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战法(第1节)——量形配合

作者:白城少主

大家好,我是白城老师。

此前我们在直播中多次提到【双线战法】这个名词,今天我的主题,就是带领大家正式开始双线课程的讲解。

首先,讲一下双线理念的由来。

【双线】既是我对于股价在关键点位所能达到有效量级的一种定位和定义标准;

同时也是基于这套标准,又额外内嵌多重依据的套利系统,所以最终我把它命名为“双线战法”而不再是单纯的“双线”。

那么,它这里内嵌的多重判定依据,既包含了价值投资中的估值依据,也覆盖了技术面中涉及的联动标的多空量能盘口观测,以及筹码动向评估(来源于我早期对投资博弈论和交易心理学的研究心得)。

此前有同学问到老师属于市场中哪一派,其实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老师在这种流派的划分中,并未明确属于其中任何一方。

因为我的宗旨就是实用主义,就是只要任何经得起市场反复推敲的要领,都会被纳入自身的投资体系中,以为己所用。

如果大家想从老师身上“取得真经”,那么我希望各位也不要拘泥于这个市场中某些理念上的条条框框。

诸如:“他的那套理论都是瞎扯淡,我比他高端多了”,“信XXX,得永生”,“所有的XXX都是投机倒把 ”等等此类想法,都要逐步抛去。

不盲从于长期存在市场下某些肤浅信仰链条。

西装笔挺的金融大佬,可能负债20亿照样花天酒地。

每天准点某营业部打卡喝茶的邻家大叔,却是A股游资某帮的第1主力。

更不要因一时的行情大幅盈利,而陷入丧失原则的赌徒心理和没有底线的高风偏好。

有些人说自己能承受风险的唯一原因,仅仅因为根本未尝见识过何为风险。

须知,投资界的唯一王道就是“适者生存”,就是“存在即有合理性”

大家不妨回想,国内二级投资,在1995,1999,2005,2008,2012,2015这么多年份涌现出的无数大神,为什么最终都会趋于销声匿迹?

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理论或者策略在最初被发现时,都具备了较好的“存在感”和“实效性”。

然而懂得人多了,那些策略经历过市场反复的套利啮合之下逐步失效,就会丧失它原本的光彩。

所以永远不要指望一招鲜吃遍天,老师上面讲到能够生存的适者一直在变,所以我们也必须要能“变”敢“变”

好了,讲完这些理念层面的基本准备工作,让我们把话题回到双线层面。

双线外形,全部是以黄色水平线形式存在。并根据有效性自弱至强,依次分为3级,3级半,4级,4级半,5级这几个档次。

在标注中,能效级别越高,则代以越粗水平线,以作区分。

同时,在现实交易中,由于有些价格区间内无法给出符合“双线”标准的参考线。

所以老师又额外纳入了,以浅蓝色水平线作为区分的“小级别支撑 / 压制线”

这类蓝线的效能远远达不到双线标准,故而不符合后期会讲到的套利技巧,但一定程度可以作为超短T0级别的参考依据,尤其现场缺乏其他有效指标的情况,至少可作为应急之需。

以小米集团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

(1)9.51左右和10.91左右,存在两条3级双线支撑;

(2)中部11.44左右和12.70左右,存在两条小级别支撑;

(3)上部临近16.96左右,则属于小级别压制;

当然大家现在看着很简单,是因为老师已经给大家全部标记出来。而这个战法的真正难的或者说如何用以套利的地方在于:1、怎么看;2、看完后采取什么动作。

针对这些部分,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逐步讲解,而我们今天需要优先明确的是【双线战法】的适用范围。

首先,双线的特性(也就是为什么能套利的原因),最早来自我在海外进行衍生品深度研究时,总结的一些有关正股走势的理解。

随后,老师发现在美盘和港盘超短行情中,发现它的适用性反而更好。具体体现在:

(1)、更为精准的点位预判测算(实际中,在当日和隔日的美盘个股点位测算上,精度甚至可以控制在千分之5以内的水平。是的,老师没开玩笑,算的就是当天最低位和最高位);

(2)、更为清晰的概率预估;

任何点位测算都不是绝对出现,但是对于它发生的概率,我们可以做预估,当这种预估较为准确并越过一定阀值时,它就给我们的交易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强的参考依据

比如:

当发生事件A时,股价上涨5%的概率是65%;

同时发生事件A和B时,对应概率达到75%;

同时发生事件A、B、C时,对应概率达到85%;

同时发生事件A、B、C、D时,对应概率达到95%;

上面我们谈到的关键阀值参考,就可以对应到这里的85%或者95%。

而对这些事件ABCD的设定,正是那个难点1——“怎么看”的问题。

聊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开始内心思忖,“能有95%?那肯定满仓干啊”。

但另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你真正看重的是那95%的概率,还是5%后继续往上的潜力?

有的朋友认可的是,强势票连续持仓的收益放大效应;

有的朋友偏好的则是收益曲线的平滑;

还有的朋友思考的则是潜在高频的可能性。

这个部分正是涉及上述讲的难点2——“采取什么动作”

回到前面谈到的一个前提,不能忽略的一点的是,老师刚刚强调【双线战法】的高适用性,体现在美盘和港盘的超短T0行情,部分优质或高波幅标的,则体现短中行情下依旧很高的适用度

典型的例子,比如我此前直播中谈到的美股中概系列——$拼多多(PDD)$  、$蔚来(NIO)$ 、$好未来(TAL)$ ;美股科技系列——特斯拉、奈飞;港股-科技系列——小米集团、瑞声科技。

对A股而言,则不能完全适用【双线战法】,原因在于:

T+1交易机制限制,直接导致当日量能释放不充分,存在部分虚值无法观测。

另一个重要原因,我相信部分同学也知道,就是它的庄家控盘问题异常严重,屡禁不止。控盘带来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技术图形被人为操控,以至测算完全失效。

即使近期国内二级行情处于大涨阶段(牛市三句不离口)。老师出于基本职业素养,仍旧要提醒大家不能贸然将双线用于A股。各位同学选股能力参差不齐,一旦追妖那么此时的点位测算本身就是失效的,也就无从谈及再“采取什么动作”。

双线战法的最优适用对象始终是美股超短。港股方面,在经过对仙股做剔除后,可规避9成控盘风险,此时若辅以高波幅类标的做跟进,则通常会浮现快速且连续吃点机会(注意:是连续)。故而,港股的潜在机会也不差

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前期在做类量化策略(双线策略的变异版本)抓取标的时,会选择沛嘉医疗和康方生物这两只,因为它们当时在近端次新的稳定系数和中高日内波幅特征,有助“连续吃点”下的收益放大效应。注:相关文章,可搜索“高阶玩法:超短线的极致——类量化(一)

聊了这么多,老师想大家可能有点不记得这次的标题了。今天用的这个词——“量形配合”,真正用意,正是指我们对于上面特定事件的设定。

这也是以后我们以后使用双线一个永远不变的要点,即:

双线战法中,不允许直接只通过测点来看涨个股。

切记我们足以看涨的理由一定是发现事件ABCD之后,所伴随的大概率预期

而上面说的事件ABCD,就是针对个股做盘口量能和形态评估

之前很多学员犯的一个经常性错误,就是只看量能,或者只看形态,甚至两者都不看,仅以点位测算来看涨个股,而这都属于明显不按“规矩办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新手开车上路,不打转向+不看后视镜+连续变道,一旦出现这种纰漏出现“事故”概率会陡然上升

因此今天我给大家上的第一节课,就是首先要求各位同学严格按规矩办事,不能出现原则性错误。


#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