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星球

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IP属地:未知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7 16:50

      阿里云的野心,转让给了AI

      “充值办会员”是Tony老师的杀手锏,理发店项目的原价与会员折扣价总能让消费者慷慨解囊,更何况储值金额越高,赠送的额度和折扣力度也越诱人。 如果将这种商业模式套用到前沿又极客的云与AI,Tony老师摇身一变为云厂商,而那些薛定谔回应的AI公司,则成了财大气粗的消费者。 智谱、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AI初创公司都经历了多轮融资。高达数百亿人民币的估值,仿佛梦回预制菜。 这些AI初创公司从云厂商手里仅能拿到一部分现金,余下部分只能以云额度消耗,如同剪了最fashion的发型后,怒存十几个小目标。 对于云厂商而言,“现金+云额度”的组合方式参与投资,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一方面推高了标的的价值,又增加了一位云大客户,做厚收入。另一方面,无论AI公司兴亡与否,云厂商都能从云额度中回收一部分款项。 而对于标的公司来说,存储的云额度既降低了模型训练推理成本,也通过兑换估值提升其在牌桌上的赢面。 “我用的云是阿里云” 大模型浪潮来了以后,阿里云有两大爱好:推销充值卡和找代言人。 作为一名专业的Tony老师,推销要讲究策略,不能上来就空手套白狼。于是,阿里云开始执行先下饵料后收网策略。 从去年到现在,以阿里相关名义的投融资共发生了六笔,所披露金额达135.4亿元人民币。短期内,这是一笔“远火解近渴”的买卖,阿里害怕错过未来机遇而选择现在以投资的方式押注,AI公司则获得原始启动资金,迅速占领市场晋升为独角兽行列。 (光子星球制图) 阿里出手后的金额和投后估值高得吓人,本质上是一种左手倒右手的戏法。其承诺高价入手AI公司,实际上是给AI公司推销办卡。卡里包含两部分预支额度,一部分是云计算的可支配额度,只要上述公司及其客户在阿里云上产生消耗,存在账户上的云额度立即被划走,打到阿里账户转变为了新的收入。剩下的部分才是阿里真金白银给出去的钱,也是AI公司能够用作日常经营的金额。
      93评论
      举报
      阿里云的野心,转让给了AI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5

      丁磊做梦,网易买单

      有的公司是业绩越不理想,创始人越要站到台前,也有公司是业绩越不理想,创始人越要隐于幕后。  去年末,网易旗下《蛋仔派对》《逆水寒手游》等爆款连出,春风得意的网易CEO丁磊在《永劫无间手游》试玩会上当场“任命”一位玩家成为网易股东。刚过去不到一年时间,丁磊却变得有些大隐于市——在最新《2024胡润百富榜》中,他是三位将游戏作为主业之一的企业家中,唯一一位财富负增长的。  11月14日,网易发布2024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网易本季度营收263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游戏板块的收入同比减少4.2%至209亿元。此前一向表现较好的利润方面同样不算乐观,本季度网易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减少16.7%。  不论是公司还是游戏产品本身,以“快照”式的视角观察都有失偏颇。网易本季度的表现相对低迷,不乏去年同季度《巅峰极速》《逆水寒》手游先后大爆所带来的高基数原因。  另一方面,本季度网易递延收入同比增长9.55%,游戏行业的周期性同样会在往后季度有所释放。但不可否认,其营收与利润双双走弱的背后,是今年的新游未能似去年一般跑出来。与之相对的是,本季度网易的营销费用依旧高企,财报显示该项费用为93亿元,同比仅微降1亿元,环比口径上不降反增。  降不下来的营销费用,背后是居高不下的高获客成本。再细品其长期以来在玩家群体中“又肝又氪”的刻板印象,这不过是成本侧对商业模式的桎梏——唯有拉高产品的ARPU,才能覆盖获客成本并实现盈利。  202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下,网易步入承压的多事之秋,丁磊也不能像去年一般信马由缰了。  营销的迷思 风水轮流转,去年“抢跑”,今年“还债”。一直为业内外用以形容腾讯的青黄不接,这次轮到了网易头上。相比于腾讯《DNFM》大爆后《三角洲行动》接棒,网易的推新节奏确实因为去年亮了太多大
      121评论
      举报
      丁磊做梦,网易买单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5

      京东没有“书”

      “若无必胜的信心,则战争必败无疑。”73年前麦克阿瑟曾雄心勃勃地讲出这句话,可惜不久之后败给了人民军队。 早在3月,刘强东定下了三大必赢之战,分别是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三大必赢之战中,“内容生态”被排在首位。“必赢”既有誓师性质,也道出了京东希望彻底解决内容短板的迫切之心。 11月14日,京东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单季度实现收入2604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京东零售收入2250亿元,同比增长6.1%。 直到5月,京东才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投入资源,这场内容生态之战才总算从直播扩散到了短视频。刘强东口中的内容生态包括图文与短视频、直播两个部分。618以来,技术驱动的数字人直播与模式驱动的采销直播成为京东内容生态声量最大的板块。 同热闹的直播相比,图文、短视频反而略显温吞。 早年,拼多多与淘天搭建内容生态、培育用户习惯的方式都比较简单粗暴。 拼多多采用红包,而淘天不仅补贴,还引入明星。“虽然能快速起量,但流量导向都不是商品本身,效率较低。”上述人士表示,京东希望将流量直接导入给商品,短期更看重DAU——渗透比杀时间更重要。 用多巴胺补齐内容短板? 3C是京东的基石,也是京东自营体系最容易发挥优势的赛道。第三季度,京东3C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2.7%,止跌企稳。 购买3C的消费者,需要充分的内容供给作为决策参考。在采销直播不断碰瓷头部主播,获取流量的同时,京东也试图强化、丰富信息流供给,如在“逛”页面上线“评测”频道,并引入数码KOL,可随后并没有进一步加码。 “刘强东主张大干特干评测与穿搭,但5月份策略上有调整。”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光子星球,京东内容生态基建相对薄弱,需要分阶段、一步步完成,当下首要任务是建立用户“在京东刷短视频”的心智。 按照目前情况看,京东内容生态构建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先扩大覆盖,提升DAU,然后引入达人,完善创作者
      421评论
      举报
      京东没有“书”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4

      飞猪等来了自己的风

      现代物候学认为,气候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变化,并通过整体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灵。反过来说,如何对抗“天时”,亦是人类能动性的绝佳体现。   好比不相信淡季的在线旅游,今年集体“移情”双11。   过去,11月到次年4月基本上属于旅游行业的“农闲”期,产业链中不少生态角色对忙完国庆就“开摆”习以为常。今年却是截然相反,各大在线旅游平台开卷双11这个营销节点,仿佛国庆这个出行高峰不过是一次盛大的开幕式。   早在国庆前,携程便定向邀请部分用户“先囤后付”功能,让用户可以在授信额度内“囤”预售酒旅套餐,其双11大促亦提档至10月14日开启。在推动用户“囤旅游”这件事上,抖音、美团同样推出了自家的信用功能,双11顺理成章成为在线旅游玩家争夺的一大赛点。   不过, 前述几位并非将双11引入真正引入酒旅的Game changer。相比于近几年才开始花力气折腾双11的OTA平台,小个头的飞猪才是这场旅游行业“先锋实验”的发起人。     2013年双11,淘宝天猫双11支付宝交易额(当时的GMV统计口径)是350.19亿元。彼时从PC网购走向无线网购是最热门的话题,京东、苏宁等纷纷高举高打加入战斗,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货到付款”也刚刚诞生。刚刚由支付宝航旅业务和淘宝旅行类目整合成独立事业部的“淘宝旅行”引入了一种叫“酒店套票”的产品,即对一些五星级酒店做招商,将其多个房晚的使用权打包成一个房券产品,放到淘宝的流量池里去销售。这是“囤旅游”的雏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产品看起来都更像一个电商的产物,在连年刷新成交数字的大促里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但时至今日,在消费结构和产品体验的共同催化下,“囤旅游”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飞猪双11开售仅53秒,活动商品总
      67评论
      举报
      飞猪等来了自己的风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3

      腾讯音乐的底气,从何而来?

      11月12日,腾讯音乐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6.8%;调整后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29.1%。总收入、调整后净利润稳步上行的腾讯音乐,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答卷。 如今,互联网人口红利式微,互联网平台们的增长逻辑也必须发生变化。相比从前一股脑地追求“量”的增长,如今对增长的追求更为实际:“量“与“质”共同驱动下的增长,才更加稳定、扎实。 腾讯音乐似乎深谙其逻辑,基于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的内在驱动,腾讯音乐已逐步建立了新的增长秩序,为在线音乐赛道写下更深的注解——当纯粹的规模增长不再是制胜法宝,深挖用户价值成为了高质量增长的硬核逻辑。 不只看“量”,回归均衡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0.4%;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38.4亿元,同比增长20.3%。 纵观腾讯音乐第三季度财报,整体表现仍延续着此前数个季度的态势——重心回归音乐后的腾讯音乐,社交娱乐业务在多番调整后企稳,在线音乐业务增长势头显著,已然成为了自身增长的核心牵引力。此外,本季度也是腾讯音乐自2023年Q3社交娱乐业务大调整后的首次总收入同比增长转正,后续社交娱乐收入所带来的影响有望继续淡化。 只是,纵使是势头正盛的在线音乐业务,逻辑亦有所变化——在不确定性充斥各行各业的背景下,继续盲目追求规模已难以带来高质量增长,回归“量”与“质”的均衡耕耘才是增长本质所在。 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达1.19亿,同比增长15.5%。客观而言,相比前几个季度的快速增长,已经拥有亿级付费用户的腾讯音乐如今付费用户数的增长趋势已趋于平稳。毕竟,在线音乐市场已从单纯的增量扩张,转向更为精细化的经营。 背后的逻辑在于,在已成规模的市场中,20%的高价值用户往往贡献了80%的
      344评论
      举报
      腾讯音乐的底气,从何而来?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12

      新荣耀的第五载:一种爆单、一次飘红与一场大捷

      双十一的硝烟已然散去,战鼓声渐远,但江湖余波依然未平。  2024年的双十一,跨越了10月14日开启的长周期,成为史上最漫长的电商购物节。而这场旷日持久的电商狂欢,有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消费生态的深刻嬗变。  过去,双十一是价格战争的主战场,商家竞相“内卷”,消费者只关心“便宜”,几乎每一品牌都在低价的引力场里内卷与自我膨胀。然而,今年双十一从整体趋势来看,透着截然不同的气息——用户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更加理性与审慎,更多关注产品是否契合需求、是否具有品牌背书等。  此番变化,迫使各行各业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主张,手机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当“性价比”不再是电商大促中的唯一王牌,品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竞争中突围,成为了不可回避的命题。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荣耀在2024年双十一中,用全线飘红的成绩单,打出了市场突围与高质量增长的漂亮一击。  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荣耀Magic系列直板旗舰、折叠屏家族、穿戴家族等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荣耀Magic7豪夺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新品手机销量冠军,平板家族GMV同比增长超70%,穿戴家族则实现了超130%的翻倍增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荣耀四年来潜心耕耘、厚积薄发的结果,亦是其品牌价值和战略定力的最佳注脚。  荣耀全线飘红背后 通常,在双十一这样的购物狂欢节里,数据增长往往容易被喧嚣与噪声所稀释,毕竟经过多年洗礼,用户早已对增长数字感到麻木。但事实上,荣耀今年双十一全线飘红的战绩背后,其实并不容易。  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正缓步走出寒冬,逐渐恢复元气。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2%,且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增长。这无疑为行业复苏注入了更多动力。  然而,在双十一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智能手机赛道内部却依旧充
      162评论
      举报
      新荣耀的第五载:一种爆单、一次飘红与一场大捷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08

      双11,这批商家找到了新变量

      辗转过多个平台,对于陈十五这样喜欢穿搭的00后女生而言,把兴趣变成线上生意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成立的品牌“陈十五”定位韩系甜美风格,关注25岁到35岁打工人的生活方式与日常。2022年开了第一家网店,近两年她发现线上经营越来越需要内容供给,并注意到内容社区的新机遇。差不多同一时期,包括家具品牌思纳博、户外品牌BEIN SPACE,以及诸多家具、美护、潮玩等商家也不约而同地开启了新尝试。 这些个性化、有创意的产品,在以搜推为主的流量大潮之下,往往没有太多机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双11这个节点上,无处不在的广告不仅让那些灵魂有趣的商家无所适从,也让一些不止期待商品本身功能属性的消费者感到审美疲劳。尤其是服装、美妆领域,搜索与推荐难以洞察许多外观之外的价值。 美团王兴曾说过,每一次消费决策如同投票,深层的意思是指交易不止是货币流转,亦非商品从B到A的物主变化,背后还包括信任积累、审美趣味,乃至价值观的认同。传统手段要么是信息流在量上的堆砌,要么是直播间里时间的浸淫,甚至不乏剑出偏锋者,制造人设与IP。 交易本身因为人的介入,显然不局限于物物交换,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认同。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双11我们看到平台与商家都试图在价格锚点之外,寻找新的支撑。 淘天强化会员体系、将直播做更细分的分类和运营,京东在巩固虚拟主播与采销直播之后,还在填充短视频等内容,后发者如小红书也在社区之上,试图用“生活方式电商”生态,为商家和用户找到新的购物场景和体验。 把双11购物变成“生活复现” 对不少家具品牌而言,线上经营不仅要面对其他大流通品类一样的问题,且还存在交易链路长、复购率低、审美趣味复杂,缺乏有效的线上转化手段。八年的货架经营历程中,家具品牌思纳博的主理人赖尚波发现了一个问题:用户的讨论远超购后评论。“有意向的用户会问已购用户优缺点,对于纯粹电商商家来说,这种单向沟通方式有问题。
      143评论
      举报
      双11,这批商家找到了新变量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07

      走过16年,双11仍是品牌大杀器

      双11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天用户平台总裁吴嘉曾表示,“我们预期今年的双11,应该会是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对于此我们是有信心的。” 我们在大促前接触到的品牌与快递公司,大多也给双11预设了乐观预期。 “双11前跟大客户预沟通时,今年双11的计划都是增长,增幅远超过去年同期。”华南某快递大客户经理表示,尽管增量很高,但由于周期相对较长,快递峰值强度并不高。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21日-23日(第一波预售发货),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为19.2亿件,同比增长48.7%;投递快递包裹约为16.55亿件,同比增长29.5%。其中,10月22日揽收快递包裹7.29亿件,同比增长74%,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今年双11全网消费强劲。 从各平台发布的战报明显看到,消费力集中在品牌侧释放。 以天猫为例,双11开启至31日当晚,累计373个品牌成交破亿。其中,各行业的大牌商品增长明显,美妆、服饰、数码、电器等类目的国际和国货大牌集体回归排行榜前列,预示高客单价的消费“天花板”上升,全价格带的消费活力提升。 无论淘宝天猫,还是京东、抖音电商的战报中,品牌增速尤为显眼。多家品牌线上运营表示,今年双11的增长可能是近几年最快的一年。品牌爆发,驱散了价格阴霾,也回应了品牌与平台长期策略的坚持。 从2009年27个品牌开创首个双11,天猫一直是品牌寻求增长的核心场域,到今年第16个年头,在互联互通、家电国补、平台体验升级之下,品牌再次站到了C位。 品牌何以杀回双11? 同样是大促,下半年双11的客单价整体高于上半年的618。 服饰方面,618集中在客单价相对较低的夏装,双11则集中在客单价更高的冬装,比如羽绒服。今年10月,国产机品牌陆续上新,与稍早发售的苹果同台竞技,亦是手机消费最重要的节点。 与618不同的差异,也让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例如高客单价消费通常的情况是
      109评论
      举报
      走过16年,双11仍是品牌大杀器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04

      荣米OV的“果味”十月

      随着智能手机赛道多年的积雪渐渐消融,机圈亦在双十一大促期间,回归了久违的热闹。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距离国内手机市场近五年来的首次年度增长,已指日可待。   在此背景下,vivo、OPPO、小米、荣耀、一加接连召开产品发布会。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手机厂商似乎更显着急,战争的火药味似乎更加浓烈。   10月14日,vivo发布新机vivo X200系列;10月24日,OPPO发布OPPO Find X8系列;10月29日,小米15系列登场;10月30日,荣耀端出了自家新机荣耀Magic 70系列;而就在荣耀发布会的隔天,一加旗舰亦如约而至——发布会密度之高,令人目不暇接。而各家旗舰,亦都纷纷亮相,大秀肌肉,颇有“白刃战”的意味。     避开华为,互拼刺刀   不同于往年,今年10月手机发布会的异常热闹,带有一丝诡谲——手机厂商似乎都有些着急,争先恐后将菜端上台桌。   一个简单的例子,通常,一款新机的“神秘面纱”,往往会等到正式的手机发布会才会揭露,在此之前大部分参数基本都靠供应链爆料。   而当下,发布会几乎成为了摆设——某些产品,在新品正式发布前一周便已出现开箱视频,全面“裸奔”,只剩价格吊着最后一丝悬念,留到发布会揭晓。也因如此,部分厂商因发布会过长、没新的看点,引来不绝的吐槽声。   荣米OV今年肉眼可见的急迫感,表面原因或许是在双十一大促期间抢占身位,但背后,或许亦有着回归的华为所施加的压力在作祟。   据悉,华为Mate 70系列将于今年11月登陆市场,且据供应链爆料,华为Mate 70系列计划投产数相较于Mate 60系列增加近50%,备货量远高于去年。
      454评论
      举报
      荣米OV的“果味”十月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11-04

      当AI搜索开始赚钱养家

      近期,在GPT-4o创造的新范式影响下,月暗、智谱、Perplexity和OpenAI相继上线了AI搜索推理功能。 与此前“大海捞针”不同,最近更新中AI搜索长了“脑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像人一样先拆解步骤,再精准搜索,最后呈现答案。 根据“知识管理模型”,数据本身无序且缺乏意义,只有向上进化为信息、知识、智慧才能具备价值。信息解决了“What”的问题,知识解决了“How”的问题,金字塔最顶端的智慧应对了“Why”的问题。以此进化逻辑来看,CoT(思考链)加持下的AI搜索已经开启了2.0时代,从信息聚合走向规律总结和辅助决策。 用户对AI搜索的依赖程度超出了预期,Perplexity宣称其每周能处理1亿次查询,每月能处理约4亿次。从巨头手中抢夺用户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AI搜索在商业化上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国外最新报告显示,随着AI搜索的发展,谷歌搜索广告市场份额十年来首次跌破了50%。 无论新老玩家,都盯上了谷歌们留出来的“蛋糕”。目前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效仿谷歌做通用型AI搜索工具,向C端售卖使用权,向B端出售广告席位和创建AI搜索能力;另一种以应用为载体,将AI搜索能力嵌入场景中,欲绕过搜索引擎中间商,自建分发渠道和数据入口。既能通过搜索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感,提升付费可能性,也能防止中间商赚差价,增强盈利能力。 月暗大搞饥饿营销,疯狂上分,怒刷“国内首个4o搜索”存在感;靠Talkie赚到回头钱的Minimax,将精力放在了AI应用的搜推上;就连一向温吞慢热的微信也在求变,灰测AI问答功能,打通混元与微信间的生态。 “越是共识,门槛越高”,有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普遍看好AI搜索,才加大了竞争,“如果不突出,还是选谷歌“。 搜索+深度推理=? 深度推理模式下的AI搜索对拆解、分析能力的需求,远远超越了“搜”这个动作本身,搜推的底层逻辑嵌套在了寻找和解决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194评论
      举报
      当AI搜索开始赚钱养家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