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流商业
涌流商业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媒体人,公众号“涌流商业”作者,关注消费及互联网产业。
IP属地:北京
42关注
331粉丝
5主题
0勋章

遇见小面IPO:麦当劳昔日管培生,10年开了400家面馆

十多年前,东北人宋奇从华南理工毕业,到香港科技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毕业后先在IT公司工作,后来诞生了餐饮创业的想法。 他辞职到麦当劳炸薯条——身份是管培生,一切从基础做起,包括擦桌子、炸薯条,一项一项学习怎么做营运Leader。 在香港麦当劳工作时,宋奇要在早上4点钟起床,赶双层夜班巴士去餐厅,餐厅6点钟营业。 清晨的香港街头,他坐在巴士最前排最常看到有三种车:的士、红巴、麦当劳外送车。宋奇那时梦想创立一家像麦当劳一样的中式餐饮公司,但区别于西式快餐,希望它受惠于工业化,但不依赖工业化。 一年多之后,宋奇回到广州,加入百胜集团负责肯德基门店的开发选址。 又过去十年,宋奇将以新身份再回香港,他和妻子罗燕灵、校友苏旭翔创立的遇见小面在那里有6家直营餐厅,在内地有374家餐厅(含特许经营),还有64家餐厅在筹备中;公司于4月15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遇见小面此前获得了九毛九、弘毅投资、喜家德水饺创始人高德福、碧桂园等机构和公司的投资。 2022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181亿元、8.005亿元、11.5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2%,逾95%的收入产生于内地。 这三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97.0万元、4697.8万、6388.8万元,对应利润率分别为-8.4%、5.9%、5.5%。 大江大河必有大鱼 2019年之后,一批在Shopping mall崭露头角的餐饮品牌,被投资机构关注,包括遇见小面、和府捞面、马记永、陈香贵、夸父炸串等,他们从线下流量聚集地起家,快速获取VC资金加持。 那一批新式面馆多数创始人履历丰富:和府创始团队曾从业于3C消费品领域,擅长数字化、企业流程管理;陈香贵创始人姜培军在德克士工作多年,在上海创业经营过海鲜自助和酸菜鱼快餐品牌;马记永创始人洪磊早年从事厨具生产与销售,也投资过餐饮品牌。 和这些人的二次创业不同,工科生宋奇等三
遇见小面IPO:麦当劳昔日管培生,10年开了400家面馆

老铺黄金,野心昭昭

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是新加坡地标之一,全球奢侈品云集,百达翡丽、宝玑、爱马仕、香奈儿、宝格丽、卡地亚……2025年6月,来自中国的老铺黄金将落户于此。在它之前,唯一一个来自国内的品牌是喜茶。 老铺黄金并不老,与有近百年历史的周大福、周生生相比,它年轻得多,仅有16年历史。2024年6月公司上市以来,市值从68亿港元飙升至1461亿港元(截至4月1日);即便参考过去两年超过100%的收入增长,这仍是一个陡峭到不可思议的幅度。 周大福有7100多家门店,上一财年营业额突破千亿港元,市值仅有889亿港元。 61岁的创始人徐高明对股价的想法和一般人差不多,“我一直强调这股价是不是太高了,我有一个投资界的朋友说你这个不高,因为人家看到你的未来,我说未来还没来,你们是不是太急了一点。” 4月1日,徐高明在北京与投资者、分析师聊了许多,从新加坡开店,到断货的经典产品何时补全、以及重金犒赏设计师(授予股票价值约10亿元)。 有人将老铺黄金的店效与爱马仕对比,但他似乎不屑于此,“我们卖黄金的卖不过卖皮具的?我们要回去反省一下,是我们品牌不行?渠道不行?还是客户不行?当然追求这个目标肯定是有一个过程,我想这个过程不会太长。” 前一天(3月31日),老铺黄金公布2024年业绩:总共开设了36家自营门店,营业收入85.06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31.79亿元,同比大增167.5%;净利润14.73亿元,增幅253.9%。其中黄金产品销售收入占比99.9%,同店收入增长120.9%。 开店:标准店投入5000万 老铺黄金主要售卖足金黄金产品和足金镶嵌产品,售价集中在一万至数十万元不等,多数产品以固定价格出售,而不是按克重。 老铺黄金凭借古法手工、非遗工艺,满足了消费者对黄金保值、国潮国风的需求。2017年,公司在北京SKP开店,卡位高端黄金珠宝赛道,持续破圈,激活了奢侈品基因。 2018年,公
老铺黄金,野心昭昭

马斯克与员工夜聊,谈股价暴跌、失眠疗法、机器人时间表

股价暴跌近半后,马斯克终于从华盛顿的政治事业中抽身,回到特斯拉在奥斯汀的工厂,和员工聊聊天。 3月21日,特斯拉举行了一次员工大会,马斯克更新了公司在汽车制造、AI、人形机器人、可持续能源等项目上的进展。然后是他和员工对话,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会议持续到当晚22点之后。 这是一次临时决定召开的会议,在X平台上直播了全程。 这次内部会议的背景是,一些人厌恶马斯克和政府效率部(DOGE),特斯拉汽车、经销商和充电站成为了破坏目标。即便特朗普对他表示支持,购买了一辆特斯拉并在白宫草坪上展示。 “如果你看新闻,会觉得像世界末日一样。我每次从电视机前走过,都会看到一辆特斯拉着火。如果你不想买我们的产品,我能理解,但不必把它烧掉。” 当晚,马斯克给员工打气,说服大家在艰难时刻应继续持有公司股票。特斯拉股价在上周五(3月21日)收于248.71美元,今年以来下跌了34%;52周最高点是488美元。 马斯克在会议上说:“有时会有艰难的时刻,会有暴风雨天气。但我在这里告诉你,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光明,我们将做一些甚至人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宣讲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车队,以及在奥斯汀生产Cybercab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计划,超级充电网络、Dojo超级计算机等。他还在会议上推广电动皮卡Cybertruck,尽管监管机构刚刚召回了几乎所有上路的Cybertruck。 展望未来,马斯克预测特斯拉明年将突破1000万辆大关;他夸赞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快速进展,“Optimus已经从一个想法变成了地球上最复杂的人形机器人。没有任何东西能与它的复杂程度相提并论。” 产品与技术话题之后,马斯克和员工对话,回答五花八门的问题。 员工:你希望在未来几年里,制造主攻方向是什么? 马斯克:我们确实很想把产能提高到新的台阶。对于Cybercab来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车辆设
马斯克与员工夜聊,谈股价暴跌、失眠疗法、机器人时间表

上任5个月后,耐克CEO谈如何修复中国市场

“首先,我对90天前承诺的关键行动进展感到自豪,我们达成了期望的目标,但我们对整体结果不太满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3月20日,耐克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后,CEO贺雁峰(Elliott Hill)在电话会议上以此开场。 贺雁峰在5个月前上任,他在耐克工作了32年,退休数年后重返公司担任CEO。这是耐克在他领导下的首个完整季度。 前任CEO唐若修(John Donahoe)来自贝恩,顾问导向、崇尚数字化改革与直接销售;贺雁峰销售导向,零售商老友遍布全世界。现在,外界正见证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思路,如何影响一家8万人的超级公司,耐克何时能重回增长轨迹。 战略纠错 截至2月28日的第三季度,耐克收入同比下降9.3%至113亿美元,净利润为7.94亿美元,同比下降32%;毛利率下降330个基点至41.5%,原因包括折扣增加、渠道组合变化等。 耐克的直接销售渠道(Nike Direct)收入为47亿美元,货币中性基础上下滑10%;批发收入为62亿美元,货币中性基础上下滑4%。 以此衡量新管理层的改革成效为时尚早,他们近期的核心工作是扭转公司战略,比如重新专注于专业运动,而不是聚焦在街头时尚,投资于营销和产品创新;比如修复与经销商关系、重新定位自营销售渠道。 贺雁峰在推动出清旧款式、降低库存,第三季度末,耐克库存资产为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库存改善小有成效。 前任CEO唐若修在任时,耐克被批评过分依赖经典的Air Jordan 1、Air Force 1、Dunk;如今公司纠错,增加跑步和其他性能产品;尝试在服装领域建立新业务,2月,耐克与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的公司合作推出NikeSkims,首个系列产品预计将在今年夏季发布。 耐克在近19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有超过4万个分销点。3月20日,贺雁峰圈出了“Win Now”的优先事项,重点
上任5个月后,耐克CEO谈如何修复中国市场

闪电更换CEO后,联合利华新老板解密一切

意料之外的CEO更迭后,联合利华新老板出面,回答了许多外界关切的问题。 这次高层动荡发生在2月25日,董事会与时任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达成协议,后者辞职。这几乎是闪电式的罢免,司马翰已经在3月1日卸任,正式在职仅一年半。 58岁的阿根廷人、CFO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成为新CEO,他已经为联合利华工作了37年,曾负责美容与健康业务。 3月6日,上任的第一周,费尔南德斯与巴克莱消费品研究主管Warren Ackerman对话。这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对话,焦点问题被直接抛给新CEO。 Ø  比如在许多投资者认可的情况下,董事会为何闪电换帅? Ø  他本人代表了哪一派力量,与董事会主席Ian Meakins、知名激进投资者Nelson Peltz关系如何? Ø  近期业绩是否很糟糕,促成了这次权力更迭? 除了这些犀利的问题,费尔南德斯也首次以新身份阐述他的策略: 公司的优先级依旧是大品牌;既有的投资组合策略保持不变,有望在今年年底剥离冰激凌业务。 他会亲自负责品牌计划和市场执行,加倍投入高端化和营销活动,以推动销量增长和利润率扩大。 销售团队正推动问责制和更快的决策流程;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市场下半年会有所好转、有更大贡献。 答案一:Hein做得很好,但换帅是“前瞻性”决定。 一年多里,司马翰行事高调,大刀阔斧地调整战略,制定了成本削减计划,包括拆分冰激凌部门、裁员数千人,加快重组、资产出售步伐。司马翰明确了改革议程和激励措施,但同时,重组带来公司内部动荡,多位高管离职。 许多事情才刚刚开始,联合利华换帅操作惊诧了许多人,司马翰上任以来,联合利华股价表现不错,上涨了约10%。罢免司马翰的决定是在2月24日的董事会会议上做出的,是董事会的一致决定,包括曾经支持他的投资者佩尔茨(Nelson Peltz
闪电更换CEO后,联合利华新老板解密一切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2-22

耐克业绩三连降后,新CEO不想再和经销商抢生意了

上任60天之后,耐克首席执行官Elliott Hill开始大张旗鼓地纠正前任的战略失误。 这两个月里,他到访了北京、上海,有了新的中文名字——贺雁峰,伴随新名字一起公布的,是崭新的策略和高管团队。 12月20日,贺雁峰第一次以新身份与投资者交流,他批评耐克“失去了对运动的痴迷”,并誓言要让公司重回正轨。 贺雁峰在耐克工作了32年,曾是CEO职位竞争者、北美销售掌舵人,在前任CEO上任的同年退休。 前任CEO唐若修(John Donahoe)来自贝恩,顾问导向、崇尚数字化改革与直接销售;贺雁峰销售导向,零售商老友遍布全世界。 现在,外界将得以见证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思路,如何影响一家80000人的超级大公司;见证策略改铉易辙之后,耐克能否走出泥潭。 收入三连降 12月20日,耐克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11月30日)业绩:营收12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货币中性基础上下降9%。 这是耐克销售额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 124亿美元收入中,NIKE Direct直接销售收入为50亿美元,货币中性基础上下降14%。批发收入为69亿美元,货币中性基础上下降4%。 毛利率下降100个基点至43.6%,主要原因是折扣增加和渠道组合变化,好在产品投入成本降低、仓储物流成本降低部分抵消了部分负面影响。 耐克大中华区一样在退步:新疆棉危机解除后,这里曾经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元气恢复大半;但现在又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第二季度,大中华区营收为17.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8.63亿美元降低了8%(货币中性基础上降低11%)。息税前利润指标更为严峻,同比降低了27%。 此前两个季度,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变化分别是+7%、-3%。 在财报发布会上,贺雁峰批评,此前专注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使公司库存高企,需要大幅折扣,“优先考虑耐克数字收入影响了我们市场的健康状况。”现在,耐克
耐克业绩三连降后,新CEO不想再和经销商抢生意了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2-11

内部消息:百事剧变,亚太区高管出局

增长放缓之下,食品饮料巨头百事正尝试通过架构大调整来改变处境。 12月10日,有内部消息透露,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嘉德(Ramon Laguarta)向员工发邮件,宣布了全球业务部门大调整。 全球业务将分为两大板块:北美和国际市场。北美地区的食品与饮料不拆分,统一由原北美食品业务负责人领导。 国际市场将食品与饮料分开,食品业务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欧洲非洲中东地区(两大区域合并而来)、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中华区)、拉美地区(保持不变);国际饮料业务划分为13个区域,中国是其中之一。国际饮料业务CEO由欧洲区高管擢升而来。 变化在于:百事国际市场的架构,从以地域为主的划分,更新为以产品为主的垂直管理。 亚太CEO陈文渊将离开百事,他于2020年6月上任,常驻新加坡;2024年1月,他刚刚上任百事首席商务官。 对抗放缓 百事业务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拥有多个年零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得益于互补性的食品饮料产品系列,包括乐事、多力多滋、奇多、佳得乐、百事可乐、激浪、桂格和SodaStream气泡水等,2023年百事公司的净收入逾910亿美元。 近年来,百事的季度收入经常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22-2023年的涨价让公司获得了更高的利润率;但在过去一年增长在放缓,最近的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只有1.3%。 10月宣布第三季度业绩时,百事下调了今年的销售预期,因为美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地区消费者继续减少购买零食和饮料。 当时,百事预计2024年的有机收入将增长低个位数。此前它曾预计增长率为 4%,今年前三个季度仅增长了 1.9%。 中国市场面临压力。10月的业绩会上,龙嘉德这样评价中国市场:“消费者感受到更多限制,我们的食品业务虽然获得了份额,但我们看到增长速度从两位数放缓到个位数。” 这不是百事独有的问题,从奢侈品服饰包袋到化妆品、餐饮,消费品牌都面临类
内部消息:百事剧变,亚太区高管出局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1-29

名创优品叶国富想好了拿下永辉后的第一步——关店

2024年7月末,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又逛到了胖东来,这是他做零售业多年来极为推崇的线下生意。 “看到炸红薯条非常好,我特别想吃,就买了一点。之后我在超市里面逛,等过收银台的时候,发现包装上条码模糊了、扫不了码。” 叶国富转身回到熟食柜台重新贴码。 “胖东来员工直接把我的产品往边上一放,给我抓了新的、重新称重、贴条码。我说给我旧的贴个条码就行了。 他说‘哥你这么长时间没有吃,有的皮了,我给你重新做’。” 周到体贴的胖东来店员,间接促成了一笔62.7亿元的生意。 9月23日,叶国富的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部分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后者29.4%股份。永辉超市正经历胖东来轰轰烈烈地改造。 售卖各式“小玩意”起家的名创优品,买入落魄的“大块头”永辉。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最大的单一股东。 截至2024年6月末,名创优品账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33亿元,叶国富以相近的金额(62.7亿元)押注线下商超和胖东来的魔力,完成从“可选消费”到“必选消费”的跨越。 当时,叶国富等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亲自讲述本次交易逻辑: “我在全球看零售业,别的地方我(可能)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我绝对不会做错……永辉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点,很多人都看不懂,我认为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不过,交易获得投资者认可还需要时间,截止美东时间9月23日16:00点收盘,名创优品股价大跌16.65%,创下了52周最低股价12.51美元。 时隔两个月(11月29日),名创优品股价恢复到18美元以上,叶国富在电话会议上通报交易进展,“我们目前从产品、采购、人效和店铺业绩四个方面入手,希望永辉早日实现像胖东来的健康轻松状态。” 名创优品与永辉合作涉及四方面: 第一,联合采购,双方团队已经开始对接,叶国富安排人员帮永辉优化采购成本; 第二,协助永辉打造自有品牌,增加自有产品占比,提升毛利率。“未来超市最核心的是自有产品开发。
名创优品叶国富想好了拿下永辉后的第一步——关店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0-31

1.1亿美元请来的CEO,要爆改星巴克

“我们的财务业绩非常令人失望,显然,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战略来赢回客户、恢复增长。我们必须找回星巴克一直以来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间温馨的咖啡馆,人们在这里聚集,熟练的咖啡师手工制作最好的咖啡。无论消费环境如何,我们都必须尽最大努力取得成功。而现在,尽管我们穿着绿围裙的伙伴付出了辛勤努力,但我们并不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任50多天后,星巴克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首次向投资者“述职”。他用一小时的时间,检讨糟糕的经营数据、消费体验,并公布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尼科尔需要把星巴克从泥潭中拉出来:截至9月底止的第四财季,公司营收90.7亿美元,同比下降3.2%;股东应占利润9.093亿美元,同比下降25.5%。 全球同店销售额下滑7%,中国及美国两大市场都在放缓,美国市场下滑6%,中国市场下滑14%。这差不多是公司在疫情之后最差的状态了。 同店销售额追踪的是营业13个月以上的门店,且不包括汇率波动,是衡量餐厅经营的重要指标。 星巴克这一指标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了,顾客抱怨价格太高、等待时间太长,公司在今年两次下调了销售预期。 尼科尔是星巴克从餐饮连锁集团Chipotle挖来的CEO,以最高1.1亿美元的天价薪酬包,来解决前任CEO在一年半里没能解决的种种难题。 来龙去脉 8月宣布认命时,尼科尔已经领导Chipotle六年多,让餐厅扭亏为盈、修复了品牌形象,公司收入从49亿美元上升到99亿美元(2023年)。更早以前,尼科尔在百胜餐饮集团的Taco Bell不断获得晋升。 星巴克的销售额和股价都在下降,2024年初到8月上旬,股价下跌了近20%。提价后打折促销、纷繁复杂的新品,没能讨好到顾客、还让员工伙伴怨声载道。 尼科尔的聘任被公布时,星巴克股价飙升了25%,创下自1992年上市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不过,两家连锁的规模有着天壤之
1.1亿美元请来的CEO,要爆改星巴克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0-24

马斯克说了些什么,让特斯拉凶猛上涨

在连续两个季度利润下滑后,特斯拉终于让投资者缓了一口气。 10月23日,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数据:营收同比增长8%,达251.82亿美元;利润21.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超出预期。 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也有所增长。 北京时间24日清晨,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更新了自动驾驶FSD的详细信息,以及低价车时间表。 在财报发布和电话会议后,特斯拉股价在周三盘后交易中上涨了12%;周四一早,凶猛涨势持续。 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约15%。10月10日,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亮相以后,投资者也没有买账,股价下跌了10%。第三季度数据终于扳回一局。 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预计2025年销量增幅将在20%-30%,这是他最乐观的估计,如果成真,这一增长将有标志意义,因为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交付量下降了近6%。 马斯克还透露,预计2025年在德州推出自动驾驶叫车服务,如果监管批准顺利,也会在加州推出。目前,特斯拉正在湾区与员工一起测试其叫车应用程序。 CyberCab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目标是每年至少生产200万辆。CyberCab没有方向盘或踏板,上路需要完全自动驾驶。 外界关注的更实惠车型,特斯拉表示将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 特斯拉已经放弃了25,000美元电动汽车的计划,将发布现有型号的低成本版本,这些版本在补贴后价格将低于30,000美元。 “拥有一个常规的25,000美元车型毫无意义。”马斯克说,Cybercab可以以不到30,000美元的价格提供给客户。 马斯克依旧敦促投资者将特斯拉视为一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而不只是汽车制造商。公司计划今年在资本支出上花费超过100亿美元,以扩大其数据中心、改进自动驾驶软件。 2025年,特斯拉计划发布其完全自动驾驶版本,最初将在测试车队上发布软件,然后供客户将其下载到自己的汽车上。 特斯拉在第三季度确认
马斯克说了些什么,让特斯拉凶猛上涨
avatar涌流商业
2024-10-11
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亮相。 Robotaxi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是感应充电。 Robovan可以搭载20人,成本是5-10美分/英里,外型像是星球大战里的车子。 人形机器人也一起展示,马斯克说未来优化成本,家庭也许花费两三万美元就能购买,它可以做许多事情,照顾孩子,遛狗,买东西。 $特斯拉(TSLA)$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9-24

胖东来的一份红薯条,让名创优品老板掏出63亿收购永辉

2024年7月末,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又逛到了胖东来,这是他做零售业多年来极为推崇的线下生意。 “看到炸红薯条非常好,我特别想吃,就买了一点。之后我在超市里面逛,等过收银台的时候,发现包装上条码模糊了、扫不了码。” 叶国富转身回到熟食柜台重新贴码。 “胖东来员工直接把我的产品往边上一放,给我抓了新的、重新称重、贴条码。我说给我旧的贴个条码就行了。他说‘哥你这么长时间没有吃,有的皮了,我给你重新做’。” 周到体贴的胖东来店员,间接促成了一笔62.7亿元的生意。 两个月后(9月23日),叶国富的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部分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后者29.4%股份。永辉超市正经历胖东来轰轰烈烈地改造。 售卖各式“小玩意”起家的名创优品,买入落魄的“大块头”永辉。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最大的单一股东。 截至2024年6月末,名创优品账上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33亿元,叶国富以相近的金额(62.7亿元)押注线下商超和胖东来的魔力,完成从“可选消费”到“必选消费”的跨越。 23日晚间,叶国富等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亲自讲述本次交易逻辑: “我在全球看零售业,别的地方我(可能)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我绝对不会做错……永辉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点,很多人都看不懂,我认为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不过,交易获得投资者认可还需要时间,截止美东时间9月23日16:00点收盘,名创优品股价大跌16.65%。 交易背景与细节 永辉经营着约850家超市,就销售规模而言,是国内百强超市的第二名。2020年之后,永辉等商超在与电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竞争中,经营受到挑战。 2024年上半年,永辉实现营收377.8亿元,同比下滑10.1%,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滑26.3%。 而在商超大卖场集体熄火的情况下,河南胖东来成为跳出行业的现象级企业,就像早年以极致服务出圈的海底捞一样,在重塑行业。 在胖东来的协
胖东来的一份红薯条,让名创优品老板掏出63亿收购永辉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8-31

伊利蒙牛逆风上半年,高增长已成往事

一盒250ml伊利纯牛奶,在商超的零售价是3元左右;但如果生产日期是4个月前,价格就仅有1.8元,整箱价格不足30元。 2023年冬季和2024年春夏,这些“大日期”折扣牛奶不难买到,线下临期食品店里堆砌着多品牌常温奶;线上平台上,许多店铺显示累计销售量已有数十万提。 海量的低价牛奶,成了乳业巨头财报中最薄弱的一章。 本周,蒙牛、伊利相继发布半年报,披露了多年来未有的大幅退步数据。 伊利,上半年实现营收596.96亿元,同比-9.53%;归母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19.44%;扣非归母净利润53.24亿元,同比-12.81%。扣非前后利润差异主要由于公司转让子公司昌吉盛新,实现了投资收益。 伊利第二季度单季数据引人关注:营收272.33亿元,同比-16.6%;归母净利润16.08亿元,同比-40.21%,降幅惊人。 蒙牛,上半年营收446.71亿元,同比-12.6%;经营利润31.19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19.03%。 蒙牛液奶、奶粉、冷饮、奶酪板块收入分别同比-12.9%、-13.7%、-21.8%、-6.3%。蒙牛从4月起清理渠道库存,导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双位数。 乳业困境持续许久,一方面,上游原奶供给增加、奶价下行,上游企业面临盈利压力;另一方面,下游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乳企业绩从增长放缓到直接下滑。 8月30日,伊利管理层就公司及行业现状回答投资者提问,核心观点包括: 1.      上半年公司控制出库节奏,经销商调整渠道库存; 2.      目前渠道调整已到位,渠道产品基本在3个月以内; 3.      冷饮有休闲属性,需求受影响,叠加天气原因,导致二季度动销缓; 4.&
伊利蒙牛逆风上半年,高增长已成往事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8-26

从傲娇到谦卑,太二酸菜鱼高管反思这半年

“非常抱歉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不好,我们内部也分析,市场也有很多声音,说是大环境不好。我自己的看法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好,因为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8月26日,九毛九董事会主席管毅宏在电话会议中为上半年业绩致歉。 这是山西人管毅宏做餐饮的第三十个年头。1995年,他在海口开了第一家面馆,同年创立九毛九;2015年之后,公司扩大了品牌组合,在九毛九西北菜之外,有了太二酸菜鱼、怂火锅、赖美丽、山外面、那未大叔是大厨等。 2020年,九毛九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四年之后,管毅宏和他的766家餐厅正经历艰难。 2024年上半年,九毛九集团收入为30.64亿元,同比增加6.42%;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间溢利为7229.1万元,同比减少67.47%;经调整纯利为7715.4万元,同比减少68.88%。 如今公司市值约为35亿港元,是一年前的1/5,高峰时期的1/15。 受年轻人欢迎的太二酸菜鱼的翻台率、客单价都在下降。上半年,太二酸菜鱼从去年同期的496家增加到614家,但收入仅同比增加2.7%至22.48亿元,餐厅扩展的优势被翻台率、人均消费下降所抵销。 截至6月底,九毛九集团有614家太二、73家怂火锅、72家九毛九、7家山外面、1家赏鲜悦木。来自太二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73%。 现在,管毅宏亟需逆风翻盘的力量和运气。 酸菜鱼可以不辣了 “我们做的确实不好,对市场失去了感觉,应对措施也出现失误,导致今年上半年业绩直线下滑。那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只要团队稳定,大家拧成一股劲儿,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好的)结果一定会出现。” 管毅宏所说的正确方向,内容之一聚焦核心品牌。 7月,公司转让了两个餐饮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厨、赖美丽酸汤烤鱼),集中资源给太二和怂火锅。 管毅宏:“在太二的身上聚焦,聚焦在太二身上做什么?其实核心就是做产品,把产品做好吃
从傲娇到谦卑,太二酸菜鱼高管反思这半年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8-06

餐饮业悲歌:呷哺奈雪海伦司海底捞,在同一夜公布坏消息

餐饮业最惨烈的一幕,在8月2日晚间被揭开。 多家餐饮企业集中发布上半年盈利预警,不管是行业优等生海底捞、九毛九,还是状态持续不佳的味千、呷哺呷哺、海伦司,无一例外都公布了坏消息。 奈雪的茶:上半年收入约24-27亿元,录得经调整净亏损4.2-4.9亿元。 呷哺呷哺:止血失败,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约15.9%;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2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预计达2.6-2.8亿元。这半年的预估亏损,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 味千拉面:2023年上半年利润1.331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2000万。 海底捞海外业务特海国际:上半年收入不低于3.7亿美元,但亏损400-500万美元,去年同期利润为340万美元。国内海底捞尚未发布相关数据。 小酒馆海伦司:上半年收入约4.3-4.5亿元,同比降低约36.6%-39.4%;净利润约6700万元-7400万元,相比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575亿元大幅降低。 以及不久前公布业绩预期的九毛九:上半年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为不少于6700万元,去年同期是2.222亿元,同比大跌69.8%。九毛九旗下还有太二酸菜鱼、怂火锅厂等品牌。 5月,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的一段话,概括了行业状态: “各种竞争促使餐饮市场发展极不健康。为什么?大家都不挣钱——营业额起来了,但利润不见得起来,但这个市场你不抢又不行,你不抢只有饿死。你抢可能还有机会活着,这就是现状。” 活着 2023年上半年,解禁后集中消费的喜悦、高基数,映衬得今年生意格外艰难;消费低迷的苗头在去年下半年已经显现,如今,这依旧是桎梏餐饮企业的问题源头。其次,大规模关店、计提资产减值是业绩的另一大失血点。 九毛九的管理层总结:消费者习惯受环境影响而改变,餐厅人均消费及翻台率均下跌,进而导致餐厅单店收入下滑。 奈雪的茶在第一季度时还不算太悲观,因为气温原因,一季度是茶饮淡季,当时
餐饮业悲歌:呷哺奈雪海伦司海底捞,在同一夜公布坏消息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8-01

危机3年后,阿迪达斯中国业绩恢复了70%

新疆棉危机后第三年,阿迪达斯在中国的业绩恢复了大半。 7月31日,阿迪达斯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收入增长11%至58.22亿欧元(汇率中性基础上);营业利润为3.4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1.76亿欧元。 这家德国运动服装巨头已经在7月16日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得益于复古风格运动鞋的热销,欧洲杯和美洲杯提振球衣销售,阿迪达斯预计全年将实现约10亿欧元的营业利润,高于之前预计的7亿欧元。 在2023年出现数十年来首次年度亏损后,现在的增长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在7月31日的业绩会上,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Bjorn Gulden)饶有兴趣地花时间来谈论梦幻欧洲杯、全能西班牙足球,以及齐达内在奥运会开幕式穿的鞋子。 这是挪威人、前足球运动员古尔登掌舵的第二年,他通过回归基础体育运动、开发新鞋和服装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古尔登比前任更关注零售合作伙伴,近年,阿迪达斯和耐克都建立自己的数字渠道,曾经的合作伙伴零售商推动On、Hoka等竞品起飞,他想扭转局面。 古尔登的策略正显现效果,根据最新的季度数据,阿迪达斯的批发业务收入增长了17%。 中国 低迷许久的中国市场,这一次也是加分项。 2024年上半年,剔除汇率因素,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8%至17.19亿欧元;增速远超去年此时的1%,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上半年,大中华区的足球、户外和高尔夫类别产品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生活方式类别产品在增长中;营业利润增长32%至4.55亿欧元,营业利润率26.4%。 在3年前的高峰时期(2021年上半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达到24.05亿欧元,营业利润7.58亿欧元,营业利润率31.5%。 以收入和利润两项指标计算,如今阿迪达斯在华业绩已经恢复到71%和60%。 2020年之前,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连续五年实现双位数增长。2020年和2021年全年,这里的销售额都在40亿欧元以上。 古尔登曾在
危机3年后,阿迪达斯中国业绩恢复了70%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7-31

-14%重压之下,星巴克中国有意“征婚”

2024年5月-6月,玉星级客户K收到了8条来自星巴克的促销短信,提醒他这里有星冰乐第二杯半价、买一赠一、手工特调7折…… 这件事的不寻常在于,在就在今年春季以前,星巴克的促销短信很少见,每月最多一两条,甚至有时一个季度都收不到一条。2020年是个例外,疫情初期,星巴克在疯狂推广咖快和专星送。 除此以外,相比于瑞幸频繁的促销信息轰炸,星巴克一直是个安静的存在。 类似K这样的节俭与摇摆用户,在星巴克体系里被归为“Occasional Customer”(偶尔光临的客户),是他们在2024年想争取的。不管总部高层是不是表态“无意参与价格战”,星巴克中国都在明确告诉K们“咖啡不贵了”。 7月30日,检验促销短信成效的时刻到来。 截止6月底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的可比销售额下滑了14%(上个季度下滑11%),原因是消费者的交易次数少了,每一单的花费也少了。可比门店销售额追踪的是营业13个月以上的门店,且不包括汇率波动影响,是衡量星巴克经营的重要指标。 中国有7,306家星巴克,仅次于美国的16,730家,覆盖了中国3,000个城镇中的900个,但可惜上季度两大市场均表现不佳。这让星巴克第三季度的全球营收下降0.6%至91.1亿美元,净利润下降7.6%至10.5亿美元。 这不是任何一位新CEO想要的开局。 探索合作 想扭转中国业务,星巴克可能还需要些时间,或者换个主角、操盘者。 在星巴克业绩会前的数个小时,瑞幸刚刚宣布门店总数在7月突破了20,000家,其中自营门店13,019家,是星巴克中国规模的近2倍。不过,从全球来看,星巴克39,477家的规模仍领先于瑞幸。 7月30日收盘后,星巴克首席执行官Laxman Narasimhan在业绩会上倾诉:中国市场激烈竞争推动了“前所未有的门店扩张和大规模的价格战”,牺牲了星巴克的销售额和利润。 价格战始于2023年年中,库迪推出
-14%重压之下,星巴克中国有意“征婚”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7-30

收获三年多以来最差业绩,麦当劳怎么了

$$ 餐饮业阴霾蔓延到了麦当劳。 7月29日,麦当劳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数据: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1%,国际市场和美国本土均出现下滑;虽然季度营收64.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净利润下降12%至20.2亿美元,低于预期。 可比销售额是麦当劳的重要经营数据,追踪的是自有和特许经营开业至少13个月的门店,这是它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 上个季度,麦当劳全球同店可比销售额增长了1.9%,虽然低于预期,但至少是正数。第二季度,麦当劳管理层将业绩疲软归咎于美国低收入群体减少外出就餐,法国、中国客流量降低。 在许多国家市场,顾客倾向于寻求价值更高的商品、可负担的价格。麦当劳中国从春季起大力促销,美国市场也从6月25日起推出5美元超值套餐,但没能扭转本季度的表现。 管理层检讨 麦当劳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00多家门店,其中大约95%的餐厅由独立的当地企业拥有和经营。比如以中信资本为主的联合体控股麦当劳中国(持股52%),麦当劳全球持有另外的48%。在这些市场,麦当劳根据销售额的百分比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第二季度,麦当劳在每个区域市场都出现了销售额下降。收入占比最大的美国市场(约占41%),顾客数量减少导致可比销售额下降0.7%,上个季度为增长2.5%。 国际销售额下降了1%,加沙问题影响了麦当劳在一些中东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业务。法国和中国销售额也有所下降,麦当劳在当地面临激烈竞争。 4月底的业绩会上,麦当劳管理层就谈论过公司“优先事项“的转变,他们意识到需要以更好的价值报价来吸引客户。当时,美国同店销售额已经略低于预期,价格上涨使客单价上涨,而一些消费者选择减少光顾。 麦当劳CEO克里斯·肯普钦斯基(Chris Kempczinski)察觉到“在家吃饭变得更加实惠”;“消费者在日常支出中面临价格上涨,他们花费的每一美元都更加挑剔,这给行业带来了压力”。
收获三年多以来最差业绩,麦当劳怎么了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7-26

董宇辉离职后,俞敏洪在线回答一切

董宇辉终究还是离职了,带着“丈母娘”们的偏爱,留下“慷慨“的老俞和不甘的投资者。 东方甄选失去董宇辉这一头部IP、重要的资产,公司股价暴跌。辞职信公布的7月25日,东方甄选总市值128亿港元;26日,市值缩水到98亿港元,较“小作文”事件前的330亿港元已经跌去了2/3。 7月26日下午,俞敏洪主持电话会议,出面向投资者解释一切。 截至会议前,运营两年半的东方甄选粉丝数2985万,运营半年的与辉同行粉丝数2172万。 俞敏洪发言伊始,试图努力和利益受损的投资者共情。 “我的股份不是公司给的,我跟大家一样,是在市场上真金白银、当时叫新东方在线的时候买的不少股份。我想向大家证明我对公司会非常认真地去经营发展。” “我今天问了一下个人财务顾问:我在东方甄选买的股份到现在为止是什么状态?他说你就好好干,还要干好几年亏损的钱才能回来。为了我的钱回来,我还得努力的干下去。” 本次交易中,投资者关注若干数据,比如与辉同行100%的股权估值为7658.55万元,而与辉同行账上留存着1.4亿净利润。且这1.4亿元系分配完董的个人奖励后、本应100%属于东方甄选的净利润。 另外,俞敏洪表示,“宇辉购买公司的钱我安排了,公司是送给宇辉的。” 这背后是何种交易,26日,俞敏洪做出解释:董宇辉决定独立的最近半年,没有获得公司股权增发奖励,7000余万的差价是对此的补偿。 26日,俞敏洪还努力说服投资者,东方甄选的未来会更好。 根据蝉妈妈数据,东方甄选日均销售额高点在“小作文”事件前为5000-7500万元,目前仅有500-750万元。与辉同行直播间近30天场均销售额为1000-2500万元,已经超过东方甄选。 “出于信息保密等原因,我没有办法和大家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导致了一些股东对我的失望和愤怒,我后续一定会以加倍的努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东方甄选的运营管理中,来报答大家,努力给大家一个发展的越来
董宇辉离职后,俞敏洪在线回答一切
avatar涌流商业
2024-07-19

谁的娃哈哈

2013年,宗庆后有一次在采访里聊起了女儿宗馥莉。   “她在美国读书,跟我观念不太一样。在美国,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给多少钱,你干多少活。中国要以人为本,要调动他内心的积极性。以前她很严厉,员工干得不好就辞退了。当时我最好的人被她挑去,她辞退了我收回来。”   “我们是中国文化,她接受的是美国文化。这要逐步渗透,你要一下教化她,她肯定也不满意。她自己碰了壁就知道该怎么做。她很聪明,现在对员工也不像以前那么严厉。”   宗庆后了解女儿,11年后,以这些评价来认识宗馥莉依旧不过时。   2024年7月18日,宗馥莉一封措辞严厉的辞职信,揭开了她与地方国资大股东、娃哈哈持股员工、管理层之间的摩擦,也将娃哈哈隐秘的架构公之于众。     宗馥莉的离职理由是:杭州上城区人民政府、杭州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对她的管理合理性提出质疑,她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的管理职责,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工商资料显示: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庆后个人持股29.4%;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24.6%。大股东隶属于杭州上城区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宗馥莉在2021年正式被任命的。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病逝后,她成为娃哈哈集团一把手。而其实过去17年,宗馥莉更主要的身份是宏胜集团一把手。   宏胜与娃哈哈   宏胜的诞生,与那场持续3年、中法最高层都介入“达娃之争”有关。   娃哈哈与法国达能从1996年起合作,在49:51的股权结构之下,双方设立了39家合资公司。合作10年后,达能指控宗庆后建立了一系列体外非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与合资公司构成竞争。   当时宏胜就是争议点之一,
谁的娃哈哈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