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己的理财观的初步形成
今天实在是太忙了,鉴于自己立了小小的flag,跪着也要完成,决定写写自己的理财观的形成。
说来非常惭愧,我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就选修过一门理财课程,但是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全然忘记,只记得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老师推荐说基金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当时年少,想的是来到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要和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什么钱不钱的,谈起来俗气难当;另一方面,少年时多爱繁华,好美食,好鲜衣,好华灯,好烟火,想的是落花踏尽,白马春风,哪会考虑什么量入为出,积沙成塔。
工作的头五年,工资甚少,烦恼也甚少。懵懵懂懂地度过好几载春风夏月,秋霜冬雪。如果有剩余的一点点工资,全部放在存折里存成了定期。余额宝是我第一次受到的关于货币基金的理财教育,当时尝试着买了非常少的一些份额。然后爱上了每天去手机上看一眼增加的几块钱收益的乐趣。那时候宝宝类理财的产品基本能到万一的日收益率,而且存取方便,成为我的第一个入门理财产品。顺着宝宝类货币基金,又逐渐挖掘了银行和保险的理财类产品,基本年收益在4%-5%左右,至此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跨越。跨越以后,长达两年的时间,我都并未再前进一步。
大概在两年以前机缘巧合进入金融行业,认认真真考过基金从业资格和证券从业资格以后,开始试着看些启蒙书籍。《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穷查理宝典》是我当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三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对我的财商启蒙教育。作为一个出身于城市贫民阶层的女生,我很少机会能够真正去思考金钱的本质,也从来不知道驾驭金钱是需要知识、技巧和能力的。当我理清生钱资产、耗钱资产和其他资产概念,了解股市和经济周期的起起伏伏后,我仍然不敢去触碰个股,只是尝试购买基金,先是债券基金,然后是指数基金,最后才进入股票类的基金。非常非常的最近(大概两天前),才尝试进入美港股,试水买了几只REITS。
先不说理财带给我的金钱收益,因为这不是人生的重点。大概是因为真正开始接触理财的时候,几乎已经人到中年,堂堂岁月,一去如梭。长大了以后,居然渐渐地不再贪恋繁华,也不再害怕寂寞,对于物质和交游的执念几乎消失殆尽。布衣蔬食,安步当车,把兰蔻换成妮维雅,把LV换成普通书包,闲来无事时松花酿酒,春水烹茶,一月下来,居然发现真有一些余钱。每天花半小时看看财经新闻,学学各类理财知识以及如何看公司财报,用闲钱小试一下,倒也颇有乐趣。而且这种乐趣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发现真实的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和信任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有安全感,我的安全边际在哪里,我的学习曲线是什么样子,我是否能够足够自律完全依照自己拟定的投资计划去买入、长期持有和卖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根据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市场情况正确地修改和迭代既定的投资计划。这些反省和试水带给我的价值和乐趣,远远超过了赚钱的价值(当然,我也没赚啥钱)。虽然感觉自己离财务自由还有相当长一段的距离,但毕竟也算是多少扩宽了自己的认知范围,了解了和金钱以及和自我的相处方式,也算是颇有收获。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吃饱了好好好·2021-01-08文笔怎么这么好,文案工作?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