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和英国央行博弈,为何英镑可能是最大输家?

英镑和英债,总一定有一个要跌。

英国的“减税恐慌”蔓延,英国的国债收益率,在央行9月28日宣布不设规模上限的购买国债后,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走到了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

英国央行为什么要买国债了?通俗版前情回顾:

英国新首相特拉斯接替小黄毛上台——打算搞点大事情让大家认可她(并转移她送走女王的注意力)——首先拿快要失控的通胀开刀——打算给大家增加点收入来抵抗通胀(顺便拉点选票提升支持率)——减税!——政府从税收方面的收入减少就必须扩大债务(国债)来平衡开支——投资者对英镑国债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而英债收益率暴涨——以国债为底层交易资产的加了杠杆的养老金出现流动性问题——英国央行宣布无限期大笔购买国债。

(推荐阅读:英国正在开一个坏头

英国央行购买国债,本质上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目前加息大环境的紧缩政策背道而驰。换句话说,英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是相当矛盾的。

市场讨厌的,除了坏消息本身,还有消息本身的不确定性

比如,特拉斯不懂治国,减税的口号喊得响,但能不能实施,甚至自己的政策有没有连贯性,都是很不确定的。市场一时间是不知道“该押注减税,还是不减税”。

再比如,英国央行一边加息,一边放水,市场难以解读其货币政策信号。货币政策本身也大打折扣。

更何况,国债的定价的波动,以国债为主要底层资产的养老金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市场信心、流动性都出现了较为极端的变化,再要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英国的减税计划不切实际

第一,这本就是不负责任的政治博弈。

特拉斯因为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目前危机重重,因此想放手一搏,试图学撒切尔夫人的“大力出奇迹”,强行在通胀环境下减税。她的初衷就只是政治生涯的豪赌——如果赌赢了,她就是拯救英国的第二位“铁娘子”;如果赌输了,就换下个“Boris Johnson”上来乱搞就好了,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特拉斯在最近的几次电视采访中,都显示出了对经济学的一窍不通。

她不是第二个铁娘子,她只是个政治过客。

第二、减税不是供给侧改革的最佳方式。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成功,主要是成功的去除了多余产能,并转化成其他生产力。然而英国的情况完全相反,它是供给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看,影响企业对市场供给的最大因素,并不是税收,而是上升的成本。之所以英国政府想到从供给端入手,可能是看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里根经济学”,他们有一定的共同点:

  1. 通过减税和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来刺激供给增加,实行大规模的赤字。
  2. 以高利率的背景,作为宽松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支撑点。

但凡事不能照抄,里根时代的美国与现在的英国有明显的不同点:

第一、里根经济学主要是对70年代凯恩斯(大政府干预)的需求理论的“矫正”

第二、当今的能源危机与劳动力供给的问题与当时不同,减税等财政政策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远超英镑,可以支持美国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高利率吸引海外资本回流,但英镑并不具备这个条件,而且目前全球都在加息周期,英镑想减缓贬值速度都很难。

第三、如果财政政策成为主导,英国面对通胀将“没有政策”。

如果英国政府仍然想通过减税等扩张的财政政策来缓解公众对其质疑,那么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大冲突下,货币政策将失去原有的效果。

英国央行加息,一方面是紧跟海外加息节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控制通胀。而此时扩张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对冲掉加息效果,还有可能引起高息环境下的金融危机。

英债目前在悬崖边上,英镑恐成最大输家?

英国央行此前也有一些不统一的声音,昨天下午“延长购债”的消息爆出后,英国央行站出来辟谣称,计划仍定于本周五(10月14日)结束。

市场还完全没有稳定,流动性也难以一时间恢复。如果央行突然停止购债,英债可能会崩盘,所以英国养老金可能就会出现黑天鹅事件。历史上英国央行也是有突然改变决定的情况。

所以,市场其实非常期望英国央行会继续购债,而英国央行的表态,貌似是对首相特拉斯的警告——“你的方案”和“市场崩盘”请二选一。

目前,英国政府将原本于11月公布的中期财政计划提前至10月31日,试图尽快稳定市场信心。但目前看来,只要英国政府的刺激规模仍非常可观,除了以国债融资外,没有看到其他合理融资方式。

但是,稳定金融系统是央行的指责之一,因此,尽管英国央行行长贝利非常不想背锅,但只要政府依然我行我素退出扩张的政策(可能会缩小规模),央行还是会为波动的国债市场提供流动性。目前也没有看到其他合理的提供流动性方式。

这也意味着,宽松的环境下,英镑将继续承压。

$英镑主连 2212(GBPmain)$ $英镑ETF-CurrencyShares(FXB)$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GB10Y.BOND)$ $英国富时100(VUKE.UK)$

vote你相信英国政府能放弃扩张计划吗?(单选)
22 人参与· 已结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