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出行

连线出行官方账号

IP属地:未知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2-24 01:36

      冲进80万以上的豪车赛道,华为、蔚来、比亚迪要真正攻破BBA防线?

      文/杜小寻 编辑/马军 曾经,80万以上级别的豪华汽车中,并没有新能源品牌的姓名。  然而如今,这样的格局逐渐被打破。 2022年11月,一直以性价比著称的比亚迪率先踏入了这块领地,在公开高端汽车品牌“仰望”,随后就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中展出了仰望的第一款SUV——仰望U8。  那时的上海车展,有超过150辆新车全球首发,但作为唯一在豪车馆展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U8还是攒足了眼球,虽然只能看外观和内饰,但观众的排队时长还是超过了1小时。  在车展上的热度或许只是消费者的一时好奇,但销量数据却证明了有不少车主愿意为仰望U8买单。 在易车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百万级豪车销量榜中,仰望U8闯入了前十名,在报告期内共销售6458辆,位居榜单第十,也是榜单中唯一的国产自主品牌。  今年2月,仰望又发布了仰望U9豪华超跑,售价168万元;小米也杀入了豪华超跑赛道,今年10月,小米开启了小米SU7 Ultra的预售,预售价为81.49万元。  临近2025年,一些品牌闯进了80万以上豪华轿车这条赛道。 华为已经在今年11月推出了“第四界”尊界S800,冲入百万级汽车市场;蔚来也在12月21日上市了旗舰车型蔚来ET9,售价81.8万元,首发999辆已经全部卖完;仰望的第三款车型仰望U7已经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上市。  图源华为尊界官方微信公众号、蔚来汽车官网、仰望汽车官网 对于多数新能源车企而言,80万以上这条赛道有着充足的吸引力。 豪华商务轿车有着较大的利润空间,有望成为车企们扭亏为盈的关键;售卖豪华汽车能够让品牌接触到富豪消费人群,对品牌力也有更好的提升作用。  再看曾经的行业标杆BBA,也受到了新能源车企的影响,不仅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还一度下调部分产品的价格,试图“以价
      245评论
      举报
      冲进80万以上的豪车赛道,华为、蔚来、比亚迪要真正攻破BBA防线?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2-18

      自动驾驶这一年:上市潮、技术战、淘汰赛

      文/杜小寻  编辑/马军  2016年前后,一批有技术傍身、从国外大厂归来的创业者,将视线瞄准了自动驾驶这块“无人区”,并开始成立公司、吸纳人才、扩张业务。 彼时,自动驾驶的技术目标已知、产业链环节众多且尚待开发、产品应用范围广阔……每一条细分赛道对于这些技术咖创始人们而言,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但技术行业企业的崛起总是离不开高额的研发投入,自动驾驶行业随即进入了一段漫长的调整期,多家公司业绩常年巨亏,裁员、调整、大股东撤资的消息此起彼伏。 不过,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将视线落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布局上,带动自动驾驶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企业获得资本青睐,比如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等。 进入2024年,百度旗下智能出行平台萝卜快跑的爆火、特斯拉入局Robotaxi等等,让“自动驾驶已成现实”的概念植入更多普通消费者的脑海。 图源萝卜快跑官方自动驾驶微信公众号  资本的眼光也开始向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移动,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AI芯片公司黑芝麻;小马智行、如祺出行、文远知行等Robotaxi、Robotruck企业均获得多轮融资,并在今年成功上市。 曾经,L4级别的自动驾驶实现难度过高,一度让市场失去信心,如今,资本热情的回温也让不少企业重拾了开发L4级自动驾驶的目标,因此企业间的技术战仍在继续。 在加码研发和技术比拼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陷入长期高额亏损,难以平衡投入和盈利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下游企业对成本的压缩或将对上游自动驾驶零部件或芯片企业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还开始自主研发智能驾驶系统,这也或多或少会对自动驾驶企业的份额造成挤压。 自动驾驶企业面临的,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挑战。 因此,自动驾驶企业需要募集更多资金,以支持企业的技术投入,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最终实现扭亏。 1、高估值、冲上市
      115评论
      举报
      自动驾驶这一年:上市潮、技术战、淘汰赛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2-05

      车企们混战年末、备战2025:追速度、拉产能、定目标

      文/杜小寻 编辑/子夜 2024年已经接近尾声,但车企冲销量的步伐还在继续。  近期,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作为距离公布全年销量最近的一个月,11月的成绩单一出,有的已经率先达成年度销量目标,有的则是绷紧了神经。 比亚迪在今年11月,实现乘用车销量为50.4万辆,几乎是断崖式领先于其他企业,其同时也提前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成为首个达成年度销量目标的品牌;小米提前完成了10万辆的交付量后,将年度销量目标提高为12万辆。其他如理想、蔚来、小鹏、深蓝、埃安等品牌,距离年度KPI还有一定差距。  已经到来的12月,无疑成了品牌们最后冲刺的时机。 为搏销量,品牌们使出浑身解数,吸引2024年的最后一批汽车消费者;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入局费钱且有技术难度的“端到端”智驾系统。  今年,爆款新车型产能不足、交付延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吃一堑长一智”的车企在年底也不敢松懈,扩大产能,尽可能缩短交付周期。 今年,国家补贴政策对汽车品牌销量的提振效果明显,品牌自身在促销方面也不能“手软”,11月-12月,不少车企发布了降价、补贴、0首付0息等优惠政策。  年末的冲刺,实际上也是因为2025年的压力赛即将到来。 明年,注定是车企们血战的一年,从新车发布来看,已经有不少车企计划明年推出多类型车型,并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卷”出新高度。 从目标看,不少企业提前给出了2025年的销量预测,据36氪报道,蔚来、小鹏、零跑、小米等企业给出的明年销量目标,与今年相比接近翻倍。  更高的目标指引下,明年汽车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各个车企都要一边奔跑,一边补短板。  1、销量成绩单来了,谁完成了KPI?谁还要冲刺? 对于车企而言,11月是一年中较为重要的月份之一。  汽车行业的“金九银十”
      606评论
      举报
      车企们混战年末、备战2025:追速度、拉产能、定目标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1-30

      李斌下“军令状”,蔚来闯难关

      文/边城 编辑/子夜  11月25日,蔚来迎来了十周岁生日。 在过去的十年里,蔚来有过不少的成绩: 在中国成交均价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斩获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 发布了全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全球第一颗车规5纳米高性能智驾芯片; 完了成12项全栈自研技术布局;建设了2750座换电站和超过24200根充电桩; 打造了独一无二、跨越文化、共同成长的全球用户社区。 图源蔚来官方公众号  但展望未来,我们无疑又会发现,摆在这家企业面前的路更加崎岖。因为在这10年里,蔚来固然在成长,可它的对手也被锤炼得更加强大了,比如在几年间实现成倍增长的比亚迪、技术“强得飞起”的华为、流量滔天的小米。 所以,在蔚来生命周期里的第二个10年,它所要打的仗远比第一个10年更硬、更艰苦。而对于如何赢得最后的决赛,李斌的战略分为防守和进攻两个部分: 一方面,通过根除困扰蔚来的长期积弊来防守,比如交付能力不足、体系能力相对落后、成本控制不力等;另一方面,推出乐道、萤火虫等新产品,主动出击从对手那里夺走更多市场份额。 十周年之际,蔚来创始人李斌也给团队下了“军令状”:接下来两年是至关重要的两年,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明年实现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 盈利时间表的确定,也意味着蔚来要加速奔跑,谋求销量增长的同时补好短板,应对竞争。 1、无法速胜,但蔚来也不能有短板   对于即将到来的更高维度的竞争,李斌知道,他和身后的蔚来都不可能速胜,但也不能有任何短板。而蔚来目前的短板主要在智驾和产能这两方面。 尽管蔚来向来不吝惜研发投入,但蔚来的智驾与华为、小鹏等友商相比却仍有一定差距。 华为的问界,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将智驾车型做成了一个品类。紧跟其后的小鹏在今年7月的AI智驾技术发布会上,宣布小鹏智驾已从“全国
      2,8921
      举报
      李斌下“军令状”,蔚来闯难关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1-27

      极氪狂奔,能带得动领克吗?

      文/熊逾格 编辑/子夜 狂奔一年,极氪交出了新的成绩单。 11月14日,极氪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极氪录得营收人民币183.6亿元,同比增长30.7%,录得毛利人民币29.42亿元,同比增长28.5%,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1.39亿元,同比下滑21.7%。 极氪三季度主要财务业绩,来源吉利向港交所披露的上市附属公司业绩报告 同日,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氪接连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和领克将进行合并。 财报电话会上,吉利控股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CEO安聪慧总结极氪成绩,宣布此次两个品牌合并,将帮助极氪实现费用、成本双降,承诺极氪今年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盈亏平衡。 作为第四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2024年5月10日在纽交所上市的极氪,仅用3年便夺得“史上最快IPO新能源车企”称号,倘若能够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极氪也将成为“最快达到盈亏平衡的造车新势力企业”。 然而,这场合并的另一方,领克汽车早已褪去早年豪华网红品牌的光环,数年间在新能源转型的泥潭中难以实现销量稳定,合并显然是个不小的考验。 狂奔的极氪,能带得动领克吗? 1、狂奔一年,极氪盈利在望 如果说上市前后的极氪表现宛如一场“狂奔”,那么2024年第三季度或许正是那个盈利在望的节点。 极氪三季度销量,图源吉利向港交所披露的上市附属公司业绩报告  2024年第三季度,极氪汽车交付量以55003辆创下新纪录,同比增长达51%,其中10月份汽车交付量25049辆同样创下月交付量记录,较去年同比增长92%,三季度新品极氪7X上市50天交付量便突破2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2024第三季度,极氪首次实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单季度盈亏平衡。 2023年业绩会上,安聪慧曾表示,极氪力争2024年实现香港财务报表准则下扭亏为盈,提出年交付量达到23万辆的目标。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
      158评论
      举报
      极氪狂奔,能带得动领克吗?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1-13

      智能化,比亚迪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

      文/卢倩莹 编辑/陈锋 进入2024年下半年,比亚迪进一步加速了智能化转型进程。 就在昨天,比亚迪和华为联手打造的车型方程豹汽车豹8上市。这是比亚迪和华为首次联手打造的车型,双方合作关键在于,豹8搭载了华为的乾昆智驾ADS3.0这一智驾方案。  在这之前,比亚迪在今年8月与华为签订了智能驾驶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将针对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展开智能驾驶深入联合研发。  方程豹汽车豹8,图源方程豹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与华为在智驾上的合作,只是比亚迪在智驾上的其中一条主线。比亚迪现在的另一条主线是,加速推进独立自研。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期,比亚迪成立了前瞻部门,主攻端到端技术落地,同时,公司的两个自研智驾团队“天狼”研发部、“天璇”开发部将合二为一。  上述举措,凸显了比亚迪在智能化浪潮中的紧迫感。 目前,比亚迪多款车型在各细分市场中长期稳居销冠。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销量首次突破了50万辆,突破中国品牌单月销量纪录。今年1-10月,比亚迪销量已达32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  尽管销量亮眼,几乎在各个价格区间都占据一席之地,但智能化并非比亚迪核心优势。 相比一些率先投入智驾和智能座舱技术的新势力车企,比亚迪在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和普及上,相对起步较晚。  比亚迪需要补上这个短板。  从长远视角来看,智能化在车企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了。这对应的是,造车新势力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加速推出智驾系统,传统车企也纷纷将自动驾驶和端到端技术视为核心发展方向。  在多方竞逐的压力下,比亚迪加速补课。 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已经投入了接近五千人的研发团队,未来还规划投入1000亿元,将聚焦于生成式AI、端到端大模型等尖端技术。  这对应的是,比亚迪决心通过内部调整和大规模人才整合,构建一支大规模
      192评论
      举报
      智能化,比亚迪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1-11

      讲AI故事、推增程汽车,谁会给小鹏汽车买单?

      文/王慧莹  编辑/马军  小鹏一度是“蔚小理”中的异类。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当理想、蔚来都在左手研发、右手营销时,小鹏只专于研发,不善于营销和讲故事。 当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理念是,“讲好故事很容易,但做好事情却很难”。 这几年,伴随行业渗透率变高,行业从蓝海变成红海,特别是雷军带着小米SU7进场后,众多国产新能源厂商都开窍了,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小鹏成立十周年暨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像雷军一样忆当年:“在血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小鹏P7+全球首秀发布会上,何小鹏也一改以往的硬核,说起了品牌话术:全系标配高阶智驾、颜值天花板、“别人的高配,就是我们的标配”。 11月6日小鹏汽车AI科技日上,围绕AI,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小鹏图灵AI智驾、自研的智驾芯片图灵集中亮相。何小鹏更是直接喊出口号,“未来小鹏汽车要做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图源小鹏官方微博  11月7日,小鹏P7+发布,售价18.68万元-21.88万元,直接对标小米SU7入门价。对于小鹏P7+是否会抢夺小米SU7用户,发布会后,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鹏P7+和小米SU7是两个方向,都是友军,雷军是大哥。” 营销观点转变之余,是竞争更激烈的行业,和努力追销量的小鹏。 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不到两个月,按照进度,车企在前10个月要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80%以上,才能完成全年的KPI。截至10月底,仅有三家车企交付完成率超八成,理想、蔚来完成率七成,而小鹏则不足五成。 过去两个月,小鹏的成绩还算不错,9月份小鹏MONA M03卖爆后,P7+又接过热度,但订单量不意味着如期交付量,未来两个月小鹏要全力冲刺全年目标,还要做好交付时间表。 更重要的是,增程式、纯电技术两条腿走路的小鹏要推出更多爆款车来赚钱,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 1、小鹏的AI故
      314评论
      举报
      讲AI故事、推增程汽车,谁会给小鹏汽车买单?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1-01

      欧拉“跑不动”,长城也不想继续养了?

      文/杜小寻  编辑/子夜  定位“更爱女人的新能源汽车”的欧拉,有些后劲不足。 近日,欧拉发布了一则APP迁移公告,公告显示,欧拉ORA APP将在2024年12月正式停止运营,服务将迁移至长城汽车APP中,届时欧拉ORA APP将无法下载和使用。 欧拉APP迁移公告,图源欧拉ORA APP  通常,汽车应用APP的迁移,如果不影响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不侵犯车主的权益,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异议,但这次欧拉APP迁移却引起很多车主的反对。 连线出行了解到,欧拉车主们的反对之声,主要是源于欧拉与长城截然不同的品牌定位。 欧拉旗下的车型以“猫”为后缀,车型设计得小巧、可爱、颜色鲜艳,品牌也一直以女性作为主要的目标客户,因此将配套的欧拉APP也设计得简约、清新。 而长城汽车APP图标和内页的设计则更“硬汉”,内页的主色调为灰色,字体也更“硬直”,点开后的界面滚动推荐着坦克、哈弗等车型,其广告背景还是野外、山川等图片。 有欧拉车主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要点开APP,对自己的汽车进行开空调、解锁、寻车、预约充电等操作,APP风格的突然改变,确实会让她感到不适应。 从欧拉近期的发展情况来看,长城的“战略性收缩”也有迹可循。 因为过于具体且细分的定位,欧拉的营销和研发生产已经开始在“百花齐放”的汽车行业中越来越受限。品牌汽车销量不佳、品牌门店与经销商不断减少,也是欧拉逐渐走向没落的标志。 在女性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外观可爱不再是女性选择座驾的必然因素,欧拉在女性车主心中的地位也开始逐渐降低,特斯拉Model 3等大热车型也一样能获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除此之外,曾经的高性价比策略,也导致欧拉黑猫、白猫两款车型出现了越卖越亏的情况,目前,这两款车型已经停产。 如今,长城汽车已经开始停止对销量的盲目追求,转而进行保证业绩的策略。同时,品牌也在进一步实施“ONE GW
      694评论
      举报
      欧拉“跑不动”,长城也不想继续养了?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0-28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全面开启增混“大电量”时代

          10月24日,宁德时代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的增混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全面开启增混 “大电量”时代。 (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的增混电池) 重新定义增混电池新标准,打造全能“六边形战士”骁遥 随着增混车型逐渐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的主力军,增混车型纯电驾驶负面体验问题也日益凸显。续航短、补能慢、低温衰减等痛点,成为关键挑战。 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让车主彻底告别了传统增混车型因纯电续航短而带来的频繁充电烦恼,做到“充电一次,通勤一周”;另一方面,骁遥凭借“充电10分钟,补能超280km”的优秀表现,解决了增混车主的补能焦虑 。 亮眼的续航和超充性能背后,是技术研发的持续突破。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发布会现场具体介绍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的技术创新。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介绍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技术) 骁遥电池采用了正极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结合创新的高压电解液配方形成“纳米级防护层”,有效减少了活性层的副反应。正极材料中还引入了高活性激发态粒子,大幅提升锂离子在材料中的传输效率。宁德时代还构建了SOC全场景高精模型,SOC控制精度提升了40%。材料创新结合BMS智能算法优化,让骁遥电池的纯电使用率整体提升了10%以上,实现了超过400km的纯电续航。此外,宁德时代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极化特性建模,打造了电池多级功率预测控制策略,让增混车的功率性能也再次提升20%。 此外,宁德时代将4C超充技术也“复刻”到了骁遥电池上,实现“充电10分钟,补能超280km”。正极快离子导体包覆技术、负极二代快充石墨和新型纳米包覆技术、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和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使锂离子的穿透“纵享丝滑”,让增混车型也能享受纯电般的极致充电体验。 (宁德时代骁遥超
      638评论
      举报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全面开启增混“大电量”时代
    • 连线出行连线出行
      ·10-28

      小鹏AI天玑5.4.0全球首发,智驾云端大模型竞争拉开序幕

      【2024年10月24日,广州】今日,“小鹏P7+AI智驾技术分享会暨首发AI天玑5.4.0先享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分别介绍了小鹏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和首发搭载在小鹏P7+上的AI天玑5.4.0版本。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宣布AI天玑5.4.0正式开启公测。新版本将为用户带来共计248项功能的更新,而XNGP通过此次更新将拥有小鹏最强的AI智驾能力,变得“端味十足”。 自动驾驶新一轮竞争正在云端展开 2024年,智驾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概念便是端到端大模型。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各家车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量产逐渐深化。在“520AI DAY”上,小鹏汽车发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全球唯二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车企。而在近期关于端到端模型方向的讨论中,小鹏汽车副总裁、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表示:“做端到端很容易方向错了”。 在本次分享会上,李力耘博士首先介绍了目前行业主流的三种端到端发展路线,并进一步分析其优缺点:一种是通过大量规则小模型堆叠的 “大模型”,其需要大量的优秀规则工程师;一种是“车端大模型”,即直接将端到端模型部署于车辆上,虽然见效快,但受限于车端算力,且随着后期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容易陷入瓶颈;最后一种便是云端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参数量是车端模型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是单纯的车端大模型所不可企及的。 简而言之,尽管选择前两种端到端的技术路线都能带来一定成效,但从智驾竞争的终局来看,布局云端大模型才是制胜关键。而小鹏汽车早在预研端到端大模型的阶段,就笃定要先构建一个强大的“云端大模型”,这也与全球头部AI企业——OpenAI所选择的路线不谋而合。 据李力耘博士介绍,小鹏云端大模型的参数量将多达车端参数量80倍,如此大的参数量意味着云端大模型能够
      1,704评论
      举报
      小鹏AI天玑5.4.0全球首发,智驾云端大模型竞争拉开序幕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