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财经

一视财经是国内著名财经深度自媒体。

IP属地:未知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2-13

      抖音电商车厘子狂欢季来袭,产地直采保障舌尖的每一口鲜甜

      日前,一艘满载智利车厘子的货轮在历经20余天、2万公里的海上航程之后抵达中国,宣告着2024智利海运车厘子季正式到来。12月8日晚,抖音电商联合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Frutas de Chile)在广州江秾汇批发市场为首艘“车厘子快线”举办首柜开柜仪式,共迎销售旺季,与众多水果商家一起,分享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温暖。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车厘子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当地车厘子集中上市的时段,也恰逢中国的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 相隔两万公里之遥,距离从未阻挡中国消费者对智利车厘子的购买热情。智利出口促进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智利车厘子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出口额达155.5万美元,刷新自2007年以来的纪录。其中,出口中国的车厘子占比高达93%。 在抖音电商平台,车厘子的年均销售体量亦快速增长,据悉,上一产季的销售规模已超过20亿元。为了让消费者能买到便宜优质的智利车厘子,抖音电商持续与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及当地优质品牌商家合作,挖掘原产地好货;同时,通过年终大促、超值购万人团、限时秒杀、抖音即时零售等渠道,为消费者提供购物补贴,让深受喜爱的“红运果”走进千家万户。 当日活动现场,“2024-2025产季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抖音电商市场直播”项目在双方代表共同见证下宣告启动。 图说:开柜仪式现场,“2024-2025产季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抖音电商市场直播”项目宣告启动 为进一步拓展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近年来,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积极与国内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最新的直播计划还包括今年首次推出的“店播”和“批发市场直播”相结合的新模式。抖音电商鲜食生活行业运营总监翟黎明表示,未来几个月,平台也将与协会共同分享经验,开展联合培训,保证直播质量。 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会长伊万·马凡比奥在分享时提到,中国是
      61评论
      举报
      抖音电商车厘子狂欢季来袭,产地直采保障舌尖的每一口鲜甜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2-06

      安踏“现金牛”急速下坠,FILA发生了什么?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昔日安踏“一哥”,彻俘获无数年轻人芳心的FILA正遭遇成长之痛,似乎一夜之间,它在年轻人心中不那么酷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FILA被安踏收购后,曾一度撑起安踏集团一半的营收,成为安踏集团的增长引擎。而今,被称为安踏“现金奶牛”的 FILA却极速下坠,陷入负增长的泥淖。 FILA独降背后 今年第三季度,FILA成为了安踏旗下所有品牌中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子品牌。 据安踏体育公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品牌FILA销售额出现个位数下跌,安踏品牌产品收入以中个位数增长,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内的其他品牌同比分别取得了中单位数的正增长和45%-50%的正增长。 毋庸置疑的是,FILA前几年的上升势头非常迅猛。 根据安踏体育的财报,2019年至2022年,FILA的营收增速分别为73.9%,18.1%和25.1%。 在2019年的财报中,安踏首次公开了FILA的经营数据,其营收同比增长73.9%到147.7亿元,在整个集团中的营收占比达到了43.5%。 2020财年,安踏体育的业绩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共实现了355.1亿元的营收,背后的FILA成为了安踏体育的“现金奶牛”。FILA的营收达到174.5亿元,同比增长18.1%,营收占比则扩大到了49.1%,成为彼时安踏最大的增长引擎。 在2021财年,FILA更是迈入了200亿元的大关,全年共实现了218.2亿元的营收,而同期李宁的营收也不过是225.72亿元。 然而,从2022年开始,FILA的增长曲线明显放缓,首次出现年度收入下滑。 2022年,FILA收入约为215.23亿元,同比下滑1.4%。2023年,FILA重回增长轨道,实现全年营收25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 对于FILA在2024年第三财季销售额出现低个位数下跌的表现,该集团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安踏与FILA品牌的
      531评论
      举报
      安踏“现金牛”急速下坠,FILA发生了什么?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2-06

      安踏“现金牛”急速下坠,FILA发生了什么?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昔日安踏“一哥”,彻俘获无数年轻人芳心的FILA正遭遇成长之痛,似乎一夜之间,它在年轻人心中不那么酷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FILA被安踏收购后,曾一度撑起安踏集团一半的营收,成为安踏集团的增长引擎。而今,被称为安踏“现金奶牛”的 FILA却极速下坠,陷入负增长的泥淖。 FILA独降背后 今年第三季度,FILA成为了安踏旗下所有品牌中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子品牌。 据安踏体育公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品牌FILA销售额出现个位数下跌,安踏品牌产品收入以中个位数增长,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内的其他品牌同比分别取得了中单位数的正增长和45%-50%的正增长。 毋庸置疑的是,FILA前几年的上升势头非常迅猛。 根据安踏体育的财报,2019年至2022年,FILA的营收增速分别为73.9%,18.1%和25.1%。 在2019年的财报中,安踏首次公开了FILA的经营数据,其营收同比增长73.9%到147.7亿元,在整个集团中的营收占比达到了43.5%。 2020财年,安踏体育的业绩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共实现了355.1亿元的营收,背后的FILA成为了安踏体育的“现金奶牛”。FILA的营收达到174.5亿元,同比增长18.1%,营收占比则扩大到了49.1%,成为彼时安踏最大的增长引擎。 在2021财年,FILA更是迈入了200亿元的大关,全年共实现了218.2亿元的营收,而同期李宁的营收也不过是225.72亿元。 然而,从2022年开始,FILA的增长曲线明显放缓,首次出现年度收入下滑。 2022年,FILA收入约为215.23亿元,同比下滑1.4%。2023年,FILA重回增长轨道,实现全年营收25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 对于FILA在2024年第三财季销售额出现低个位数下跌的表现,该集团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安踏与FILA品牌的
      96评论
      举报
      安踏“现金牛”急速下坠,FILA发生了什么?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2-03

      受累股东“提款机”,民生北京分行的“泛海系”阴影有转机?

      撰文丨一视财经 西贝 编辑 | 高山 近日,市净率垫底的民生银行迎来暖冬利好,刘永好欲出手“举牌”。 11月18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该行将就持股5.00%以上股东变更事项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报送核准申请。 公告显示,新希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该行股份,增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截至11月18日,新希望集团控制的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南方希望实业”)、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六和”)合计持有民生银行总股份比例为4.96%。 值得注意的是,从财报看,今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业绩持续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016.60亿元,归母净利润304.86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4.37%、9.21%。小微、零售信贷风险攀升,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金额约达3800亿元。 可以说,回望整个2024,民生银行寒意阵阵,尤其是北京分行更是风波不断,年关寒意明显。 降薪风波不断 今年9月,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再度被曝出全面降薪的消息,最高降幅达50%,同时部分工作相关报销及福利被暂停。此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尽管民生银行在9月23日迅速回应称传闻不实,并表示北京分行经营稳健,员工薪酬未变,且已向警方报案,但“降薪风波”仍持续发酵。 事实上,这并非民生银行首次遭遇降薪传闻。今年7月初,就有消息称其北京等部分地区分行已降薪40%,年底前可能进一步降至50%。频繁的传闻使得民生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员工处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2024年半年报的数据似乎为这些传闻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行员工薪酬总额较去年同期下滑了6.54%,降至122.43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降幅高达30.16%,减少至100.84亿元,公司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应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减少。 外界分析认为,民生银行北京分行频频陷入降薪传闻,可能
      90评论
      举报
      受累股东“提款机”,民生北京分行的“泛海系”阴影有转机?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2-03

      1200亿前海开源,"迷惑"的高管治理结构与震荡影响

      撰文丨一视财经 翊天 编辑 | 高山 前海开源基金,是中国公募行业的现象级机构。 这家公募于2013年1月23日在深3圳成立, 立足于国家金融创新合作区-深圳前海,并以合伙制等创新机制为突破口。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前海开源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在权益、债券、黄金等大类资产领域均有产品布局。 这家公募在过去数年曾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并借此大幅扩围管理规模。 特别是近两年,权益市场出现史无前例的逆风,前海开源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有着诸多治理谜题待解。 “顶流”去哪里了 前海开源在数年前曾出现一位“顶流”级别基金经理崔宸龙,他的名气并不亚于张坤、葛兰、刘彦春。 崔宸龙因在2020年押中了新能源板块行情,在基民群体中名声大噪,其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在一年时间里从区区数亿元,火速攀升至百亿量级。 如今,崔宸龙的“顶流”效应突然消失了。 据天天基金网,他管理规模最高的产品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截至2024年9月末规模为116.71亿元。 截至12月2日收盘,上述产品在今年年内、近两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8.51%、-5.84%、-28.98%。 仅看年内业绩,虽然上述产品录得正收益,但依然在公募圈无法排到上游位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偏股基金前五名收益在47%-53%区间。 真可谓今时不同往日。 如此业绩下,上述公募产品规模自然不停往下掉。 数据显示:这只产品规模最高峰出现于2021年12月末,对应规模为258亿元,总份额为70.82亿份。之后,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份额均是不断下滑。 到了2024年三季度末,崔宸龙这只产品总份额只剩下45.76亿份,而规模则缩减为116.71亿元。 很明显,投资人在纷纷撤出,并没有留守其中。 另有一个关键事实,值得探讨。 既然崔宸龙此前是明星基金经理,前海开源借其产品进行了规模扩张,但公司层面投入了多少? 据2024年三季报
      162评论
      举报
      1200亿前海开源,"迷惑"的高管治理结构与震荡影响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1-26

      宗馥莉接班娃哈哈这一年,敬酒只是开始……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自去年12月9日,娃哈哈集团公布人事任命公告,宗馥莉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宣告宗馥莉作为“二代”正式走向台前,接手娃哈哈后,关于这位“娃哈哈公主”以及娃哈哈集团的关注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近一年来的高关注,除了同娃哈哈本身国民级品牌的影响力有关外,其间让无数看客大呼过瘾的跌宕剧情也是重要原因。而今,掌舵公司近一年后,宗馥莉在销售工作会议上宣布带领公司业绩重回巅峰,笑容满面地向经销商敬酒,又在最新的《胡润百富榜》中荣登女首富,一切似乎都欲尘埃落定。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能做出首富的瓶装水生意谁不眼馋,近日,一款名为益品宗师的AD钙奶产品正式推出,这款同娃哈哈AD钙奶高度相似的产品出自宗师傅饮料(杭州)有限公司。其产品和品牌怎么看,都像是针对娃哈哈做的设计,宗馥莉和她的娃哈哈或许又有新的“水战”要打。 01 坐稳江山不容易 今年7月,先是一封名为《实锤举报宏胜集团总裁宗馥莉侵占娃哈哈集团巨额国有资产》的帖子在网上爆出,之后又有一封关于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宗馥莉的辞职信流传,几天后事情又有反转,7月22日,娃哈哈发表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举报、辞职、回归,不论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无风不起浪,有此类传言流出,本质上反映宗家,至少说对于宗馥莉来说,控制公司是有阻力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娃哈哈的第一大股东是杭州国资杭州上城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庆后和娃哈哈职工持股会分列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29.4%和24.6%。宗老在世时,凭借威望,控制或者说取得员工持股会的支持自然不是难事,但宗老去世后,宗馥莉在这方面的能力就难免令人怀疑,由此才有了7月的系列闹剧,而目前看来,宗馥莉虽然成功回归,但这方面的问题依旧存在。而此次的“宗师傅”或许就是这
      309评论
      举报
      宗馥莉接班娃哈哈这一年,敬酒只是开始……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1-22

      光伏内卷 600亿正泰安能IPO有多少坎?

      ​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如今的光伏产业,进入了“乍暖还寒”的时节。 过去的几个月,光伏行业接连召开了多场闭门会议,就低价恶性竞争——这一困扰光伏行业发展良久的顽疾展开了深入探讨。 光伏协会发布通告称,光伏组件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同时公布,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这是光伏行业从无序竞争向有序发展转变的重要一步,也预示着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正在回暖,这为排队上市的光伏企业们带来了一丝曙光。 上市进展缓慢 日前,从上交所官网了解到,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泰安能”)的IPO审核状态已变更为“中止(财报更新)”,资料更新的时间是2024年9月30日。 2023年,光伏行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潮。天合富家、正泰安能及阳光新能源三家公司先后宣布了各自的IPO计划。 其中,正泰安能主要从事户用光伏能源运营与服务,累计用户数已突破120万户。2023年报告期内,正泰安能实现营业收入296.06亿元,净利润26.03亿元,户用光伏装机容量12.6GW,同比增长67.1%,对应2023年市占率为29.0%,市场排名第一。 正泰安能由正泰电器(601877.SH)控股,系正泰电器的户用光伏开发运营主体。本次上市属于分拆上市情形,即“A拆A”。 作为正泰系“最挣钱”的子公司,2020年至2023年,正泰安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33亿元、56.31亿元、137.04亿元及296.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8.67亿元、17.53亿元及26.04亿元。 尽管正泰安能的业绩表现优异,但其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据悉,正泰安能的IPO申请材料已于2023年9月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且上交所在当月28日发出第一轮问询。正泰
      246评论
      举报
      光伏内卷 600亿正泰安能IPO有多少坎?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1-20

      从奇富科技三季报,看大模型助力智能化信贷初现成效

      11月20日,奇富科技发布2024年3季度财务业绩,实现营收43.702亿元,同比提升2%。 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是奇富科技通过深化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了端内交互、研发自动化和客服效率,促进了智能化运营。 更让外界瞩目的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奇富科技平台已服务162家金融机构,注册用户数达到2.543亿。累计授信用户数增至5520万人,借贷用户数达到3310万 162家金融机构由奇富科技借助大模型能力实现了智能化信贷,超过5,500万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享受到数字化信贷服务。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奇富科技保持长期增长最重要的基盘客群。 奇富科技大模型技术,在小微企业客群企业相关指标的重新定义与划分上取得了进展,通过深度学习和精准算法,奇富科技对企业所属行业进行更为精确的重新打标,小微用户行业信息覆盖率稳定保持在96.7%水平。 截至目前,奇富科技已为中国超过3240万的小微、家庭兼职小微用户以及903万泛小微用户赋予了适用于信贷场景的客群企业指标。
      362评论
      举报
      从奇富科技三季报,看大模型助力智能化信贷初现成效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1-18

      四年三换掌门 复星做不好舍得酒的内因和外因

      ​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日前,舍得酒业副总裁王维龙因个人原因离职,这一变动再次将这家白酒企业推至风口浪尖。 在复星系入主舍得酒业后,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自2020年9月以来的四年多时间里,舍得酒业已更换了三任掌门人,涉及的高管职务还包括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监事等多个关键岗位。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与消费降级影响,今年白酒行业整体承压,舍得也出现了业绩失速的情况。在此背景下,舍得酒业能否通过老酒战略突出重围,再度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业绩大跳水 过去的上半年,舍得似乎陷入了业绩的泥沼。 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舍得酒业的销售毛利率提升节奏放缓。从数据来看,舍得酒业在2023Q1的销售毛利率为78.38%,但到了2024Q2,这一数字已降至60.93%。 数据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舍得酒业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8%;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3%;扣非净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35.51%。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65亿元,同比下降22.6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057.63万元,同比下降88.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263.09万元,同比下降90.32%;负债率36.59%。 具体来看,舍得酒业的业绩“大跳水”可能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存货悬顶。2024年上半年,舍得酒业的存货为48.58亿元,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到61.4%。 就产品而言,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品味舍得正处于阶段性去库存阶段,这意味着渠道库存太大,导致零售终端不敢贸然囤货,这也是舍得酒业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舍得旗下的白酒产品结构开始下移,即次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下滑,替而代之的是低端产品收
      204评论
      举报
      四年三换掌门 复星做不好舍得酒的内因和外因
    • 一视财经一视财经
      ·11-06

      浦发银行业绩和风控掉队,新帅谢伟重拾“对公之王”有多难?

      ​  撰文丨一视财经  晓宇    编辑 | 高山  过去一年,三十而立的浦发银行深陷增长焦虑,创下了A股上市银行跌幅之“最”;2024年,浦发银行先后迎来了“换帅”“换将”,浦发银行业绩连续三年掉队,能否迎来期待已久的恢复性增长?新帅能带领浦发重拾“对公之王”吗? 业绩承压 内控失调 作为最早登陆上交所的A股上市银行,浦发银行曾因对公业务突出,享有“对公之王”美誉,在股份制银行中一度位居“三甲”,业绩可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比肩。2013年,浦发银行首次跨入《财富》世界500强,显示了其对公业务的强大实力。 然而,2017年,成都分行造假案爆发,浦发银行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 这一行为被银监会定性为“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该分行多年来非常反常的坏账为零,却未被重视,暴露出了严重的内控问题。 由于浦发银行内控存在巨大漏洞,导致浦发银行资产质量承压,2017年至2019年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分别为根据搜索结果,浦发银行2017年至2019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14%、1.92%和2.05%,而兴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率为1.59%、1.57%和1.54%。 同时,2017年至2020年间,浦发银行对公业务增长出现停滞,且不良率升高,昔日的优势已不再。业绩承压颇为明显,浦发银行进入了“调结构、保收入、强管理、降风险”的阶段。 根据浦发银行发布的年报,2019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营收净利“双降”,浦发银行的营收增速从11.6%下降至-8.05%,归母净利润增速从增长5.36%到下降2
      350评论
      举报
      浦发银行业绩和风控掉队,新帅谢伟重拾“对公之王”有多难?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