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当道,估值110亿?70后硕士造出一只卫星独角兽!
古往今来,人们对浩瀚无限的宇宙星空总是有颗探索之心。
如今,在资本市场上,与之相关的投资热度也只增不减,尤其是商业航天这一领域,更是成为了一大风口。
近期,银河航天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本轮融资有建银国际、合肥产投、真为基金、君联资本、混沌投资、安徽投资集团等参与,公开信息显示,投后估值金额约110亿元人民币。
银河航天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规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小卫星,试图打造全球领先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其创始人徐鸣的来头不小,是个70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根据官网显示,他是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前总裁,也曾任360技术总监,负责360产品开发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而从成立以来,银河航天便颇受资本青睐,进行了多轮融资,投资机构也包括顺为资本、中金资本、经纬中国、五源资本、IDG资本等。
今年以来,政策、市场显然对所谓的“硬科技”颇为重视,其中,商业航天领域自然也成为了宝藏之地。
01
商业航天成风口
众所周知,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2014年是个转折点,国家开始鼓励民营航天的发展,加强自主创新,驱动了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有志之士开始入局,试图将所谓的奇思妙想落到实处,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整体来看,在政府、产业等方面的积极助推下,国内航天产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商业航天也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融资热度也越发高涨。
一般来说,商业航天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造火箭,一个是研究卫星。低成本运载火箭、卫星互联网正在迎来发展机遇,目前这两大赛道上已经聚焦了不少人马。摩根士丹利指出,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甚至70%。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将卫星互联网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颇受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华为、苹果新推出的手机都在这上面“硬碰硬”,显然,卫星通信也成为了新的技术卖点。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回到本文的银河航天,目前它拥有“银河一号”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用户终端、银河5G卫星通信融合解决方案、银河AI系列解决方案、银河大数据应用系列解决方案等。
图片来源:官网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1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采用Q/V和Ka等通信频段,具备10Gbps速率的透明转发通信能力,可通过卫星终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公开信息显示,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是银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发、批量制造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单星设计通信容量超过40Gbps,卫星平均重量约为190Kg。这六颗卫星将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星共同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并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的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可用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网络等技术验证。此外,银河航天在其02批卫星上已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例V频段低轨卫星测控。
图片来源:官网
02
谁能突围?
在入局者们的积极探索之下,目前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确实前进了一大步,其中,在卫星互联网上也有了一定的储备,不过整体上与海外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各行各业都在卷,卫星互联网的竞争也很白热化,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加速低轨星座建设。
国外主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图,图片来源:华泰研究
例如,SpaceX公司,这一估值达到8400亿元(仅次于抖音)的航天独角兽,其创始人马斯克在2015年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建造 4425 颗卫星组成的“星链”星座,公开数据显示,“星链”计划已累计发射超过3200颗卫星。
最近,马斯克发表推特称,SpaceX已与苹果就“星链”卫星服务引入手机连接事项进行了商议,由此可见,竞争态势不容小觑。
图片来源:推特
另外,对于这些入局者而言,目前,围绕卫星的产能供给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很关键,当然在回报周期长的背景下,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
卫星产业链主要环节代表厂商,图片来源:华泰研究
事实上,国内的商业卫星存有一定的壁垒,但整体产能不足,创新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商业航天产业向来具备“烧钱”性质,在国内这一领域,无论是民营火箭公司,还是商业卫星公司,都承受着来自成本的高压。
要知道商业航天通常需要敢想敢干的精神,很多时候无数次的失败才能换来一次突破性的创新,而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那么努力又幸运;再者,目前这些入局者们的商业化探索还在进行中,在短期内市场规模相对有限,市场需求还有待激活,产业链需要还进一步的培育。
基于这样的背景,即便是资本纷纷涌入,若是所投资的标的光讲故事,没有靠得住的技术储备,无法给予确定性强的盈利方向和预期,到时候估值出现波动,甚至是缩水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03
结语
近年来,商业航天受到了众多资本大佬们的青睐,投融资热度比以往更为高涨,我们也发现这一赛道上走出来不少吸睛的高估值独角兽,甚至还有不少标的着手冲击资本市场,不过俗话说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这个赛道上,从0到1的转变,往往是高光环和高风险相伴。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