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20万亿养老蓝海,困在围城里
@格隆汇:
人会变老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7%,20年后,这一比例上升到12.6%。 这是多大的消费市场?根据预测,到2030年,老龄人口甚至将达到3.17亿,2050年更将高达5亿,占总人口的30%。 增量几乎是确定的。据工信部数据,到2030年,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毫无疑问,养老行业潜力巨大,越来越多企业、机构、组织参与到养老建设中来。一时间,“养老+保险”、“物业+养老”、“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等概念层出不穷。 但在诱人的金矿外围,至少仍有三重难关,需要跨越。 01 尊严之困 在许多人的幻想中,养老院是个和一群同龄人打牌散步吹牛的好地方,每天都有人伺候洗澡、穿衣、吃饭,甚至还有聊天和按摩服务。 这在古代可是王爷级别的生活。 但在现实中,这种养老方式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无奈。 不可否认,很多养老院的确很正规,能够给老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但也仅此而已了。更多精神上空虚,养老院是无能为力的。 不妨先看看大洋彼岸的前车之鉴。 早在40年代,美国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的市场化运营,促进了养老产业的成熟。 公知们吹归吹,综合美国的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养老制度和行业发展情况,美国确实有着完善的养老法律制度和多种行之有效的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老年人的“夕阳红”。 然而,绝大部分美国老人却害怕住进养老院,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 美国“养老村” 有机构调查,只有3%的65岁以上美国人,视死亡为最可怕的事情,而认为进养老院最可怕的人却有13%。89%的人则认为,最理想的养老地就是自己家里。 为何会如此? 我们或许能从《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养老院更关注老人的安全和健康,他们会关心老人们是不是瘦了,是不是摔倒了,或者是不是忘记吃药了,而不在不他们是否快乐。” 以己度人。 在安全和健康之余,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生活受监督、受控制——即便是老人,也希望拥有自由,保持个性。 当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该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仍有价值呢? 这是养老院最常忽视的,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衰老的真相》一书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养老院里选出两批人。第一批人得到一盆绿植,有专门的护工负责照顾,他们只需欣赏便可;第二批人也得到一盆绿植,并被委托照顾它。 实验结束,第二批老人与第一批相比,思维更加敏捷、心情更加愉悦,幸福指数也更高。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照顾绿植这件小事中,得到了独立感。 有一种观点叫“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人们参与社交活动,一是为了管理情绪,二是为了获取知识。 尽管我们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但人到晚年,获取知识的欲望,肯定是减弱的,管理情绪才是他们参与社交的主要动机。 所以,相比那些高档次的私人养老院,对老人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如今市面上那些比较普通的养机构,组织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反而能让老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 是追求增加几天呼吸的天数,只是为了“活着”;还是在忙碌了大半生后期许有尊严、有“品味”的生活。 这不止是新时代养老产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02 盈利之困 人人都知道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人人也都明白养老行业是朝阳行业。可是,养老机构难以盈利,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似乎是个悖论。 著名人口学家乔晓春教授曾抛出数据,北京超过60%的养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利润也不过在5%-6%之间,保本微利。 核心一线大城市尚且如此,跟别说支付能力更差的三四线下中小城市。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不论是互联网巨头、国企还是民间资本入局,90%以上的养老机构都盈利艰难。 为何? 首要原因,是我们的养老结构特殊。 自从2005年,上海首次提出“9073”养老模式,全国各地相继效仿。到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式将“9073”确定为养老引导方针。 即90%老年人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仅3%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简单来说,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机构养老只是补充。 因为占比较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养老机构重视程度都不够。养老服务本身带有浓郁的公益色彩,国内的养老市场在产业配套建设、用户消费习惯以及商业模式方面,均不成熟。 其次是成本太高。 包括土地成本,生活、办公、医疗等硬件构建安装成本,以及后勤、保洁、医护等人力成本。据北京大学人口所调研,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 重点是床位费。 先抛出一个问题,养老市场缺钱吗?不缺。因为有政策支持,只要出现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准确的定位,真正拥有造血能力,资本市场会抢着投资。 而这些入局的资本,大多倾向于高端养老项目,在设备采购和装修上一味追求好话和高档,投入比重甚至占全部开办费用的70%以上。高涨的成本转移到床位收费上,再转化到入住率上,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还是以北京为例。如果老人能够生活自理,一个月大概需要5000元的费用,入住一家普通的公办养老院。等到生活难以自理的时候,费用将上涨到10000左右。 而对养老需求最大的人群,是中等收入群体。按照这个标准,绝大多数人都承受不起。 人们似乎进入了“围墙”。 这面墙的构成,是支付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我国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越来越低——豪华的设施、精美的装修和对应的高收费,并不是老人选择一家养老机构的理由。 越高端的,投资回报期越长,盈利越困难,这是目前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便在人口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北京,也有50%的养老院入住率不到50%,20%养老院入住率低于20%。不过相对的,也有10%的机构,属于一床难求、入住率100%那种类型。 此外,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们年事已高,不论是相对固定的月付费用,还是其他日常消费,基本都由子女或亲属代劳,自身的消费能力有限。 投入高、用户消费能力却有限,直接导致机构养老的模式,复制能力很差。做好一家已是费神费力,更遑论做大做强? 既然不赚钱,只能开源节流。最直接便捷的,是节省人力成本。 这又导致了新的问题:大部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达标,更难以提供让人满意的生活照护。 03 服务之困 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之下,养老资源不足、模式不成熟、高质量服务稀缺、护工稀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中国养老行业面前亟需改善的现状。 其中,最直接的问题可能是转而以护工的稀缺。这背后,不仅与护工们的待遇问题有关,也关乎尊严及行业认知。 如果说养老行业也存在鄙视链,最忙碌的护工,应属最底层。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能觉得这样的工作很伟大。但站在护理员的角度,很多人觉得没有面子。 这份伺候人的工作并不容易。 他们每天的工作,不仅要面对社会意义上的歧视,还有现实生活中的“肮脏”。 不算每天早晚必须的擦桌子、扫地、托底,每隔几个小时就得协助无法自理的老人大小便,一旦房间有异味马上开窗通风。 在照护中,有的老人咀嚼功能障碍,吃饭时汤汤水水吐护理员一身;有的老人半夜睡不着觉,也得起来陪;有时则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排泄物。 甚至,不少养老院为了减轻负担,会偷偷给老人们服用安眠药。 很多老人,就像一个有声物品一样,每天被护工定期擦拭一番,只要把老人喂饱了,不让老人磕着碰着,这一天就算功德圆满。 毕竟一旦出了啥事,那可是天大的麻烦。 最后,很多老人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呆滞。 更何况,养老院的费用虽然挺贵的,但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的护工,就两三千左右的工资。 除去部分真心愿意照顾老人的志愿者,年轻人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选择去养老院打工的人,大部分是周边乡村的中老年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往往经由熟人介绍进入,随其他护理人员学习两三天就开始参加工作。 甚至很多时候,护理人员同样体弱多病,自身也需要被照顾——实际上是老人在照顾老人。 所以,在中国巨大的养老需求,以及机构较低的盈利困境下,多数养老院仅仅被视作一处收容场所而已,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 04 尾声 自有文明,即有孝道。 子曰:“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光大孝德,弘扬孝文化,也是社会安定、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孝正是诸德之本,百善之先,从来都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品行。 秦汉之际,《孝经》成书,对孝道的推崇为历代之最。 东汉,学子入仕,需要“举孝廉”。即以德授官,只要你孝顺长辈、办事廉正,能够为人榜样,就可以当官。是否办事能力高、是否知识渊博,反而是次要的。 此后,唐有悲田院,宋有福田院,元有养济院,明有漏泽园和惠民药局,清有普济堂。 中国养老制度,在历朝历代的不断推行中逐渐完善。年老者不再担心因为老迈而孤独地死去,这是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产物。 一般来说,为抚育子女而耗尽了大半生心血的老人们在子女面前,根本不指望在物质上得到多少回报。他们对于子女行孝的期望,无外乎是一个“敬”字:他们希望看到儿女们的笑脸,希望儿女尊重自己的意见,希望享受一点子女陪伴左右的天伦之乐。 咱们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请及时尽孝,千万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出门在外多打电话问候,假日闲暇多回家陪伴。 有时太敢说,有时又太晚说。这是所有成年人的写照,留下多少遗憾。 愿这人世间父母跟子女之间少一点愧疚,多一些真情温暖洒人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