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敏锐:资本力量开始瞄准纪录片
“青创计划”要做的,就是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建立一架桥梁,让创作者能够看到观众的面貌,并在成熟的高速公路上将作品以高效的方式制作完成。
文 | 罗佳
“你的项目市场定位是什么?”“这个内容如何跟年轻人产生连接?”“这个片子最打动人的点是什么?”“你认为纪录片如何与剧综节目一起赋能这个IP?”…….
在“青创计划”的第一次公开提案会上,候选项目的主创接连登场,详细讲述了项目的定位、特色、风格,六个项目类型跨度巨大,从二次元动画与文物故事的结合,到还原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英雄人物。他们要面对的,是坐在台下来自资本、平台、创作者与市场部门等不同领域从业者发出的极具针对性的“质问”。这一关之后,脱颖而出的作品将进入下一环节。
“青创计划”在2021爱奇艺世界·大会首次发布,由爱奇艺$爱奇艺(IQ)$ 纪录片中心与美霖文化合作提出,其目标,是通过资本与平台的联合,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一个涵盖内容创作、生产、传播和人才培养等多环节的平台,帮助纪录片产业升级,形成良好的生态闭环。
参加流程十分简单,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和执行方案投递给“青创计划”,如若通过初步筛选、提案大会和路演,就可在制作、宣传和播出等多环节,得到爱奇艺与美霖文化的“一站式”全面支持。不论是优秀的作品还是有实力的团队,都可以在“青创计划”中获益。
在商业化完善、类型丰富的剧情电影、剧集领域,这种“一站式”的平台并不一定会带给创作者多大的想象空间。但为什么在纪录片领域,“青创计划”会让众多在纪录片行业有过骄人成绩的创作者纷纷前来合作?
其实,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在项目发布时被反复强调,“‘青创计划’是纪录片行业中创先实现平台与资本联合的”。对资本和平台来说,稳定的、工业化的内容产出,通过自身收益获得正向循环,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但很显然,过去的纪录片行业,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离产业化、工业化还有不少距离。
在少数爆款以及众多高品质系列的带动下,我国纪录片观众正在逐年增加,再结合成熟的纪录片市场的发展,会发现,不论从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来看,纪录片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机遇并不能掩饰当下的困境。一方面是纪录片创作者无法通过成熟的产业化推动项目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是许多刚刚“入坑”的观众很难找到更多符合自身兴趣的内容。纪录片想要蜕变出成熟的产业模式,需要克服的难处,可能比想象中还要多。
突破困境,在互联网平台直面用户
资本的嗅觉通常是最敏锐的,但在美霖文化之前,并没有任何一家资本与平台联合打造纪录片行业的创新平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过去,纪录片行业本身的投资回报,并不被任何资本所看好。
纪录片行业真的不能凭借市场自给自足吗?美霖文化CEO徐雨持反对意见,他在近期看到了发展机遇,“我本人做纪录片运营很多年,作为资本判断,未来一到三年,纪录片行业会有很好的产业化发展。”
在他看来,相比影视剧行业这样的红海市场,纪录片行业的竞争还远远没有开始,“原来的纪录片,长期处于封闭的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当中,创作者不知道是拍给谁看,电视台采购的纪录片项目,很多承担着宣传教育的功能,还没有产业化。直到这两年互联网进入纪录片市场,才慢慢打开一个窗口,开始给了纪录片创作者一个清晰的商业化渠道。”
作为最先进入纪录片领域的互联网平台之一,在爱奇艺的整体规划中,纪录片频道已经成为六大主要长视频内容之一。爱奇艺副总裁杨海涛也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纪录片市场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绝大多数创作者获得的只有简单的制作费。非常多纪录片创作是传统的TO B业务,比如承载宣传、教育价值,由政府、企业、电视台等单位主题定制,“就算是平台采购,以前都是从几百块每小时到几万块每小时,创作者的总体收益很小。而且已有几部成熟作品的创作者,还会碰到无法为新片找到投资的情况,因为纪录片目前的商业模式,是无法完全支持创作的。”
正是凭借这些相似的观点,爱奇艺与美霖文化才会在3、4个月之内迅速搭建“青创计划”,并在发布后一个月内让该项目的两个作品开机。
纪录片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并非平台方或者资本方的夸夸其谈,从事该行业多年的制片人、导演,也对这个行业的困境有着相似乃至更加切实的理解。
作为纪录片行业的从业者,制片人李欢和制片人、导演苏灿书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前者曾制作过《千年菩提路》《变化中的中国》等多部作品,获得“电视艺术节协会最佳作品奖”“电视艺术家协会最佳导演奖”等奖项,而后者也曾担任过《乡野下饭魂》《变化中的中国》《生活万岁》等优秀作品的制片人或导演。
5月刚刚宣布的“青创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内部提案,从七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并开机的两个项目《洛阳十二时辰》与《江湖人·下饭魂》,正是由李欢团队与苏灿书团队分别打造。
他们非常清楚纪录片本身的属性,令其市场化的程度肯定不会有剧情片那么高,但目前的市场发展还远没有达到其极限。李欢表示,“可能纪录片的商业化程度只能有50%,但我们达到了吗?其实没有。我们的共识是,纪录片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只靠政府补贴,纪录片也无法激发真正的市场活力。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市场。”
苏灿书也表示,纪录片创作者时常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投资人觉得纪录片无法获得收益。如果没有办法让这个产业的投资回报形成正向的循环,市场化、规模化都无从谈起,就连从业者的基本生存都会变成挑战。
改变应该从何开始?弄清观众是谁、他们在哪里,或许是第一步。
相比影视综等大众娱乐产业,纪录片的观众群体虽然在近些年已经从中青年高知男性,逐步向年轻化、女性化发展,但依然还属于小众领域。通过近几年爱奇艺在纪录片领域的投入,已经收集到越来越清晰的用户画像。
与其让纪录片创作者如同瞎子摸象般想象观众画像然后闭门造车,不如直接给予其精确的数据和来自市场、运营和宣发的建议,让他们可以在创作前期就了解到作品可能的未来走向,从用户的角度去倒推内容创作,或许也是一个可以帮助产业走上商业化发展的方式之一。
全流程监理,专业人做专业事
“青创计划”要做的,就是在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建立一架桥梁,让创作者能够看到观众的面貌,并在成熟的高速公路上将作品以高效的方式制作完成。
虽然叫“青创计划”,但整个项目并没有对参与的主创有任何年龄上的限制,与其说是选拔青年人才,不如说是给即将步入青年的纪录片行业进行助推。任何想要打造商业化纪录片产品的团队,都可以前来提交方案,爱奇艺与美霖文化会邀请行业内资深的导演担任评委,共同寻找既优秀又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这些团队,甚至有可能在提案中得到爱奇艺及美霖文化的青睐,获得制作大IP项目的机会,李欢团队正是因此得以接手《洛阳十二时辰》这一项目。
虽然“青创计划”的投稿、提案、路演、公式等环节,似乎跟一些影展中的创投单元有些类似,但两者的相似只是在选拔的形式上,真正的“青创计划”更像是一个小众的精英团队,让各个行业能对纪录片创作起到帮助的人都参与进去,对选定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从剧本打磨、素材初剪和精剪、商业化招商、项目宣传发行。这些都是小团队不具备的能力,”杨海涛介绍道。“我们给的不止是钱,还有宣传、播出、分账,会带来更好的收益。而且整个团队会给予比较强的制片管理,让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向和内容。”
更重要的是,“青创计划”会保证入选的每个项目都能如期与观众见面。爱奇艺参与创建“青创计划”,正是为了保证好内容可以持续稳定地生产出来,其方式,正是通过各个团队的合作,整合行业的上下游。
徐雨补充道,“我们要做的,是从创作市场的培育,到用户的画像,到整个制作过程的监理。我们提出了类似院线电影的完片担保一样的概念,得保证片子能做出来。拍两三年也做不出来的,不是市场行为,我们也必须强调市场需要的作品是什么样的。”
所以“青创计划”对参与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节奏很快,快的要在3~6个月内交片。徐雨表示,“比如《洛阳十二时辰》,要用6个月完成350分钟的创作,在过去的纪录片领域,这个量是要一年才能完成的,但这就是产业化。现在纪录片创作者也需要调整创作方式,以前的创作方式需要调整,要市场化,甚至定了档期去倒推制作时间。”
李欢认为,这种创作方式对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青创计划’给我们(《洛阳十二时辰》项目)的要求非常多,甚至非常苛刻,这是一个挑战,但我觉得术业有专攻,大家可以互相激发,能让你在单位时间里做得更好,让你的执行要更精准、更严格、更规范、更高效。大家都在互相学习,这是我们期待的。团队经历了越有挑战性越复杂的商业项目,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最早听说“青创计划”时,李欢就立刻觉得是件好事,“我们希望把创作和传播结合地更好,过程中跟爱奇艺有了非常好的交流,他们懂专业和市场,而且用户非常多元化。资本跟平台的结合,是能对整个纪录片行业带来很多可能性的。我们的基因是做创作,把能力发挥到极限就行,让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
苏灿书也认为,从传统的定制内容的创作,到现在互联网时代,创作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要想办法弄清楚如何在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又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体现在内知。以前我们不道有没有抵达观众,但现在只要播出就能知道。通过‘青创计划’,可以让我们清楚受众画像,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结合点,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找到一些命题作文。”
具体到分工上,美霖文化更多是在商业层面提供帮助,除了资本,也能带来设备器材、项目招商等方面的资源。而爱奇艺更偏重创作和运营上的管理,比如题材选择、剧本创作、用户数据,以及提供宣发资源与指导。
“简单与专业”,或许是这些年来许多纪录片团队选择爱奇艺进行合作的首要原因,杨海涛表示,“可能互联网平台各自都会有一套为主创服务的体系,我们这里,首先可以让他们觉得简单,第二是可以提供很多对创作有帮助的专业支持,第三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创造性地帮助作品扩大影响力和价值。”
“以销定产”,纪录片产品应该精准商业化
在徐雨看来,他之所以判断纪录片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主要是因为纪录片用户还有较大的发掘空间。“现在很多人不看纪录片,不是因为他没有观看习惯,而是没有他这个年龄段的纪录片产品。为什么我们没有专门给保姆群体看的纪录片?为什么没有拍给保安看的纪录片?这些用户可能现在没看,是因为没有针对他们的产品。我们希望年轻创作者通过青创计划进入到市场,可以懂得用户的需求。”
市场导向,或许是“青创计划”有别于其他任何纪录片选拔项目的一个特点。通过数据指导纪录片的内容创作,在杨海涛看来,是可以破解纪录片行业商业模式难点的方法。具体到执行方式,就是“提案时,我们不会只问这是什么主题故事,我们必须问,你的项目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是给男人还是女人看?年轻人看还是中老年人看?”
明确内容的用户画像,正是爱奇艺作为流媒体平台的一个优势。杨海涛表示,“爱奇艺是2017年最先做分账模式的互联网流媒体平台。通过庞大的会员基数,分账模式有利于提高纪录片创作者的收益。”
通过分账这样的TO C模式,爱奇艺也就能首先获得最为真实、核心的用户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摸索出一套关于纪录片的方法论,知道用户真的爱看什么,再告诉上游合作伙伴生产什么内容有利于分账的运营,可以对整个行业形成一个健康的、正向的循环。”
这些数据,可以让“青创计划”中,平台、资本与创作者之间的对话,更容易保持在一个频道上。正如徐雨所说,“你的产品用户到底能不能接受,我们可以用市场检验来说话,不能说我吃顿饭去教育你,那你也不会听得进去。”甚至在项目播出后,他们也会与创作者一起复盘数据,“让创作者看看数据是不是跟当初提案时说的一样。不是去指责,而是用事实说话,这比我们用理论去讲要容易得多。”
这些数据复盘的价值,就在刚刚开机的“青创计划”项目《江湖人·下饭魂》中充分体现出来。该剧是今年2月播出的《乡野下饭魂》的系列延续,所以在前期筹备时,就会根据过往用户数据,调整拍的故事和话题。
苏灿书表示,“我们拿到了一些反馈,比如我们上一季源于原生态美食,所以扎的比较远也比较偏。喜欢的就很喜欢,觉得是‘诗和远方’;不喜欢的也非常不喜欢,原因是没办法在楼下就吃到这些美食,有距离感。所以我们的新命题,就是能不能把‘诗和远方’跟街边美食结合。上一季我们也觉得有些环节不够精进,所以在提案时,首先对自己进行分析总结,再提出符合互联网用户的新目标,还研发了不同类型的美食方面的拍摄方案。”
作为首批跑通“青创计划”前期流程的制片人,苏灿书也表达了她对“青创计划”在推动纪录片产业化上的理解,“它会要求你准确抵达你的想法,以及考量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想法呈现给你的受众,让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欣赏。可能原来3分钟看到一个核心内容,现在要30秒就出现一个,会让你在创作思路上形成更准确的操作方式。面对有时效性和当下的选题时,创作方式就得改变。”
更加直接的市场导向,是可以做到“以销定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产品的制作方很少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所以做几个类型赛道,让他们可以根据这些风格去做各种不太一样的方式去做提案,这个创作是没有天花板的。”徐雨认为。
爱奇艺在世界大会上宣布的纪录片的五大赛道,正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纪录片用户数据而来。其中最核心的,是社会现实议题,此前《生门》、《中国医生》系列都成为了破圈式的爆款。另外四个垂直赛道,分别为青春潮流、自然探索、历史人文和美食文化。
虽然“青创计划”并没有进行规定,投稿项目的内容一定要符合这五个赛道,但根据目前收到的投稿情况来看,社会题材与历史题材,是最为集中的两个类型。
事实上,这五大赛道,基本囊括了目前最为主流的几大纪录片类型,杨海涛表示,“垂直赛道只是我们作为平台对内容规划作出的梳理,相当于一桌菜里有主菜也有拼盘,我们对‘青创计划’所有作品的题材和方向没有限制,我们欢迎百花齐放,最好有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新东西。”
徐雨也表示,非常希望可以看到创新型的产品,“我们会通过现有用户数据,分析入围作品是否具备产业化模型。而且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产品。纪录片的最大好处,就是相比剧情片来说投资成本没那么大,给了创作者试错的可能。”
他甚至想到用电影的档期来跟纪录片未来的市场化进行类比,“比如有没有可能2月14日情人节上一部纪录片,拍每个人的初恋,或者春节的时候,上一部讲回家的纪录片。这个模式是电影、网剧的,现在纪录片还没有产品模型。”
如何将这些分众化、多赛道的内容进行整合,满足现在观众对内容需求所形成的聚合效应?已经在剧集领域进行的剧场化运营,成为爱奇艺纪录片中心的选择。杨海涛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内容聚合的时代。做剧场化运营,一个是考虑内容的聚合,可以让观众能便捷地找到内容,并与用户实现长期共情,做到针对这一圈层的持续性输出。另外就是纪录片品牌做起来之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商业化模式,通过更好的商业化来补贴内容创作者。”
徐雨提出了很多关于纪录片商业链条的设想,丰富了“青创计划”项目获得招商的可能性。“纪录片能不能连接电商?已经有人这么做了,但还没形成链条。有的纪录片是不是可以变成电影产品,或者有的纪录片可以进行外宣,实际上海外主流媒体最能接受的方式之一就是纪录片。纪录片还可以形成文创衍生品,这块已经很成熟。实际上,一个纪录片的IP可以形成6、7个商业链条,能打通两三个,就是很优秀的产品了。‘青创计划’说不定还能牵头带动很多纪录片领域之外的合作伙伴,把产业链打通,让创作者在这个高速路上跑下去。”
这一切的商业化,都是为了让多方看到纪录片行业的商业潜力,吸引更多资本、客户、创作者进入到这个行业当中,刺激产业的加速发展。目前,“青创计划”基本按照一年的时间进行规划,项目都要求尽量在10个月之内拍摄完成,并通过这些项目做出一套多元化的产品模型。美霖文化是第一个加入的资本,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还准备携手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纪录片的市场,”
一年时间并不是“青创计划”的终点,只是这项长期事业所迈出的第一步。爱奇艺与美霖文化的短期目标,是希望提高纪录片行业的产量,丰富内容品类,并且扶持纪录片创作者。而在中长期的时间里,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资本化的运作和规模化的投资,打造一个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平台,在未来,让更多资本方、制作公司、运营公司、发行公司进入,打通产业链,让纪录片产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