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家

产业互联网第一媒体

IP属地:未知
    • 产业家产业家
      ·01-03 17:44

      周亚辉投资笔记:机器人时代的社会结构模型与十年后中国首富预测

          AGI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是机器人开始真正进入人类社会,进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场景中。  作者| 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  写作是我的爱好,给我带来很好的情绪价值,为了创业交付,歇笔了7年。最近在朋友圈偶尔写点随笔,获得了一些重量级人物主动跑过来好评,让我又升起了写作的欲望。我7年前写的周亚辉投资笔记即使今天回头看,也是相当不错的,没有华丽的词藻,主打就是一个真实,Be Real。从今天开始,我准备写2025系列。  第一篇先讲讲机器人时代的社会结构,再预测下十年后中国首富人选。  大家会说既然叫投资笔记,怎么不写投资的故事呢?大家不用担心,2017年到2024年,我还是经历了很多精彩刺激的投资故事,这些我都会在未来空闲时刻一一写出来,包括最精彩的当属我怎么神秘地领投了Musicly最后一轮,然后一个认知浅薄少赚了10亿美金,也包括最近刚上市的中国RoboTaxi一哥Pony.ai的投资故事,还有马上要上市的一亩田的后续故事。  7年前我是以失败的角度写一亩田的故事,但当时我就预言,邓锦宏身上有一股坚韧的狠劲,他最终还是能把公司带上市,终于第8个年头了,一亩田也要上市了。  投资故事、创业故事、对科技革命前景的预判都是我2025系列的主要内容。  一、昆仑万维的使命是在2030年开始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更好地塑造和表达自我。这是我作为创始人在2021年就草拟的昆仑万维的使命,希望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过去2年,中国的圈子对AGI的实现众说纷纭,基本都是典型中国式一窝蜂热。2024年初Sora刚发布的时候,一堆人就开始说AGI马上过1-2年就要实现了,然后到年中又偃旗息鼓,说AGI遥遥无期。  基于我对科技革命周期的理解,我一开始就认为,2030年之后才
      37评论
      举报
      周亚辉投资笔记:机器人时代的社会结构模型与十年后中国首富预测
    • 产业家产业家
      ·01-02 16:58

      OpenAI 12集“发布会”背后:对中国产业AI落地的五大启示

          展望2025年,可以预见AI技术将在产业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  AI大模型将进一步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推动企业乃至产业的升级进化。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近日,OpenAI 主演的“12集连续剧式发布会”迎来了大结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界对AI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等方面。从某种层面来看,OpenAI长达12天的直播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未来产业变革的一次深刻启示。 强化微调技术、Sora Turbo视频编辑功能、Canvas画布的Python运行环境、以及AI桌面助手等,都直接回应了这些需求,为产业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强化微调技术能够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显著性能提升,这对于数据资源有限的企业来说,意味着更低的推理成本和更快的知识库构建。这不仅降低了企业使用AI技术的门槛,也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供了可能; 再如Sora Turbo的视频编辑功能则为媒体和娱乐产业提供了新的创作和编辑工具,提升了内容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以及Canvas画布的Python运行环境降低了编程门槛,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上手,加速了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和备受好评的AI桌面助手,其通过与本地应用的直接协作,提升了工作的流畅性和智能化水平。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揭示AI技术向AGI加速推进的同时,也更在昭示着产业AI或许将成为未来几年的AI重点。 一、垂类模型依旧是“主航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通用型AGI(人工通用智能)与垂直领域模型的选择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OpenAI在过去的12场发布会上似乎给出了一些启示。 在最近的直播中,OpenAI展示了其强化微调技术,与传统微调不同,强化微调技术使得即使是数据量较少的垂直领域也能快
      202评论
      举报
      OpenAI 12集“发布会”背后:对中国产业AI落地的五大启示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30

      “移动云+中国石油”,一个能源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样本

          一个新质生产力的能源AI范本。  出品|产业家  大模型落地又有了刷屏动作。  近日,中国移动牵手中国石油发布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行业大模型——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这是两大央企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强强联合搞创新,努力推动 “人工智能 +” 在能源化工行业落地生根的优秀成果实践。  移动云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油气行业的结合与应用,在此次合作中助力中国石油打造“五个一”:建设一个央企领先的算力中心,一个集中统一AI中台,一套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一套 国内领先的行业大模型,一系列创新应用。  算力中心:强大后盾,极速响应 面对中国石油多模态、超百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任务需求,移动云凭借强大的算力网络能力,实现了资源的快速响应、弹性扩展及高质量供给。通过为中国石油构建“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算力体系,移动云已提供超过800P的稳定算力资源,为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算力保障。 AI 中台:智能中枢,协同高效 昆仑大模型AI中台的上线,标志着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台以开放式架构融合了多厂家大模型训推工具链,不仅提升了算力、模型、应用的统一管理和协同调度能力,也为行业内外的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数据集:精心打造,安全可靠 中国移动构建了完整的数据集管理体系。 它就像一个严谨的管家,制定了语料标注管理规范,还组建了专业的标注团队,确保数据集的安全管理。同时,数据集为昆仑大模型提供了一份专属的“豪华大礼包”:包括语料端到端跨域私密安全传输、算力专属隔离供给、稳定可靠的训练服务。  多模态大模型:海量数据,赋能应用 中国移动构建的160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融入了近400万多模态语料,为昆仑大模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
      112评论
      举报
      “移动云+中国石油”,一个能源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样本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30

      一家杭州企业,用13年解一道AI世界难题

          空间智能的数据难题,或许能在这家企业身上看到机会。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18年,一个名为InteriorNet的数据集在海外突然爆火。  爆火源于这是少有由可交互三维数据构成的数据集,也是全球最大室内场景认知深度学习数据集。为什么强调可交互三维数据。因为,在这个数据集之前,已经有不少知名数据集存在,比如李飞飞团队的ImageNet。但这些数据集多数为静态或不可交互数据。可交互三维数据的海量获取,在当时和今日都是一道世界难题。  彼时的硅谷科技企业们,正开始探索通过合成数据的方式去训练智能体,InteriorNet数据集的出现,令他们眼前一亮。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数据集竟出自一家中国企业——群核科技。  第一个递出橄榄枝的是某硅谷万亿级硬件巨头,他们发送的邮件甚至一度被群核科技的科学家认定为是诈骗邮件,毕竟谁能相信硅谷巨头会找到这样一家杭州的“小公司”呢。团队几经验证才发现这确实是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合作邮件。而且此后几年中,硅谷巨头们及一批具身智能企业纷纷找到了群核,可交互三维数据这道题,似乎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说到这里,为什么破题的是这家公司?这得说回到创始人黄晓煌身上。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读博士时,黄晓煌的专业是用GPU来做高性能计算。当时的导师给他的课题是:当未来算力提升1000倍,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当时的选项有两个,一是模拟人脑的运行,二是模拟物理世界的运行。黄晓煌选择的是后者,今天被热议的空间智能便是对物理世界的模拟。  在过去13年的时间里,群核科技一边坚持这条技术路线,一边“赚钱养活公司”,跑出了一个群核式的增长飞轮:基于GPU集群,构建一个物理世界模拟器,通过仿真渲染、生产制造等过程应用
      37评论
      举报
      一家杭州企业,用13年解一道AI世界难题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27

      AI时代,京东如何做好新质人才答卷?

          在整套职工福利的服务背后,京东政企业务为企业构建的更是一个聚合自身人才资产、强化组织架构模型的方案,一个提高企业温度和真正内核竞争力的综合加持。  这是京东给自身的加持,也更是京东给社会的反哺和底层基建加持。技术向上之外,温度和人文的更多故事都正在持续发生。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1年年关,山东能源的职工感受到公司“有点不一样”。 具体表现是,原来由集团统一采购发放的节日福利,这次改为了职工可以自行在公司提供的采购商城(小程序)兑换挑选;此外,样式也不再是之前固定的米面油,而是更多不同产品组合。 这是在京东政企业务旗下一站式职工福利平台“京东锦礼”的加持下,山东能源专门面向职工打造的线上福利平台,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固有的福利发放模式,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进而更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 这已经不再是个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京东政企业务所服务的企业里,类似山东能源这样的中大型企业正越来越多,“职工关怀”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必须修炼的内功之一。 个中原因不言自明。根据一份来自《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为2500万—3000万,而涉及到专业的细分岗位缺口同样存在。 对企业而言,伴随着如今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相关趋势,人才越发成为企业核心的资产,从业务发展的角度而言甚至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构成因素之一。换言之,谁能更好地吸引、留住优质职工,谁就可以保持更强的凝聚力和构建新质生产力。 “对于我们这一代和很多80后来说,工资和奖金几乎是100%的存在,但对于95、00后来说,工资和奖金仍然最重要,但可能下降到只有50%了,其他还有很多因素也很关键,比如归属感、幸福感,这些加到一起才是他们的100%。”HR价值网联合创始人张星明表示
      310评论
      举报
      AI时代,京东如何做好新质人才答卷?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26

      全球仅10家!OceanBase再度入选Gartner®云数据库管理系统报告“荣誉提及”

      近日,全球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最新报告《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OceanBase连续第二年获选“荣誉提及”,全球仅10家。   根据Gartner研究《Forecast Analysi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Worldwide》(August 2024)统计预测,“云dbPaaS的支出比例将从2023年占整个DBMS市场的61%增长到2028年的78%。”在云数据库这一领域,OceanBase正在崭露头角。   基于全球范围的实践,2023年底OceanBase首次获选全球仅10家的Gartner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荣誉提及”。在2024年Gartner®Peer Insights™云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之声报告中,OceanBase被评为亚太地区“客户之选”及全球“卓越表现者”。   ​   OceanBase自2010年投入研发,持续突破关键技术。2022年,OceanBase推出云数据库OB Cloud,启动云数据库战略。作为一体化云数据库,OB Cloud大大简化企业技术栈,其采用的多云原生架构,也得以支持多云基础设施,提升云上资源利用率和云上系统稳健性与可用性。   在此前的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CEO杨冰介绍,专有云、公有云是OceanBase发展的“双引擎”,公有云业务已成为OceanBase的第二增长曲线。     截止目前,OB Cloud已在
      498评论
      举报
      全球仅10家!OceanBase再度入选Gartner®云数据库管理系统报告“荣誉提及”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20

      企业健康采购市场:谁在成为优质供给的底层支撑?

          京东健康的被选择,恰面向的是固有企业健康市场服务上的一系列卡点。  比如专有企业级商品,比如企业服务,比如供应链履约能力等等,这些被糅合到一起共同构成了京东健康在企业健康市场面向不同企业和不同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每周一次和京东的沟通会,是白冰必须参与的事。 “我们会跟京东的小伙伴保持每周交流会,他们会把相关的企业侧的信息同步给我们,包括哪些产品好,哪些产品企业觉得有瑕疵等等。”白冰表示。 他是北京同仁堂健康生态电商负责人,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北京同仁堂联合京东进军企业健康市场,在C端产品之外探索B端增量。 这并不是一个小的工作量。和C端健康市场不同,对于B端也就是企业健康市场而言,固有的产品和门店逻辑不再通行,在这个以企业为主要服务触点的大市场里,包括产品类型、服务能力、履约能力以及后端的供应链能力都是必须打造的武器。 而这正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实际上,不仅北京同仁堂,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这几乎成了京东健康的日常缩影,即除了在固有的C端大健康市场的不断纵深,在如今已经成为刚需的企业健康市场,京东健康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向上连接商家、赋能商家,向下服务企业。 而与这个动作对应的则是过去几年被京东健康和京东政企业务等梳理出来的面向B端市场的新方法论,这些对应B端新土壤的通路不仅有健康产品,更有一系列包括数字采购、供应链履约等全方位的企业服务。 一个数据是,截至目前,京东健康已经服务的企业数超过72万家,而汇聚的面向B端市场的商家品牌则更是高达3万个,涵盖13万个专属B端的SKU。 京东健康做对了什么?或者说,对企业而言,京东健康带领商家趟出来的这个B端服务模型最契合的点是什么?而如果把这个问题聚焦到供需侧则是,在如今愈发庞大的企业健康市场的另一边,到底需要的是怎样的优质供给? 一张
      30评论
      举报
      企业健康采购市场:谁在成为优质供给的底层支撑?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19

      容联云,12个月趟出一条AI生产力的路

          这种AI的真实需求对应的已然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本身的命题,而更是一个集合工程能力、产品能力、技术能力的综合命题,只有把这个综合命题答好,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和买单。  “大模型这一波是典型的技术驱动。但我们相信,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到明年包括像质检、洞察在内的环节会成为新的需求,进而进入需求驱动阶段。” 作者| 皮爷  出品|产业家  在孔淼的感知里,大模型风向在今年正在发生发生微妙的变化。“最开始基本是模型的需求,而从今年Q1、Q2开始,应用的需求开始起来了。” 这是他和容联云团队在一线的真正感受。 其中,金融行业首当其冲。根据一组来自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金融行业,大模型的渗透率如今已经超过了50%,几乎是所有产业之首。 但这种渗透率并不代表真实的生产力。即对金融行业而言,如果说一年前的更多动作是基于基座大模型进行自身专属模型的训练,那么如今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金融机构的核心焦点恰只有一个:应用。 这些应用的需求广泛分布在足够精细的场景中,比如智能客服、坐席辅助、证券质检、数字营销等等。 这也对应的是孔淼和容联云的真实反馈。实际上,不仅是金融,在千行百业,如今基于AI的需求都在从模型层向更具体的应用层(copilot/agent)转变,这些转变的底层对应的是企业在如今AI发展一年后,对有效的产品加持和对更高ROI转化的真实需求。 不过一个真实情况是,对于如何将大模型真正嵌入自身的业务系统,或者是如何在应用层进行基于自身业务的适配开发,如今市场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已经有企业正在跑出一条路径。 2023年12月的发布会上,容联云正式发布基于自研赤兔大模型的全新产品品牌【容犀智能】及生成式应用【容犀Copilot】,旨在帮助企业进行包括营销服等一系列流程的AI改造和重构,其中覆盖包括数据、Co
      153评论
      举报
      容联云,12个月趟出一条AI生产力的路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17

      胖东来,正在验证飞书的“人文”管理哲学

        实际上,对于一款真正优质的管理软件而言,其核心着力点恰是企业的组织本身,而对于组织而言,其需要不仅是单纯的效率加持,也更需要全方位的人文加持,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让组织具备真正的活性和动能。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在现代企业管理哲学中,有一些观点颇为被人称道,如企业组织效率、财务安全线、人员配比等等,这些观点在支撑着现代企业向更优质、更科学管理的方式迈步。 但在其中,有一条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而言仍处于“真空地带”,即人文关怀。 这种难度在中国的紧缩供应链社会里不难理解。即在企业追求效率革命的同时,其对于组织能力的整体要求以及对其中的人的单点要求更是会达到一种高压的模式,由此带来的是一定程度的员工压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或者说企业组织模型是能够兼备效率和人文的,再或者说企业如何才能保证具备真正的长期主义发展底层逻辑,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更保证组织的健康度。 实际上,胖东来在飞书的加持下,正在提供一种答案。 即能看到的是,对胖东来而言,飞书主要为其提供了最核心的两方面的加持 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力,这是飞书这款先进生产力工具自带的属性,不论是其内部的多维表格,还是包括一系列飞书文档等简洁好用的功能,都在帮助胖东来实现多方面的进化,如组织协同的进化、办公方式的进化,以及最重要的基于多维表格的业务平权进化,让胖东来在固有的强供应链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数智化属性,强化业务流动和业务表达。 另一方面,也是不少人都会忽略的,就是“对员工好”的人文加持。即在飞书这款产品之上,或者说在胖东来基于飞书的建构和使用中,能清晰感知到飞书的一系列种种功能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更在回归人文关怀层面,比如以下: 东来随笔:东来随笔不仅固定在工作台的显著位置, 而且每条东来随笔更新都会发送到全体员工消息栏内 ,让全体员工第一时间学
      40评论
      举报
      胖东来,正在验证飞书的“人文”管理哲学
    • 产业家产业家
      ·2024-12-17

      Agent智能体,打响中国大模型落地产业第一枪

          与大模型不同,Agent就像是一个“标准答案”,直接摆在企业面前,就连使用说明书和企业最看重的投入回报比都计算好了。  作者|思杭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今年,我们是针对具体的场景构建大模型,等到明年会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目前我们正在和云服务伙伴讨论构建数字员工的问题”。一家物流履约平台独角兽企业告诉产业家。 如果说AGI是大模型的终极目标,那么Agent智能体则是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它同时也是衡量大语言模型“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换句话说,只有当大语言模型达到一定成熟度后,Agent智能体才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2024年7月,OpenAI定义了通往AGI的五个等级(见下图),其中Agent智能体就位于L3,并声称我们即将达到L2级别,即具备人类的推理水平,能解决多种复杂难题。 几个月后,那个被外媒称作“国内最有可能成为OpenAI“的企业智谱AI,发布智能体AutoGLM时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在智谱看来,大模型已经达到L3,即可以使用工具、执行动作的级别,只不过其对工具的掌握能力还不够,并不能成自我学习。 然而,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企业级Agent的趋势已经显现。据统计,到2028年,全球Agent市场预计达到2850亿美元。 对企业而言,AI真正的价值是降本增效,而现在的聊天机器人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在2024年大模型商业化的一年里,以国央企为首的大型企业开始通过开发行业大模型的方式,来升级企业内部IT建设,或者解决特定场景下人工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资本”建行业大模型,或做大模型开发相关工作;而且经过一年的大模型商业化探索,一个结论是,企业对如何构建大模型,怎么用还不够清晰。 它们更需要一套“标准答案”。 而与大模型不同,Agent就像是这个“标
      53评论
      举报
      Agent智能体,打响中国大模型落地产业第一枪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