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一个无比重要的话题:在牛市里如何逃顶?

@扑克投资家
编 辑 | 张旖旎 作 者 | 老庞 来 源 | 庞观者清 经过一周的放量大涨,牛市已经来了,相信这个问题大家已不会再有争论。今天的市场下跌,只是上涨中的小插曲,也无须过分解读。 当前革命的主要问题是:这轮牛市能持续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应该理智地选择下车落袋为安。所以,老庞今天专门来讨论一个技术性话题:在牛市里如何逃顶,以及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逃顶的时候? 毕竟,每一轮牛市下来,能够守住胜利果实固然大有人在,但亏损者也不在少数,许多盲目冲进来的新韭菜最后都当了炮灰。这就像战争一样,伤亡率最高的,永远是新兵。 所以,今天聊这个话题,从投资哲学上,有普世意义。 切入正题之前,老庞先聊聊A股的前两轮大牛市。第一轮,是2007年那波大牛市,老庞当时几乎是凭直觉,模糊地判断对了顶部。第二轮牛市,是2014-2015年那一波,老庞已实际参与,几乎是精准逃顶。 所以,聊这个话题,老庞多少还有些发言权。 2007年下半年,那时我刚从一家藤校毕业,进入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成了一名分析师,做中概股方面的投资。当时在海外,一直对国内A股没怎么关注,但当年9月,我从美国回国内出差时,市场的狂热很快就感受到了。 当时上证指数在5400点左右,市场已经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北京见朋友时,大家几乎都在谈论股票,似乎每个人都挣到了钱。比如,我一个做日本旅游的朋友,本来有很好的职业,收入也不错,但已经辞职,专门炒股,据说这样挣钱既快,而且轻松。 另外,我去参加朋友的饭局。散场后和其中一个老朋友坐地铁回家。这个朋友是做IT的,以前从来不碰股票。但是,在回来的路上,他借着酒意,一路上和我大声谈论股票投资,根本不在意旁边投来的目光。 再加上一些其他见顶的征兆,我后来提醒身边的一些朋友,说看这么狂热的情绪,股市估计是快要见顶了,还是赶紧收手吧。 结果,在大约一个多月后,沪指便见顶,达到了那个目前仍然难以企及的高位:6124点。 第二次牛市,我已经亲身参与了。2014年我回到国内,2015年,决定拿自己的资金尝试投资一下A股。说实话,在海外待了近十年,对国内股市其实挺隔膜,但没想到赶上一轮牛市,也算运气不错。 这一轮牛市从2014年11月份正式启动,经过一番大涨后,在2015年春天经过一段休整,从3月中旬起,又进入新一轮上涨。我一直有记投资笔记的习惯,所以每天都记下了市场动向及自己的一些判断。 随着市场日趋狂热,我也变得更加谨慎。比如在2015年4月22日,我在投资笔记里写道: “现在每天万亿以上的成交额似乎是常态。前天还创出1.8万亿以上的成交天量。 从逻辑上,本轮的股市上涨,还是资金面推动,银行一再降准降息,房地产也不太适合做投资,理财产品收益日趋下降,多出来的钱都跑到股市里。所以,从基本面上看,股市的表现背离了基本面,但是这种短期内的暴涨可能还会继续”。 2015年5月25日,我的投资笔记写道:“行情继续上演火爆,成交也屡创天量。数据显示,沪市成交金额上周五再破1万亿元大关,而此前的4月20日、4月28日,沪市成交额已两度破万亿大关。按最近这一段的涨势,确有些担心了”。 2015年6月8日,周一,我决定对所有A股清仓,并提醒身边的朋友股市可能要见顶了。在当天的投资笔记里,我写道: “昨晚将A股全部公司的数据倒进Excel, 发现市场上目前几乎没有便宜的股票了。除了银行和地产股还在10倍以下外,大部份蓝筹股也不便宜,市盈率在30倍以上,甚至更高。创业板的市盈率早就过百了。整个市场估值明显偏高。觉得去猜测股市的顶部没有意义,还是安全第一,决定全部清仓。” 当天新浪财经的综述是这样的: “周一沪指劲升,午后拉升冲破5100点,上探5146.95点创近7年半新高。银行股高歌猛进涨超7%,保险、金融股紧随其后,两桶油持续抬盘。沪深两市成交额再破2.3万亿元。创业板回调近5%。银行股勇往直前涨超7%,14只个股涨幅涨超5%,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涨停。保险、券商股飙升涨超5%。” 当天上证指数收于5131点,事后看,这一段描述几乎是见顶的前兆。一个星期后,6月15日,沪指最高达到5178点,这也是本轮牛市的最高点。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内,市场全线溃败,到当年8月底,沪指就下跌超过40%,宣告本轮牛市的结束。 面对新一轮牛市,在连续放量大涨了一周后,身边已经有人不淡定了。比如,最近这两天就总是有朋友问我,要不要跑?我开玩笑说,第一浪还没走完,跑什么跑。 当然,我不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信奉者。但是,以目前的态势,股市刚涨了几天就琢磨着闪人,就仿佛你去参加宴会,刚上了几道冷盘凉菜,你就嚷嚷着要提前退席一样。 牛市来了,尤其是中国的牛市来了,老庞以为,不能单纯地从基本面和估值的角度,去推测牛市什么时候会结束。股市的上涨,从来都是受各种变量的影响,比如基本面、资金面、以及情绪面。 所以,要判断牛市的开始以及牛市的结束,还需要从交易量、两融余额等关键市场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并参照过往历史、结合一些不易定量的外在现象进行综合研判。 先看看最近几天的成交量。从7月2日以来,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从本周一的7月6日开始,两市成交额连续5天稳定在1.5万亿元以上,其中两天超过1.7万亿元。 像如此大的成交量,是明显超过去年春天那一波行情的。当时沪指从年初的低位启动,到4月中旬时,涨幅接近30%,许多人已经在喊新一轮牛市来了。 但是,这波行情的交易量并没有起来。高峰时期交易量基本上不超过1.2万亿元,大部份时间均在8000-1万亿元之间徘徊。交易量没跟上,也注定了这波行情是一波短命的行情,并没有转化成牛市。 但是,目前国内A股这一波行情,在交易量上明显放大,也只有2014-2015年那一轮牛市可以相比。从下图看,进入7月后,交易量迅速突破1万亿元的关口,最近一周一直维持在每天1.5万亿元以上的高位。 再看看2014-2015年那波牛市。它真正引起全面关注,实际上是第二阶段,即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启动,两市成交额开始突破1万亿元。从4月中旬起,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成为常态。 从5月下旬和6月中上旬,这是牛市处于最后疯狂并加速赶顶的最后阶段,两市成交额一直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甚至不少天突破2万亿元的成交额。 所以,和上一轮大牛市相比,本轮牛市启动时的力度从交易量角度还要强一些。但连续放了涨了几天,只能说是宣告本轮牛市的开始。现在如果就谈论什么见顶,老庞以为还是早了一些。 将本轮行情的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和上轮牛市进行对比,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蓝线代表沪深两市成交额,对应左轴;红线代表两融余额,对应右轴)。 在2015年牛市后期,成交量固然维持在1.5万亿元上,甚至高达2万多亿元,两融余额也从2015年3月初的1.3万亿元左右飙升至6月份的2.2万亿元。两融余额的大幅上升,其实也预示着股市见顶了。(当然,熟悉情况的都知道,2015年那些没有统计进两融余额的场外配资规模可能更大) 下图是今年初两市成交额及两融余额的变化。(同样,蓝线代表两市成交额,对应左轴;红线代表两融余额,对应右轴) 今年这波行情,伴随着交易量的上涨,两融余额也从上周的约1.15万亿升到目前的1.32万亿元,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和2015年高峰时期的2万多亿元的两融余额比,还显然差距明显。 所以,老庞对这轮牛市的判断是,宴会才刚刚开始,别先想着闪人。 如果牛市持续,那么买什么呢?稍微炒股有些年头的老股民都知道,牛市一来买券商,因为券商股的弹性大。但是最近券商几乎都涨了一大波,平均涨幅大约在30-40%之间,又担心追入被套,所以会有些纠结。 老庞也做了点专题研究,结论如下:如果这一波牛市的结论成立,买入券商股似乎还是相当好的选择。这就仿佛你虽然可能错过了宴会的开头,但至少比完全错过要强得多。 先看一下券商股在去年初那波小牛市中的表现(那波行情从低位上涨了近30%,只延续了大概三四个月,自然算不上牛市)。但即使如此,在那波短命的行情中,券商股在区间内的平均涨幅达到77%。 如果是一轮大牛市,比如像2014-2015年那一轮大牛市,券商股的表现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下表是一些主要券商在那轮牛市中的表现(区间为2014/7/15-2015/7/15) 从中可以看出,券商股在此期间,最大涨幅均在2倍以上。风头最劲的当属当时的互联网券商领头羊东方财富,最高涨幅高达13.5倍。在整个区间内,券商股涨幅也几乎均在1倍以上。 当然,市场一旦掉头向下,券商股的跌幅也是惊人的,大多数跌幅接近一半。所以,要不要持券商股,取决于你对市场的判断。如果认为牛市能继续,现在上车券商股似乎时机还不晚。如果认为牛市有可能夭折,券商股最好还是别碰。 敢玩券商股的,都需要一个大心脏。如果既不想错过牛市,又不敢拿券商股,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老庞觉得不妨买一半沪深300的ETF,再买一半创业板指的ETF,从结果看,我认为会大概率地超过自己的选股。 好了,今天侃的有点长,就先聊到这吧,下次见!
一个无比重要的话题:在牛市里如何逃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