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总财经
肖总财经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天大金融、HR双学位,管理与经济学部。专注港美股打新,可转债,LOF基金等相对低风险投资套利。
IP属地:天津
39关注
5901粉丝
5主题
0勋章
avatar肖总财经
05-12 14:56

港股打新IPO:绿茶集团、宁德时代

一、 上次说过关于沪上阿姨这个股,如果半年内涨超20%算我白混了,后来想想不妥,就把这个flag立到群里小伙伴头上了。 结果这个垃圾仅仅用了3天时间,涨幅缩窄仅有10%,看来我那个小伙伴可以继续放心大胆的在打新圈混了,提前恭喜下。 今天在关税利好加持下,还能大跌12.11%。是真的垃圾! 公配当时竟然能超购3600多倍。在国配撤单,机构不看好情况下,首日全靠散户情绪拉升还能收涨40%。 这么高的公配倍数,只能说大部分打新和买入的散户是不懂的,只是为了跟风而跟风,首日能收涨,散户买入的也不少,凡是首日买入的,无一例外几乎全都被套。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这个股有问我意见的,我没有认购,因为始终认为就是个垃圾,不用说跟蜜雪、霸王比,就连古茗这样的我觉得都不及人家一半。 所以接下来如果破发了,我也没啥觉得意外。 二、 绿茶集团明天截止,这个股其实招股第一天就先让大家准备着,但现在发展到这个情况,只能说情况有点出乎意料。 虽然胜率比开始有所降低,但还是维持大概率不会跌且小涨的分析判断。 具体把圈子内容截图分享了,不再额外赘述。 服了,截止我写文,绿茶孖展又爆了,某立的公开途径还没统计上,明早起来直接超200倍是大概率的。 现在打新情况,最后一天的形势变化莫测,一小时前还预计乙组会有50万的货,一小时后可能就变成20万左右。 如果没有套路回拨,估计乙头也就20万左右的货,对我而言,风险就相对可控。搞一个乙吧,不多上了。 三、 一句话,宁德的国配单子首日就已经爆单! 再看下招股书里这段话,我把重点标红圈了出来。 宁德搞起了回拨豁免机制,也就是无论超购15倍还是50倍100倍,给到公开部分的货最多只有7.5%,不会有超100倍后回拨50%的情况。 也就是说,定价权完完全全掌握在机构手里,几乎没什么抛压,而首日国配已爆单! 国配锁定了92.5%的份额,其中基石还锁了66.3%。都是些知名大机构
港股打新IPO:绿茶集团、宁德时代

原来黑马是他

今天是沪上阿姨和钧达股份的上市首日,分别收涨40.03%和20.09%。 图片 虽然沪上阿姨的涨幅最高,但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看,阿姨无疑是性价比最低的,而且日内走势一路45°斜率向下,开盘即巅峰,做日内的全部被埋。 阿姨一手3393元,甲尾都稳不了一手,也就是投入35万本金,都不能保证拿到3300元的货。打个钉头锤140万本金的投入,才能稳3手。 沪上阿姨被各路有的没的大v一顿蹭热度宣传,超购3600多倍,散户热情极高。但国配我知道有机构撤单了,最终才不到3倍,机构很不看好。 所以我这样说。 图片 后来想想不妥,没有绝对100%的事,虽然是个垃圾,但万一涨超20%呢,于是我把这个flag立到群里天天卷我那个小伙伴身上了,瞬间轻松了很多 图片 图片 但无论如何,30万以下本金的,能中的都是天选之子了,只要不是今天买入的都能赚,恭喜大家,虽然我没认购,但我的话肯定竞价就出货。 再看下钧达,虽然涨幅只有20%,但认购5手就能稳中1手。一个乙头就能中169万,赚34万。而我上的博雷顿乙头才中20手7.2万。沪上阿姨更别提了,乙头才中2手6000多元。 钧达这种AH股,我都没去研究,默认是放弃认购的,下面是大佬们的一些交流,给大家分享下。 图片 还有个老板今天盘中才给我说,很遗憾他错过了会所的快乐。。 图片 再就是正在招股的绿茶,估值不贵,推演25年也就11PE左右。 这个股初步判断可以认购,我期望是最好不要超50倍,胜率会比较高,大概会有70%左右。 我以为绿茶会很平淡,这种没啥想象力的股,而且还有30%老股,会劝退大部分人,没想到竟然也被散户冲,现在看已经超22倍了,破50倍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最终还要评估下,最后一天再看吧。 现在真是场子热了,连机构不看好,甚至国配撤单的沪上阿姨都能被散户情绪拉起来大涨,这情况只有19、20年打新鼎盛时期才有过。 看来有必要让无脑冲的散户吃坨大的
原来黑马是他

会议内容第一时间解读

会议还没结束,后面是提问环节,我就不听了。 这次是央行行长潘功胜、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会议“逼格”直逼“924”行情那次,但我觉得实际性超预期利好只有降准0.5这一点,其余政策都没超我太多预期。 而且降息也不是直接降,估计本月可能会落实10个bp的降息。不知道后续市场会怎么看。 我预期的除了降准外,还有直接的结构性降息再加一些货币创新政策工具。 三者都有了才算超预期,但这次降息是间接的,货币创新工具没有太大突破,都是存量政策挤牙膏。其余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预期”管理式发言,包括平准基金。 综上,我觉得力度一般。。可能个人本身预期也比较高。 时间紧凑,内容可能不完善,更详细内容可等会议结束后看各大财经媒体即可。 一、降准释放流动性。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增强银行体系信贷投放能力。 二、扩大降准覆盖范围。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下调至0%,进一步拓宽流动性支持覆盖面。 三、引导利率适度下行。 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预计将带动LPR同步下降,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 四、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 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结构性工具等利率统一由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由2.25%降至2%,强化定向支持效果。 五、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五年以上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6%,其他期限同步调整,减轻居民住房负担。 六、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产业升级。 七、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新增5000亿元专项额度,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和养老服务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八、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 再增加3000亿元额度,结合利率下调形成政策合力
会议内容第一时间解读

港股打新博雷顿,日赚十万

今天博雷顿暗盘,某途收涨43.33%,某立收涨41.11%。 这波打新,我主要搞了博雷顿,沪上阿姨放弃认购。 图片 博雷顿私密圈和公号我都分享了,只是公号没写那么细。 这种股确实也不能多说什么。 老粉都知道我的风格,风险偏好低偏保守,博雷顿这种我都敢上乙组,只能说肯定不是单纯赌一把的逻辑,懂得都懂,不懂就当没写。 套路回拨也是预期之中,应该是回拨15%左右,不是大家以为的20%,今晚配售结果出来就知道了,拭目以待。 我俩乙分别中了20手,还有个中了21手,暗盘先出了一户乙组,剩三分之二首日看看。 图片 图片 再来看下沪上阿姨,蜜雪上市之前,茶百道先上市,首日跌了20%多,导致蜜雪上市时候一堆不看好的,蜜雪我应该是第一个首日给出“干”的申购意见的博主,暗盘也是第一时间捞货的。 随着蜜雪、古茗、霸王上市后的大涨,沪上阿姨热度也起来了,超购3500倍左右,从而导致是个博主就要蹭奶茶股的热度,蹭两篇都是少的,大路货文章一堆。 有几个是真懂沪上阿姨逻辑的?又有多少是蹭热度蹭情绪的? 上限113.12元定价,甲尾都不能稳一手,乙头才中2手,共6780元的货,顶头也才3手,1万出头的货。。 要是涨不够15个点,都不够大家付出的精力和财力,还给靠阿姨蹭热度的博主赚了流量。。绝对的赔本买卖! 当然还是祝福申购了的能够大赚,我因为搞了博雷顿,没申购阿姨,就不凑热闹了! 最后看下这个利好。 图片 明天上午9点,央行、金管局、证监会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预期”的会议。 注意,这次都是各部门一把手出席会议,这规格也就“924”行情那时候有过。 这规格,出台超“降准降息”预期政策的概率很大,如果仅宣布“降准降息”,没必要把三部门老大集中一起宣布,所以估计又会有一些“货币政策”上的创新工具。 拭目以待吧! $博雷顿(013
港股打新博雷顿,日赚十万

博雷顿、沪上阿姨认购

先简单看下博雷顿基本面: 1、营收从21年的2.01亿增长至24年的6.35亿,3年翻倍。表面看增速还可以,深究会发现,他家应收账款占营收的87%,账期长达236天,像三一重工这样的企业一般营收周转天数在90天左右,经营性现金流连续3年净流出7.54亿。 这样的增长,很难让人不怀疑有粉饰报表的嫌疑。。 2、净利润负的,而且亏损逐年扩大,从21年的亏0.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亏2.75亿元。毛利率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招股书里看到24年的前两大客户,贡献了25%的营业收入,但这两家的注册资本却只有1000万,下单超过1.5亿。 很明显,大概率这两家企业就是博雷顿的“关联方自己人”,也不免让人怀疑是为了上市而“突击做账”。 4、好处是募资约2.34亿,公配只有1.17亿的流通盘。但为了上市的发行费却高达36.8%,很明显,对赌快到期了,无论花多少钱,先搞上市再说。 好了,这货基本面上我多看一眼就多了一份放弃认购的信念! 但是,港股打新,每个阶段都会进化出一些不同的主流玩法。 目前这个阶段,基本面依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筹码结构和市场情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博雷顿来说,分析基本面来决定是否认购是次要因素。 快截止认购了,截止前要把文章发出去。多了不说了,我们决定认购些博雷顿,沪上阿姨意见也初步给了,截取部分内容如图。 图片
博雷顿、沪上阿姨认购

分享一篇圈子文章

因为星球没法转发图片,我把文章开头先截图,黄金的回调点位是昨天开盘前分享的,文章是今天盘前发的。后面的内容我把文字复制下来。 图片 昨晚开盘盯了会盘后,把近月的call按计划止盈了部分,留了部分,现货ETF和leap call没动。 临睡前按计划在3250点位附近分批挂了几笔gld的买盘单子,起床后发现只成交了一笔。 原以为会调整几天后才能跌到我给的第一点位即3250附近,没想到昨晚一步到位直接跌到3260。这有点超我预期,导致挂单只成交了一小部分。但我感觉后续还是会有加仓机会的,不要急。 黄金算是回调到位了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下黄金近一年的上涨逻辑。 太远的先不提,先看最近半年三个比较明显的上涨阶段。 1、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这个阶段美股整体处于震荡走势,美元相对较强,美债收益率也走高,因为市场担心的是通胀的叙事逻辑,而黄金的上涨逻辑就是锚定了抗通胀的属性。 2、2月份开始到关税战之前,这个阶段美股整体处于回调走势,美债收益率开始下跌,国际油价也开始下跌,这时候黄金上涨的主要逻辑锚定的是对冲避险的属性。 3、关税战后,世界各国对美债的信心开始瓦解,美元的信用开始大幅回落,世界各国央行开始加大对黄金的储备力度,这时黄金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对美元美债信用体系弱化的重新定价。 其实1和2的“抗通胀+对冲避险”是黄金的基本投资属性,都是老生常谈的逻辑,市场不稳定时候,首先想到的避险品种就是黄金。这俩时间段黄金的上涨并没有让我去投入太多精力研究。 在第3条的逻辑出现前,我也觉得黄金位置有点高,感觉下不去手,直到想明白后,3月底开始加大了对黄金的投资力度,并逐步分享在圈子。 数据不会骗人,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下图。 218b505027775d9fa59dadc8e8fbd97.png 这是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值,近两个月的增速斜率近乎90度! 如果仅看中国
分享一篇圈子文章

黄金的逻辑,很多人才开始后知后觉

黄金成为近期投资领域炙手可热的 “香饽饽”,各类蹭黄金热点的 “马后炮” 文章如潮水般扎堆涌现。 其实我觉得在黄金暴涨后才给出马后炮分析是没有价值的,在资产表现之前给出态度才能体现出价值。 下面是我们在黄金暴涨之前写的几篇文章,重点在于逻辑的分享。 大家可以留意下时间。7号那时候黄金正好有波日线级别的回调,因为我们之前开仓过黄金的多单,建议先平仓出来观望,理由如下。 图片 这波操作也躲过了黄金那几天的回调。 后来我们觉得黄金可以买入了,又写了如下文章。 图片 以前我的投资都偏组合,比如一个月前我们就把涨幅过高的科技股置换成了红利防御股,挑选了8只个股组合。 黄金,是唯一一次在圈子里建议可以重仓的单支标的! 黄金新高后,昨晚又跟踪了篇文章。 图片 我们不只是看多,也是知行合一的实战做多,通过做多现货和衍生品的策略模式来实现对黄金的做多。 我用了3个账户来做,期间做了笔cc策略,305价格出了100股gld。也算止盈部分。下面是收益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黄金这个走势,我们不预测什么时间回调,重要的是应对。 因为利润已经够厚,就跟着目前黄金的FOMO顺势而为,直到趋势走坏,比如跌破5日线或10日线,可以选择分批止盈。既顺势而为,还能保住利润。 这就是“肖大的快乐星球”的IP价值! 你可以不认同我的策略和观点,但绝对不能说我“马后炮”! 黄金后续会如何呢?上述分享的逻辑依然适用,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黄金的逻辑也会动态调整,我简单再补充几点: 1、在这次关税战之前,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美元兑黄金的购买力损失了大概37%。美国“无差别”的关税战,让世界各国领导者重新评估之前建立的“稳固”系统是否还能继续稳定,随着信任的崩塌,黄金不再只是避险、对冲的逻辑,它很可能成为新秩序的基础。 2、随着世界各国对美国国债信心的瓦解,美债作为全球避险资
黄金的逻辑,很多人才开始后知后觉

映恩生物,恭喜吃肉!

ADC明星生物医药企业映恩今天暗盘明天上市,这种医药类的专业公司,产品管线里的每个字母和数字我都认识,凑一起一个也不认识。 比如下面例子。 以DB-1303为例,是映恩的管线之一,众所周知,HER2 ADC赛道竞争激烈,而DB-1303进行了毒素升级。与DS-8201相比,其在Exatecan羟基乙酰基位置串入了环丁基。这一改进可以通过降低毒素活性的方式,带来安全性的提高。 上面这段话,字和字母我都认识,凑一起除了最后一句话,前面那些看的云里雾里。 招股书也就看看财务数据,管线产品那我看也看不懂。 这也是认知视野上的局限性,基本面上我这里分析不了太多,毕竟不专业。我从筹码面、情绪面和机构资本态度上简单跟大家聊聊。 这个股最开始我们是要上乙组的。虽然基本面太专业看不太懂,但国配大资金的态度和倍数我提前大概知道了。 图片 因为当时关税战还不明朗,美股正好大跌,再加上川师傅说要对生物医药类公司额外加关税制裁。 我们就自动把风险偏好降低了两个档次。而且我写上面这篇文时候认购倍数在15倍左右,我简单算了下乙组至少要有200多万的货,风控上也接受不了。 于是最终我就认购了几户中小甲。第二天上公号分享了下。 结果就在最后一小时孖展爆了,孖展107倍,基本都是某立放的额度,消息泄漏的很厉害。 导致乙头最多也就20多万的货,20多的话风控上就能接受了,但终究还是没上乙。小丑就是我自己。 1、国配超约15倍。有人会说15倍相对热门股来说不算高,像蜜雪集团、布鲁可这些热门股都是30多倍。 这些都不是同类型的企业,不能简单横向比较。在生物医药b类公司里,这个超购倍数远超第二名了。如下图。其他公司连超2倍的都没有。 图片 还有不能只看倍数不看基数,映恩国配募资额约14亿港币,在这个基数上的超购15倍,不是其他生物医药类公司能比的,机构资金相当看好。 只有23年上市的科伦博泰募资14亿,国配才超1.6
映恩生物,恭喜吃肉!

美股IPO打新必读

上篇文对霸王茶姬的认购做了分析,后面简单介绍了美股打新问的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这篇文单独整理下,主要以霸王茶姬的认购为例,让大家对美股打新有个更清楚的了解。 1、如何参与? 美股新股发行,一般是由投行或承销团承担股票发行的协助工作,新股配售对象严格限定为机构投资者,普通散户难以获得直接参与配售的机会。 咱们能在券商上认购美股,运作模式为:券商先以机构身份从投行获取新股分配额度,随后开放线上申购渠道,通过内部二次分配后把货给散户。 并不是所有券商都具备美股打新服务资质,只有相关业务许可,且能实际从承销商处获得新股配额的券商,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打新认购服务。 再就是看券商自身实力和底层通道,比如某盈的底层是盈透,某途是独立的美国证券经纪牌照。某牛、某贝这些一般合作的都是小承销商,分的货一般都是庄股小股,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2、中签机制获配率如何? 美股新股不像港股新股,没有法定的统一分配规则,也没有国配公配一说,券商从合作的承销机构那拿货,然后自行决定如何分配给认购的散户,怎么分配,权力全在券商身上。(这次某虎就按照级别分配,等级越高分配相对越多。) 如果券商本身就是承销商,那他们拿货自然相应就会多些,这次某途、某虎、某盛都是霸王的承销商,(这三家开户链接在文末)目前已放开认购,一般是最低50股起认购。因为是券商自主分配,有时甚至开盘了,获配股票还没分到投资者账户上。 3、分配原则是什么? (1)普惠制:尽量让更多参与新股认购的投资者能够中签;认购最低限额的话,一般都会分个1-5股,之前认购小鹏时,有分过1股的案例。 这并不是券商为了照顾每个认购散户,而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各家券商卖出1股和10股的佣金加平台费基本都在2美元左右,在拿货数量有限的前提下,自然是尽量让每个认购的散户普惠制获配,这样券商利益才能最大化! (2)认购数量综合加权:认购数量更多的投资者获配的股数通常多于
美股IPO打新必读

霸王茶姬,涨幅50%起?

一、概况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有6440家门店,加盟店占比超过97%。24年实现295亿元人民币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约173%。 财务数据上看,增长势头吊炸天。22年至24年,净收入从4.92亿元人民币飙升至124.06亿元人民币,利润也从1.16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8.87亿元人民币。 单店销售额持续提升,平均每家门店每月销售杯数从2022年的8900杯增加到了2024年的2.5万杯。 二、国际布局 目前除了蜜雪外,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在国外布局的,霸王茶姬不仅在中国本土取得了成功,还在海外市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有所布局,并计划在美国洛杉矶开设北美市场的第一家门店。 三、估值比对。 如下图,简洁明了。 图片 分别简单解析下:主要和港股龙头蜜雪比对。 1、蜜雪冰城:霸王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2.3%,而蜜雪也才35.2%而已。虽然蜜雪冰城拥有超过4万家门店,远超霸王茶姬的数量,但其净利率为17.9%,略低于霸王茶姬的20.3%。 2、古茗:2024年的营收为87.9亿元人民币,净利率约为17%。霸王茶姬的净利率更高,平均单店GMV显著高于古茗。 3、茶百道:茶百道的利润率不及10%,而霸王茶姬则达到了20.3%,盈利能力更强。 4、奈雪的茶:不提了,感觉快黄了。。把它凑上来,纯粹是因为奶茶类的上市公司里有它。 四、小结 霸王是美股上市的独一无二的茶饮类公司,在盈利能力、品牌影响力及国际化战略布局方面的优势,在美股市场比在港股市场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溢价。 美股市场对消费类公司的理解更深刻,霸王“茶+奶”这个赛道在美股是独一无二的,“现代东方茶”的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承销商里,外资大行加持也是个加分项,有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还有中资行,中金公司、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华盛。 蜜雪约33P
霸王茶姬,涨幅50%起?

耍猴也没这么耍的吧

当我们绞尽脑汁分析大盘行情,打探内mu消息时,真正牛13的人却在制造内mu。。 图片 美股三大指数走出了bi圈既视感。。 没想到我给的反弹点位区间,一天时间就差不多到位,WTF! 图片 图片 映恩经过最终的市场数据和筹码评判,我决定认购几户中小甲。 川师傅暂停关税,All but China! 今天就看港A能不能顶住压力了! 映恩截止认购前上来分享下。 今天就聊这些,祝各位发财! 不知道触发什么关键词,审核一小时后给我打回来了,重发耽误了点时间。
耍猴也没这么耍的吧

反弹到什么位置?

每次我写文,阐述自己观点逻辑和操作时候,总有人问“为什么不”,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交易上也有很多策略,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操作一样。 在交易投资上,试图说服别人,是一件很浪费彼此时间的事情。 评判对错的是市场,能接受真金白银为自己逻辑和行为买单就行。 你可以不认同我观点和策略,也可以说我菜,但绝对不能说我“马后炮”! 从一个月前的3月4日,我们就开始全面看空美股。下图 图片 下图是3月19号圈子里画的大盘标普SPY走势图,19-26号的反弹最高位置576,我给的区间是575-582符合预期。画的底部区间在490-510,这波下跌走势也符合预期(昨天收盘价为504.38)。 图片 下图是昨天的文章,我个人也是按计划分批入场,开始看反弹。 图片 从衍生品视角简单分析下逻辑,上篇文写到VIX飙到45后预示着风险开始爆发,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释放,什么时候VIX出现长上影线,也就意味着风险开始释放,反弹的开始。 昨晚VIX开盘顶在60,随后几乎是一路下跌,形成光头阴的长下影线,对于VIX来讲,这种走势虽然不如长上影线风险释放的强烈,但也算开始释放风险。 截至我发稿,VIX已经跌至38,基本上确立美股这波反弹的到来! 反弹到什么位置呢?还是以标普SPY为例。 图片 具体逻辑不公开写了,后面会一边跟踪一边分析。 再就是白天我们A股也做了个抢反弹入场。如图。 图片 最近关税事件搞得我没有太多精力去看港股打新,正力新能个人放弃认购。 映恩,今天好多人跟我说国配挺火热,按我认知,一般这种消息,我打听时候都是小范围知道,而且出于合规,保荐方承销方都不会太高调的跟你说这方面消息。 但是映恩这个消息,好像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了解了下,首日确实挺火热,后来正好美股崩了,这些外资就撤了不少。这时候消息就传了出来。 具体明天再看吧,如果不超15倍,我
反弹到什么位置?

衰退or机遇?

这篇文本来想在周五写的,结果被迫带家人出去玩了三天,拖到今晚。 说是被迫,主要原因我不喜欢去人太多的地方,体验太差,但节假日就这样,没有人少的地方。 美国4月5日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比如对中国加了34%,第二天我们反制对美国也加了34%。 史诗级关税贸易战超出世界各国预期,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暴跌。 图片 很多人对这次加征关税的影响不能具象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简单用中国出口企业来举个例子。 在这次加征关税前,老美征收我们20%关税,中国的出口企业,比如棉纺业、消费电子、机械制造业等等的平均毛利率在15-20%,净利率一般在6-8%。 这20%的关税,一般理想情况下是中美两方企业各承担50%,但实际情况一般是中方企业承担关税高达70-90%。 这样关税的成本就占了大概16%左右,直接吞噬覆盖了6-10%的利润。 企业还能勉强靠压缩成本+稍微提升价格+走量来维持生计。 这次又加征34%关税,叠加后就是20%+34%=54%。就算中美双方企业各承担50%,中方也要承担27%的成本,远超6-8%的净利率极限。 即便国内出台政策补贴,比如提高出口退税,但WTO规则限制补贴幅度,且美国可能发起反补贴调查。这么高的关税成本,也补不过来;即便汇率贬值也补不过来,假设人民币极端情况下贬值10%,也仅能抵消10%关税而已。 对出口企业而言,不仅是利润率归0的影响,现金流压力也剧增,这次加征关税的新规,企业要先预缴关税,账期从90天缩短至15天,对企业的现金流是个巨大考验,很容易现金流断裂。 企业无论怎么做,都是亏损的买卖。尤其依赖对美国出口的企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句话,天塌了! 还有后续的“蝴蝶效应”,出口萎缩会传导到这些企业的上游,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比如钢铁、塑料等。 对就业也会产生冲击,约1800万就业岗位是直
衰退or机遇?

事故还原演示图

这是根据小米官方公开报道数据做的演示图。 图片 图片 事故的最后致命一击就是22:44:26时间点上,方向盘往右打了一把,约97km/h速度撞上水泥墩。。 现在交警还没对事故定性,网上舆论发酵最多的就是大家看到的所谓驾驶员男朋友,就是该车车主传出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 里面的说法我看了:智驾失灵故障、汽车失控、踩不动刹车、车门打不开等等。 这些说法都是他自己的片面之词,当事人当场就没了,交警也没定性,他远在千里之外就能清除的还原事故原因? 其实如果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也能理解,车主和驾驶员是男女朋友关系,出这么大的事涉及一个赔偿问题,毕竟车是男朋友的不是当事驾驶员的,如果不能证明事故是车企责任,驾驶员大概率会面临一笔巨额民事赔偿款,三条人命啊! 再说下逝者家属,尤其逝者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极度悲伤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所以她做出任何不理性分析我觉得都很正常,不考虑自己女儿责任,都是人之常情。 再说下带节奏的自媒体,在警方没定性的前提下,不要妄下结论,引导舆论。 有太多势力和吃瓜群众想看小米汽车出丑了。 再说下小米,流量是把双刃剑,雷总位置被推得太高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图片 利申:因为本人在这次事件前从32开始一直卖到50多小米股份,卖了大部分仓位,成了“迷你股东”。昨天又在47价位左右买了些仓位,现在成为“小小股东”。 从投资角度讲,最近这段时间小米估值确实高了,但这次事件可能是个机会,我会继续分批入点货。 $小米集团-W(01810)$
事故还原演示图

值得跟踪的新股

自蜜雪之后,我们的打新操作也少了很多,交易主要集中在一些衍生品和正股上,最近两个小市值股相对比较有看点,简单分析下。分析之前先回顾下之前新股的一些操作。图片最近的两个小市值股,舒宝国际孖展167倍还挺热。但我放弃了认购。当时在圈子写了两篇文章来阐述逻辑。暗盘开盘最多跌-12%,收盘-2%,国配最终1.02倍,暗盘很明显有部分资金提前知道了没有套路回拨这个消息,开盘那波下杀就是这波资金的抛售。这波分时下杀也导致部分打乙组的散户扛不住压力,拿不住货,我知道大部分人在暗盘快收盘时损失两三个点止损了。后来首日收涨31%,当日有不少问我可不可以追涨的,我建议是控制住手。当时这个股该分析的也都分析了,国配正好1.02倍,套路回拨也不做,回拨50%还能这么拉升,我是真的没看懂是什么意图,也分析不出“庄”的痕迹,唯一解释就是可能盘子小,散户合力情绪拉升也比较容易,看着不像是主力行为。果然第二天就跌了-12%,这手法根本不是一个合格主力“庄”的操盘,这波操盘资金被他们玩的一塌糊涂,首日拉升的资金全都给打新的散户抬轿子了。从这个角度看,大概率还是我之前的分析,这公司目前看还是为了上市而上市。后续就不再关注了。接下来就是周一上市的江苏宏信,我兴趣反而比较大。这个股我当时给了55%-60%的胜率,建议风险偏好高的认购,最终一手中签率3.91%,一手2500港币,甲尾也才12手,合计3万的货。乙头中587手,合计147万的货。这股凡是认购甲组的基本都是娱乐而已,因为一手也就2500港币,涨跌也就一顿饭钱。决定认知差异的还是在捞货上的魄力。暗盘前一天就从朋友那了解到套路回拨的消息了,给大家先吃个定心丸。后来暗盘时候,给了大家一些参考意见,个人是在3元左右捞了部分娱乐仓位。图片下面是圈子里部分老板暗盘捞货后在群里的分享。图片图片图片紧接着盘中有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些国配上的消息,建议风险偏好低的把捞的出一部
值得跟踪的新股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下午一则消息对小米股东来说炸锅了,如图。 图片 我先用白话解释下什么是“先旧后新”配售,再分析利弊。 就是小米大股东将自身持有的部分股份“借”给小米公司,公司把该股份按低于市场部分折扣价卖给机构,从而达到快速融资的目的。   公司随后增发等量新股还给大股东,这样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但整体总股本扩大了。 我来举个栗子帮助大家理解。 假设雷总持有10亿股小米股票:   1. 他先将其中7.5亿股以53.7港元卖给机构,公司获得约53亿美元;   2. 公司随后向雷总增发7.5亿股新股,这样雷总持股不变恢复原状,但总股本从251亿增至258.5亿股。稀释总股本约3%。 这种“先旧后新”方式配售股份的模式,相对传统增发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 1、无需股东大会审批,1天内完成融资;而传统增发模式一般需几个周,耽误融资速度。   2、因为接货的机构可立即卖出股票,风险相对低,因此折价也不会太多,一般是折让5%-8%左右;而普通增发折价通常在10%-20%左右,折让的多,就会对短期股价影响更大。 我是小米19年的股东,持有小米至今已6年,坚定小米价值投资者(打死也不会说是因为被套到今年),今年从32元开始卖,一路卖到50多元,现在真成了“迷你”股东。 这种配售情况20年还发生过一次,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股价26元左右,配售融资后冲到最高33元左右,当时我想的是涨到40我就都卖了,后来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一路跌到10元左右,然后我就做了两年多的巴菲特学徒。。 当时配售融资的背景是小米要冲击高端市场,标志性事件就是米10的发布,要跟市场要钱去拓展海外市场,研发5g技术等等。 当时质疑小米高端战略的不少,如今回头再看,那都是小米来时的路,现在手机全球市占率已经第二,用了两年多时间,股价反弹并创新高。。  再就是25年这次配售,股价57元,折价中位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新规终究还是来了

今天香港证监会给各券商发了个关于新股IPO的通函。 咱们把里面重点内容拆解分析下。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注释部分标为黄色。 图片 对未缴足资金的客户,需收取至少相当于认购金额10%的预付资金。以后各家券商打新杠杆最高10倍,不会超过10倍,而且10倍还要对客户评估,客户评级不高的话,10倍都不会给。 2:各券商需评估自身财务能力和流动性,设定IPO融资贷款总额上限。意思是提供孖展时候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少钱放多少款,别给我搞之前的数字记账游戏。——注:利好大券商,压缩小券商生存空间。 图片 确保提交至FINI的客户身份信息准确,包括: 1、遵循身份证明文件的优先级排序。——身份证是认购上报第一证件。 2、核实客户无更高优先级的身份证明文件。——无身份证的话,严格上报相关证明。 3、防止客户通过多个账户重复认购。——卡死非身份证上报的路子,比如护照号、通行证号等等 图片 按《财政资源规则》要求计算速动资金,确保会计处理反映交易实质。 以后孖展只能实打实的上报,只能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资金来提供孖展额度,以后孖展收息将会是常态,免息将成为历史。 图片 新规立即生效,2025年3月20日后,确保新规适用于后续IPO项目。 正在招股的舒宝国际是最后一支可享受10倍以上杠杆的新股了。 这家主营业务之一是止血堵漏的。。新股IPO的漏洞也被它终结了 图片 小结: 对于打新参与的散户,利好中大户,利空小户,但红鞋制度还在,小户只能想法去提升自己资金量,否则只能多交几个男女朋友了。 要想上乙组,至少要有50万-55万左右本金,以后再也看不到甲尾中签率比乙头还高的情况了。
新规终究还是来了
这才是小米财报正确的打开方式。 (注:有足够现金和正股兜底)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这个财报业绩,开盘这样表现。 ​明显要杀赌财报的期权买方。 ​财报前期权持仓单量达到历史极值。 ​这个涨跌幅,沽购双杀! ​卖方稳赢,可惜散户基本都是买方单。 ​[呲牙] ​(注:以下持仓有足够现金和正股兜底$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财报。 好消息,我还有部分小米。 坏消息,分别在62.5,65和70做了cc。 这估值看不懂了。。 兄弟们,明天怎么办?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