监局的批文,“有条件地批准”。 有条件批准的原因,根据该药物发明人耿美玉教授的说法,是因为:试验正式报告没有提交。 第二个是该药是由一个曾经涉嫌虚假宣传的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绿谷制药。 绿谷制药之前的一个大卖的产品是中华灵芝宝这是一个保健品,却以“抗癌神药”宣传。 2002年和2008年,南方周末和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分别以《“中华灵芝宝”还要骗多久?》和《揭秘“绿谷”骗局》为题报道该产品,称其虚假宣传。 这事儿作为医药门外汉,我吃瓜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我要扯一扯医药投资相关。 这事情,药监局能够“有条件地批复”,大家应该注意到的角度是:国家对于创新药的鼓励。 另外,“九期一”药物的临床外包给了CRO企业昆泰,后续分析的结果是昆泰出。 这个CRO的概念,估计很多投资医药的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CRO,全程是医药研发外包。 举个例子,我要写一篇文章,里面要用到一些图片,我如果抽身去做图片,费时费力,本身也不是强项。 这个时候,我从外面找了一家公司:来,给我搞一百张高清**的图,我要用。 这个例子里,我就是做新药物研发的药企,我找的这家公司就是CRO企业。 所以很多人说,CRO企业是新药研发的好工具。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为啥CRO企业这么火了。 想搞新药研发,就需要CRO。好比想挖金子,就得买铲子。 所以淘金热的时候,淘金者不一定能发财,但是卖铲子的人却一定能发财。 CRO企业有哪些呢? 药明康
1500万,年度最壕撩妹
avatar投研帮
2019-10-31

智利峰会取消,协议去哪儿签?

文章导读: ① 取消峰会的原因 ② 带来的深远影响 ③ 市场热点 智利总统10月30日宣布:取消原定于11月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和12月的气候大会。 原因是10月6日,智利圣地亚哥地铁票价,从800比索涨到830比索(涨幅合约人民币0.3元),由此引发智利“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骚乱”,骚乱持续了近一个月,最终导致APEC取消。 史称“三毛钱引发的血案”。 智利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是30万比索左右。830比索一天2次通勤,22个工作日3.65万比索,大概占据最低工资的12.2%。 对比一下北京,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2200元,北京地铁公布的平均票价水平是每人次4.3元,每天两次通勤,算8.6元,22个工作日是189元,占最低月工资的8.6%左右。 还有一个,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是13.4%,交通费用估计是包含了开车的油钱,油钱可比地铁费贵多了。 所以别看智利人民人均GDP1.6万美元,实际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原因是什么呢? 智利这些年虽然GDP一路走高,被西方媒体鼓吹为“新自由经济的代表”,“拉美的灯塔”。 但是实际上经济严重依赖铜矿等出口,人均GDP高没卵用。 曾经赤道几内亚,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但是穷得60%的人都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喝。 为啥? 因为纯靠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而石油等垄断资源又被权贵掌握。统治阶级拿九层,老百姓分一层。 而私有化的自由经济使得智利的民生部门被大资本垄断,比如意大利电力公司并购智利国家电力公司之后,马上宣布涨价。 所以这次三毛钱的血案,实际是杨白劳和黄世仁似的苦大愁深。 为啥西方媒体喜欢鼓吹智利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国际资本实实在在赚了大把银子,想象一下如果中石油卖给埃克森美孚,美国媒体怎样吹嘘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是西方式的自由经济,在“全球播撒下种子,结出了美丽的花
智利峰会取消,协议去哪儿签?
avatar投研帮
2019-10-30

天雷滚滚

昨晚很多重磅公司发布了财报,感觉防不胜防。 1、洋河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20%+,同时宣布10~15亿回购。今天跌近4%。 按照此前洋河管理层的说法,去库存估计得等到明年上半年。 正好今天下午,五粮液也发布了三季报: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利润增长36%。 这业绩不服不行。 不过明天的走势也没法猜,不知道会不会有大资金想走。 洋河和五粮液这俩,一个中端,一个高端,业绩差别这么大,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刹车之后,中产阶级和富人阶级所受到的影响。 比如这两年的P2P暴雷潮,对于很多中产的伤害很大,一不留神就会下滑到无产阶级。 富人,因为资产多,投资多元化,受到的伤害反而小。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这几天的四中全会,稳增长会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 刹车尽量慢一点,就能少一批中产被甩下车。 2、通策医疗:第三季度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20.01%;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6.55%。 直接一字板跌停,因为预期打得太满了。 话说通策医疗和爱尔眼科这哥俩的增长模式很像: 大股东出资在上市公司体外培育很多医院 ——> 等这些医院盈利——> 装入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业绩很好看。 这种模式对于大股东来说很好:体外的医院可能估值只有个位数,但是装进来上市公司体内之后,估值是按照爱尔眼科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来给的。 等于大股东在外面花的钱,可以在二级市场加倍赚回来。 这样做也不违规不违法,是正常的生意模式。 但是有个隐患:第一是上市公司体量大了之后,再装进来的公司对于公司业绩的增速拉动效应会减弱。 一旦未来业绩不达标,现阶段100倍的估值,会杀得比较惨。 …… 另外,伊利股份发布三季报:Q3营收同比增长9.64%,净利润同比增长15.5%,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9.52%。 业绩小超预期。 剩下的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还没发布三季报,这俩都十分稳健,估计没什么大雷
天雷滚滚
avatar投研帮
2019-10-29

年入18万,自动脱离无产阶级

今天有一个数据表格挺火的,叫做《中国各阶层收入统计表》: 有点模糊,我简单总结一下: ①年均收入超过18万,可以脱离无产阶级,大概超过了88%的中国人,对应月薪是1万5,岗位代表是高工,在公司属于执行层; ②年收入超过500万,跨过中产阶级,迈向资产阶级,超过99%的人; ②打工收入的最高境界是年薪220万左右,岗位代表是集团董事长;挣得也多,需要拍板得越多,压力也越大; ③想要220万往上,就得依靠股份、项目分成,或者自己当私企老板。 …… 我看很多网站喜欢搞这种调查或者排名,看排名的人暗自把自己往表格里塞,看完各种心里不平衡吐槽。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畸形的金字塔,底座大到没边,月收入5千就能超过很多人,同样,塔尖则是又细又长,细长到你一年挣一个亿,比你牛逼的人大把都在。 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的两口子,干的都是房地产、汽车相关,或者服务行业,月收入七八千,供房买车抚养孩子。 我说两个数字,大家感受一下: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2万元; 央行报表显示,2019年7月份,全国居民个人存款78.9万亿,折合14亿人口,人均5.5万,加上一些理财之类,可能人均七八万左右。 还有一个我比较了解的数据,脱贫的门槛18万年收入,对应1.5万月薪,大概相当于北京这边,一个刚毕业的中等水平的码农的收入。 还有,我大无产阶级不是专政么?为毛还要分那么多档次?--------------------------- 下面说说今天的行情。 区块链尾盘开始炸板了,看看板块指数: 昨天文章里说的,区块链跟科创概念不同,科创板是上头开个会,发布几个细则,就能推动,而区块链技术,有它自身的发展。 撵着蜗牛往前,也快不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拉稀了。 其实这事儿应该再和两个现象合起来看: 第一个现象是:今天有一个新股,叫做渝农商行,上市首日就开板了。 它也创造也一个奇迹:自2014年
年入18万,自动脱离无产阶级
avatar投研帮
2019-10-28

社会主义区块链的大棋局

在经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绝大多数江湖侠士所追求的,是代表最高武学水平的神功秘籍——《九阴真经》。 原著中,最开始,无数人为了争夺它而丧命。后来经过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夺得了天下第一,得到了《九阴真经》。 得到《九阴真经》之后,王重阳态度是:封存起来,不得流传,美其名曰——避免掀起武林的一场腥风血雨。 其实,实力第一的老派江湖势力,对于神功心法的态度基本上都差不多,类似于《笑傲江湖》里,实际实力最强劲的少林派,对于《葵花宝典》的态度也是:最好放在我少林寺,由本寺高僧看管。 对于老大来说,最好的便是维持现有的秩序。但是对于不甘于寂寂无名的其他人而言,则是非争不可。 不管是黄药师还是《笑傲江湖》里的五岳剑派,一定不会放弃对于神功秘籍的争夺——而且一定会借助各种外力。 譬如黄药师就通过周伯通,弄到了半部《九阴真经》,五岳剑派则通过五派合并,强行制造出一个跟少林武当和日月神教分庭抗礼的超级联盟。 这就是江湖。 再结合几个常识和近期新闻: 美国搜刮全球最犀利的武器是美元结算体系;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需要打破货币结算和货币信任问题; 作为新势力,Facebook频频在美国国会举办的听证会上遭受到发炮; 近期中日关系回暖; 合在一起,就明白了周五的那个重磅新闻背后的棋局。 另外,行走江湖,仅仅有屠龙刀是不够的,屠龙刀只能保证你武功独步天下,如果想当扛把子,还得需要倚天剑里的兵法《武穆遗书》。 21世纪的屠龙刀和倚天剑是科技和金融,下一代科技的基础技术是5G,下一代金融的基础技术,就是区块链。 所有的链条都串起来了,江湖的故事其实从未间断。 ---------------------------- 最近来了批新读者,借用上面的例子,我聊聊本号的文章风格。 一般的财经自媒体,基本上都是新闻复读机,复制一下官方通稿就完事。 我这里会深挖背后的逻辑,让你看清真相。深挖之后,我会用大白话或者是
社会主义区块链的大棋局
avatar投研帮
2019-10-28

太刺激了

早盘浙大网新封单量达到了4.5亿股,收盘的时候,封单量下降到了139万手,也就是1.39亿股。 要知道它的流通股本一共才10亿股,太残暴了。 估计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概念后续还能玩几天? 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上述的几波拉升,都是由超级政策引起的版块集体涨停潮,只有创投概念持续性比较强(2018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科创板)。 创投概念持续时间比较长,一方面是因为概念股只有20多家,更重要的是,在推进科创板的过程中,上头时不时就来一点政策推进。 每当快不行的时候,就来一针续命。 今天的区块链概念呢?能持续多久? 从中长期看,区块链概念不像科创板一样,是监管层可以推动的,今天制定一个方案,发布一下,市场就突突一下。明天再去调研一下,又能涨一波。 区块链技术,自有它的发展路径。当前肯定未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除了比特币之外,没有成熟的产品面世。 所以即使想推进,上头也没有清晰的路线和规划。 因此中长期看,区块链概念的炒作周期不会超过科创板概念。 那么短期谁是龙头呢? 刨去新股,今天一字板涨停的大概有60多家,我估计明天就只剩一半,后天就剩下10家。 三板之后,谁是真命天子,就出来了。 看看今天涨停封单量 / 流通股本最大的几只股票: PS:浙大网新盘子比较大,估计抗不到最后。 这种概念,新手尽量别追。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追的话,认准龙头就可以了。比如今天还是可以挂涨停买,等过两天行情开始分化之后,再追龙头。 追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止盈止损情况,每天开盘之前,默念几遍。 亏钱千万条,最高第一条。炒股不规范,钱包两行泪。 ---------------------------- 昨天在星球里分享用了用可转债的无涨跌幅限制和T+ 0,来投机一把的说明: 万达信息和利欧股份,盘子比较大,开盘就怂了。剩下的三个,对应的转债,今天都能吃到肉。 蓝盾转债开盘124,盘中最高130,收盘129; 中装
太刺激了
avatar投研帮
2019-10-28

定投海外 | REITs标的选择和估值

有朋友在知识星球提问: REITs中的APTS这个标的怎么样?应该重点关注那种类型的REITs?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APTS的简单分析 APTS全称是Preferred Apartment Communities,中文名叫做优选社区公寓,是一个公寓型REITs。APTS市值只有6亿美金,属于公寓型REITs中非常小的一支。 之前文章介绍过,REITs的专属估值指标叫做P/FFO。APTS的P/FFO非常低,只有3.xx。公寓类的P/FFO,普遍在20~24区间。简单套用P/FFO指标的话,APTS是非常低估的,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下面是APTS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比较糟糕。 从估值指标P/FFO看,APTS确实是一个便宜的标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股价往往已经反映了预期。 公寓类REITs的龙头 公寓类REITs这个领域的龙头是艾芙隆海湾社区AVB和公平住屋EQR,这两个REITs的市值都在300亿美金左右,P/FFO都在22~24区间,简单的财务数据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AVB和EQR的基本面比APTS要好很多。 聊聊估值 A股的投资者,喜欢使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这类指标,简单粗暴的给所有标的打一个分数,低于多少就是低估,低估就是便宜,买便宜的就能赚钱。这个思维路径在美股,是要不得的。这样选出来的,往往是基本面严重恶化的公司,别说赚钱,破产退市清零都是有可能的。 举个饭店的例子: 假如有机会入股饭店A或B,两家饭店都作价100万人民币,A店比B店多几套桌椅碗筷。所有人都不会认为,A店资产更多,市净率PB更低,入股A店更划算。所有人都会去看的,是两家饭店未来的赚钱能力到底怎么样。 再回到REITs估值的话题,比较REITs是否低估,需要分析的,是资产包质量和运营效率。比如物业成本、租金、地段、面积、空置率、租约长短、房产布
定投海外 | REITs标的选择和估值
avatar投研帮
2019-10-28

太刺激了

早盘浙大网新封单量达到了4.5亿股,收盘的时候,封单量下降到了139万手,也就是1.39亿股。 要知道它的流通股本一共才10亿股,太残暴了。 估计大家最关心的是:这概念后续还能玩几天? 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上述的几波拉升,都是由超级政策引起的版块集体涨停潮,只有创投概念持续性比较强(2018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科创板)。 创投概念持续时间比较长,一方面是因为概念股只有20多家,更重要的是,在推进科创板的过程中,上头时不时就来一点政策推进。 每当快不行的时候,就来一针续命。 今天的区块链概念呢?能持续多久? 从中长期看,区块链概念不像科创板一样,是监管层可以推动的,今天制定一个方案,发布一下,市场就突突一下。明天再去调研一下,又能涨一波。 区块链技术,自有它的发展路径。当前肯定未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除了比特币之外,没有成熟的产品面世。 所以即使想推进,上头也没有清晰的路线和规划。 因此中长期看,区块链概念的炒作周期不会超过科创板概念。 那么短期谁是龙头呢? 刨去新股,今天一字板涨停的大概有60多家,我估计明天就只剩一半,后天就剩下10家。 三板之后,谁是真命天子,就出来了。 看看今天涨停封单量 / 流通股本最大的几只股票: PS:浙大网新盘子比较大,估计抗不到最后。 这种概念,新手尽量别追。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追的话,认准龙头就可以了。比如今天还是可以挂涨停买,等过两天行情开始分化之后,再追龙头。 追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止盈止损情况,每天开盘之前,默念几遍。 亏钱千万条,最高第一条。炒股不规范,钱包两行泪。 ---------------------------- 昨天在星球里分享用了用可转债的无涨跌幅限制和T+ 0,来投机一把的说明: 万达信息和利欧股份,盘子比较大,开盘就怂了。剩下的三个,对应的转债,今天都能吃到肉。 蓝盾转债开盘124,盘中最高130,收盘129; 中装
太刺激了
avatar投研帮
2019-10-22

突发:3000亿关税解除!

下午5:25传来消息: 这3000亿,是2019年9月1日起开始加征的。 看来**党在国内给特朗普的压力真是够大,同时我们在谈判桌上也非常努力。 利好,大大的利好。 ------------------------------ 下面是今天写的文章,主要聊的是四季度的楼市。 先说结论:在经历了近半年的鬼哭狼嚎之后,四季度的楼市大概率阶段性见底了。 对于刚需来说,如果未来半年打算买房(再长另说),四季度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买新房,年底可以看看有没有开发商打折冲回款。 原因如下: 三季度经济数据不咋地,导致四季度GDP有任务,给明年腾出空间,实现十八大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简单计算一下就是今年和明年平均增速要达到6.1%,如果全年没有达到6.1%,那么明年亚历山大。 今年,大家听到最多的全球经济形势,估计是“衰退”。 明年11月美国两党大选,指望全球平静是不可能的,甚至两党会在全球各个地方暗自较劲,全球经济只会进一步被拖下水。 那我们呢?最好的办法是今年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力争保6.2%,为明年腾出空间。 那么四季度最少就需要达到6%。 回过头来,今年整体全年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是这样的: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放了一波水—>一季度经济数据不错—>大家很乐观,开始严打地产—>二季度GDP直接降了0.2个百分点—>三季度马上开始就偏—>降准、补短板、专项债轮番上阵—>三季度起到了边际效果,比如工业增加值明显反弹。 但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简单来说,GDP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净出口。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就是这些年修的路,盖的房子。这一块很庞大,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只要这一块不出现大波动,经济就不会大起伏。 既然是压舱石,那么对于经济的影响自然就是四两拨千斤。 以2017年数据,固定资产投
突发:3000亿关税解除!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