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抠”出来的竞争力

2022 年,特斯拉全年单车毛利率为 28.5%,国内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这项数据分别为 19.1%10.4%9.4%

再看一组更有对比效果的数据:

被称为「全球最赚钱车企」的保时捷,2022 年交出总营收 367.3 亿欧元、单车毛利率 18% 的成绩单。这相当于去年保时捷每卖出一辆车,平均净赚约合人民币 16.5 万元。​

相比之下,保时捷的平均单车价格为 12.5 万美元,而特斯拉是 5.44 万美元

两组数据均表明,特斯拉是全球范围内最赚钱的车企,而特斯拉的赚钱绝技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降本

特斯拉硬件设计工程副总裁 Pete Bannon 将特斯拉的降本过程比作剥胡萝卜:

「剥一下不会有任何效果,但重复下去就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通过制造方式、垂直整合等技术革新,特斯拉的 BOM 成本已经从 2017 年的 8.4 万美元降为 3.6 万美元。」

但这显然还不是特斯拉想要抵达的终局。

在 3 月初特斯拉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宣布下一代车型平台的成本会降低 50%,这也意味着特斯拉新平台的成本或将降至 1.8 万美元以下(约合人民币 12 万元)。

本质上来说,系统性降本能力是一家车企的底层核心竞争力,就像特斯拉 CFO Zack Kirckhorn 所说:

「在这个行业,你对成本的管控,将决定你的生死存亡。」

「特斯拉第三代平台可以制造更小、更便宜的汽车,其生产成本和难度大约是我们 Model 3 的一半,」马斯克近期在摩根士丹利会议上说道。

01、12 万元的成本,特斯拉还要再「瘦身」

长远来看,挥舞着价格屠刀的特斯拉,也得通过降本增效控制自损率。

Zachary Kirkhorn 认为,特斯拉还将从设计层面继续减少生产成本,过去在动力总成系统方面,对于某些原材料进行了数量和性能方面的过度囤积,2023 年的目标是在第三代平台上减少这方面的成本。

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提取了特斯拉第三代平台关于「动力总成」的核心信息:

  • 不再使用稀土材料

  • 减少 75% 碳化硅原材料

电驱系统作为新能源时代的发动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凌和平认为,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系统,电驱系统整个成本大约占到新能源汽车的 10%。

目前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是永磁同步电机(含稀土)、无磁感应交流异步电机(不含稀土)两种电动机。

国内某电驱动供应商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使用稀土永磁材料,电机效率可以达到 97%,不用稀土虽然只能做到 92%,但成本可以减少 10%

除了特斯拉之外,日本和欧洲车企也在试图摆脱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比如宝马、奥迪、日产、马勒都开始研发、生产励磁电机。

稀土元素是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一个争论焦点,美国所使用的稀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相比之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备国,2020 年国内稀土储量为 4400 万吨,占比超过全球三分之一,而在稀土产量上,中国占据全球产量的比重更是保持在 55% 以上。

对于特斯拉而言,减少甚至不使用稀土,无论成本上还是供应链都是更优的方案,从 2017 年-2022 年,特斯拉 Model 3 驱动模块的稀土使用量已经减少了 25%。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另一个抓手是通过创新核心零部件的原材料降低成本。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传动系统中碳化硅已经成为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耐压能力强、效率高的优势,能够使纯电车型的 NEDC 续航里程提升 4%-5%,同时降低电池端和冷却系统共计 4000 元-5000 元的成本。

简而言之,碳化硅是一个增效、降本的半导体材料,但特斯拉为什么选择大幅度降低碳化硅原材料。

按照规划,特斯拉将逐步把碳化硅使用场景扩展到 OBC、充电器、快充电桩等,相当于平均每两辆特斯拉就需要一片 6 寸 SiC 晶圆,而如果以年产能 100 万辆 Model Y 为例,特斯拉一年需要超过 50 万片 6 寸晶圆。

截至 2022 年底,全球 SiC 晶圆总年产能在 40 万-60 万片,这也意味着,单特斯拉一家就能消耗掉当下全球碳化硅总产能。

另一方面,SiC 晶圆成本虽然已经降低了 55%(单价 6000 元),但对于硅材料依然存在近 5 倍的差价。

减少 75% 碳化硅原材料是什么概念?

以搭载意法半导体的 Model 3 为例,特斯拉可以做到将 SiC MOSFET 数量从 48 颗减少至 12 颗,芯片面积减少 75%,以及接近 10% 的成本下降。

简而言之,马斯克口中「下一代平台的生产成本将比现有第二代平台降低 50%」,本质上其实是特斯拉通过每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带来 1000 美元或者总成本 10% 的降本所叠加而成,包括不使用稀土材料、减少碳化硅原材料、简化线控、优化电池包尺寸等环节。

02、45 秒造一辆车,马斯克等了 11 年

当生产端的降本做到极致,便会引发整个生产模式发生质变。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特斯拉一直没有投产新车,而是在不断的扩展产能,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特斯拉已经有四座工厂投产使用,而这些工厂在满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260 万辆以上的年产量,接近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总产能。

特斯拉的制造效率是毋庸置疑的,短期内几乎难逢棋手。

但市场的担忧在于,这家以效率著称的新创车企,还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吗?

特斯拉最早造出了让消费者广泛接受的电动车型,产品的独特性、较高的性价比是其近年来销量长红的根基。

这与一百多年前福特推出 T 型车类似,通过改进生产方式,革命性地拉低了汽车成本并称霸市场。

首创流水线生产法之后,福特汽车年产量从 1 万辆飙升到 10 万+辆,而其它品牌汽车动辄两三千美元一辆,福特只卖 850 美元,1927 年推出的福特 T 型车,售价更是低至 290 美元,福特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接近 50%。

手握创新、品牌溢价、规模效应是福特上次行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三张「王牌」,但福特的教训是,只追求效率、忽视消费者需求,最终在市场中失意。

特斯拉不至于像当年的福特那样极端,「十几年固守一款车」、「甚至不愿意生产黑色之外其他颜色的车型」,但它也的确是当下产品制造效率最极致的车企。

「用更少的零部件与更多的软件」,这是马斯克在建设 Model S 产线时提出的目标。

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 Lars Moravy 和首席设计师 Franz 透露,在 2008 年,由于并无生产制造经验,除了多数零部件为了降低成本自己开发之外,减少零部件也是马斯克的主观意愿。

比如 Model S 在车内嵌入了一个 17 英寸的触摸屏,将原本汽车中的空调调节、车内娱乐设备调节等功能集成到一个屏幕中,除了应急灯等法律要求保留的实体开关,其他数十个按钮都被淘汰。

2012 年,特斯拉开始研发的 Model X,采用鹰翼门设计使其更像一个艺术品,但制造难度极大,马斯克也曾坦白特斯拉在 Model X 上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设计了太多复杂功能。

2016 年,在建设 Model 3 产线时,特斯拉转变了思路,将设计、工程和制造三方面进行合并统一推进,Model 3 的总装步骤从 2017 年的 198 个减少到了 2020 年上半年的 43 个。

2019 年,Model Y 采用的一体压铸技术的灵感,来自马斯克办公桌上的一辆锌合金玩具车,这家玩具厂在 1950 年代就用压铸方式制造这种玩具车,几秒钟就能造出一辆玩具车,一台铸造机每天能造 7000 辆,而马斯克就想用这种造玩具车的方式造车。

经过这些年的尝试,特斯拉首次公开第三代平台「一次性组装」的造车模式,首先减少汽车零部件数量,采用一体化压铸,并且特斯拉认为车的底盘就应该是车的一部分,电池就是底盘的一部分(CTC 技术),将座椅放在底盘上是最合理的方式,然后将车头、车尾还有带座椅的电池底盘同时组装上零部件。

具体来说,就是将序列组装和同步组装进行结合,把一条流水线拆成了几条流水线,同步作业。

Zachary Kirkhorn 透露,在新一代生产制造模式下,新款的 Model Y 的生产时间还可以缩短 40%,制造成本减少 50%。

据海外机构 Caresoft Global 拆解车辆发现,特斯拉的 ModelY(不包括电池)相比同类竞争对手至少具有 3000 美元的成本优势。

这也意味着,Model Y 如果投放到第三代平台生产,至少还能够降低 3000 美元的生产成本。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卡里·柯克霍恩表示,2023 年,特斯拉单车平均价格依然会超过 4.7 万美元,毛利率也会维持在 20%以上。

从创新理念上看,马斯克的招数很好理解:

  • 一是能去掉的零部件坚决去掉;

  • 二是不能去掉的零部件,想尽办法把它们聚合成一整块,不然就想尽办法找到更好更低成本的替代品。

把工厂当作产品去打磨,这也说明特斯拉最重要的产品不是产品,而是制造汽车的方法。

从电池到汽车、从消费者到产业、从技术到流程,降本是特斯拉所有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03、成本控制能力,新能源时代的定价权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局,是以价格战的方式展开的。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 40 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调价的车型超过 86 款,包括纯电、混动,以及燃油多种不同车型。

成本是价格的根本决定因素,与其说是价格战,倒不如说是一场成本战。

在 2022 年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认为一家企业要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也将会是小鹏汽车接下来要赢得竞争的核心能力。

与此同时,李想也将今年的毛利率目标定为 20%,认为这是一家几千亿营收的企业健康而又良心的毛利率,而李斌则是希望今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成本战该如何打,不同公司有不同解法,但总体上是摸着特斯拉过河。

比如何小鹏之所以大谈成本控制,背后一个原因是为了实现更大的规模,毕竟成本控制是实现规模的第一要义。

以弗里蒙特工厂 Model 3 爬坡过程为例:

2017 三季度 Model 3 开始交付,但受生产效率和电池产能制约影响,Model 3 爬坡进程不及预期。

2018 年一季度,Model 3 产线仍处于负毛利状态。2018 年三季度,Model 3 生产效率提升,周产量爬升至 5000 辆,毛利率提升至 20% 左右,当季交付 56065 辆 Model 3。

量产规模扩大后,单车折旧/摊销成本由 2017 四季度的 1.56 万美元下降至 6002 美元,汽车业务毛利率回升至 25.5%。

折旧摊销和可变成本的下降能够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是单车毛利实现跃升的关键。

截至 2022 年,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25.9%,如果按照特斯拉为了实现今年 30%-40% 的增长目标,主动抹平毛利率的话,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还有 17% 左右的降价空间。

作为对比,特斯拉 1 月份的这一「刀」,特斯拉的最高降幅才 13.5%。在这一场价格战中,特斯拉始终掌握纯电市场的定价权。

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唯有特斯拉和比亚迪展现出了巨大的成本控制优势,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两家企业都保持着核心部件的高自主率——不管是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还是通过自供。

反观其他自主品牌,在面对包括电池、智能化系统、芯片等新的供应商时,以往成本控制的工具开始失灵,这就是部分车企在销量上早已跨越了所谓的生死线,但卖一台、亏一台,越卖越亏的状况确始终得不到好转的原因。

以低价占领市场、用低成本保障毛利润率,特斯拉的如意算盘是 Model 3/Y/Q「三管齐下」。

2.5 万美元的新车虽然还未出现,但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已然在业内种下几分忌惮。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阿维塔 11 将在 3 月 24 日上市单电机版本车型,拉低售价门槛,比亚迪汉 EV 起售价已经下探至 20.98 万元,而海豹工信部申报的新款长续航车型动力缩水 60Kw,预计其售价将下调至 24 万元。

另外有消息称,小鹏 P7i 还有一款磷酸铁锂版车型拉低入门款价格。

这般架势就是像:「要么赶在特斯拉前面出手,要么等着特斯拉先出手。」

参考资料:

特斯拉超级流水线进化史https://mp.weixin.qq.com/s/3fIQpZSYCdqjapfCr3cxlQ

# 新能源汽车俱乐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6

  • 推荐
  • 最新
  • 奥龙
    ·2023-03-24
    全球最会赚钱的车企?
    回复
    举报
  • 老地方等你
    ·2023-03-24
    特斯拉依旧是新能车之神。
    回复
    举报
  • haiwae
    ·2023-03-24

    [财迷] [财迷] [财迷] 

    回复
    举报
  • 生生世世爱
    ·2023-03-24
    期待更低入门款的车型。
    回复
    举报
  • 姊妹七个
    ·2023-03-24
    只有降本才可以有降价的空间。
    回复
    举报
  • 龙之星辰
    ·2023-03-25
    6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