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适道

根据二级市场投资现象反推一级市场投资逻辑。

IP属地:0
    • 适道适道
      ·03-03

      我对日本经济的一些看法:衰退、复苏与增长

      “世界上有四种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阿根廷和日本。阿根廷是一个拥有所有成功机会但仍未成功的经济体,而日本是一个本应失败但仍未失败的经济体。” ——西蒙·库兹涅茨(美国的GNP之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春节期间,我在日本待了两周,发现这个国家正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曾几何时,日本保持了四十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记录,甚至分分钟就能超越美国。当然,这种情况从未发生。实际上,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的经济产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失落的十年”延伸为“失落的二十年”,又来到了“失落的三十年”。 但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后,日本似乎正在复苏。房价从2016年开始缓慢上涨,大城市涨的更快,2024年东京的塔楼上涨近30%。 日经225指数在2021年迅速反弹,突破30,000点大关(自1990年泡沫崩溃后首次)。2024年初,日经225创下历史新高,突破38000点,超过了1989年的历史高点(38915点)。 日本会再次迎来增长吗?从很多方面来看,日本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经济体。这意味着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停滞可能不是他们独有的问题,而可能是所有经济体在达到足够发达水平后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 同样值得探讨的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我们自己的经济体如何管理这种停滞,以发展不依赖单(房)一(产)经济增长的经济。 所以,我打算写一系列关于日本经济的文章,从其停滞到复苏,再到未来可能的投资机会。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主要和大家探讨第一个问题:日本经济为什么发展发展着就不行了? 01 日本的三十年发生了什么? 我还记得小时候畅想中的土豪生活:本田雅阁轿车、索尼特丽珑彩电、松下录像机、任天堂游戏机——那个年代,“日本制造”几乎是品质与创新的代名词。在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间,日本以惊人的技术创新引领全球:领先的电
      1.17万1
      举报
      我对日本经济的一些看法:衰退、复苏与增长
    • 适道适道
      ·02-06

      小派科技完成C1+轮融资,营收三年连续翻倍增长

      VR头显领军企业小派科技宣布完成亿元级C1+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诸暨经开创融投资领投,老股东常春藤资本追投。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2024年国内VR头显领域最大规模的融资之一,体现了资本市场对VR硬件市场、尤其是高端VR硬件的持续看好。 小派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专注于高端VR头显研发与制造的科技创新企业。 自成立以来,公司不断推出突破性创新产品,在清晰度、视场角、刷新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持续领先全球,在全球高性能VR头显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从营收表现来看,小派科技已连续实现三年营收接近翻倍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完整的产品矩阵布局,以及成熟的海外市场战略,也得益于全球高端VR市场进入稳定和快速成长轨道的大趋势。 据了解,小派科技目前海外用户占比高达80%,产品备受国际市场认可。 小派科技创始人翁志彬表示:“非常感谢投资机构的持续认可和支持。当前全球XR产业正深度融入各类应用场景,市场需求也日益刚性化。在此背景下,小派科技将继续深耕高端VR硬件赛道,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打造极致的虚拟现实体验,为企业客户创造实质的商业价值,朝着'让人类实现多维时空生存'的愿景不断迈进。” 据翁志彬透露,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游戏娱乐、专业设计、大空间文旅、教育培训、VR地产等多个领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本轮融资将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下一代XR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技术积累方面,小派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高刷新率显示技术、创新性光学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并获得数百项国内外专利。本次融资完成后,小派将进一步扩大在美国的研发团队,同时在欧洲设立全新的研发平台,持续增强全球技术创新能力。 具体到产品层面,2024年,小派科技成功发布了三款创新型产品,分别是Pimax Crystal Light、Pimax C
      770评论
      举报
      小派科技完成C1+轮融资,营收三年连续翻倍增长
    • 适道适道
      ·01-10

      2025 AI Agent迷局:谁在玩真的,谁在演戏?

      编者按:以变革应对变局,以远见超越未见。适道、大象新闻、大象财富联合腾讯新闻、腾讯科技,推出2024年终策划《变局之下》,回望2024、展望2025,让洞见穿越时间,向未来寻求确定。 作者 狮刀、Rika 编辑 腾讯科技 郑可君、郝博阳 2023年底,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款引发轰动的AI实验项目——"小镇模拟游戏"。在这个虚拟小镇里,25个AI角色能够自主交谈、建立关系、制定计划,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社交能力。这个实验让人们第一次对AI Agent(智能体)产生了期待——具有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的AI助手指日可待。 一年过去了,AI Agent的概念在业界炙手可热。微软、Google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初创公司们也争相推出各类"Agent"产品。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号称是"Agent"的产品时,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它们与真正的Agent相去甚远,更像是仅仅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对话机器人。 这种"形似神不似"的现象,在AI硬件领域也不断上演。2024年10月,智能戒指品牌Oura推出了最新款Oura Ring 4,并"识时务"地加入了AI功能。很快,Oura估值超50亿美金,成为了商业化最成功的"AI硬件"厂商之一。然而,一个共识是:Oura的成功与AI关系并不大,其核心价值仍在于健康追踪这一基础功能。相比之下,真正主打AI的硬件产品,如AI Pin、Rabbit R1却遭遇了"上市即翻车"的命运。 什么称得上AI Agent?随手打开一个大模型APP,映入眼帘的Prompt Agent?还是编程领域的专业 Agent Cursor?亦或是钢铁侠的全能助手Jarvis? 美国VC Madrona合伙人Jon Turow曾指出:当你聊过足够多的从业者,你会发现有一系列不同概念的东西,它们都叫做Agent 。 如果将AI Agent形容为一场马拉松,2025年的AI
      756评论
      举报
      2025 AI Agent迷局:谁在玩真的,谁在演戏?
    • 适道适道
      ·01-10

      娱美德携手NVIDIA,共同在下一代游戏大作《MIR 5》中推出全新AI BOSS“阿斯特里昂”

      近日,韩国知名游戏公司娱美德的全资子公司Wemade Next宣布,正在与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图形技术公司NVIDIA(英伟达)合作,为其下一代重头产品《MIR 5》开发全新的AI BOSS“阿斯特里昂”。 《MIR 5》是基于娱美德的经典代表性IP “Legend of Mir 2 (中文名:传奇)”,并采用最新虚幻5引擎开发的一款PC端开放世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可以说《MIR 5》是当前娱美德“传奇”系列产品中最为重量级的产品之一。同时,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与差异化的战斗体验,娱美德游戏研发团队早在2024年6月起,便与NVIDIA开启了一项基于AI技术的深度研发合作项目。 在本次合作中,双方将融合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和小型语言模型(SLM)技术的AI模型成功的应用到了游戏BOSS的研发之中,推出了全新的具备学习演进与实时演变特征的AI BOSS“阿斯特里昂”。在研发过程中,引入了NVIDIA的AI虚拟人开发技术“NVIDIA ACE”、AI推理服务 “NVIDIA NIM”及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090显卡等尖端技术。 与传统的脚本化BOSS不同,“阿斯特里昂”展现出了更加主动且不可预测的行为模式,更具备了一定的实时进化能力。而为《MIR 5》量身定制的AI系统不仅能够感知游戏环境,还能记录过去的战斗并从中学习。通过分析玩家的阵容、属性和位置,AI BOSS“阿斯特里昂”能够实时调整攻击策略,展现出高度的战略推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阿斯特里昂”能够记住自己的火焰攻击曾被玩家的护盾所阻挡,或者治疗者曾经复活倒下的队友。基于这些经验,“阿斯特里昂”可以在攻击时绕过拥有护盾的玩家,优先攻击站在其身后的关键目标如治疗者、法系职业者等,甚至还会对逃跑的玩家发动远程火焰攻击,从而赢得决定性
      1,875评论
      举报
      娱美德携手NVIDIA,共同在下一代游戏大作《MIR 5》中推出全新AI BOSS“阿斯特里昂”
    • 适道适道
      ·01-06

      蔚赫信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突破,助力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4年12月31日上海蔚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赫信息”)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超越摩尔、合肥产投、长兴基金、龙鼎投资等四家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与,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动能。A轮融资成功完成,不仅是对蔚赫信息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蔚赫信息创始人兼董事长辛志鹏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得到如此多优秀投资机构的关注与支持。这笔近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将为我们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拓宽市场和深化布局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蔚赫信息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HiL仿真测试领域,为国铸剑并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及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创造和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蔚赫信息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及高端制造业的电控系统研发提供高效、精准的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2022年12月,公司成功收购博世/ETAS 全球LABCAR IP与技术,实现了从代理集成服务到自主研发制造的重大跨越。 2023年3月首轮融资后,公司在研发端展开技术消化吸收,基于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智能车架构需求,为客户提供先进、高质量的工具链产品。在商务端重构国内与海外的业务架构,整合供应链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先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国际收购后的第一年,蔚赫信息就完成首套产品的交付。 2024年公司已服务多家汽车行业知名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客户,并成功开拓教育、储能、船舶、航空和工程机械行业等高端制造业市场。 2024年9月公司实现海外业务的突破,把具有 30 年历史的世界知名LABCAR品牌带回了欧洲市场。 此次A轮融资的顺利完成,将进一步助力蔚赫信息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加速公司向汽车与其他高端制造业的拓展步伐。 参与本轮投资的四家资方均对蔚赫信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超越摩尔合伙人史晶星博士表示:"蔚赫信
      1,077评论
      举报
      蔚赫信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突破,助力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适道适道
      ·01-03

      下给英伟达的新年战书,“小”芯片公司们喜迎2025年

        2025年,有多少人想看英伟达楼塌了? 醒醒,这不太现实。 不过,2025年的AI算力市场或将迎来转变。 一方面,行业重点将从“训练模型”转向“模型推理”,意味着对推理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例如,无论是OpenAI的o1和o3模型,还是Google的Gemini 2.0 Flash Thinking,均以更高强度的推理策略来提升训练后结果。 另一方面,训练好的大模型需要通过AI推理才能落地到各类场景中,随着千行百业的深入采用,AI工作负载格局将发生转变。例如,Open AI创建Sora代表着AI训练,而用户让Sora生成一段视频则代表着一个推理工作负载。 换句话说,大规模训练工作负载是“研发阶段”,推理工作负载是“商业化阶段”,你想在AI领域赚钱,就要扩大推理工作负载。 巴克莱研报显示:目前,AI推理计算需求将快速提升,预计其将占通用人工智能总计算需求的70%以上,推理计算的需求甚至可以超过训练计算需求,达到后者的4.5倍。 2025年,这些演变将为自身“推理”过硬的“小”芯片公司提供发育空间。 这不,别人赶着新年送祝福,而Groq、SambaNova、Positron AI等专注于推理的初创公司则是向霸主英伟达纷纷亮出了虎牙。 一次讲透推理芯片&训练芯片 如果我们将AI训练比作 让模型“考驾照”,那么推理就是让模型“上路”。 训练阶段,你要请“教练”(优化算法)“指导”(反向传播和参数调整)模型;推理阶段,“驾驶员”(模型)要基于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应对实际路况。因此,推理阶段只涉及前向传播,通常比训练阶段更高效。 对应到芯片,训练芯片具备更高的计算能力,旨在支持训练过程中的大量计算和数据处理;推理芯片通常靠较少的计算能力完成工作。 问题一:为什么不用传统CPU进行推理? 答:牛也能当交通工具,但速度太慢。 问题二:为什么不继续用GPU做推理任务?
      1,644评论
      举报
      下给英伟达的新年战书,“小”芯片公司们喜迎2025年
    • 适道适道
      ·01-03

      人人能做开发者,2025年最佳AI Agent构建器榜单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专属AI Agent,不仅能记住你的喜好习惯,还可以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方便你腾出双手,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工作。 最快的方式,可能是自己动手搞一个。 目前,AI Agent的形态大致分为Agent产品和Agent构建平台。 前者是“开箱即用”,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特定用户群体。 后者是“百宝箱”,你需要为自己的Agent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输入几句提示词,选取基座大模型、工具插件,补充知识库等等,就能打造一个“用起来趁手”的专属Agent。 不过,真实情况可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不如Chatbot。 有的构建工具上手容易,你只需输入主题方向,平台就能自己生成一套完整人设和提示语。问题在于,开发者必须非常清晰地拆解任务重点,并且时刻做好Agent面对复杂任务停摆的准备。有的构建方式能够通过流程图详细编排工作流程,利用意图跳转、条件分支、循环等逻辑结构,构建出复杂精细的业务流程。问题在于,开发门槛稍微有点高,对小白不太友好。 市面上有哪些好用易用,功能丰富的AI Agent构建器?不局限于面对企业or个人。 埃森哲ML工程师Alex Burton在其个人网站Useful AI总结了一份题为16 Best AI Agent Builders for 2025的榜单。 他通过34项测试,精心挑选出如下16款工具。其中有的是小白即可上手;有的是面向专业开发者构建高级AI Agent;还有的可以构建多代理系统,让10个Agent一起Cosplay,协作完成你下达的任务。 Burton的评估关键指标如下: • 易用性:平台应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非资深程序员也能构建。 • 集成能力:能够轻松关连接你已使用的各种工具和系统。 • 定制化选项:允许用户根据特定任务和需求调整代理行为,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工作量和任务复杂度的增加而平稳扩展。 • 实时监
      967评论
      举报
      人人能做开发者,2025年最佳AI Agent构建器榜单
    • 适道适道
      ·2024-12-27

      福布斯2025年AI十大趋势预测,Killer Agent近在眼前

      图片 如果说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2024年是AI普及元年;那么在2025年,AI将迎来从广泛应用到深度转型的关键时刻——横向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纵向在医疗、金融、制造、教育等多个领域扎根,推动根本性的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变革。 眼下,谁将成为下一个发展方向,实现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从概念到落地?行业给出的答案是AI Agent。 近期,福布斯发布了2025年AI十大趋势预测,作者是Radical Ventures的风险投资家Rob Toews。 Radical Ventures是AI独角兽Cohere的首位投资者,该公司当前估值高达55亿美元。2024年8月,Radical新募集了近8亿美元资金,创建了同类中最大的人工智能基金。其投资者包括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的家族办公室、“AI教母”李飞飞、诺奖得主Geoffrey Hinton以及一些加拿大养老基金,如CPP投资公司。 自2021年起,Rob Toews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AI预测。 单看战绩,他的准头还算不错,就是时间把握略有差异。 关于2024年,Toews预测了——微软与 OpenAI 开始出现裂痕(微软认了很多“干儿子”);Stability AI倒闭(年中已是强弩之末);商业闭源模型将持续领先于开源模型(扛把子还是闭源);英伟达将成为云服务商(老黄还在努力);人工智能与版权纠纷(OpenAI有苦难言)........ 关于2023年,Toews预测了——GPT-4在2023年初发布(3月算年初吧);训练LLMs将逐渐开始耗尽数据(终于,Ilya Sutskeve宣布数据快枯竭了);Google搜索老大的地位将面临挑战(蹦出好大一个Perplexity AI);人形机器人是个火热赛道(不用多说,请看VCR)........ 那么,2025年会发生哪些AI大事件?关于Scaling l
      1,056评论
      举报
      福布斯2025年AI十大趋势预测,Killer Agent近在眼前
    • 适道适道
      ·2024-12-25

      2025 AI Agent剑指何方?两份前沿报告描绘全景地图

      如果说LLMs是“人类智慧”,那么AI Agent就是“使用火燧”,引领人类文明进入下一个时代。 2024年,AI Agent称得上最火热的概念。一方面,大模型赛道降温,并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另一方面,AI Agent则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最佳形式,其能够解决LLMs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局限性。 那么,当前AI Agent采用现状如何?哪些领域会率先冲出来? 我们结合两份重量级报告——LangChain发布的State of AI Agents,以及Langbase发布的2024 State of AI Agents进行梳理,试着寻找AI Agent在开发、采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LangChain调查了1300多位专业人士,职业包括工程师、产品经理、业务领导和高管;行业分布:科技(60%)、金融服务(11%)、医疗保健(6%)、教育(5%)、消费品(4%)。报告链接https://www.langchain.com/stateofaiagents Langbase调查了3400多位专业人士(100多个国家),职业包括C级高管(46%)、工程师(26%)、客户支持(17%)、MKT(8%)。报告链接https://langbase.com/state-of-ai-agents 具体内容如下: 1、谁在采用AI Agent? LangChain调查显示:约有51%的受访者已经在生产环境中采用了AI Agent;78%的受访者计划在近期将AI Agent引入生产应用。 按规模看,员工人数为100-2000的中型企业最为积极,采用率达到63%;按行业看,90%的非科技公司已经部署或计划部署AI Agent,这与科技公司(89%)旗鼓相当。 Langbase调查显示:目前,AI(非AI Agent)的实验用途比例远远大于生产用途,虽然后者在稳步增加中。 2、AI Agent基座大模型
      1,001评论
      举报
      2025 AI Agent剑指何方?两份前沿报告描绘全景地图
    • 适道适道
      ·2024-12-17

      一看就懂!为何说谷歌量子计算芯片突破了30年瓶颈?

      有句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然而,谷歌在量子计算上的突破,让调侃有了实现的可能。 近期,谷歌官宣了全新量子芯片Willow,拥有史上最多的105个量子比特。更重要的是,在量子比特增加之后,Willow反而控制住了错误率! Willow实现了指数级错误率降低——量子纠错领域30年来一直想解决的关键挑战。 Willow仅需五分钟就可以搞定——当前顶级计算机需要10^25年才能完成的计算。 这再次证明了量子计算的巨大发展潜力,标志着量子计算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量子计算为何神通广大?又要从一只猫说起 传统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比特(bit),只能0或1,仅代表一个数;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位是量子比特(qubit),可以“既是0又是1”,例如40%概率是0;60%的概率是1……其信息会丰富很多。 现在,我们来复习“薛定谔的猫”。 设想一个封闭的盒子,其中包含: 1. 一只可怜的小猫。(疯狂谴责薛定谔) 2. 一瓶毒药。 3. 一个放射性原子,50%概率衰变,50%概率稳定。 如果原子衰变,会释放毒药,猫死;如果原子不衰变,猫活。 叠加态:猫“既活又死”→ 并行计算 根据叠加原理,当我们打开盒子之前,猫的状态并不是“活”或“死”,而是“活和死的叠加态”;只有当我们观察时,叠加态才会“坍缩”成一个确定的结果。 因为“既0又1”的叠加态,量子计算机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处理多个可能的结果。就像猫可以同时“活”和“死”。因此,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中有着远超传统计算的并行能力。 纠缠态:猫咪命运相连 → 快速协作 假设盒子里放了两只猫,它们的命运会“纠缠”在一起:当我们打开盒子,如果发现一只猫活着,另一只猫也是活着,反之亦然。这种量子纠缠意味着两只猫的状态密切相关。 类比一下,量子比特之间的“纠缠”能够让信息传递和计算效率成倍提升。例如,一个拥有n个纠缠量子比特的系统可以同时表达2^n
      980评论
      举报
      一看就懂!为何说谷歌量子计算芯片突破了30年瓶颈?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