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公募基金全面发力!
阳春三月,中国基金业迎来了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中国基金报特别推出《中国基金业25周年特刊》以志纪念。
本篇文章为特刊报道之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从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转型、践行普惠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作用,并通过产品体系、业务体系创新举措在支持科技创新、助力国企改革、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ESG责任投资应用,以及盘活基础设施资产等领域奋发有为。
25年风雨路,再启新征程。站在行业发展新阶段,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基金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质量发展内核指引下,提高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产品创新与投研建设齐行
引导资本聚焦战略科创行业
为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支持作用,近年来公募基金积极参与产品创新,通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渠道,精准引导资本向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行业聚焦,助力科创、“专精特新”以及“硬科技”等企业直接融资,从而赋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转型。
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方面,目前公募基金已推出10只两年定开主动权益基金和8只指数基金,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道公募基金投资北交所公司。科创板方面,公募基金也在持续加仓。兴业证券测算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为7.97%,较三季度末提升0.28个百分点,同时,继续超配科创板,超配比例由0.63%扩大至0.73%。拉长期限看,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配置比例更是加速抬高。数据显示,2019年末至2021年末,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分别为0.5%、2.8%、4.5%。
平安基金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研究和产品创新,在投研资源上持续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培养出一批新能源车、光伏产业、创新医药、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投研人员。截至2022年中,平安基金共持有创业板、科创板的股票市值总计约124亿元。与此同时,平安基金积极布局科创、硬科技主题基金,以及战略创新产业相关ETF,强化服务硬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能力。
为顺应市场需求,嘉实基金也积极参与科创板、北交所以及硬科技等主题基金的产品创新。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嘉实基金旗下公募产品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近2100亿元,持有市值最高的分别为信息技术、工业制造与先进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嘉实基金通过严格的信用研究,投资相关企业债市值超过900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建信基金则主要通过三大举措助力科技创新产业投资:一是不断提升企业研究定价能力,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发展机遇,研判重点区域与重点细分领域,助力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强化相关产品布局能力,通过“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等主题基金进一步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发展。三是持续加强相关行业投研人员的储备力量,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增强投研体系的可持续性,为优质中小企业和科创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长期力量。
博时基金表示,北交所致力于成为“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基金公司应重点围绕“专精特新”这一核心特点,选择不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进行投资。这些公司长期专注自身领域研发,市占率较高,盈利能力可观,重点分布在对我国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卡脖子”环节,如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信息化、智能化与装备制造相结合领域投资前景尤为广阔。
公募REITs横空出世
金融“活水”滴灌基础设施领域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公募REITs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Wind数据显示,自首批试点项目落地以来,截至2023年2月底,已有25只公募REITs产品挂牌上市,且首批5只已申请扩募,涵盖保障性租赁住房、交通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生态环保和园区基础设施等多种资产类型,为相关实体企业“输血”近千亿元,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平安基金认为,首先,从融资主体角度看,降低了重资企业杠杆率,丰富了新基建的投资来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长,形成了重资产、高杠杆、低周转的特征。公募REITs能为早期投资提供有效退出方式,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并带来现金资产,相当于为重资产类企业提供了新的权益融资渠道。
其次,从投资主体角度看,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公募REITs是低门槛、高流动性的不动产投资工具,相较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REITs作为“第四类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
第三,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公募REITs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直接融资工具,可以打开成熟期不动产原始权益人从投资者处直接募集资金的通道,打通基础设施领域“募、投、管、退”的全流程,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基建投资;同时,能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金融“活水”滴灌实体经济。
建信基金表示,开展基础设施投资REITs业务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资本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一环。公募REITs就像一座桥,连接着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公募基金公司正是这座桥的建设者、维护者。
嘉实基金认为,公募REITs能有效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兼顾股债特性的全新资产选择。公募REITs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连接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REITs市场将快速发展,基础资产类型也将进一步扩容,涵盖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领域,供热等市政设施领域,以及长租房和商业不动产等领域。
博时基金表示,过去几年高速公路、产业园、仓储物流等领域公募REITs的发行、上市及管理已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国内清洁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我国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清洁能源类项目在内的绿色类基础设施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未来或将成为公募REITs的重要资产之一。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邓海清表示,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公募REITs可以发挥多方面作用。比如,存量盘活和增量促进,推动基建行业融资走向证券化、标准化, 降低原始权益人的负债率和实体经济的宏观杠杆率,管控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债务,以及不动产市场投资渠道便捷化等。未来公募REITs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底层资产类型范围,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国基建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新基建和居生保障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绿色环保方向前进。
瞄准国企与区域经济改革
相关主题ETF应运而生
为更好地助力国企改革及区域经济改革,近几年基金公司纷纷着手布局相关主题基金,尤以在交易方式、产品费率、持仓透明度、参与退出便捷度等方面独具优势的ETF最具代表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国企和区域经济主题ETF共30只,规模合计约362亿元。
谈及产品布局的背景,平安基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国企改革搭建“四梁八柱”。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围绕激励机制、引入外部投资者、并购重组、加大研发、扩展新业务等方面,改革持续深化,国企及创新型央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机遇。
据了解,平安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2022年收益率为2.21%,同期中证800指数收益率为-21.32%,该指数成分股聚焦央企龙头,采用国际认可的smart beta因子选股加权,提高指数投资价值和长期生命力,反映优质、稳健、高分红央企的整体表现。
汇添富基金称,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中长期盈利能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盈利稳健、股息率高,ESG实践走在市场前列。当前国企估值性价比较高,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将有助于国企上市公司的估值提升。早在2016年,汇添富便推出了上海国企ETF。
在区域经济方面,业内已先后涌现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湖北、张江等相关地区主题基金。
平安粤港澳大湾区ETF为国内首只粤港澳大湾区主题ETF,紧密跟踪大湾区指数,该指数以A股内最大的100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为样本股,不仅实现了金融和科创企业的高占比,同时赋予科创企业高权重,可充分反映地区“科创+金融”优势,便利投资者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红利。
平安基金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已正式列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将更加协调,施展更大经济张力,形成更深入的“经济双循环”格局,尤其在开放中实施具有国家战略性质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中国模式特质,具有强大的组织资本优势。
博时基金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川渝两地国资委统筹规划,由四川发展(控股)、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携手编制成渝双城经济圈指数,博时基金成功发行成渝经济圈ETF。
博时成渝经济圈ETF是首只专注于投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指数基金产品,对于树立四川及重庆资本市场品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将为投资者分享成渝双城高质量发展红利提供理想工具。
此外,在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由于浙江省经济增速长期超过全国整体,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优势明显。2021年9月,博时凤凰领航混合基金发行,为投资者布局浙江板块、剑指“凤凰计划2.0”重点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契机,帮助投资人分享浙江省优质企业成长的红利。
平安基金指出,上述主题ETF还可以完善和拓展。首先,目前已发行上市的国企ETF覆盖的主题、行业相对宽泛,可做进一步明确,提升投资便利性,如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中药产业等编制细分行业主题,有利于投资者交易和资产配置。其次,目前已发行上市的国企和区域经济主题ETF在2022年日均成交金额约361万元,二级市场流动性优化空间较大,后续建议通过优化做市机制、集合申购等方式,吸引更多市场投资者,做大此类产品规模。
践行ESG责任投资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在“双碳”时代和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下,国内ESG投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ESG责任投资已成为公募基金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具有绿色可持续ESG投资方向的公募基金约242只,管理规模超过4420亿余元。
博时基金表示,ESG因素早期在国内常被视为一种非财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SG投资理念的发展。不过,在监管与市场整体环境驱动下,ESG因素的财务价值将进一步显现,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全球竞争力的长期提升。未来ESG投资发展主要难点在于:市场参与者对ESG理念的认知、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导致ESG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质量不高;投资机构将ESG因素整合到投资流程中的方法论不足。公募基金行业可针对以上难点,在建设ESG投资体系方面做更多探索。
近两年,各基金公司高度重视ESG投资体系建设,争做ESG责任投资的践行者。
嘉实基金ESG投资由研究驱动,基于本土化的可持续投资框架,系统性纳入股票和固收的基本面研究、策略和产品构建、风险管理。其中,ESG评分体系是核心,这是一套与国际标准接轨且具备中国本土特色的ESG方法论框架,借助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结构化全量数据的量化评分流程,达成了全部A股的ESG覆盖。
“ESG投资应回归本源,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合力构建ESG生态系统,推动中国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和变革,助力企业治理水平和投资价值的提升。”嘉实基金表示。
汇添富基金打造了与ESG投资适应的投资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ESG责任投资工作指引,建立了包括ESG投资委员会、ESG执行工作小组等在内的多层级ESG治理结构;将ESG理念整合进投资研究流程,建立了特有的ESG评价体系,形成负面筛选清单,并优先将ESG表现优秀的标的纳入投资组合持续跟踪;同时,积极推进上市公司的ESG改进,加入UN PRI和“气候行动100+”组织,以股东身份主动参与被投企业的公司治理。
博时基金自2018年11月正式加入UN PRI以来,认真落实“将ESG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将ESG议题纳入所有权政策和实践”等六项责任投资原则,并致力于推动被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也将持续研究和探索中国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以气候变化为抓手,从风险管理、机遇识别、投资组合碳核算与管理、积极所有权等方面,全方位、高水平贯彻并推进ESG投资理念,积极践行责任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信基金在ESG投资实践中主要贯彻三大策略。第一,ESG筛选策略。既把ESG作为一个重要选股维度,剔除评级差的标的,又有正向筛选,即提高ESG评级较高公司持仓比例,或提高买入优先级。第二,策略融合。公司治理是主动投资的重要选股维度,可进一步细化公司治理维度,将股东友好度、分红、投资者关系、信息披露等纳入分析框架。第三,主动参与策略,即基金管理人、机构投资者主动参与到企业的ESG治理,通过减仓或清仓、股东大会投反对票、调研过程中面对面沟通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改善公司的ESG治理。
秉持平安集团责任投资理念,平安基金在实践中重点聚焦两大原则:一是ESG纳入原则,通过CN-ESG评分框架评估目标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评分结果为最优5分位的标的公司,会被纳入责任投资鼓励清单,可在同样的财务评估结果下优先考虑进行投资。相反,评分结果劣后10分位的标的公司ESG绩效相对于业内同行可能存在显著缺陷风险,会被列入责任投资审慎名单,不鼓励进行投资。二是在主题投资方面,平安基金近年来创新发布多只ESG主题产品,通过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养老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福祉做出应有贡献。
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
基金业多方赋能实体经济
2022年四季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持有股票总市值近6.2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市值约5.54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8.36%。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赋能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路径也越来越多。
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和博时基金等公司受访时表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公募基金的应有之义,公募基金一直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公募基金凭借自身的投研能力、价值发现优势,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和养老需求的同时,引导金融资源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向,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第二,通过产品和业务创新,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近年来,得益于注册制改革的平稳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和生态持续优化,科创板基金、北交所基金、国企ETF、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创新基金产品应运而生,有效推动了直接融资增量扩容。
此外,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积极发挥公募基金专业买方作用,践行责任投资理念,助力上市公司治理持续改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邓海清看来,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路径包括:通过贯彻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发挥金融市场“压舱石”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断完善监管和风控制度,成为中国资管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净值化的典范,为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创新探路;不断完善投资体系,提高投资业绩,为居民财富增长提供安心可靠的渠道;通过发行相关主题基金,服务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绿色双碳等高质量发展相关行业和领域;通过产品和模式创新,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是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
博时基金表示,在过去25年发展历程中,公募行业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从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转型、践行普惠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作用,并由此实现了行业发展与客户价值增长的可持续共赢。其中,服务国家战略既是公募基金行业的职责所在,也是打开行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而践行社会责任是公募基金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和动力之源。
汇添富基金表示,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一员,未来公募基金理应做好负债端和资产端的管理和联接,在助力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帮助广大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在负债端,公募基金或将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打造科学系统、风格稳定的产品体系基础上,把握养老金第三支柱、基金投顾业务等发展机遇,建立广泛触达、高效连接、深度运营的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吸引并沉淀长期资金。
在资产端,公募基金应当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强化规则化投资和组合构建,保持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稳定,同时探索并拓宽创新的投资领域,助力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经济、公募REITs等领域,从而实现财富在居民、产业和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