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说美光
首先,多了解你自己投资的行业总是必要的,推荐老虎上的一篇关于半导体的文章:佛系半导体
最近美光的走势$(MU)令做多者非常沮丧。我能体会到做多者的痛苦,因为我曾经历过这样的投资岁月。在讨论美光近期走势之前,我再次分享我曾经不止一次分享的轻松投资要诀:
1)买股票前认真研究,以你自己的辛勤审核决定是否要“投资”一家公司,而不是简单的做一次股票买卖;多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只有这样你才能以轻松的心态渡过市场波动。而且,股市不是一个可以不劳而获的地方,要赚钱就要努力研究学习。
2)控制仓位。任何时候都要控制仓位。不要把急用的钱投在股市里!
3)记住股市最终是个大多数人都赔钱的地方!而且是一个负和市场。
4)今年事多:缩表,加息,贸易战,朝鲜刚消停就来叙利亚。所有这些都会抑制风险偏好的上升,且不利于估值升高。所以,再次提醒,2018请适当降低你的仓位!我早在年初就说过这些,且我自己会把总仓位降低到不超过5成。
回归正题,先回顾最近光的消息面情况。前四个利空,最后一个利好。
事件一:一个月以前有一个来自UBS的分析师降级了美光,目标价位$35。说接下来的两年里,每个月晶圆产量会增加到17万。马上就要供大于求,供应量会超出需求量的5%。且这多出来的5%供应量会导致内存价格下跌50%。
事件二:上周五,一家律师事务所于美国北加州法庭上诉世界三大内存生产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控告三家合谋控制价格,有意控制产量。直接证据是三家在2016-2017年期间,没有投资增加内存的生产线,从而导致了供需失衡,内存价格疯狂上涨。
事件三:上周五,华尔街传言特朗普可能要限制芯片出口中国。
事件四:iPhone X卖不掉了。那么贵,且没啥新花样,谁买呢?乔布斯一走,苹果又回到从前,致力于供应链管理,而不是技术创新。甚至走起了低端线路(Iphone SE要让九泉之下的乔布斯看到,非再死一次不可,被气死的)。
事件五:SK海力士和三星出季报,重申内存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会改变。尤其三星在财报会议里说的很明确,短期无法增加生产线(后面说原因)。它的客户都有这方面的共识,所以接受微幅涨价。
下面一条一条的说。
对于事件一,外网有很多资料讨论,并且有报告原文。原文内容相对奇怪。作者的大致意思如下:
美光近几年确实变得很好,而且未来也不会太差;
但是由于晶园的产量要扩产到每月17万,而且未来两年都是这个状态,所以马上要供大于求了,大概超过5%。内存在未来6个月要下跌50%!
但是(作者自己说的),就算内存下跌50%,美光的利润还是会不错。
最后,股价目标$35;
外网有很多关于此报告的研究。研究结果:报告长达50多页,且大都数地方在说内存行业不错。50多页的报告只有几句话是关于17万晶圆的扩产,且无数据出处。50多业的报告也很少提及目前的一些新型电子产业的发展。而且如果你不看标题,也不看它给出的$35的目标价,那么这个报告实际上是看多美光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深挖以后有新的发现:该作者刚到UBS不长时间,在没有来UBS以前,他一直是看多美光的。且他曾服务的公司被判罚过人为控制股价。
讨论第二条事件之前,先看看最后一条关于SK海力士和三星的季报。两家季报会议上都有内存供需方面的讨论。两家都说供不应求局面不会改变,核心原因如下:
1)内存需求多样化,且需求增长趋势稳定;
2)由于制程技术的升级,目前生产线处于技术转换中。老生产线淘汰,新生产线开工,可能还会产生一些供应量不稳定的情况。
这里顺便提一下闪存市场情况,目前看随着制程转换到更多的层数,闪存的供应量会上升,价格必然下降。但是SK海力士的季报证实了这样的事实,这个价格的下降不是由于需求下降导致的。而是制程技术的提升带来的低成本下的产量提升导致的。所以,利润并没有下降。由于美光业务的72%左右都是内存,这里暂时或略闪存市场的情况。
那么,内存市场的供需情况你是听分析师的,还是听占据市场97%份额的三家内存制造商的?而且,三星已经明确说了没有扩大产量的计划。目前,三星的17线上马1Y nm量产,11线关停1X nm的老生产线(转为其它产品线)。不扩产的原因很简单:新技术上马,老生产线要关闭,而且1Y nm也是过度,1Z nm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中。为什么扩产很快会关闭老产品线?何况,目前看不到未来3年能有新的竞争者进入。顺便提一下,一条生产线的上马非常耗时,越致密的制程生产线,其上马的工作量越大,大致是半年左右才能上马一条生产线。如果话半年时间去开拓一条只生产半年就可能要关闭的生产线,哪个厂家会这么做?
另外,目前三家的内存技术是这样的,三星领先美光半年。目前美光1X nm量产,1Y nm下半年提交样本,明天量产。三星目前1Y nm 刚刚量产,在淘汰1X nm的生产线。由于美光追的太紧(两年前三星领先美光3年),三星应该更不敢去大力投资老生产线。肯定会在研发上投入更多,否则很快内存的老大地位不保。
SK海力士的内存技术落后两家有点距离:SK季报会议中有说20 nm以上的良率还不稳定,所以,目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目前制程的良率。还谈不上20 nm以下(1X, 1Y, 1Z)技术的量产计划。
从美光Q1季报看,内存的利润率已经超过SK海力士。市场份额明显上升,而且是相对两家竞争者都呈上升状态。
这里可以开始讨论事件二了:对三家内存厂控制价格的诉状。
其主要理由是三家在2016-2017期间没有扩大内存产能,导致内存供不应求,谋取暴利。
我先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一下观点:
1)作为消费者,我不喜欢这样的局面。目前的三家内存制造商(三星,美光,海力士)就像石油行业的OPEC一样的存在。石油什么价格全由OPEC说了算。内存什么价格全看三家怎么玩。这是个既成事实的垄断。单搞任何一家内存制造商都不存在垄断,因为还有另外两大家存在。要告就得告三家。
垄断当然不好。会导致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垄断也让消费者很受伤。
2)从投资的角度看,你会很高兴投资一家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因为利润大。
就目前的内存局面来说,这个官司原告很难胜诉。不过,原告可能并不在意结果,等下说原因。
2016年的内存市场刚刚好转,看不到迅速扩产的必要性。所以,三家都在搞技术研发。到了2017年市场需求爆发的时候,却正是老技术向新技术转型的过渡期。谁家都不敢去扩产要淘汰的老产品生产线,那样做是疯了。这有点像你网游里面培养的角色装备,你肯定不会在过渡期的装备上花钱。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况且,“摩尔第二定律”揭示了晶圆厂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一来,越到后期,随便扩产的可能性越小!
所以,三星财报会议上当有分析师问内存提价客户是否接受的时候,三星理直气壮的回答(有原文):客户们知道也理解目前的内存供应状况,目前无法也不可能扩产,一来技术转换需要时间,二来需求过于旺盛。所以,涨价不可避免。况且,现在都是企业用户,他们的业务发展计划也不可改变,接受涨价是必然的结果。
到此为止,可以看看供应方的情况:由于生产线向更高密度的制程技术转换,产量近两年不可能大幅上升。因为目前领先的三星才1Y nm量产,且至少到2019年底才有可能实现1Z nm量产。美光至少也要到2019年底以后实现1Y nm的量产。SK海力士无计划。
那么到2019年底,供应方中的两家有可能实现1Z nm量产。这个时候也是技术转换的时候,花一年时间生产线应该可以全部转到1Z nm上。这就是为什么市场预期2020年内存会达到供需平衡。
按Gartner早两年的调研,内存市场未来几年的需求是年度20%左右的增长。从1X nm在生产线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全切换到1Z nm上,由于密度的增加,产量会提高22%左右。由此看目前的技术线路,再深化下去,性价比很低了。也该是彻底创新架构的时候了。
那么,再看看需求方的情况:iPhone X的库存积压是手机市场衰退的信号吗?
我不认为iPhone X代表了整体手机市场的情况。但是,内存的持续涨价必然损失整个手机市场。未来一到两年,手机市场只怕要重新洗洗牌。
内存的持续涨价也会损伤到所有的行业发展。但是,这也只能靠市场自己解决。大致的结果有两种可能。
1)从供应方解决:由于高企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来。但是,从目前已有的制程技术来看,至少3,5年内没人能进来打破三家内存OPEC的局面。所以,期望内存像闪存一样,由于技术的提升大幅度提升量产,由于单位成本的下降而降价的情况是最好的结果。这是个供需双方双赢的局面。
2)从需求方解决:由于不断高企的内存价格导致需求下降。或因为经济的衰退,导致全社会信息化进展的停滞,从而使得库存上升而降价。由于上一条生产线的时间代价很大,内存生产商在需求下降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判断是阶段行为,还是下降趋势,所以很难判断是否要关停生产线,所以会类似于股票的“套牢”,一直不关停生产线,直到满库存,开始突然降价,就像股票的“割肉斩仓”。
当然,这个趋势目前也看不到。
可是,只要内存OPEC的存在,这个局面也很难看到。因为只有三家,这几年中,只要有一家良率出问题,价格都会上去。上期财报美光说它的“氮气出问题”,本次SK海力士说自己的良率不稳定,那么下期三星财报是否会提示要污染呢?
持续上涨的内存价格肯定会“挤出”下游行业的一些承受能力差的企业。在供应方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内存的价格很可能受需求方波动的影响在一个区间波动。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几个事件中只有第三条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华尔街传言特朗普可能要限制芯片出口中国!
如果真的发生,这将彻底改变市场。“战争”会摧毁一切文明,进步,以及经济!
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制裁,也只会是类似于中兴那样的局部行为。这个不过多讨论,非常人所能驾驭。
到此,我想把前两个事件串起来说一下。
美光在$63的时候,确实是处在超买状态中。部分回调将是非常正常走势,可是后面的发展极其的怪异!几乎一致看好的情况下,首先出了一个毫无逻辑根据的UBS报告,让“某个做空者”有理由大举做空,然后一直走向深渊,最后上周五爆出有诉状告三家内存制造商!
在投资中,我很少以阴谋论的思路去看待短期的波动。但是这次操作过于明显:在没有理由做空的情况下强行做空,一个月之后爆出诉状问题。且这次做空的投机者还占到了贸易战的便宜。UBS报告只是未来掩人耳目,所以其内容可以说杂乱无章,毫无专业性可言。
回忆2月的时候,三星被约谈,可是约谈以后,内存涨价计划依然不变的涨了5个点。
我认为,做空者是提前知道这次诉状的。否则又怎么会在大多数半导体公司季报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大举做空内存市场如此旺盛的公司呢?
说到这里,再次以通俗的方式解释周期性的问题。
什么是周期股呢?简单说所有和日常生活没直接关联的几乎都是都是周期性行业或产品:钢铁,航空,银行,大多数化工产品,还有早期的半导体。但是,即使和日常生活无关,只要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通常不会是强周期性的,近几年的英伟达$(NVDA)$就是一个例子。当然,垄断行业也不会呈现强周期性,比如,OPEC控制下的石油市场。
为什么说“早期”的半导体是强周期性的呢?
看看周期性行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简单,产品单一,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多化工产品就是周期性的典型;
2)市场参与者众多,价格高时蜂拥而上,库存说上去就上去;
3)价格周期的下行伴随着疯狂的降价,直到大多数参与者逃离或淘汰;
说说早期的内存吧,和上面的几点极其吻合。
1)个人PC电脑是市场需求的主宰
2)主要内存形态就是PC内存,产品单一,极低密度内存,技术含量低
3)市场参与者众多,大致有30家做存储的
4)内存价格高了以后,全部扩产,库存迅速起来。个人PC消费者一看买不起,就不买,或降低配置。库存起来,价格迅速下行。
上面都是我经历过的,那个时候IT对一个企业来说可有可无。个人用电脑方面,笔记本电脑也不多。
看看现在:
1)市场参与者从原来的30家左右,下降目前的3家内存制造商(如果加上做闪存的,一共是6家左右)
2)内存已经不再是单一产品:
从市场需求看: PC不再是主导。服务器,手机,笔记本,各种移动端,AI,物联网,自动驾驶,电视,冰箱,微波炉,你自己点点看,内存的需求从低端到高端,变化无穷。虽然单一的产业看似和日常生活关联度不高,但是把和内存相关的信息化产业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在来临的5G会影响到通讯设备需求的方方面面,正在尝试落地5G的有欧美,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东部分国家。
不要以为只有“挖矿”需求,其实区块链也在尝试落地;
产品的形态:有商务笔记本需要的低功耗内存,高性能计算用的内存,面向AI的内存,自动驾驶定制化的内存,嵌入式的,智慧家庭用的(你家里的各种电器),还有美光在开发的适用大数据计算的内存,5G相关,区块链相关,等等等。所以,需求不再会被某一个市场所严重影响,需求会此起彼伏。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周期很难再显的理由。
3)目前内存的制程技术先进20nm以下很快会到极致的1Z nm;别说新的进入者没有可能,SK海力士如果不再加把力,只怕要掉队被淘汰。
4)目前的成熟的内存制程技术都是由三家的专利技术壁垒的。新的进入者如果想以同样的技术进来,只怕障碍重重。因此新进者必须是以一种新的架构参与进来。难如登天!这也是摩尔定律的预言:半导体技术每一年半的发展加倍,落后者会越来越落后。
5)目前价格的波动都是正常的市场波动。内存合同价格持续上涨。闪存波动轻微,没有一点需求转弱的信号。
因此,我不会相信内存市场近几年会有周期下行的事情发生,除非经济大萧条,或者一个新的技术大牛有了新内存技术突然冒出来。
最近,SK海力士的季报让我更看好美光,因为数据显示美光很快会超过SK海力士。我的预期是一年之内,美光内存的市场份额必然超过SK海力士。目前SK海力士制程技术落后美光快一年了。
5不到的市盈率是给一个即将倒闭或没落的企业的,如果美光的业务没有一点倒闭或没落的迹象,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其股价终将再次暴涨去修正目前荒谬的市场估值。还有,就算跌成这样,美光的长线(周K)趋势依然是健康的!
最后,再次提醒。这是个人观点。你需要对文中的信息做自己的严格审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谈判不会很快结束,半年甚至一年的谈判都是可能的。其过程会对股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谈判不顺利,不排除特朗普发出关于芯片出口禁令的恐吓。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可是看不到蓝天大神的分析还是有点若有所失……希望大神有时间上来发分析贴。
还有天齐锂业,复盘后股价波动的厉害,是因为市场对收购SQM后的预期不乐观?毕竟资金面摆在那儿。
希望只是企业做大过程中的阵痛。
今天已把看多期权清了~
正股还留部分拿着~
多谢!
1. 内存的持续涨价为什么会失去整个手机市场呢,手机市场现在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内存的量(4gb~6gb),如果整体内存涨价,手机只能说成本更高,无法去掉内存。
2. 知道您是云从业者,之前看到一个观点说云的模式是规模壁垒,而非技术领先和高利润壁垒,越大的规模效应带来强大的上游议价能力,不知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