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押注纯视觉智驾,BBA 里的激进派
端到端大模型也会上车。
文丨王笑渔
编辑丨龚方毅
今年 11 月,奔驰在国内展示了 “无图”L2++ 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采用英伟达 Orin 芯片平台,基于纯视觉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说:“这是我们的新标准,每一款梅赛德斯-奔驰新车型都将配备这一切。”
这是宝马和奥迪暂时回避的智驾路线。前者觉得 V2X 技术(车路协同)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会在明年 1 月起生产的 5 系上搭配相关模块。而奥迪则会给全新一汽奥迪 Q6L e-tron 上配备华为 ADS 方案,通过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实现无图 L2++ 智驾。
两个多月前,我们在上海测试了奔驰这套纯视觉智驾,测试车的智驾版本具备零速启动、红绿灯识别和起步、绕行/避让博弈等功能。奔驰计划在明年推出的全新纯电 CLA 车型上,搭载这套 L2++ 高阶智驾系统。根据最新报道,奔驰考虑在至少四款车型上使用 Momenta 的方案。
奔驰高阶智驾明年量产,纯视觉 +“端到端”
目前,奔驰智驾是 L2、L3、L4 多线开发:
-
L2+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搭载于国产长轴距 E 级、GLC SUV 等车型上,覆盖高速与城市快速;
-
L2++“无图” 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能扩展到车位到车位智驾,明年量产;
-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搭载于海外的 EQS 等车型上。国内拿到了 L3 测试牌照,仍在测试;
-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获批在北京指定道路开展测试。
在目前竞争最激烈的 L2++ 领域,奔驰软件技术架构是车端大模型 + 规则安全冗余。具备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规划能力,也同步采用规则算法为安全兜底。传感器方面,则是默认纯视觉,将激光雷达作为可选项。
在明年国产的全新纯电 CLA 上,奔驰曾展示了布置在车顶的一颗激光雷达。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中国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研发负责人王忻说,传感器不是越多越好,目前奔驰的智能驾驶产品设计平台遵循数据驱动,所有平台的产品会根据实车测试的结果,综合考虑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硬件的空间。
据我们了解,奔驰很可能会根据自动驾驶等级去划分感知硬件的数量。比如,奔驰 L3 级 DRIVE PILOT 驾驶领航系统,在量产车上就配备了一颗激光雷达。再比如,奔驰 L4 级的测试车,就搭载了数颗激光雷达。
从 L2 跨到 L3 和 L4,事故责任的主体开始从驾驶员,向技术提供方或车企转移。奔驰曾在 L3 级功能中,提出过,“DRIVE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时发生交通事故,由奔驰负责”。从安全冗余的角度来说,奔驰既然要提供 L3 以上,就一定会在量产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
王忻说他今年 10 月驾车带康林松在上海城区体验了奔驰无图 L2++ 智驾,全程 21 公里 0 接管。我们在体验 L2++ 智驾时,遇到了雨天、暗光等环境相对恶劣工况,但体验时长较短、试驾路线固定、测试车型单一,无法判断这套纯视觉智驾系统的能力边界,是否已经接近或高于激光雷达方案。
前段时间,我们还在长轴距 E 级上体验了 L2+ 系统。它能做到自动变道、自动远离、自动超越慢车等,类似于新势力 “高速 NOA”。王忻告诉我们,在已经交付的 L2+ 车型上,明年将通过 OTA 升级自动上下匝道功能。“而且,这套系统也是 ‘无图’ 的,不依赖高精地图。”
在我们测试过的众多品牌里,奔驰的智驾策略偏激进。比如,奔驰的策略跟众多新势力车型保持一致,允许车辆自主完成变道,不需要驾驶员确认。老对手宝马则增加了 “带视线确认的自动变道功能”,即驾驶员需要看一眼车外后视镜,系统才执行变道。
我们注意到,奔驰的导航辅助驾驶注重人机交互界面。在高通 8295 芯片基础上,奔驰利用 Unity 3D 游戏引擎,将周边环境进行了实时渲染。在功能开启后,中控屏和主驾屏都会有绿松石颜色的图标,给予驾驶员充分地提醒。
中国研发团队开始主导更多全球项目
去年,康林松曾说:“我们在中国开发的任何功能和技术,都不仅仅与中国相关。将中国创新引入德国、美国等更多市场,是现在的趋势。” 据我们了解,上述长轴距 E 级搭载的 L2+ 智驾系统会逐步搭载到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研发实力的提升,中国研发团队越来越地引领全球项目。” 王忻举例说,“全新后排娱乐系统,由中国团队主导,而且会推广到海外市场。未来,MB.OS 架构还会融入更多中国研发团队的成果和灵感。”
王忻最早在德尔福担任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工程师,后来出任安波福工程总监。2021 年他加入戴姆勒集团,负责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研发等业务。
康林松今年常提 “中国速度”。王忻也说奔驰设计产品遵循三个理念:安全第一,奔驰标准,中国速度。过去五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研发投入总计达 105 亿人民币,本土研发团队已增至 2000 人。
其北京研发中心聚焦车辆工程领域,上海研发中心则聚焦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及软件等前沿领域。具备高速/快速路领航的 L2+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正是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从项目启动到正式落地,用时 12 个月。
作为对比,宝马在华有四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研发团队超 3000 人。奥迪中国研发中心位于北京,但并未公布具体研发人员数量。从官网信息看,奥迪中国员工有超 600 人。
在给中国研发团队搭建一个更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的同时,奔驰也加深了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和他们联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研发和迭代速度。” 王忻说。
比如,在 AI 方面,奔驰与字节跳动展开大语言模型领域合作;在多模态视觉语言大模型方面,奔驰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在车机软件生态和自动驾驶云服务方面,奔驰与腾讯进行合作。另外,奔驰还投资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menta,后者欧洲办公室设立于奔驰总部所在地斯图加特。
接下来,奔驰会加速智能化的上车速度。“针对未来的产品,包括燃油车型,奔驰已经有计划将逐步搭载高阶智驾系统。” 王忻说。底层硬件、软件层、驱动层、中间层以及应用层进行分层解耦,更利于全球各个市场基于 MB.OS 架构进行独立研发和本土化处理。对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针对本土化需求的 OTA 升级会进一步加速。
题图来源:《晚点 Auto》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