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好了。就是下一步。爆发了
iPhone14在印度提前开产,中国制造业要有危机感
@王新喜:
日前印度计划在印度开产iPhone14的消息引发了业内的关注与热议。 有分析师表示,预计到2022年年底,5%的iPhone 14生产会被苹果转移到印度,届时印度将成为仅此于中国的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某种意义上,iPhone14提前在印度开产,可能是库克的一场制衡中国市场的供应链转移。 iPhone在哪生产,苹果的战略重心就在哪 事实上,苹果要重兵印度市场以及要在印度生产iPhone,其实谋划了很多年。早在2017年苹果公司的 iPhone SE智能机就首次在印度当地生产了。在2020 年 9月份苹果公司还推出了印度在线商店,并在印度开设了 Apple Store 零售店。 根据目前的消息是,苹果已经开始在印度生产今年新推出的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机,此时仅距离iPhone 14系列正式发布不到三周。而在过去,通常是在新一代iPhone发布6-9个月之后,才会在印度进行生产。 也就是说,iPhone14系列的提前生产这一信号显示苹果在印度的生产布局正在走向完善,据悉,2025年有超过25%的iPhone将在印度完成制造,此外还有20%的iPad和苹果手表、5%的MacBook、65%的AirPods将在越南制造。 据悉目前印度已经开产了包括iPhone SE、iPhone 12/13等机型。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于9月1日表示,今年iPhone 14于印度的量产进度仍较中国迟约6周,但差距已明显缩小。因此可以合理地预计,印度和中国将能够在明年同时生产新的iPhone 15。 这意味着苹果要把印度的供应链打造成一个与中国制衡的供应链市场,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对进口商品征收巨额税费,倒逼苹果在印度本地建厂,过去国产手机在印度大建工厂,也是类似的原因。当前苹果也越来越意识到了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性。 印度的人口红利,苹果垂涎已久 苹果过去多年来,对印度市场一直非常谨慎,也一直打不开印度市场。印度本土化制造的生产效率与产业工人以及制造业总体水平与中国相比仍然差距巨大。苹果对于制造工艺、资本规模、生产效率、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富士康要仓促要在印度设厂,在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供应链支撑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机械化方面都会遭遇一定困境。 但是印度的人口红利与市场,是苹果一直想要拿下但始终无法攻克的市场,但从今天的全球市场格局来看,印度可能是不多的能够打开iPhone市场增量的市场。 尤其是,印度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依然非常快,正在向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迈进,超越中国的人口数量可能是时间问题,这在全球都非常罕见,尤其是印度高端手机市场正在飞速增长。有数据显示,2021 年的销售额与2020年相比,同比增长了 90%。苹果如果能像三星、小米甚至OV一样,打开印度的市场空间,那苹果的销售潜力无可限量。 因此,在今天全球电子产品销售放缓的当下,苹果没有理由一直放任印度市场,它有十足的理由去想方设法打开印度市场,而要打开印度市场,在当地生产、建厂、重资产布局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国产手机多年深耕,印度本土制造业集群在走向完善 事实上,作为供应链大势出身的库克,一直在寻求供应链的安全与平衡之策略。 本质上,苹果一直在寻求自己的安全感,不让任何一个供应链环境对自身形成无可取代的地位,对苹果造成议价权上的威胁。而从如今来看,苹果的这种双供应商策略也对相当给了国内众多厂商成长壮大的机会,当然,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借助苹果转型升级的机会。 因此,对于苹果将供应链转移到印度,中国制造业需要有一定的危机感,过去印度手机市场在与国产手机竞争中在技术与产品质量层面败下阵来,是因为印度缺乏本土的供应链代工产业集群,许多印度本土厂商比如Micromax 都是依赖深圳代工厂代工再在印度组装销售,但随着印度本土产业链的发展,印度的手机代工与制造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当然,印度本土手机制造产业链集群的发展,也少不了小米、OV等国产厂商之功,从国产手机厂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厂商都在印度设立了工厂,vivo、OPPO、小米、金立等,过去都在印度投资建厂深耕本土化,与手机供应链配套的建设都已经落地印度,这对于推动印度手机供应链集群的完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与推动作用,从小米OV各大厂商来看,它们在印度市场已经形成重资产深耕的格局。数据显示,目前小米在印度有7座工厂,为印度贡献了2万多就业岗位。 而vivo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两度在印度建厂,在印度销售的智能手机,100%为印度制造。而 vivo 今年初还宣布在印度投资30亿元人民币,将印度智能手机年产能从 6000 万部提高到 1.2 亿部。 因此,苹果这个时候开始在印度进一步开产深耕,也是源于印度本土的制造业基础已经完善好了,加上苹果也看到中国大陆市场的电子产品消费需求正在走入瓶颈,因此,苹果也需要寻找增量市场。手机制造业产业链的转移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业务与消费需求驱动。 也就是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增量空间不大,换机需求放缓,但印度市场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对于一家手机厂商而言,它的生产工厂在哪里落地,意味着它的销售战略重心在转移。 中国制造业要有危机感 国内需要认识到一个现实是,我国的制造业在GDP的占比一直在逐步下滑,从2011年开始到2020年就一直在下跌,此后更是从2016年的32.45%跌到2020年的26.18%。到2021年才上升了一点,为27.4%。 对于国内手机制造业而言,需要思考的是通过技术的升级推动自身向上游高标准技术升级,与国内手机厂商形成更深度的合作、渗透与技术共享,形成共赢生态,基于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不断提升供应链生产的品质与标准,带动整个供应链创新,向上游浮动,形成无可替代的技术竞争优势。 从过去来看,国产厂商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供应链新技术的诞生,许许多多苹果尚未采用的“黑科技”,如今在安卓手机上迅速普及,这就是整个手机制造产业链的升级转型。 因为如果印度制造在技术环节无法取代中国制造,那么苹果等厂商早晚还需要回到中国。只不过,这可能是最理想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印度可能会逐步蚕食中国的制造业订单,更多制造业大厂逐步迁移印度与越南。印度《商业标准报》称,未来几年印度将在相关制造领域发展出更强大的生态系统,并将自己定位为“下一个中国”。 当然,我们对印度经常抱持着取笑与看不上的态度,认为印度没有这个实力,但需要知道的是,过去西方国家以及日韩也是这样看待中国。对于印度制造的威胁,我们不应该过于警惕,但也不应该过于轻视。 毕竟,从iPhone生产在印度的比例上升以及提前的趋势来看,印度在未来几年可能将转移中国的部分手机制造产业链至印度,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笔者看来,这可能带动印度的手机制造业产业链集群。这种手机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在中国过去是经历过的。因为代工制造商需要依赖庞杂的供应商产业配套来生产,需求、环境、产业生态关联甚密。从而使得印度制造的手机生产与组装、研发能力得到强化,这反过来可能会导致中国手机制造业的竞争力被削弱。 尽管一个共识是,印度的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但想复制中国的成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中国的手机供应链乃至中国制造业都要思考,在未来,中国的这种不可替代的地位还会继续存在吗?大厂的转移是否会削弱本土供应链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当苹果供应链出现了外撤的迹象,但是中国本土的供应链能否依托本土的品牌的发展而存活并弥补它的业务线损失与就业市场的空缺? 如果相对成本更低市场需求更大的国家而言,国内缺乏劳动力成本优势,又缺乏在上游技术层面的主导优势,那么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优秀制造实体厂商跑向更具红利的国家。 如何维持自身的竞争力优势,中国制造业需要有危机感,苹果向印度转移供应链,是一场制衡中国供应链的战略转移,国内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制造业如何去应对这种未来的竞争,值得我们反思。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