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阳财经暖阳财经
      ·04-24

      四年十倍!传OpenAI预计到2029年营收将激增近1000%

      据《信息报》(The Information)获得的文件显示,由微软(MSFT.US)和软银投资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预计,到2029年其营收将增长近1000%。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代理(一种能够与数据和周边环境交互、自主执行任务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软件)以及其他新产品和盈利模式,有望推动OpenAI年度营收从2025年的130亿美元飙升至2029年的1250亿美元。在此期间,毛利率预计也将大幅提升,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0%左右。 该报告还提到,OpenAI快速的营收增长预计将由多种途径驱动。首先,其旗舰产品ChatGPT的订阅收入预计将从2025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500亿美元。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访问权限带来的收入,预计将从今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220亿美元。人工智能代理的使用收入,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290亿美元。 上个月有报道称,这些人工智能代理的定价每月从2000美元到200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其功能级别,涵盖从软件开发到博士级研究等不同层级。 OpenAI其他潜在的营收渠道还包括与ChatGPT相关的广告和购物业务。 近几个月来,ChatGPT的订阅收入大幅跃升。截至3月,ChatGPT的订阅用户已超过2000万,每月至少创造4.15亿美元的收入。截至3月,该聊天机器人的月活跃用户数也达到了6亿。 OpenAI最近一轮400亿美元的融资使其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该公司近期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模型,据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透露,其内置图像生成器帮助ChatGPT在一小时内新增100万用户。
      208评论
      举报
      四年十倍!传OpenAI预计到2029年营收将激增近1000%
    • 胡侃老鱼胡侃老鱼
      ·04-19

      老鱼看市场|重拾港股市场定价权!?“南下香江”的投资客们该如何应对“中国金龙”回“港”!

      中概股回港,这一话题老鱼曾经写过一个报告,当时某幸咖啡被高位做空闹得沸沸扬扬,一场围绕中概股财务状况的讨论持续了近两年时间,也是在那两年,中国的科技概念股选择回港避风,赴美上市热也变得越来越冷!但港股的市值环境依然不是很好,2024年的最后一周港交所官网发文回顾2024年,文中提到旗下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充分展现香港市场活力与韧性;在过去的一年里,港交所共有66只新股上市,其中包括聚焦跨境贸易的两家国内核心企业,一家是顺丰控股,另外一家就是连连数字; $连连数字(02598)$ 为何老鱼将这篇随笔的核心聚焦在顺丰控股和连连数字呢,因为!一家公司代表了中国物流出海的方向,一家公司代表了中国跨境贸易&电商的收付款方向!出海,是2025年之前中国优质企业的核心目标,出去赚钱并把钱带回来! 守得春来,紫荆花开!春天来了,却有一点点倒春寒! 随着懂王的“关税战”落败在四月,美股市场的“中概股”开始考虑离开热钱变冷的地方,转战港股,四月八日开始,关于“中国金龙“回港的消息传遍了国内投资圈,有的公司已经谈如何配资,如何从”美“,如何”美+港+A“,如何赔,发行价如何,种种;也有企业不动于中,一句“中国资产、外资定价”就给自己回港的念头泼了一盆凉水! 2025年4月17日,一条关于“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6000亿港元的新闻冲上头条!文中提到截至4月16日,今年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明显靠前 净买入个股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一方面是大厂重获投资者青睐,另一方面“杭州六小龙”年初的“哪吒闹海”再次燃起国内投资者对以上几家公司的信心!市场总有传闻哪个大厂和哪个公司进行了投融资接洽等等,甚至一直都没有接入“大模型”的微信都打开了DSK的接入端,力挺市场!一夜之间人工智
      609评论
      举报
      老鱼看市场|重拾港股市场定价权!?“南下香江”的投资客们该如何应对“中国金龙”回“港”!
    • 小冉冉小冉冉
      ·04-19
      “元宝+微信”的组合拳,其实透露出腾讯正在把AI从To B业务,转向To C生态的深度融合。 我看好腾讯的几点理由: 1)AI助手直接嵌入微信,是用户增长逻辑的结构性强化,天然日活、数据、交互闭环全部打通; 2)28000人史上最大招募,不是短期拼图,而是长期技术护城河的全面升级; 3)游戏产业受美关税影响最小,估值仍在合理偏低区间,是港股中最优质的“稳健型科技资产”。 现在腾讯的逻辑已经从“广告+游戏双主线”升级为“内容+AI+平台化”的多核心驱动。 我已经布局,看的是Q2-Q3的数据兑现能力+AI产品节奏落地,目标就是下一波估值修复。 你们觉得,这次腾讯能复制“AI+社交”第二曲线吗? 还是只是一次技术热度的高开低走?
      718评论
      举报
    • 理想之城理想之城
      ·04-18
      $腾讯控股(00700)$ 按照最保守的方式给腾讯估值,正常预估腾讯2027年的利润是3000亿人民币。对应的合理估值大概是8万亿港币,每股800港币。
      890评论
      举报
    • 欲山行欲山行
      ·04-18
      $腾讯控股(00700)$ 微信+AI,QQ+AI,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AI,腾讯在社交生活和办公方面,AI有先天优势
      530评论
      举报
    • 炒股可以养家炒股可以养家
      ·04-18

      揭秘有信云背后的掌舵者

      提到有信云,就不得不讲到其创始人兼CEO林少章了,曾有媒体评价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大牛。”林少章 2006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随后加入腾讯,成为了张小龙团队的一员,在微信团队一待就是九年,先后担任腾讯企业邮箱、企业微信前身 —— 微信企业号的技术 Leader,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对互联网产品的深刻洞察。 $有信云(YAAS)$ 尤其是对To B服务有了自己的感触和认知。创业初期的探索与挫折林少章骨子里有着潮汕人的创业情结,他给自己定下了在腾讯工作十年的计划,而在第九年半时,他便辞职踏上了创业之路。然而,前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成立有信云,开启新篇章2018 年,林少章与团队创立了有信科技,即有信云的前身,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之旅。此次创业,他找准了方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他们打造的有信云平台,就像是一个企业级的 APP STORE 应用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拖拽等方式,方便快捷地进行二次开发或下载使用各种标准软件,以满足自身的功能性及个性化需求,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获得投资,稳步发展2020 年 7 月,有信科技获得了金沙江创投 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金沙江创投投资后,有信科技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随后资本纷纷希望介入。2021 年,公司又完成了 A + 轮亿元级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和凯泰资本联合投资。这些资金的注入,为有信云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面临挑战,砥砺前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有信云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以及企业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等。但林少章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专长,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困难,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
      414评论
      举报
      揭秘有信云背后的掌舵者
    • Jinyx_21g_Jinyx_21g_
      ·03-26
      盈利了,就清仓!市场规律
      241评论
      举报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4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中)

      之前有关腾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憨憨”的腾讯,背后是万亿的市值和伟大财富的增值!》《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上)》《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中)》《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下)》《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腾讯财报一出,大部分人都拿营收和净利润展开分析。但在我看来,这是片面的。无论比较同比还是环比,都只是近几年时间节点的对比。比如,如果只是比较23年和24年,腾讯表现良好,但这只是局部的视角。达里奥在《原则》中说,要看大的周期。所以,真正要看懂腾讯,必须要站在足够长的时间节点上。下面,我们就从第二个维度-成长性与收益性来进行详细解读。二、腾讯的成长性如果只是看柱形图,会觉得腾讯的营收以及净利润又创了新高——营收相比去年同比增长8.41%;净利润额外显眼,增长了68.44%!但看线形图,明显可以看出,腾讯的营收增长率逐年下降——从2022年到2024年,腾讯的营收增长率从双位数增长变成了不足10%。没办法,腾讯太大了!从2012年的438亿,到现在的6600亿,腾讯增长了15倍!但如果在未来十年,再增长15倍,达到万万亿,这不现实。不过,净利润的增长率让人惊喜——我们能看到一条陡峭的、近乎直线的攀升。但是,捉到麻袋——尽管相比去年增长68.44%,但不要忘了22年、2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16.27%、-38.79%。所以,不是今年的腾讯多么多么优秀,而是前两年的数据太差劲。不可忽略的是,腾讯的净利润1940.73亿依然没有达到21年的2248.22亿的历年最高值。以及,从十年平均增长率来看,腾讯已从30%的高增长回到了20%的时代。所以,尽管净利润增长率增速不错,但依然难说是否后期会减缓。还是那句话,腾讯太大了。万亿巨轮的体量,让高速增长时代难以为继。除了图中所示数据,还
      886评论
      举报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中)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2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

      之前有关腾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憨憨”的腾讯,背后是万亿的市值和伟大财富的增值!》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上)》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中)》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下)》 《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 在今年1月份,腾讯上美国国防部黑名单时,我曾预言: 《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 而正如文章所说——想不到,竟然预言得如此精准! 看图说话,美国国防给了我们一次精准的抄底机会。 符合巴菲特老爷子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不过,我得承认,这里面运气的成分占比不小。 对于腾讯,尽管我已经持仓多年,也是重仓躬身入局。 但客观来说,依然心生畏惧—— 因为腾讯太大了! 即便跟踪多年,也不敢说对社交、游戏、广告、音乐、支付、商务等等业务都了解得足够彻底。 所以,借着这次腾讯的24年财报公布,我们一起来深入看下腾讯: 一、竞争优势 腾讯的自由现金流在销售中的占比,常年在20%以上。 要知道,如果一家公司在这方面的占比在5%左右或更多,你就找到一个印钞机器了! 所以,腾讯的价值自然不必多言。 而24年我们可以看到—— 自由现金流占比相比22年和23年更进一步,达到了近40%,创历史新高! 腾讯的营业利润率在21年-24年间,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 21年的营业利润率48.49%,22年19.98%,23年26.28%,24年31.52%。 24年营业利润率持续回升,不过24年的营业利润率依然不及过去数年的平均值34%。 而毛利率40%以上是具备某种竞争优势的—— 纵观腾讯多年来的毛利率,是一直高于40%的。 同时,在24年达到52.9%,成为近8年以来的最高值。 而净利率均在15%以上,也证明腾旭长期以来的经营活动良好。 24年的净利率达到29.76%,尽管比去年高,但仍不及20-22年的30% 资产收益率均超10%,
      873评论
      举报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
    • 故里007故里007
      ·03-22
      市场机会,每当你觉得不行,它总会出乎你的预料
      758评论
      举报
    • 读财报话新股读财报话新股
      ·03-21

      540元的腾讯:AI豪赌VS分红缩水!

      北京时间3月19日港股收盘后,腾讯 $腾讯控股(00700)$ 交出了2024年四季度的成绩单。 这份财报不仅牵动着自家股东的心,更让算力基建和AI产业链的投资者们集体屏息。 当所有人都在追问"腾讯怎么打AI这张牌"时,我们先从最出人意料的业务表现说起。 一、广告和游戏意外超车 先看最让市场意外的数据: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四季度,腾讯广告业务硬是跑出了17%的增速,毛利率飙至57.7%的历史新高。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被视作"烧钱黑洞"的视频H广告,如今已成为仅次于朋友圈的第二大现金牛。 这背后是腾讯社交流量的强势支撑:当其他平台还在为流量发愁时,维信生态里的视频H、小程序和搜索广告正在持续释放红利。 游戏业务同样上演逆袭戏码! 虽然四季度新作寥寥,但《三角洲行动》PC端的亮眼表现,叠加海外市场三季度的流水递延,硬是扛住了行业寒冬。春节期间《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老将再次证明:在游戏江湖,腾讯的常青树IP依然是定海神针。 二、千亿基建计划浮出水面 但本季财报真正的重头戏藏在资本开支里: 四季度单季390亿的投入,直接把全年预算从总收入的5%-10%拉高到10%-15%。 按这个节奏,2025年腾讯可能要砸800-1000亿搞AI基建。 这个数字虽然低于产业链的激进预期,但相比去年已经暴涨40%+。 这些真金白银的去向很明确:服务器集群、算力中心和研发团队。 财报显示,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8%,光是服务器成本就吃掉大块预算。 管理层显然在赌一个未来:现在每分钱投入,都是在为AI时代的生态位卡位。 三、股东钱包缩水真相 不过豪赌是要付出代价的。 四季度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净现金储备环比蒸发200亿。 更让投资者揪心的是股东回报,相比去年缩水16%。按当前6375亿美元市值计算,回报率已跌破3%。 这
      1,506评论
      举报
      540元的腾讯:AI豪赌VS分红缩水!
    • wxl王先生wxl王先生
      ·03-21
      566评论
      举报
    • niuniu688niuniu688
      ·03-20
      有理有据,分析的中肯
      345评论
      举报
    • 三藏大法师三藏大法师
      ·03-20
      $腾讯控股(00700)$机构操纵的典型:年报前唱多做多,快速拉高然后出货。年报出来很亮眼,散户跟着抢筹,机构趁机套现,股价高开低走,散户只能割肉……
      799评论
      举报
    • 理想之城理想之城
      ·03-20
      $腾讯控股(00700)$ 茅台是靠赚那1%最有钱的人的钱,利润极高,稳定性超强。腾讯是跟10亿人做生意,基数大得很,只要微信稳住,稳定性也很强
      530评论
      举报
    • 一千二百字一千二百字
      ·03-20

      腾讯Q4狂扫货,大厂进入新一轮“基建竞赛”

      腾讯 $腾讯控股(00700)$ 昨天发布2024年四季度财报,总收入同比增速在时隔一年多后重回双位数百分比,达到11%,经营利润增长24%。更值得关注的是,四季度它的资本开支高达366亿元,同比环比都明显抬升,主要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了,而且这个资本开支水平可能将是未来季度的常态。 相比,阿里 $阿里巴巴(BABA)$ 对应Q4资本开支是314亿元,腾讯成为国内科技类上市公司Q4资本支出最高的一家。据媒体报道,整个2024年腾讯大约从英伟达 $英伟达(NVDA)$ 手里买了23万张GPU芯片,字节跳动大致上也买了这么多。随着英伟达Hopper系列芯片疯狂涨价,扫货买卡的成本也将高企。 不久前,阿里对外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的基建。这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投资,超过该公司过去十年在此领域的投入。如果均摊到季度,每季度投入将是317亿。另据第三方机构测算,字节跳动2024年的AI相关投入大约是800亿元。不难看出,在这个“全民AI”的时代,大厂之间已开启新一轮“基建竞赛”。 放眼全球,这个发力时间点与国外公司基本一致,“买卡”则略有一点滞后,主要是之前国内大厂受环境影响增速和股价一度受挫,投资加码有所放缓。第三方机构统计,字节跳动和腾讯2024年购买英伟达H芯片的总量加起来基本与第一名微软持平,分列二三位,而第四至七位依次为Meta、特斯拉、亚马逊、谷歌。在数据中心与AI领域持续投入的亚马逊最近表示,2025年的资本性支出将达到1000美元,主要用于AWS的AI建设。 可见,继全球互联网公司大力度回购股票之后,又开始齐
      1,066评论
      举报
      腾讯Q4狂扫货,大厂进入新一轮“基建竞赛”
    • 老夫追涨杀跌老夫追涨杀跌
      ·03-20
      $腾讯控股(00700)$ 不愧是腾讯,短短几个月就能让元宝跻身国内AI的一线阵营:昨天财报发布后,看到一个描述,觉得还挺符合腾讯,“奔跑的大象”。长期看好
      1,091评论
      举报
    • 阳光照亮阳光照亮
      ·03-20
      $腾讯控股(00700)$  这么好的财报,不涨就算了,你还跌;跌就算了,你还跌这么深。不按套路出牌啊[晕]  [晕]  [晕]  
      834评论
      举报
    • iBobiBob
      ·03-20
      $腾讯控股(00700)$ 这两天操作的属实不好。。。值得反思。买的太急。那就是对资金利用的不好。欠老虎钱了,回头在月报里看看计了多少利息吧,以前从来发生过。另外要反思的就是这么盲目的操作的话,亏损了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坚决止损?
      1,158评论
      举报
    • 龙龙行天下龙龙行天下
      ·03-20
      $腾讯控股(00700)$  下午再强势一点吧
      673评论
      举报
    • 胡侃老鱼胡侃老鱼
      ·04-19

      老鱼看市场|重拾港股市场定价权!?“南下香江”的投资客们该如何应对“中国金龙”回“港”!

      中概股回港,这一话题老鱼曾经写过一个报告,当时某幸咖啡被高位做空闹得沸沸扬扬,一场围绕中概股财务状况的讨论持续了近两年时间,也是在那两年,中国的科技概念股选择回港避风,赴美上市热也变得越来越冷!但港股的市值环境依然不是很好,2024年的最后一周港交所官网发文回顾2024年,文中提到旗下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充分展现香港市场活力与韧性;在过去的一年里,港交所共有66只新股上市,其中包括聚焦跨境贸易的两家国内核心企业,一家是顺丰控股,另外一家就是连连数字; $连连数字(02598)$ 为何老鱼将这篇随笔的核心聚焦在顺丰控股和连连数字呢,因为!一家公司代表了中国物流出海的方向,一家公司代表了中国跨境贸易&电商的收付款方向!出海,是2025年之前中国优质企业的核心目标,出去赚钱并把钱带回来! 守得春来,紫荆花开!春天来了,却有一点点倒春寒! 随着懂王的“关税战”落败在四月,美股市场的“中概股”开始考虑离开热钱变冷的地方,转战港股,四月八日开始,关于“中国金龙“回港的消息传遍了国内投资圈,有的公司已经谈如何配资,如何从”美“,如何”美+港+A“,如何赔,发行价如何,种种;也有企业不动于中,一句“中国资产、外资定价”就给自己回港的念头泼了一盆凉水! 2025年4月17日,一条关于“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6000亿港元的新闻冲上头条!文中提到截至4月16日,今年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明显靠前 净买入个股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一方面是大厂重获投资者青睐,另一方面“杭州六小龙”年初的“哪吒闹海”再次燃起国内投资者对以上几家公司的信心!市场总有传闻哪个大厂和哪个公司进行了投融资接洽等等,甚至一直都没有接入“大模型”的微信都打开了DSK的接入端,力挺市场!一夜之间人工智
      609评论
      举报
      老鱼看市场|重拾港股市场定价权!?“南下香江”的投资客们该如何应对“中国金龙”回“港”!
    • 暖阳财经暖阳财经
      ·04-24

      四年十倍!传OpenAI预计到2029年营收将激增近1000%

      据《信息报》(The Information)获得的文件显示,由微软(MSFT.US)和软银投资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预计,到2029年其营收将增长近1000%。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代理(一种能够与数据和周边环境交互、自主执行任务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软件)以及其他新产品和盈利模式,有望推动OpenAI年度营收从2025年的130亿美元飙升至2029年的1250亿美元。在此期间,毛利率预计也将大幅提升,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0%左右。 该报告还提到,OpenAI快速的营收增长预计将由多种途径驱动。首先,其旗舰产品ChatGPT的订阅收入预计将从2025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500亿美元。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访问权限带来的收入,预计将从今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220亿美元。人工智能代理的使用收入,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290亿美元。 上个月有报道称,这些人工智能代理的定价每月从2000美元到200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其功能级别,涵盖从软件开发到博士级研究等不同层级。 OpenAI其他潜在的营收渠道还包括与ChatGPT相关的广告和购物业务。 近几个月来,ChatGPT的订阅收入大幅跃升。截至3月,ChatGPT的订阅用户已超过2000万,每月至少创造4.15亿美元的收入。截至3月,该聊天机器人的月活跃用户数也达到了6亿。 OpenAI最近一轮400亿美元的融资使其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该公司近期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模型,据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透露,其内置图像生成器帮助ChatGPT在一小时内新增100万用户。
      208评论
      举报
      四年十倍!传OpenAI预计到2029年营收将激增近1000%
    • 炒股可以养家炒股可以养家
      ·04-18

      揭秘有信云背后的掌舵者

      提到有信云,就不得不讲到其创始人兼CEO林少章了,曾有媒体评价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大牛。”林少章 2006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随后加入腾讯,成为了张小龙团队的一员,在微信团队一待就是九年,先后担任腾讯企业邮箱、企业微信前身 —— 微信企业号的技术 Leader,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对互联网产品的深刻洞察。 $有信云(YAAS)$ 尤其是对To B服务有了自己的感触和认知。创业初期的探索与挫折林少章骨子里有着潮汕人的创业情结,他给自己定下了在腾讯工作十年的计划,而在第九年半时,他便辞职踏上了创业之路。然而,前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成立有信云,开启新篇章2018 年,林少章与团队创立了有信科技,即有信云的前身,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三次创业之旅。此次创业,他找准了方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他们打造的有信云平台,就像是一个企业级的 APP STORE 应用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拖拽等方式,方便快捷地进行二次开发或下载使用各种标准软件,以满足自身的功能性及个性化需求,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获得投资,稳步发展2020 年 7 月,有信科技获得了金沙江创投 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金沙江创投投资后,有信科技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随后资本纷纷希望介入。2021 年,公司又完成了 A + 轮亿元级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和凯泰资本联合投资。这些资金的注入,为有信云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面临挑战,砥砺前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有信云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以及企业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等。但林少章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技术专长,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困难,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
      414评论
      举报
      揭秘有信云背后的掌舵者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2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

      之前有关腾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憨憨”的腾讯,背后是万亿的市值和伟大财富的增值!》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上)》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中)》 《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下)》 《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 在今年1月份,腾讯上美国国防部黑名单时,我曾预言: 《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 而正如文章所说——想不到,竟然预言得如此精准! 看图说话,美国国防给了我们一次精准的抄底机会。 符合巴菲特老爷子说的: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不过,我得承认,这里面运气的成分占比不小。 对于腾讯,尽管我已经持仓多年,也是重仓躬身入局。 但客观来说,依然心生畏惧—— 因为腾讯太大了! 即便跟踪多年,也不敢说对社交、游戏、广告、音乐、支付、商务等等业务都了解得足够彻底。 所以,借着这次腾讯的24年财报公布,我们一起来深入看下腾讯: 一、竞争优势 腾讯的自由现金流在销售中的占比,常年在20%以上。 要知道,如果一家公司在这方面的占比在5%左右或更多,你就找到一个印钞机器了! 所以,腾讯的价值自然不必多言。 而24年我们可以看到—— 自由现金流占比相比22年和23年更进一步,达到了近40%,创历史新高! 腾讯的营业利润率在21年-24年间,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 21年的营业利润率48.49%,22年19.98%,23年26.28%,24年31.52%。 24年营业利润率持续回升,不过24年的营业利润率依然不及过去数年的平均值34%。 而毛利率40%以上是具备某种竞争优势的—— 纵观腾讯多年来的毛利率,是一直高于40%的。 同时,在24年达到52.9%,成为近8年以来的最高值。 而净利率均在15%以上,也证明腾旭长期以来的经营活动良好。 24年的净利率达到29.76%,尽管比去年高,但仍不及20-22年的30% 资产收益率均超10%,
      873评论
      举报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
    • 乘枫破浪乘枫破浪
      ·03-24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中)

      之前有关腾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憨憨”的腾讯,背后是万亿的市值和伟大财富的增值!》《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上)》《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中)》《请收:一份有关腾讯的量化分析报告(下)》《腾讯:或已走出“黄金坑”》《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上)》腾讯财报一出,大部分人都拿营收和净利润展开分析。但在我看来,这是片面的。无论比较同比还是环比,都只是近几年时间节点的对比。比如,如果只是比较23年和24年,腾讯表现良好,但这只是局部的视角。达里奥在《原则》中说,要看大的周期。所以,真正要看懂腾讯,必须要站在足够长的时间节点上。下面,我们就从第二个维度-成长性与收益性来进行详细解读。二、腾讯的成长性如果只是看柱形图,会觉得腾讯的营收以及净利润又创了新高——营收相比去年同比增长8.41%;净利润额外显眼,增长了68.44%!但看线形图,明显可以看出,腾讯的营收增长率逐年下降——从2022年到2024年,腾讯的营收增长率从双位数增长变成了不足10%。没办法,腾讯太大了!从2012年的438亿,到现在的6600亿,腾讯增长了15倍!但如果在未来十年,再增长15倍,达到万万亿,这不现实。不过,净利润的增长率让人惊喜——我们能看到一条陡峭的、近乎直线的攀升。但是,捉到麻袋——尽管相比去年增长68.44%,但不要忘了22年、2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16.27%、-38.79%。所以,不是今年的腾讯多么多么优秀,而是前两年的数据太差劲。不可忽略的是,腾讯的净利润1940.73亿依然没有达到21年的2248.22亿的历年最高值。以及,从十年平均增长率来看,腾讯已从30%的高增长回到了20%的时代。所以,尽管净利润增长率增速不错,但依然难说是否后期会减缓。还是那句话,腾讯太大了。万亿巨轮的体量,让高速增长时代难以为继。除了图中所示数据,还
      886评论
      举报
      腾讯2024年财报:抢占AI入口,舍我其谁?(中)
    • 躺平指数躺平指数
      ·03-20

      腾讯四季报:有很多惊喜,但争议也大

      图片 腾讯这份财报全面超越了市场预期,可一个剧烈变动的财务指标仍然引起不少讨论。 45c608e40fc7ff9e008e08d5b82705b 根据2024年Q4财报,腾讯的资本开支规模在该季达到390亿元,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实现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在已经公开财报的科技企业中,这个资本开支规模排名第一。但受此影响,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元,和前三个季度动辄四五百亿的自由现金流相比差距巨大。 如此巨大的核心财务指标波动,自然会带来不小的争议:2024年四季度,Deepseek尚未火爆全球,腾讯就如此大动干戈;到了2025年,扩张会不会继续扩大,以至于对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其实也可以理解。过去两年,腾讯在市场中走的是“红利股”的曲线,大量资金是冲着他们“旱涝保收、稳健分红”的特点买入。以这种自己的偏好看,如此大幅度的自由现金流波动、以及2025年收缩后800亿港元的分红规模(2024年全年1000亿港元),必然会对腾讯这份财报产生质疑。 本质上看,这是腾讯估值体系的变化,是从红利股向成长股的重要转型。从今年1月13日开始,腾讯股价从364.8港元/股的低点,涨至3月19日收盘的540港元/股,涨幅达到48%。拿一个同样受益于AI的红利股——中国移动对比,后者同期涨幅只有14%,远低于腾讯。 这说明,这段时间在港股涨势中占据主导的南下资金,已经开始把腾讯当成一家成长型公司来看待;但和那些真正享受到成长型企业估值的公司相比,腾讯还有一定差距。 同样是自1月13日开始,另一家巨头型公司阿里巴巴的股价涨幅达到82%,远超腾讯。一方面,这说明腾讯由于“刻板印象”深入人心,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但另一方面,这或许也说明公司的股价还有较大弹性,在市场接受腾讯的“AI叙事”之后,会有一波不错的股价反弹。 更何况,大型科技公司“放水”扩大资本开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是利
      3.02万4
      举报
      腾讯四季报:有很多惊喜,但争议也大
    • 启程巴芒阁启程巴芒阁
      ·03-19

      Q4业绩超预期,AI驱动广告、游戏双丰收-腾讯控股2024年四季报和年报分析及更新估值

      1.四季度表现 2024年第四季度,腾讯控股(以下简称“腾讯”)的表现稳健,收入同比增长11%至人民币1,724亿元,环比增长3%。毛利同比增长17%至人民币907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提升至53%。经营盈利同比增长24%至人民币515亿元,环比下降3%。期内盈利同比增长85%至人民币515亿元,环比下降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经营盈利同比增长21%至人民币595亿元,环比下降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553亿元,环比下降8%。 亮点: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增值服务、营销服务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业务的稳健增长。 毛利率提升:高毛利率的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等业务的增长,以及云服务成本效益的提升。 经营效率提升:通过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升级,提升了广告业务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2. 全年表现 2024年全年,腾讯的收入同比增长8%至人民币6,603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9%至人民币3,492亿元,毛利率从去年的48%提升至53%。经营盈利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2,081亿元。年度盈利同比增长66%至人民币1,965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同比增长24%至人民币2,378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41%至人民币2,227亿元。 亮点: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增值服务、营销服务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业务的持续增长。 毛利率提升:高毛利率的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及微信搜一搜等业务的增长,以及云服务成本效益的提升。 经营效率提升:通过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升级,提升了广告业务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3. 按业务分析 增值服务: 收入: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至人民币3,192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9%至人民币580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0%至人民
      1.23万4
      举报
      Q4业绩超预期,AI驱动广告、游戏双丰收-腾讯控股2024年四季报和年报分析及更新估值
    • 一千二百字一千二百字
      ·03-20

      腾讯Q4狂扫货,大厂进入新一轮“基建竞赛”

      腾讯 $腾讯控股(00700)$ 昨天发布2024年四季度财报,总收入同比增速在时隔一年多后重回双位数百分比,达到11%,经营利润增长24%。更值得关注的是,四季度它的资本开支高达366亿元,同比环比都明显抬升,主要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了,而且这个资本开支水平可能将是未来季度的常态。 相比,阿里 $阿里巴巴(BABA)$ 对应Q4资本开支是314亿元,腾讯成为国内科技类上市公司Q4资本支出最高的一家。据媒体报道,整个2024年腾讯大约从英伟达 $英伟达(NVDA)$ 手里买了23万张GPU芯片,字节跳动大致上也买了这么多。随着英伟达Hopper系列芯片疯狂涨价,扫货买卡的成本也将高企。 不久前,阿里对外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的基建。这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投资,超过该公司过去十年在此领域的投入。如果均摊到季度,每季度投入将是317亿。另据第三方机构测算,字节跳动2024年的AI相关投入大约是800亿元。不难看出,在这个“全民AI”的时代,大厂之间已开启新一轮“基建竞赛”。 放眼全球,这个发力时间点与国外公司基本一致,“买卡”则略有一点滞后,主要是之前国内大厂受环境影响增速和股价一度受挫,投资加码有所放缓。第三方机构统计,字节跳动和腾讯2024年购买英伟达H芯片的总量加起来基本与第一名微软持平,分列二三位,而第四至七位依次为Meta、特斯拉、亚马逊、谷歌。在数据中心与AI领域持续投入的亚马逊最近表示,2025年的资本性支出将达到1000美元,主要用于AWS的AI建设。 可见,继全球互联网公司大力度回购股票之后,又开始齐
      1,066评论
      举报
      腾讯Q4狂扫货,大厂进入新一轮“基建竞赛”
    • 小冉冉小冉冉
      ·04-19
      “元宝+微信”的组合拳,其实透露出腾讯正在把AI从To B业务,转向To C生态的深度融合。 我看好腾讯的几点理由: 1)AI助手直接嵌入微信,是用户增长逻辑的结构性强化,天然日活、数据、交互闭环全部打通; 2)28000人史上最大招募,不是短期拼图,而是长期技术护城河的全面升级; 3)游戏产业受美关税影响最小,估值仍在合理偏低区间,是港股中最优质的“稳健型科技资产”。 现在腾讯的逻辑已经从“广告+游戏双主线”升级为“内容+AI+平台化”的多核心驱动。 我已经布局,看的是Q2-Q3的数据兑现能力+AI产品节奏落地,目标就是下一波估值修复。 你们觉得,这次腾讯能复制“AI+社交”第二曲线吗? 还是只是一次技术热度的高开低走?
      718评论
      举报
    • 美股解毒师美股解毒师
      ·03-19

      腾讯Q4:游戏广告现惊喜,联营利润超预期!

      3月19日港股收盘后, $腾讯控股(00700)$ 公布了24年Q4以及全年财报。翻看24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腾讯完整展示了复苏回暖周期中大科技企业的新气象,一方面是收入端开源进一步加速,同时成本端也并不拘谨,重新开始投入周期,尤其是Q3提到的增加资本开支投入(AI方向),而另一方面利润端也开始奔放,不仅是前几年降本增效后费率降低,联营公司的利润以及投资收益也使得分母加速增长。叠加当前的科技行业领衔的中国资产大反弹,市场正在进行重估和定价,短期内需要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从HF到LO)资金的接替,长期还是要看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以及AI时代能带来的新增量。腾讯对股东的回报一向慷慨,24年全年回购超千亿,同时计划2025年继续回购800亿港元(也就是单日3-4亿的水平),这不仅能进一步加强股东信心,也可能迎来与 $苹果(AAPL)$ 一样的长牛行情。Q4业绩主要表现如下收入增速重回两位数(+11%),实打实的超预期,且超预期程度(Surprise)创过去两年最佳;游戏、广告是两个主要的超预期板块,其中国内游戏受益于低基数以及游戏上升周期的释放,广告业务则是微信联盟广告效率的提升(引起几乎全行业的增长);而金融科技、社交网络则与市场预期基本持平,较好的是Q4理财和商业支持均有销量上升。收入成本增长主要是游戏内容以及服务器带宽,虽然整体毛利率增速高达17%,但市场预期原本就不低,实际毛利率略低于预期(52.6%vs53.3%)。不过因为三大费率保持稳健水平,营销开支稳定在6%yoy,人力开支占比17%(AI方面的投入有所增长),所以整体经营利润(EBIT)虽然增速较高(+24%yoy),但实际上仍略逊预期(514.8亿vs52
      1.81万4
      举报
      腾讯Q4:游戏广告现惊喜,联营利润超预期!
    • 直击业绩会直击业绩会
      ·03-20

      腾讯2024Q4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点击观看腾讯2024Q4业绩电话会回放 $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肯尼思·方第一个是关于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对财务的影响。因此,随着我们加大人工智能资本支出,我们的利润率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额外折旧和研发费用的拖累。因此,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我们专注于高质量增长,我们的利润率显著提高。那么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在增长和盈利能力提高之间取得平衡?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小店。第三季度,我们推出了微信小店和蓝包赠送功能,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管理层能否与我们分享今年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主要举措?詹姆斯·米切尔人们说生命中唯一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死亡和税收。作为一名公司高管,我认为如果我们说利润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太失礼了,我们当然不相信这是事实。就增加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支出而言,腾讯历史上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对各种不同项目的研发支​​出。因此,我们并不认为研发支出本身会对我们的利润率造成压力。资本支出是一个更微妙的话题,因为我们在去年第四季度确实将资本支出提升到了一种新的更高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量资本支出将在未来几年内转化为增量折旧。但值得深入研究的是,资本支出究竟会在哪里,以了解折旧是否会成为利润压力。因此,资本支出最直接的用途是 GPU,以支持我们的广告技术,以及在较小程度上支持我们的游戏业务。您可以从我们的结果中看到,您可以从 Mar
      2,319评论
      举报
      腾讯2024Q4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 理想之城理想之城
      ·04-18
      $腾讯控股(00700)$ 按照最保守的方式给腾讯估值,正常预估腾讯2027年的利润是3000亿人民币。对应的合理估值大概是8万亿港币,每股800港币。
      890评论
      举报
    • 美股解毒师美股解毒师
      ·03-19

      腾讯音乐Q4业绩“双重奏”,为何外资偏爱?

      $腾讯音乐(TME)$ Q4交出一份“盈利超预期、用户存隐忧”的财报。 $腾讯音乐-SW(01698)$ 短期看,高分红+回购支撑股价;中期需验证订阅用户增长回升及ARPPU提升逻辑;长期竞争格局仍是最大变量。业绩情况和市场反馈核心财务表现总收入:Q4 74.6亿元(+8.2% yoy),预期72.9亿元;全年284亿元(+2.3% yoy)调整后净利润:Q4 25亿元(+43% yoy),预期22.3亿元;全年81.4亿元(+30.7% yoy)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全年152.3亿元(+25.9% yoy),Q4 40.3亿元(+17.9% yoy)付费用户数:Q4在线音乐付费用户1.21亿(+13.4% yoy),SVIP用户超1000万ARPPU:Q4在线音乐用户11.1元(+3.7% yoy)市场反馈:高开高走,美股隔夜收涨15.54%(3月19日),市场反馈正面,反映业绩超预期。市场大多认为成本控制和长期增长逻辑不变。投资要点业务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在线音乐反而成增长引擎收入结构优化: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60%提升至2024年的76.5%(全年217.4亿元,+25.5% yoy),社交娱乐收入持续收缩(-36.1% yoy)。订阅业务驱动: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全年增长25.9%,付费用户数连续9季度增长,Q4达1.21亿(全球第二大付费音乐平台)。SVIP战略见效:SVIP用户超1000万,ARPPU提升至11.1元,用户分层策略强化变现能力。内容与平台协同,技术赋能用户体验内容生态深化:与SM娱乐、Kakao娱乐续约,拓展音效、演出及衍生品合作;新增刀郎、罗大佑等独家内容,提升用户粘性。AI技术应
      1.01万1
      举报
      腾讯音乐Q4业绩“双重奏”,为何外资偏爱?
    • 欲山行欲山行
      ·04-18
      $腾讯控股(00700)$ 微信+AI,QQ+AI,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AI,腾讯在社交生活和办公方面,AI有先天优势
      530评论
      举报
    • 读财报话新股读财报话新股
      ·03-21

      540元的腾讯:AI豪赌VS分红缩水!

      北京时间3月19日港股收盘后,腾讯 $腾讯控股(00700)$ 交出了2024年四季度的成绩单。 这份财报不仅牵动着自家股东的心,更让算力基建和AI产业链的投资者们集体屏息。 当所有人都在追问"腾讯怎么打AI这张牌"时,我们先从最出人意料的业务表现说起。 一、广告和游戏意外超车 先看最让市场意外的数据: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四季度,腾讯广告业务硬是跑出了17%的增速,毛利率飙至57.7%的历史新高。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被视作"烧钱黑洞"的视频H广告,如今已成为仅次于朋友圈的第二大现金牛。 这背后是腾讯社交流量的强势支撑:当其他平台还在为流量发愁时,维信生态里的视频H、小程序和搜索广告正在持续释放红利。 游戏业务同样上演逆袭戏码! 虽然四季度新作寥寥,但《三角洲行动》PC端的亮眼表现,叠加海外市场三季度的流水递延,硬是扛住了行业寒冬。春节期间《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老将再次证明:在游戏江湖,腾讯的常青树IP依然是定海神针。 二、千亿基建计划浮出水面 但本季财报真正的重头戏藏在资本开支里: 四季度单季390亿的投入,直接把全年预算从总收入的5%-10%拉高到10%-15%。 按这个节奏,2025年腾讯可能要砸800-1000亿搞AI基建。 这个数字虽然低于产业链的激进预期,但相比去年已经暴涨40%+。 这些真金白银的去向很明确:服务器集群、算力中心和研发团队。 财报显示,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8%,光是服务器成本就吃掉大块预算。 管理层显然在赌一个未来:现在每分钱投入,都是在为AI时代的生态位卡位。 三、股东钱包缩水真相 不过豪赌是要付出代价的。 四季度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净现金储备环比蒸发200亿。 更让投资者揪心的是股东回报,相比去年缩水16%。按当前6375亿美元市值计算,回报率已跌破3%。 这
      1,506评论
      举报
      540元的腾讯:AI豪赌VS分红缩水!
    • 启程巴芒阁启程巴芒阁
      ·03-01

      启程实盘周记20250221

      本周交易 本周卖出最后1/4小米,价格49.4港币。 卖出理由: 1 高估卖出。 达到重新调整后的买点48港币,原来卖点38港币。这次调整卖点,是基于2024年的预计净利润,已经未来三年净利润25%的增长得出的。 没想到市场这么给力,本周直接突破了。 上涨的原因之前分析过,没想到市场涨起来,完全不看估值了,现在从市盈率看已经60倍了。虽然未来小米可能因为增长,市盈率会下降,但这个可能还是打问号了。现在大家相信小米会爆发式的增长,跨越式的增长。 有人开始看到100港币了。 赚我该赚的钱,感谢现在为梦想买单的朋友。 卖出小米的钱,打算一部分拿来换车,小米YU7是考虑的车型之一。 目前持仓 目前十大持仓:贵州茅台37%,腾讯25%,珍酒李渡11%,苹果7%,谷歌6%,小米集团5%,农夫山泉5%,五粮液3%,伯克希尔3%,阿里巴巴2%。目前九大持仓占比88%(其中科技股占比45%,白酒股占比51%;A股占比40%,港股占比48%,美股占比16%),还有12%观察仓仓位。 本周持仓情况 图片 图片 收 益 重要事项 随思 本周记账收益为9.38%,年化收益为1.76%,近1年的收益率为22.6%。整体持仓市值,也到达了一个里程碑。 最近一年的收益,超过了我主业的税后收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里程碑。 如果每年都能保持这个水平,副业收入马上要超过主业收入了。复利的力量是巨大的。 虽然绝对收益还不高,但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对未来很有信心,对我的当前持仓很多信心。 股市有一句话,叫七亏二平一赚,我现在处于一赚的行列。 在过去五年的投资经历中,做到了五年有四年超越指数。指数上涨的时候,我比指数涨的多,指数下跌的时候,我比指数下跌的少。 五年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五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五年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看巴菲特赚钱很容易,但学巴菲特赚到钱却很不容易。
      1.72万6
      举报
      启程实盘周记20250221
    • 小虎活动小虎活动
      ·03-17

      【有奖竞猜】港股科技巨头财报来袭!小米、腾讯、美团谁将脱颖而出?

      本周,港股市场迎来三大科技巨头——腾讯、美团、小米的财报发布。它们的业绩表现不仅关乎自身股价走势,也可能影响整个科技板块的市场情绪!腾讯、美团、小米发布财报,你最看好谁?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参与竞猜。📅 财报发布时间:📢 财报亮点抢先看!💡 小米:EV+高端手机,双引擎驱动增长小米集团 将于2025年3月18日(周二)发布财报,根据彭博一致预期,小米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58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251亿人民币,调整后EPS为0.943元。 点击预约电话会议小米2025年的财报看点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EV)和高端智能手机的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小米的销售额将实现20%以上的增长,其中EV业务将成为主要驱动力,根据彭博分析师预期,其销售额可能激增171%,达到88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9%。新推出的YU7 SUV和第二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产能。智能手机业务也将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和高端机型占比的提升,预计销售额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此外,互联网服务业务的高毛利率(70-80%)将继续支撑公司盈利。总体来看,小米的EV业务和高端智能手机战略将推动公司未来几年的强劲增长。💡 腾讯:游戏、广告、金融科技齐头并进 $腾讯控股(00700)$ 将于2025年3月19日(周三)发布财报,根据彭博一致预期,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687.4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为532.84亿人民币,调整后EPS为5.473元人民币。
      1.77万8
      举报
      【有奖竞猜】港股科技巨头财报来袭!小米、腾讯、美团谁将脱颖而出?
    • 美股解毒师美股解毒师
      ·03-17

      2025春节周期的消费如何?(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分析)

      1-2月消费市场呈现“政策驱动高增长、升级与分化并存”的特征。以旧换新政策对通讯、家电等品类拉动明显,服务消费和乡村消费成为新增长点。整体情况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较2023年全年增速(3.5%)加快0.5个百分点,显示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其中,扣除汽车后的消费品零售额为76,838亿元,增速更高达4.8%,表明汽车消费对整体增速形成拖累。2月环比增长0.3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进一步印证消费回暖趋势。不同品类表现高增长品类: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6.2%,领跑所有品类。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叠加5G设备升级需求释放,推动手机、智能终端等产品销售。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8%,可能与开学季、企业复工采购办公设备相关,也反映数字化办公需求提升。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0%,显示居民对健康、休闲消费的投入增加,消费升级趋势延续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0.9%,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及节能补贴刺激。粮油食品类:增长11.5%,作为基本生活必需品类,需求刚性较强。中低速增长品类:结构性分化家具类:增长11.7%,可能与房地产竣工端改善、装修需求释放有关,但增速低于同期地产政策效果餐饮收入:增长4.3%,高于商品零售(3.9%),显示服务消费持续恢复,春节假期及线下消费场景修复贡献显著。网上零售: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0%,但增速低于整体网上零售额(7.3%)。分品类看,吃类(10.8%)、用类(5.4%)增长较好,穿类下降0.6%,反映线上消费更偏向必需品。负增长或低迷品类:需求疲软或政策调整汽车类:下降4.4%,主要受2023年底促销透支需求、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同时高基数效应加剧同比下滑。品牌专卖店:零售额下降0.8%,可能与线上渠道分流、消费者偏好折扣渠道(如超市、便利店)有关。穿类商品
      9,9972
      举报
      2025春节周期的消费如何?(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分析)
    • CS Trading RoomCS Trading Room
      ·02-20

      港股复盘+这轮行情的演绎就远没有结束,星辰大海,还在后边!

      港股复盘:朋友们早晨,港股复盘改为早上发文了哈,因为晚上消息汇总复盘,在开市前给大家更新,方便大家阅读和交易。 昨日(2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14%,报22944.2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9%,国企指数跌0.15%。港股通方面,昨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入103.25亿港元。 盘面上,科网板块股多数走低, $美团-W (03690.HK)$跌3.01%, $哔哩哔哩-W (09626.HK)$跌2.27%, $小米集团-W (01810.HK)$涨2.17%, $百度集团-SW (09888.HK)$跌2.05%, $阿里巴巴-W (09988.HK)$跌1.74%, $京东集团-SW (09618.HK)$跌1.53%, $腾讯控股 (00700.HK)$跌1.13%, $快手-W (01024.HK)$涨0.26%, $网易-S (09999.HK)$跌1.81%, $商汤-W (00020.HK)$涨0.55%。 港股复盘+这轮行情的演绎就远没有结束,星辰大海,还在后边! 半导体概念股全天大涨, $华虹半导体 (01347.HK)$涨近23%, $脑洞科技 (02203.HK)$涨超44%, $康特隆 (01912.HK)$涨超20%, $晶门半导体 (02878.HK)$涨超15%, $中电华大科技 (00085.HK)$、 $上海复旦 (01385.HK)$涨超9%, $中芯国际 (00981.HK)$涨超8%, $宏光半导体 (06908.HK)$涨超7%, $英诺赛科 (02577.HK)$涨6.60%。 港股复盘+这轮行情的演绎就远没有结束,星辰大海,还在后边! 苹果概念股齐涨, $舜宇光学科技 (02382.HK)$涨5.40%, $丘钛科技 (01478.HK)$涨4.72%, $瑞声科技 (02018.HK)$涨3.9
      1,562评论
      举报
      港股复盘+这轮行情的演绎就远没有结束,星辰大海,还在后边!
    • 中环杰哥投资探秘中环杰哥投资探秘
      ·03-19

      实盘+美港股解读 – 美股低位振荡,港股稳步前行 3/19

      实盘: 美股,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关税政策的明朗化,一个是经济轻微衰退的时间点,这两个点决定了美股何时筑底和何时启动,长线的逻辑极为坚实,中期要关注这两个点,短期,不好做可以少做,或者关注港股或者其他,这是整体策略。再说港股,因为是在势头上,很多时候不讲理,但,这就是趋势。 $标普500$ 低位振荡,市场在犹豫中迎接关税政策 1,盘面情况, 大盘在夜盘时段就一路下行,中间虽然有所回升,至正式开盘还是低开不少,之后就是继续大幅下挫。随后在低位小幅震荡,没有太大变化,最后道指标普中阴下挫,纳指大跌。 2,K线分析, 最近几日的行情,本质上没有形成一个明显的方向,向上无理由,向下幅度有限,处于一个较为混沌的状态,周线上看,是有希望企稳的,但是,目前还在博弈之中。月线看还是一个很强势的状态。因此,短线胜率并不高,中长期则需要一个好的心态。 3,市场消息和基本面, 市场上最热闹的关注点,毫无疑问就是皮衣老黄的演讲,从几个方面讲,首先,算力需求几乎是永无止境的,其次,AI进展已经不小。最后,希望很大,而意外惊喜没有。但,短期来说,市场没有心思考虑这些。当然,市场不会遗忘,后期会有弥补的时候。同时,美俄谈判也会影响情绪,结果可想而知,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总的来说,惯性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市场需要一些爆发点。 $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大幅下挫,大盘科技股更加羸弱一点,走势和指标也比较差,但,也没有超出低位振荡波动的范畴。想短线操作,或者抄底,那么就属于逆势抄底了。不过,要是从长周期看的话,却是好时机。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极度悲观,这就是心态心境的磨炼了。投资到最后,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智了。 $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前几天曾经连跌4天,但是,因为趋势在,走势也配合,所以,市场给我们发出的信号,一点也不悲观,反而是极好的机会,就今天来说,恒指在大涨后依然强势,恒科在大涨之后,虽然盘中
      6,963评论
      举报
      实盘+美港股解读 – 美股低位振荡,港股稳步前行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