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客出行
探客出行
读懂中国智能出行产业
IP属地:未知
3关注
355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探客出行
2023-05-18

蔚来车主惨遭背刺,李斌的“不降价”还能扛多久?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我不是来谈话的,我是来谈判的。” “你有你的底牌,我有我们的底牌,我们的底牌是一万多蔚来车主的口碑。” “我知道大家不舒服,不开心,但在这件事情上我真的做不到,希望大家理解。” 近日,一段蔚来创始人李斌和车主的线上会议音频流传于网络。 争论的背后,是即将上市的换代ES6价格将比ES7更便宜,相反部分配置却要比ES7还高,为此,ES7车主表示意见很大。 这群被蔚来“惯坏”了的老车主开始公开叫板李斌,老车主带着不满提出的相关补偿方案,最终却被李斌无奈回绝。 一向跟车主走得最近,且被称为业内客户服务做得最好的蔚来,如今正面临着被打脸的尴尬。 1、差钱的蔚来车主 新车上市“背刺”老车主,经常混迹于各种车友会的蔚来掌舵者李斌无奈表示无力解决车主的诉求。蔚来所面临的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矛盾,也正反映在产品和市场的矛盾上。 数据显示,蔚来在2023年4月实现新车销售6658台,同比增长31.20%,环比下降35.85%。不仅远低于理想,甚至都不及小鹏,这也是蔚来继3月销量下行后的再次下滑,并创下了近一年(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单月销量最低的记录。 相比于2022年12月约1.58万台的单月销量,4月销量仅有四个月前月销峰值的四成。 前四个月实现新车总销量约3.77万台,虽有着22.23%的同比增长,但也明显低于乘联会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同比35.90%的销量增速。若是按照李斌在2022年四季度财报会上对2023年销量翻倍的目标看,前四个月仅完成24.5万台年度销量目标的15.39%,而时间上却已过去了三分之一。 从近一年的销量表现看,由于蔚来在2022年三季度有两款新车先后交付,四季度销量有着很不错的增长势头。但到了2023年前四个月,销量表现似乎就不那么乐观了。 同时,「探客出行」从懂车帝获悉,
蔚来车主惨遭背刺,李斌的“不降价”还能扛多久?
avatar探客出行
2023-04-01

震惊!中国自动驾驶将领先特斯拉一代?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王卓然 阅夜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近年来,自动驾驶仿佛一个巨大的磁场,引得无数传统车企入局,一些创业公司也纷纷下场。早在数年就宣布all in自动驾驶的百度也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其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订单量达到56.1万,同比增长162%。 事实上,自2013年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百度在该领域投入了长达1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自动驾驶先行者。而今,百度自动驾驶业务在Apollo与Robotaxi之上、逐步增加造车投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自动驾驶商用落地的重要性。 资本也用实际行动在证明这一点。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累计披露了125起融资。在披露的22起重点面向乘用车的自动驾驶整体方案的公司融资中,超7成来自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在面向特定场景的商用车自动驾驶,累计披露融资22起,涉及干线物流、矿区、港口、无人环卫等多个应用领域。 不难看出,当前资本市场聚焦量产落地的趋势十分明显。曾经备受热捧的L4全无人驾驶,以及L4级别无人驾驶乘用车Robotaxi,已在自动驾驶的上半场商业落地失效,最终被迫“暂时离席”。 1、自动驾驶上半场艰难摸索 自动驾驶上半场最大的“争议”,非L4全无人驾驶莫属。 何为自动驾驶的L4级别?2021年,市场监管总监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推荐标准(GB/T 40429-2021)规定,汽车驾驶自动化功能划分为L0至L5,共6个等级:其中,L0是纯人工驾驶,L1是驾驶自动化,L2是辅助驾驶,L3是自动辅助驾驶,L4是自动驾驶,L5是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公司为何如此看重L4?其实很简单,自动驾驶行业洗牌浪潮中,只有真“无人”才能最早看到曙光。随着巨头下场,2013年AI深度学习浪潮兴起,算力小型
震惊!中国自动驾驶将领先特斯拉一代?
avatar探客出行
2021-04-29

特斯拉放弃,中石化跟进,换电站是个好生意吗?

出品 | © 探客Tanker作者 | © 流浪法师编辑 | © 冯羽新能源汽车应该采取怎样的补能方式,充电还是换电?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车企之间的分歧,还在继续。4月15日,蔚来汽车与中石化官宣合作,双方将在充换电站等领域展开合作。当天,一座蔚来的二代换电站在中石化加油站内上线运营。石油企业的入局,给了支持换电的一方更多底气。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国石化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建设5000座智能充换电站。图 /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时间拉到两个月前,特斯拉的一次经营范围变更曾引发业内讨论。彼时,特斯拉将“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加入其经营范围,部分业内人士猜测特斯拉也将开始布局换电业务。但几天后,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做出回应:换电主要适用于公共交通和运营车辆,特斯拉坚信充电才是大规模民用最好的补能方式。显然,对于“充换电之争”,特斯拉选择充电。但特斯拉这次表态,并未使之成为行业风向标。在蔚来官宣与中石化合作后,造车新势力爱驰也宣布与蓝谷智慧能源合作,双方将在三年内建成200座换电站。除爱驰和蔚来外,上汽荣威等车企也已公布换电站建设计划。在充换电之争背后,车企已开始站队。但充电和换电哪个模式更好,还需要时间去验证。1、充换电之争特斯拉与蔚来在3月关于充换电路线的表态,体现了车企对各自业务背后的考量。对于特斯拉为什么不探索换电模式,陶琳给出了三个原因:1、2013年特斯拉就试过换电;2、参考手机,就是从可拆卸电池变成一体化内置电池,从换电变成大功率快充,这是技术发展趋势;3、大功率快充的补电效率更高。图 / 微博而早在2015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示:“根据当前的状况,特斯拉认为换电技术将来的推广价值不大,不出意外的话。”换电模式也曾是特斯拉的战略重点之一。2013年,特斯拉推出快速换电技术,换电时间缩短到93秒,但因换电费用高、异形电池无法跨车型共享、换电
特斯拉放弃,中石化跟进,换电站是个好生意吗?
avatar探客出行
2023-06-16

腾讯向左,阿里向右,蘑菇车联蒙眼狂奔?

出品丨探客出行 作者丨廖鸿杰 编辑|冯羽 美编|倩倩 审核|颂文 近日,华为余承东在2023重庆车展的阿维塔发布会上表示,“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在6月底出炉”。随即,小鹏和赛力斯(率先搭载华为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股价迎来久违的大涨。自动驾驶和华为概念股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而在刚过去的5月,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蘑菇车联,获得了由腾讯、成都和珠海国资等机构的5.8亿元C2轮融资,并一举创下了2023年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与此同时,比亚迪公开“唱衰”自动驾驶,阿里“撤销”自动驾驶团队,却直接给市场泼了两盆冷水。 一时间,自动驾驶似乎进入到了大浪淘沙决胜负的关键节点。 正所谓,信心比金钱重要,认可比技术实在。蘑菇车联的这笔融资,无论是对自身企业还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而言,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然而,就是这个号称掌握了自动驾驶全栈技术的蘑菇车联,无论是企业估值、落地项目、商业模式,还是技术路线,似乎都陷入被考验的困境。 1、寒冬中的暖阳 近日,天眼查显示,蘑菇车联已于2023年5月6日完成了5.8亿元的C2轮融资,而参与这轮投资有成都科技创投、珠海海都科创投、腾讯和易鑫等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这笔5.8亿元的融资也让蘑菇车联创下了自动驾驶行业在2023年迄今最大的单笔融资纪录。 虽然蘑菇车联并没有公开最新的估值,但从相关报道来看,蘑菇车联在获得这轮融资前估值就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约合210亿人民币)。 「探客出行」从《新财富杂志》获悉,在2022年底发布的“2022新财富AI独角兽TOP40”榜单中,蘑菇车联以200亿元(2022年1月)估值跻身榜单的并列第八位,距排名第六位的滴滴自动驾驶(250亿元估值)仅“一步之遥”。 可见,在完成C2轮融资后的蘑菇车联,不但将进一步奠定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头部地位,更已成为一个估值数百亿的独角兽企
腾讯向左,阿里向右,蘑菇车联蒙眼狂奔?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2-18

比亚迪维艰,王传福不易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唐唐 接连登上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后,比亚迪的野心似乎进一步“膨胀”了起来。 12月8日,比亚迪公开旗下高端汽车品牌“仰望”的标识。比亚迪官方解释道,“仰望”标识灵感源自于“电”的甲骨文书写,单个“电”字更是将直指新能源的电动化路线。 (图 / 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 以比亚迪目前在新能源中的行业地位,似乎有点想要“开天辟地”之意。 而“仰望”二字的汉语词汇,敬仰而有所期望。相比于王朝系的端庄,海洋网的轻快,以及腾势的神秘,这次的“仰望”则透露出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的跃跃欲试。不过,剑指BBA的相应市场定位,比亚迪的高端之路还有多远? 1、王传福“仰望”之路 1995年春,年近30岁的王传福,辞去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工作,南下深圳创办了比亚迪,成为“92派”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 科研院所出身的王传福与其他经商思维创业者不同的是,他主力让比亚迪自成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 创业初期的比亚迪,赶上了移动通讯产品普及的红利。凭借着浓厚的“工程师文化”,短短几年时间里,比亚迪先后接到了来自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大品牌的电池订单。 但在功能机时代,市场对手机的需求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外加产品售价贵,整个行业对电池的需求就可想而知了。 彼时,比亚迪在充电电池的生产领域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位置,再向上走,触碰到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天花板。 寻找新的动力增长点,已是迫在眉睫,王传福走在了“仰望”星空的十字路口——经过市场研判,他决定走向造车之路。 2003年,比亚迪收购位于西安的秦川汽车厂,成为继吉利和奇瑞之后的又一民营汽车生产商。而此时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井喷式的高速发展但被外资品牌垄断的尴尬处境里。 国家层面也有意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2001年放开了民营资本进入轿车市场的门槛。 然而,民营汽车的开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比亚迪维艰,王传福不易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6-25

押宝一家累亏超13亿的小公司66岁梁稳根不改“技术狂人”赌性

出品 | 探客深科技作者 | 行者编辑 | 蛋总曾说“决定再干10年”的梁稳根,自从退居二线以来,已极少出现在众人视线及媒体报道中。在今年一月进行的新老交替中,梁稳根作为三一重工的创始人正式卸下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担子,只保留了三一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宣称将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更多战略研判和探索中。然而在四个多月后,一则科创板的申报新闻,却又间接的把梁稳根推到了所有人的眼前。图 / 梁稳根(三一重工官网)这是一家名为“树根互联”的企业。这家企业成立于2016年,主要做工业互联网技术开发,近两年开发了以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平台,而最新消息显示,6月2日上交所受理了树根互联的科创板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申报稿)内容,此次上市树根互联拟募资15亿元,而创始人梁在中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方式,合计持有树根互联58.54%股份及其对应的表决权。梁在中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梁稳根的儿子,而且三一重工以及梁稳根本人还通过多种方式在这家公司持有不少的股份。图 / 树根互联的股权穿透图再加上这家公司目前大多数的业务依然离不开三一重工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扶持,有很多人将其视为三一重工,尤其是梁稳根本人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试水之作。因此有媒体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梁稳根在2021年提出“再干10年”的说法,梁稳根很可能想重拾创业的激情,而不是继续带领三一重工这艘大船劈波斩浪。这特别符合梁稳根,一直从稳中求险的性格。不过,这家工业物联网平台真能撑得起这位66岁老企业家的“创新梦”吗?1、树根互联的激进从客观层面看,树根互联是一家给工业互联网做操作系统的企业。换句话说,对于机器人工厂以及各种物联网设施,需要在企业管理层面有一整套系统去管理,树根互联推出的根云平台就是干这个的。实际上,在梁稳根心中,哪怕把企业做到了世界第一,他心中依然有一个遗憾。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国际巨头普斯迈斯特,
押宝一家累亏超13亿的小公司66岁梁稳根不改“技术狂人”赌性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6-17

光伏上市公司六成盈利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出品 | 探客深科技作者 | 行者编辑 | 蛋总伴随着“双碳”时代的来临,光伏市场正呈现大周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在Wind光伏概念板块所覆盖的72家A股上市公司中,2022年一季度共有47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达65.28%。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0%以上的公司有19家,远超行业在去年年底的相关预测。实际上,在2021年下半年,受国家可能收紧光伏发电补贴消息的影响,很多行业专家曾认为2022年中国光伏市场可能遇冷,提醒各家企业要谨慎应对。彼时,在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指出,由于指标下发滞后、产品价格上涨等原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1年装机预测下调至45-55GW。年初,该协会预测今年国内装机量新增规模应该在55-65GW。由此可见,当时他对2022年市场持谨慎态度,认为可能与2021年的情况相比会有所好转,若国家储备电能项目顺利展开,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可增至75 GW以上。然而,事实却远远超出行业协会的预计——仅2022年一季度光伏相应的装机情况和合同情况,就快要赶上2021年上半年发展数据了,这让很多研究中国光伏产业的专家感觉既意外又惊喜。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超乎寻常的上升趋势,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光伏市场为何迎来了新生机?在经历过“扩产投资——产能过剩——行业洗牌”之后,光伏市场的未来将走向何方?1、需求旺盛利好中国2022年,“减碳战略”在各个国家落地,而光伏由于不受地理限制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各个国家能源投资者的追捧。众所周知,要想实现“绿色减碳”的能源获取,水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是四大主流方式。相较于水能和风能需要自然资源或地理位置的支持,核能则需要高技术储备才能实现,太阳能因为部署方便,且不需要太多外界环境的特殊设置,从而使得其广泛性较强。因此,在2021年各国就绿色节能减碳的目标达成一致的背景
光伏上市公司六成盈利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8-22

ICT下沉大决战,头部玩家谁胜算更大?

出品 | 探客深科技作者 | 小葳编辑 | 闪电全国300个地级市,近3000个县城,4万个乡镇以及66万个村庄组成的下沉市场,正在成为ICT企业的新蓝海。“预计2025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营收的50%或以上将来自商业市场。”不久前,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向外界表示。华为政企业务的市场策略正在从之前的聚焦行业市场,变为行业市场和商业市场并重。更早之前的5月,另一家ICT(信息通信技术)头部企业新华三向外界透露, 2022年将全面优化国内营销体系,已成立一级部门商业BG,并上线了面向合作伙伴和政企客户的一站式ICT销售与服务线上平台“新华三商城”,目标也直指商业市场。在ICT领域,新华三和华为所指的商业市场是相对于以行业大客户为主的行业市场而言,包含但不限于下沉市场。“适合合作伙伴或者渠道去销售、适合‘伙伴先行’的各种策略都属于商业BG的范畴。”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商业BG总裁王鑫曾向媒体表示。“商业市场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个人认为商业市场包括中小企业市场和区域市场,这两个范畴。商业市场这个词应该来自外企commercial market的概念,至少在十几年前IBM、思科、惠普等国际大厂就已经在用了。但这一轮和之前的做法又有所不同。”一位在ICT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探客深科技」。很明显,从组织架构调整,到全新市场策略,ICT巨头几乎一致的动作成为强烈的行业风向标:下沉商业市场之战已经打响。1、为什么商业市场迅速升温?“商业市场其实以前一直也在做,只不过力度没有现在这么大,还是属于一种量变的过程。”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过去数十年间,ICT行业曾经有过大量渠道下沉的尝试,思科的“小蜜蜂”算是一种比较知名的模式,可以看作一种成本最小化的下沉市场拓展模式。由总代在区域本地招聘专人(“小蜜蜂”),专门负责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客户,极大节省了原厂人力成本。不过,这一轮商业市场布局在
ICT下沉大决战,头部玩家谁胜算更大?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3-26

造车新势力暗战:“蔚小理”齐聚港股,“哪威零”谋求上市

出品 | © 探客深科技(又名探客Tanker)作者 | © 尹太白编辑 | © 蛋总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三兄弟”,终于在港股再次齐聚。3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60港元,截至当日港股收盘,其股价微跌0.69%至158.9港元,上市首日总市值为2652.05亿港元。在此之前,同为一梯队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于2021年7月和2021年8月在港股二次上市,并且上市首日均遭遇了跌破发行价的窘境。紧接着在3月25日,蔚来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数据,这份财报也备受关注。财报显示,蔚来2021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下同)99.007亿元,同比增长49.1%;2021年全年收入总额为361.364亿元,同比增长122.3%。此外,2021年第四季度的经营亏损达24.451亿元,同比增长162.5%;2021年全年的经营亏损为44.963亿元,较上年减少了2.42%。财报发布后,截至3月25日港股收盘,蔚来股价跌7.11%,报收162港元(总市值2742亿港元);与此同时,小鹏汽车报收107.4港元(总市值1840亿港元),理想汽车报收102.5港元(总市值2117亿港元)。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下,不仅有互联网巨头亲自下场造车,传统车企也正猛力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就连造车新势力梯队也不断涌现出新企业,蔚小理“三兄弟”之间的比拼更是直接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能突围而出?1、蔚来为何二次回港上市?与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回港上市采取IPO的方式不同,蔚来登陆港股采用的是介绍上市的方式。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该方式只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实际上,蔚来的二次上市之路走得并不顺遂。早在2021年3月,蔚来便向港交所提交了双重上市申请,但由于涉及用户信托基金、公司本身架构等问题,一直未能获得港
造车新势力暗战:“蔚小理”齐聚港股,“哪威零”谋求上市
avatar探客出行
2021-08-19

上市一周年,最新财报喜忧参半,贝壳找房如何破局?

出品 | © 探客Tanker作者 | © 行者编辑 | © 蛋总经历了左晖因病去世,彭永东救急登场等戏剧性局面的贝壳(BEKE.US),在8月12日公布了新董事长上任以来的第一份半年报。财报显示,贝壳2021年上半年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64.6%。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为242亿元,同比增长20.0%。从交易额看,2021年上半年,贝壳总交易额为2.29万亿元,同比增长72.3%。在收入中,存量房业务总交易额突破1.33万亿元,同比增长70.1%;新房业务总交易额为8417亿元,同比增长70.7%;新兴及其他服务总交易额为706亿元,同比增长80.5%。而落实到贝壳真正收入上面,2021年上半年存量房交易服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9%至198亿元,新房交易服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至139亿元,新兴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6%至7亿元。根据新董事长彭永东在分析师电话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贝壳的门店数量为52868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25.1%;经纪人人数为548600人,较2020年同期增长20.3%;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5211万,同比增长33.5%。客观来说,这样一个双向增长的格局,必然会给贝壳2021上半年的利润带来一个优异的表现。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贝壳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3%至21.74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8.8%至31.40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贝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合计为592亿元。不过,在这份看起来欣欣向荣的财报背后,却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且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各家投行也同样注意到了问题所在。据「探客Tanker」观察,最新财报发布后,贝壳的股价不但没有迅速提升,反而以17.17美元/股低开,8月13日(即财报发布后第二日),贝壳收盘价为17.8
上市一周年,最新财报喜忧参半,贝壳找房如何破局?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2-13

拿到32亿救命钱,雷丁汽车难甩“老头乐”标签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尹太白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频频陷入破产舆论的低速电动车龙头雷丁汽车,正试图证明自己不仅拥有制造新能源汽车的能力,还拥有在2025年销售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实力。 这种“丰满的理想”起源于雷丁汽车(以下简称“雷丁”)刚拿到的一笔巨额融资。 11月21日,雷丁宣布完成由潍坊市潍城西部投资发展集团领投的32亿元A轮融资,这对于现阶段的雷丁而言不亚于是一笔“救命钱”。 在此之前,有经销商因雷丁收到款项后长时间未履行发货承诺而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称30余家经销商累计被欠款超过2000万元,并质疑雷丁的资金链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是即将破产。 事实上,雷丁的确遭遇了重大危机。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因买卖合同纠纷败诉,雷丁迄今已被多次裁定冻结资金。天眼查数据也显示,仅2022年11月,雷丁被执行总金额就超过1200万元。 一位接近雷丁的人士向「探客出行」证实,雷丁的资金链和产能早在2021年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22年下半年以来,陆续有各地的经销商上门讨要说法,但基本以失败告终。 “导致雷丁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其旗下新能源车型芒果系列的产销量遭遇了滑铁卢,转型过程并不顺利。”该人士直言。 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雷丁曾踩中低速电动车的黄金时代,赚得盆满钵满。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18年,雷丁的销量分别为15万、21万和28.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并且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30%,尤其是2018年,其总营收高达120亿元。 低速电动车俗称“老头乐”,因无需牌照和驾照,驾驶者不仅不用经过系统性训练,甚至还完全不受交通规则的约束,然而由于低速电动车安全性低,且频繁引发交通事故,导致其遭受到了严厉的监管。 最终一纸规定终结了雷丁的辉煌岁月。2018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
拿到32亿救命钱,雷丁汽车难甩“老头乐”标签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2-02

冲击高端市场,哪吒汽车要“闹海”?

出品 | 探客出行(又名探客深科技)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新能源汽车赛道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赛跑”,喊出这句话的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资汽车新品牌,也不是手握“三电”技术的行业龙头,更不是有着强大供应链基础的传统老牌车企,反倒是一个在“造车新势力”中还排不上名的新品牌——哪吒汽车。 (图 / 哪吒汽车发布会PPT) 11月12日,哪吒汽车(以下简称“哪吒”)举办了一场“浩智战略2025”的技术品牌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哪吒并没有推出新的车型,而是对外发布了从新能源到智能化的“浩智超算”、“浩智电驱”和“浩智增程”的三大技术品牌。 曾对外宣称将于2022年底启动IPO的哪吒,似乎不再急于登陆资本市场,转而选择在新能源汽车内卷化日益严重的2022年下半年,开启了品牌升级的爬坡之路。这背后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 1、混世魔童,行业黑马 2019年7月,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电影火爆大江南北,此时,正逢哪吒品牌成立一周年以及首款新车的亮相,便借机和电影出品方开启联名营销。 这部票房超50亿元,观影人次过亿的影视作品,无疑给哪吒带来了一次超预期的推广效果。 影片中“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不信所谓命中注定”……这些超燃的台词被深深地烙刻在年轻人的心中。有着浓厚“不服气”口吻的短语,也成了哪吒品牌宣传的标签词汇。 (图 / 哪吒汽车微信公众号) 在这轮借势营销中,哪吒品牌也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极具叛逆性风格的台词,还被当作slogan一直沿用至今。 哪吒品牌在诞生之初便遇到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的“引路”,无疑是一种天降神兵的幸运,似乎也因此奠定了哪吒“不认命”的品牌形象。过于浓烈的逆天改命式的品牌宣传,也给哪吒贴上了“叛逆”、“愤青”和“不稳重”标签。 自2019年7月首款车型发布至今,哪吒走过已有
冲击高端市场,哪吒汽车要“闹海”?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9-27

“清洁神器”洗地机,“割不动”年轻人?

出品 | 探客深科技 作者 | 黄燕华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洗地机是智商税吗?”“洗地机有必要买?”“洗地机测评排行榜前十。”“洗地机哪个品牌好用性价比高?”......类似的种草内容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平台上随处可见。 据「探客深科技」观察,抖音上#洗地机#话题有30.8亿次播放;在小红书上,关于洗地机则有超过10万篇笔记。 洗地机的走红路径也颇为眼熟:重金请明星代言,信息流广告投放,以及找达人、明星主播带货......这些近几年主流的营销玩法在洗地机行业同样屡见不鲜。 此外,厂商们在洗地机产品上的推新动作频频。9月13日,石头科技正式发布新一代洗地机产品——石头智能洗地机A10系列;就在此前不久,追觅和乐橙也推出了各自的洗地机新品;今年更早些时候,小米、九阳、萤石、米博、摩飞等诸多厂商都对外发布了洗地机新品。 作为省时省力的地面清洗产品,洗地机正受到厂商们的空前重视。 那么,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出现的洗地机为何在今年重新博得厂商们的青睐?洗地机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洗地机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1、渗透率不足4% 事实上,洗地机并不是一个新物种。 据「探客深科技」了解,洗地机最早诞生于1907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公共场所。中国洗地机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二十年前,但真正作为家用产品的时间是2016年。 这一年,美国品牌Hoover推出了干湿两用吸尘器——Floormate Deluxe,该产品可以在清洗地板、瓷砖等硬地面的同时吸干污水,处理干湿垃圾,是当时唯一一款集吸尘和拖洗功能一体的吸尘器。随后,美国品牌必胜和科沃斯旗下品牌添可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首款洗地机产品。 不过,该时期的洗地机并未激起太多水花。 至于原因,GfK中怡康清洁品类资深分析师何继琼向「探客深科技」表示,在产品功能、性能上,彼时的洗地机与无线推杆式吸尘器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以
“清洁神器”洗地机,“割不动”年轻人?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3-18

手机厂商玩“折叠”

出品 | © 探客深科技(又名探客Tanker)作者 | © 尹太白编辑 | © 蛋总每年3月份前后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是各大手机厂商秀肌肉的擂台,同时也是展示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方向的橱窗。在2022年MWC上,折叠屏手机成为了最为吸睛的品类之一,华为、三星、荣耀、TCL、OPPO等手机厂商纷纷展示了旗下最新的折叠屏手机产品。事实上,在硬件配置上“卷不动”了以后,智能手机就开始在打开方式上寻求突破。两个多月以前,折叠屏手机曾迎来一波密集发布潮。1月10日,荣耀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2021年12月23日,华为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华为P50 Pocket;2021年12月15日,OPPO推出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一位智能手机渠道人士向「探客深科技」透露,vivo首款折叠屏手机最快将在4月份发布,其屏幕供应商为三星和京东方,硬件配置和性能均处于顶尖水准。更早之前,摩托罗拉、三星和小米也都相继推出了折叠屏手机。至此,除苹果以外的各大手机厂商均已完成了针对折叠屏手机赛道的布局。折叠屏手机曾被视为“未来手机”,但现在,“未来手机”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在这条尚未完全被大众所接受的细分赛道上,挤满了急于抢跑的手机厂商。自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出现下跌以后,一边向高端市场发起冲锋以稳住基本盘,一边探索、挖掘增量市场开辟新增长曲线就成为了众多手机厂商的共识。折叠屏手机,很快便成了新的“兵家必争之地”,毕竟这既符合冲击高端市场的发展趋势,又能守住主营业务基本盘,同时还有利于开辟新增长曲线。“2022年MWC吹响了‘全球折叠屏之战’的号角,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将会加入战局,而折叠屏手机也将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不再局限于小众市场。”手机行业人士栗阳向「探客深科技」表示,无论是从供需关系还是产业链成熟度来看,折叠屏手机都将在202
手机厂商玩“折叠”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1-29

“卷王”小鹏穿越低谷,G9车主信任加持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赵丽颖 美编 | 倩倩 距离12月只剩下不到一周时间,按照惯例,每个月月初造车新势力都会“争先恐后”地递上自己的成绩单。 而更多人关注的是,小鹏汽车今年还能否成为新势力第一梯队的领头羊。从1-10月的累计交付量来看,小鹏累计交付103654辆,理想交付96979辆,蔚来交付92493辆,小鹏暂时领先。 而单从10月的情况来看,小鹏5101台的交付量,确实不容乐观,毕竟蔚来、理想包括极氪、问界的交付量都实现了破万。 我们认为,小鹏目前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因P7还未完成换新,小鹏今年想要连胜,关键在于G9。而关于小鹏G9,网上也一直充斥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不少人在为小鹏担忧。 被寄予厚望的小鹏G9实际“表现”如何?它能否助力小鹏“起跳”?对此我们心中也有个大大的问号。距离G9正式开启交付也差不多有一个月了,为了了解第一批用户对G9的评价,这周我们和几位小鹏G9车主聊了聊。 1、车主:G9产品力瑕不掩瑜 因为疫情等因素,本次对话的主要是广州、深圳的6位G9车主,他们之中有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有智能家居领域创业者,也有公务员和普通上班族。 在提及“当初买车有哪些备选车型”时,车主们的备选产品均以新势力车型为主,如蔚来ET5、蔚来ES7、理想L8、理想L9,当然也有人差点买了极氪001和特斯拉Model Y。 针对小鹏G9的产品力表现,以及G9最吸引自己的点,车主们都有许多话想说。 @车主龙先生:“G9用的新技术很多,在看不见的地方比较舍得下成本,最吸引的点是操控和能耗,没想到一台大车还能这么好开,能耗也让人满意,这方面表现是超预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G9能耗为15-17kWh/100km左右,它与一些同价位车型的能耗对比如下图: @车主饶先生:“小鹏G9最吸引我的功能当属NGP,有NGP一天开800公里都不累,持续看好有激光雷达加持
“卷王”小鹏穿越低谷,G9车主信任加持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1-13

氢电车驶入快车道,车企打响“卡位战”

出品 | 探客深科技 作者 | 尹太白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唐唐 进入2022年10月以来,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大示范城市群密集投入运营,其中,北京市大兴区计划在2025年推广不低于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 上海市将在嘉定区、奉贤区、临港区和金山区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在此之前,首批80辆氢燃料电池网约车已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赛道上还挤满了急于抢跑的汽车厂商,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卡位战”正快速展开。 丰田汽车的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在北京市经开区开工建设,且年底前将通过广汽丰田渠道限量销售50辆第二代丰田MIRAI;现代汽车亦表示,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现代NEXO中国版计划在年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长安汽车旗下的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为中国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该车型已正式上市,但现阶段只接受企业订单。 (图 / 长安汽车官微) 一位长安深蓝销售人士向「探客深科技」透露,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将在年底前进行集中交付,未来五年内,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两到三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此外,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海马汽车、长城汽车等汽车厂商均已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布局。 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声量越来越来大,可还是没能让一个激烈的争论就此消失:氢燃料电池汽车究竟能否与纯电动车型和混动车型并驾齐驱? 支持派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交通、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汽车产业的必争高地。 反对派则坚持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链尚不健全,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
氢电车驶入快车道,车企打响“卡位战”
avatar探客出行
2022-11-05

想做两轮电动车的比亚迪,绿源准备好了吗?

出品 | 探客深科技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最近,新能源汽车销量之王比亚迪传出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其已向各大船厂下了8艘大型滚装船的订单,将要组建自己的远洋团队,直接为海外客户提供运输比亚迪汽车的相应服务。 这让很多国际汽车评论家认为,比亚迪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车企”的趋势已经形成,只要后面不犯低级的错误,比亚迪大概率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比亚迪之所以能逐渐形成现在的竞争优势,靠的就是他们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长期的技术投入,已经形成了从电池、电机到整车生产制造,全产业链自主化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 比亚迪的成功给很多中国企业带来了启示,如今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在学习比亚迪和华为,试图利用技术研发去打造中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这其中,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一直排在前五的绿源,就是比亚迪的“模仿者”。“绿源似乎有想要成为两轮电动车领域内的比亚迪的野心。”业内人士对「探客深科技」说道。 1、技术上的野心 最新消息显示,今年8月绿源电动车新推出的长续航电动车——液冷超续航 2.0系列电动车,以连续运转624小时37分55秒超长直播、50006公里超长行驶里程,成功挑战“骑10年零损耗”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获得吉尼斯认可的证书。 这被外界看作是绿源长期投入技术研发的成果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与领军的几个品牌雅迪、爱玛等不一样的是,绿源更愿意将科技的投入放在整个电动车的基础产业上。 比如液冷电机技术,这是绿源的当家技术:通过向电机注入绝缘冷却液,可以有效防止电机退磁、老化,使得电机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 而在业内首推的陶瓷刹车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电动车制动距离,现在已经成为高档电动车的标配;还有SOC精准电量显示系统,这是绿源考虑到很多电动车还使用铅酸电池,从而研制的技术。 此外,还有风冷控制器、钢丝轮胎、全密封锂电快充等新技术。很多时候,绿源在
想做两轮电动车的比亚迪,绿源准备好了吗?
avatar探客出行
2022-07-21

动力电池技术暗战升级

出品 | 探客深科技作者 | 尹太白编辑 | 蛋总当汽车产业大步走向新能源时代,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到底有多重要?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其意味着续航里程的增加并直接左右着一款车型的销量;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正处于快速爬升期。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53.2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而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因此得以迅速攀升。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中国以82.43GWh的装车量占据了全球54.2%的市场份额,再次稳居全球第一名。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连续五年问鼎全球第一,技术创新一直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动力电池行业人士曹旭向「探客深科技」表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材料创新,比如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二是工艺创新,比如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结构来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井喷期,无论是材料创新还是工艺创新都是多多益善。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以及规模化应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面临新一轮重组。”曹旭说道。1、厂商们的技术之战当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进而抢占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普遍共识。进入2022年之后,围绕动力电池的技术之战愈演愈烈。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霸主,宁德时代一直将技术创新视为主要发展方向。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的麒麟电池,其系统集成度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72%,电池密度达到255Wh/kg,续航里程达到了1000公里,预计于2023年实现量产。图 / 麒麟电池动力电池厂商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背后,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不断扩大规模,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有利于带来
动力电池技术暗战升级
avatar探客出行
2021-11-14

大疆吞下80%市场份额,多数友商转型,“会飞的相机”也内卷?

出品 | © 探客Tanker作者 | © 彭辉编辑 | © 蛋总一向“风平浪静”的航拍机市场,最近正卷起阵阵涟漪。继零零科技推出续航可达50分钟的双旋翼无人机后,道通智能最近也发布了两款消费级无人机新品。而作为消费级龙头的大疆,更是没闲着,先后连发三款新品,包括运动相机、电影机和消费级航拍机。经历黑白、彩色、数码时代之后,摄影已进入“得视频者得天下”的时代,而视频拍摄最好的设备非消费级航拍无人机莫属,它们又被称作“会飞的照相机”。消费级航拍的走红,可以追溯到2013年大疆推出第一代 Phantom(“精灵”),该机的出现,迅速撬开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而随着极飞、亿航、派诺特、零度等无人机创新企业的入局,消费级航拍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不过,这种迅猛的增长态势在2017年前后出现变化,消费级航拍市场逐步呈现饱和状态,加上因为各地“黑飞”事件频发,政策层面对于无人机实名登记的要求趋严,市场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与此同时,消费级航拍市场的“马太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大疆成为行业的主导者,凭借产品和规模优势,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形成“大疆和其他”的格局。在这之后,或转型行业应用,或转换赛道,成了众多友商的选择。但在这个大疆占据主导的市场,依然还有其他厂商在坚持研发,它们或通过拓展续航时间、或提高产品性能,企图实现单方面“突围”,它们最终能成功吗?在已趋向饱和的行业,它们要如何才能打破天花板、实现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1、“绝大多数友商已‘跑路’”“从2014年做无人机起,七年多过去,先后投入资金超过十亿元,我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朋友问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做无人机,他们的表情是复杂的,关心、同情、怀疑、嘲笑,或者兼而有之,绝大多数友商要么已经逃跑,要么做的产品low得实在惨不忍睹。坦诚地说,我自己也有过无数次犹豫,但是我内心从来没有想过真正放弃。”在不久前的道通智能消费级航拍新品
大疆吞下80%市场份额,多数友商转型,“会飞的相机”也内卷?
avatar探客出行
2023-04-13

被巴菲特第10次减持,比亚迪距离“躺赚”还有多远?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4月11日晚,巴菲特再次减持比亚迪的消息一经传出,12日比亚迪股份(01211.HK)的股价应声下跌,单日下跌2.28%,截至当日比亚迪股份收盘价跌至222.6港元/股。 这是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0次对外宣布减持比亚迪H股股份,作为一个持续看好且早年投资比亚迪的国际资本大咖,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每一次仓位调整都能引发市场不小的反应。 根据港交所4月11日晚间披露的数据,3月31日,比亚迪股份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再次减持248.05万股,减持均价217.67港元/股,总价值约5.4亿港元,持股比例自2022年8月24日(首次减持)的19.92%下滑至如今的10.9%。 在过去一年里,比亚迪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为何不再被资本巨鳄看好?虽然吃到了新能源汽车赛道崛起的早期红利,但比亚迪距离真正的“躺赚”还有多远? 1、停售燃油车的一年 2023年4月,正是比亚迪停售燃油车的一周年之际。 在过去的一年,比亚迪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3月28日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156.38亿元,同比增长超11倍。 具体来看汽车销售业务,在2022年,比亚迪先后提出过150万台和180万台的年度销售目标,并超额完成销量目标任务。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实现汽车销量约180.25万台,同比增长149.88%。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同时从乘联会公布的2022年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排名看,无论是批发销量还是零售销量,比亚迪都已超过一汽大众登顶国内汽车厂商榜首。 自2022年9月起,比亚迪在公布月度产销数据时,都单独列出了乘用车出口的销量数据。 「探客出行」关
被巴菲特第10次减持,比亚迪距离“躺赚”还有多远?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