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而不精?中国汽车品牌“瘦身”进行时

在2024年的广州车展上,国内汽车品牌的展出策略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各大汽车公司热衷于将旗下新能源品牌单独设立展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母公司的影响,展现品牌的独立性。然而,今年的车展上,国内自主品牌却从扩张转向了整合,似乎宣告了中国汽车公司“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时代已经结束。

上汽新能源品牌飞凡在“单飞”三年后,选择再度回归荣威体系内。在广州车展上,荣威和飞凡以狮标和R标首次合体亮相,展示了品牌整合后的新形象。飞凡汽车的“R标”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的角色,并计划继续发布包括换电、混动和纯电等多种能源形式的新车。这一举措无疑体现了上汽集团在品牌整合上的决心和策略。

同样,吉利集团也宣布了品牌整合的计划。领克和极氪在车展开幕前一天官宣品牌整合,这是吉利集团转向战略聚焦和战略整合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两家品牌虽然定位不同,但售价有交叉之处,因此出现了同业竞争的问题。整合后的极氪和领克将形成品牌定位、研发能力和销售网络的互补,从而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推动降本增效。

中国汽车公司长期信奉“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希望通过推出定位不同的品牌类型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种策略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背靠大集团的独立新能源品牌就有十余家,同时,还有多家独立燃油车品牌在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切换。然而,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些品牌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足够的品牌认知和用户基础。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指出,近两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烈度和节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市场快速饱和。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时,汽车公司在激烈的价格战中难以投入足够资源和宣传费用来支持多品牌战略。因此,品牌整合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在广州车展上,各子品牌不再追求在单独场馆对外展出,而是选择与母品牌加强联系,采用品牌集合式的策略来共同刺激整体销量提升。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各展台相互引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营销成本。

然而,品牌整合并不意味着所有独立品牌都需要走上合并的道路。决策的核心原则应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品牌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区隔和客户重合度不高的情况,强行整合反而无法让研发、生产以及供应链等后端形成规模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汽车公司的品牌整合之路仍在继续。只有紧跟市场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品牌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汽集团(600104)$ $吉利汽车(00175)$ $极氪(ZK)$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