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市值观察丨政策底到了,市场底还远吗?

@华商韬略
作 者 / 财姥爷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来源: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对于投资者来讲,中国股市本周的戏剧化走势,是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的。 周初的两天,A股和港股出现大幅下跌,恒生科技指数在前期经历了巨幅下跌之后,周二再次大跌超过11%,创下历史单日最大跌幅,我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市场下跌,上市公司市值重挫,特别是在港股上市的中概股,自高点以来市值普遍腰斩,部分公司甚至下降了90%以上,仅腾讯、阿里、美团三家头部公司,市值总计就蒸发了超过10万亿港币。 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自然也亏损严重。很多股民都在吐槽,照这样跌下去,上班都没心情了,辛辛苦苦上一天班,结果发现股票(基金)亏的钱比上班赚的还多,以前是养基(股)赚钱,现在是赚钱养基(股)。 周初A股和港股的下跌,除了上周末美国中概股遭遇退市风暴后引发的连带效应之外,跟降息预期落空以及外资持续流出也有一定关系。 周二上午,央行通过官网公布了公开市场操作公告,其中1年期MLF的中标利率仍然是2.85%,跟2月15日一样没有变化。 1年期MLF,即中期借贷便利,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政策利率之一,也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准,而LPR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贷款基准利率。 每月15日发起的MLF,基本上就是为当月21日的LPR利率定调,可以预期的是,下周一将公布的LPR利率,应该也不会降息。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中国虽然仍有降息余地,但是显然不会太频繁。 消息一出,市场随之暴跌。 近期外资的持续流出,也成为A股加速下跌的助推器。3月份的前半个月,北上资金净卖出已经超过500亿,特别是本周前2天净卖出就超过300亿。 外资流出的原因,一方面是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新兴市场资金回流;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地缘冲突带来的避险情绪。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国际两大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MSCI,3月初开始将把俄罗斯相关个股剔除其指数体系,这导致外资对中国等新兴市场都保持了一定的谨慎态度。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外资持有A股市值只占A股市场总市值2.5%左右。从长期来看,A股终究还是由内资动向决定,外资对A股的影响有限,但是在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外资的持续流出对短期市场显然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北上资金动向 来源:同花顺iFinD 在市场最艰难的时候,政策出手了。国务院金融委本周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会议明确提出,各方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市场普遍关心的中概股、房地产、平台经济等焦点性问题,会议也进行了积极回应,维稳和打气的意图非常明显。 会议消息公布后,极大增添了市场信心,可以说是给了投资者一颗定心丸,一剂强心针! A股和港股随即开启深V反弹,满屏大涨,特别是周二创下历史单日跌幅纪录的恒生科技指数,在周三当日暴涨22%,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单日涨幅,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恒生科技指数日线图 来源:同花顺iFinD 金融委发声后,金融系统的一行两会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都相继表态,积极呼应金融委的维稳立场,主流证券媒体也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中证报的标题是“稳预期政策足,资金面合理充裕可期”,证券日报的标题是“三大信心助力A股行稳致远”,政策和舆论联动的氛围非常足。 我们过去非常羡慕美国监管层对股市的呵护,背后原因是美国人资产的很大一部分都配置在股市,股市收益占到居民收入很重要的比例,而居民收入带来的消费,又是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其实,我国现在的情况也在逐步向美国靠近。一方面,消费已成为最重要经济支柱,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4%;另一方面,我国股民已超过2亿,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估计超过了20万亿,与之相比,2021年中国个人存款总额也只有10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除了房子之外,在中国人的流动性资产中,股票市值所占的比重已经比较高了,股市好坏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也会比较大,继而也会影响到消费和GDP增速。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对股市的态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视。 本周的监管出手,表明了政策底的态度,上周文章我们也讲到,当下的A股已处于估值底部位置。事实上,政策底往往跟估值底高度重合,因为只有在股市出现大幅下跌,真实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政策才有出手稳定市场的动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政策底和估值底会不会成为真正的市场底? 历史数据显示,政策底和估值底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市场底,在情绪极度脆弱的时候,市场的非理性往往会不断击穿政策底和估值底,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看,政策底和估值底,都是值得重视的投资机会。 我们以之前两次的救市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2015年6月,由杠杆资金推动的A股两年大牛市进入末期,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监管开始管控场外配资。随后,A股开启踩踏式暴跌,不到3个月时间跌幅超过40%,动辄是千股跌停,要知道那时的股票总数也不过2000多只,行情惨烈性比现在大得多。 为了稳定市场,监管层7月之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停发新股、限制做空、国家队直接入市增持等等。 此后,虽然市场稳定一段时间之后继续下行,但是在半年之后真正见底的时候,离政策救市时的位置并不远。 2018年,受制于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战影响,A股全年再次出现大幅下跌,同年10月下旬,多部委发布了一系列稳定市场信心的消息。刘鹤副总理主持了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证监会出台借壳上市新规;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基金业协会应对股权质押风险提出新举措;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规征求意见稿也适时颁布。 和前一次一样,这次的救市之后3个月市场才真正见底,但是距离救市时的位置已经非常近。 绝对的底部在哪,什么时候到来,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所谓的精确预测顶和底都有点扯淡、纯属娱乐。因为市场包含了无穷的非理性因素,只要你活得足够久,在股市待得足够长,什么样离奇的极端行情都可能碰到,根本不可能精准地预测。 我们需要把握和重视的,是底部区域的投资价值,所谓的政策底和估值底,无疑都是底部区域值得参考的重要特征。重视政策底和估值底,实际上就是相信政府、相信市场自我修复的力量。 正如巴菲特所说,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市值观察丨政策底到了,市场底还远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