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决定策略?康方生物打新中签率分析

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上市之后,的确给国产创新药研发公司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融资途径。同时,也给国内大量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生物医药公司的渠道,这波双赢只能说港交所666。

未盈利的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无法用传统的股票方法去估值,倍数法大多建立在稳健的财务基础上,现金流折现也无可奈何只能全靠幻想,就算是针对现有公司的横向对比,也多的是不确定因素。

即便有专业的投资者能建立起完整的模型,将该研发企业未来的若干个scenario一一分析出来,大多数投资者也可能看不明白,或者看明白了也不买账。因此——

炒作未盈利医药股的逻辑,本质上就是一场人气大战。

港股的新股向来就是个看脸的“人情市场”,公司背景、资方背景、投行背景甚至是甚于公司本身的因素。去年的年终总结,我就强调了目前正在不断强化的“一致性预期”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港股新股市场炒得更两级分化——动辄成百上千倍的超购倍数、低至低个位数的中签率,对于本想参与一下尝鲜喝汤的投资者来说越来越不友好。

时代变了,打新策略也得变变——变得更激进一些。

此前的$诺诚健华-B(09969)$ 就是同样人气医药研发新股,获得了近300倍的超购倍数,以及低至25%的一手中签率。其中国际配售的额度,需要加上超额配股,才能满足基石投资的份额,这也给大资金的投资者带来不少额度上的困境。

由于港交所偏向中小投资者,因此即便是1手党,中签率跟A股比起来也是高出天际。

港交所对公开发售的规则是——申购额500万以下的分为甲组,500万以上成为乙组;再往上的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会参加国际配售不摇奖直接(靠关系)撸份额。

$康方生物-B(09926)$ 今天开始申购,我发现大部分有了解港股打新的朋友,已经从之前的问“要不要打新”改成“该怎么打新”了。

很显然,该打。

  • 第一、保荐人历史业绩好。“大摩+小摩”,卖货从不愁。
  • 第二、公司研发团队名气不小。
  • 第三、带着默沙东2亿美金订单来上市。这不仅被认为是默沙东这种顶级药企的实力认可,也是未来现金流的重要基石。

同时,康方的基石投资者也跟诺诚的一样,9家总计的份额,假若以最高的16.18港元发行价来算,已经在行使超额配股之前占据了所有发行股份的49.33%。言下之意是,若触发顶格50%回拨,给其他机构的国际配售份额仅为行使超额配股权后的15.67%

康方的申购价介乎每股14.88-16.18港元,每手1000股,入场费为16343.05港元。这个价格会把资金较少的投资者拒之门外。不过,鉴于现在市场上炒作的热度较高,应该有不少投资者愿意来(一手)摸个奖。

那中签率可能会什么样呢?

港股打新本来是个几万人的小众圈子,在一些“手法”的刺激,以及券商们的竭力宣传下成为了一大重要的投资方式,现在参与的人数可能在10-20万,甚至更多。

康方的热度并不亚于诺诚,而且现在医药股的热度本来就很高,那诺诚的结果就对康方有重大启示。

不过,因为诺诚申购和上市那会儿正好碰上十年一遇的大熊市,不少投资者最终退出了申购“抽飞”,导致诺诚实际申购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热度和预期。因此,我同时拿了之前的$启明医疗-B(02500)$ 一并来做统计。

40%左右的甲组申购都是一手党,而逢整数手数的申购人数会相对稍微多一些。

启明医疗和诺诚健华的甲组申购人数

做成对数折线图可能更明显一些

启明的一手中签率为30%,而诺诚为25%,实际结果相差不大。可是,启明的甲组有69732人,诺诚有129409人,为啥呢?因为诺诚甲组分配到的有6.25万手,而启明3.92万手。

影响甲组一手中签率的,主要还是申购人数。

康方这次总共发行1.59亿股,算下来到甲组也就3.98万手,因此竞争跟诺诚比,是较为激烈的。

康方生物50%回拨情形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预计一下不同申购人数下康方甲组的不同档位申购人数的假设情形

康方甲组申购预测

多少手能稳中一签呢?

根据启明、诺诚等其他超购医疗新股的尿性,一手中签那一档占甲组所有中签手数的3%左右,对应康方就是1196手。假若10万人申请,大概率在50手稳中一;若12万人申请,大概率60手稳中一;若15万人申请,大概率70手稳中一;18万人以上,恐怕要80手以上才能稳中……

一手中签率?

若最终落在平均数内,20%的甲组手数会给到1手党,根据之前分析的一手人数,若10万人申请,则中签率19.7%,20万人申请,一手中签率9.8%。

康方生物一手中签率预计

对乙组来说,稳中是必然的,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超额申购的比例。获配比例一般在0.8-1.5%之间。

无论如何,乙组赚的是绝对值,甲组赚的是个年化收益。

对于大热的票来说,随着参与人数和参与资金的越来越多,边际收益会越来越低。

趁现在还有超额收益,抓紧时间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0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