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走马财经

同名公众号“走马财经”作者,TMT产业观察者,不客观分析师

IP属地:上海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25

      感谢京东给机会

      听说京东外卖昨天单量到1000万了,挺好的。 只要它们不再用下三路造谣、诬陷的方式,给行业抹黑,给群体制造对立,给社会稳定增加风险,我都会为它们的进步鼓掌。 商业主体公平竞争,哪怕用一些底线之上的盘外招,也是可以接受的,赢的站起来,输的倒下去,大家都有里有面。 我们都知道,快递员、骑手、网约车司机是规模最庞大,也最危险的就业群体,这种危险不单单是就业环境和人身安全层面的,还包括社会稳定和安全层面,如果通过蛊惑人心的方式,加剧群体对立,制造矛盾,社会的高压锅有可能一点就爆,谁有能力承担这样的风险呢? 所以说,凡事还是要有底线。 不仅为京东正面竞争取得成绩鼓掌,我还要感谢他们呢。 如果不是京东一顿操作猛如虎,我哪能在22日买到127块多的美团?当天我还挂了一笔125的单子,可惜没到。 24日中概股普跌,美团和京东双双暴跌,我又挂了125的美团,可惜还是没到,没关系,看这样子迟早是会到的,只要大盘一个哆嗦。 最近有不少人来问我,要不要加仓,我就一并回复了吧,我的计划是美团每下跌5块钱就加仓一次,140、135、130左右我都加过了,后面如果能到125、120、115、110、105、100、95……,我都会坚决加仓。至于你自己,要不要加还是自己做决定。 一年后我们再看,这些操作会让我赚钱,还是亏钱。 下面说说,我为什么认为京东外卖做成的概率为0,请注意,我用的不是几乎为0,是完全为0。 首先,我们从没在商业领域见过有人通过造谣取得最终的成功,没有人可以成为例外。如果造谣可以成功,当谣言越来越多,谁又可以置身事外呢。 其次,一家民营企业最好的发展方式是维护、发展、巩固市场经济,而不是相反,去破坏市场,迎合民粹,背叛曾经的自己和核心用户。 说完这些大道理,我们要讲讲具体的商业逻辑。 京东外卖的三板斧,是舆论、运力、撒钱。分别对应心智、履约、便宜三个目标,这个策略当然是没错的。 可惜抢
      1,0592
      举报
      感谢京东给机会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22

      需警惕造谣式营销的社会危害

      最近,外卖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已经上升到造谣攻击的程度。 4月21日,京东在其官方账号“京东黑板报”上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虽然全篇没有点名美团,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文章矛头直指美团,令人吃惊的是,作为一家在美国、香港上市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堂堂官方账号内容,竟然充斥着谣言式的攻击,谣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 事实是,4月19日安徽有网友造谣“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美团封号”,该谣言已被查实并澄清,京东在未经核实且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竟然大幅扩散谣言,并为其背书。 众所周知,外卖行业骑手80%以上为兼职,可以在不同平台自由切换、自由接单,行业诞生十几年来,我们从未听说任何企业以市场地位限制过骑手多平台接单,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都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意愿这样做,要不然行业早期饿了么早就这么做来限制美团壮大,怎么也轮不到京东。 而且,美团、饿了么不仅没有在过去限制过兼职骑手接京东的外卖单,21日京东发布了那则谣味十足的檄文后,美团、饿了么也没有限制。 有趣的是,京东在没有拿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却用莫须有的扣帽子口吻说: 虽然有人明说不会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一定会暗暗做的! 这大体上相当于胡万指着老六说,“你吃了两碗凉粉,却只给了一碗的钱”,老六不承认,胡万就对着群众大喊,“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群众是块砖,哪儿有用往哪搬。 京东不仅诬赖同行,还把自己的问题推到别人身上: 近期竞对平台对兼职外卖骑手强迫“二选一”的行为,事发突然,导致京东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造成了不良用户体验。 对于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京东官方竟然可以信口胡诌: 你可以在约60%以上门店都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 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利润368亿,哪怕除掉亏
      1.45万10
      举报
      需警惕造谣式营销的社会危害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22

      美团闪购及其它

      金庸武侠里,岳不群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岳老师最爱干的事,是立正义人设,占据道德高点,连佩剑也命名为“君子剑”; 但实际上呢,这哥们私下练的是辟邪剑谱这种魔性剑法,追求的是称霸武林的权力欲望。 对待跟随者,嘴上说“为师素来最是公平,不分亲疏”,精心策划将令狐冲逐出师门时,说的是,“实为爱之深责之切”。 如果需要人时说,“绝不亏待任何一个兄弟”,把人踢走时说,“不拼搏,你就不是我兄弟”,永远都占据道德制高点,那别人能怎么办呢。 同向为竞,相向为争,正面战场,无论胜负,都是兵家常事。有些事情,本没必要发生。 美团闪购 美团闪购很好,但现在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用金庸武侠的话术来说,“独孤九剑”可能才刚练到第三式。 这个业务虽然走到了第七年,整体上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投资者已经如数家珍,普通消费者却还不知闪购为何物。 它过去甚至连一个统一入口也没有,没有入口,没有品牌认知,但不妨碍它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四季度已经是日均1000多万单的庞然大物,而且仍在高速增长,按照GMV统计,闪购2024年的体量已经来到2700亿左右。 具体来说,除外卖以外的平台型即时零售业务,都是美团闪购范畴,包括蔬菜水果、买药、鲜花、3C数码、日用百货等所有30分钟送达业务,小象是美团的自营即时零售业务,通过前置仓直接采购,再通过独立的骑手体系配送上门。 过去这些零散的业务像珍珠一样散落在美团的各个角落,包括首页金刚位、信息流、搜索页、美团外卖信息流等等,如今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入口:美团闪购,而且给了首页第一栏的金刚位入口,与外卖、团购、酒店民宿、看病买药并列,位于第4个位置。 图片 不过还没有全量推送,需要将美团升级到最新版本才有可能看到。 借着闪购升级,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即时零售的潜力、阻力和价值。 潜力 美团闪购是一项护城河很深的业务,因为它背靠美团外卖近千万骑手,跟外卖类似,闪购是享受商家、骑手、
      8721
      举报
      美团闪购及其它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17
      说点大家可能没注意过的消息: 9号智能车连续三年成为智能两轮车赛道世界冠军,2024年,它们光在快手就卖出去3个多亿,其中75%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 2024年全国有12000多家影院,13000多家绝味鸭脖门店,大家可能不知道,影票和鸭脖的客单价差不多[捂脸] 。 更多人可能没听说,有个叫极光影票的票务平台,他们甚至没有APP,只做了微信、快手等渠道的小程序,今年春节档,光是在快手这个平台的极光影票小程序,就卖出去2.4亿多票房,70%多是三线及以下用户。 很多投资者会好奇,快手的用户在哪里,辽宁有个城市叫朝阳,快手在当地的用户渗透率超过了60%。同样,快手本身的用户结构里,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过60%。 这些三线及以下的新线城市,它们的生意隐秘而伟大,繁华都市的浮光掠影之下,小城百姓的生活起居、生意日常,才是支撑我们这个国家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底。 短视频的崛起,让这些过去被忽视的人群,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也让他们的消费力被更多人看见。 今天,AI的迅速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放大这部分人群的价值。 因为AI可以迅速拉平中小商户、小镇青年在营销、运营、创作方面与其他人的差距,用可灵、DeepSeek之类的AI工具,个体店主完全可以制作精美的创意广告短片,而全站推广、女娲数字人直播、π智能客服等工具,则可以让人力捉襟见肘的中小商家和大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 说点题外话,中美贸易战,如果我们能让市场化力量主导产能优化、产业汰换,让高附加值公司自动脱颖而出,而不是传统的政策主导产业链集群优化,也许会更好一些。像小米、9号、泡泡玛特之类的品牌,实际上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快手-W(01024)$  
      8,0182
      举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11

      美团消息两则:追着腾讯大股东打

      第一条,其实是京东的。 京东外卖今天发布消息,说要上线百亿补贴了。 这其实是个好事,也不新鲜,毕竟百亿补贴已经是个全行业标配的营销工具了,也是拼多多对整个行业最大的贡献吧。 而且,这种单纯经营层面的竞争,对于行业本身、商家、骑手、消费者都是好事,不管怎样,都比利用社保事件做营销要正派、高级多了。 不过,比较有趣的事情是,京东内部跟机构开小会的时候分享: “百亿补贴是PR,肯定不是新增marketing 100亿,历史上做百亿补贴利润也没变差”。 这是原话,我只是摘录一下,各位自行脑补。 另外还说: “做外卖没想赢,但对京东整个业务make sense”。 我觉得这个想法蛮正常的,比黑板报的内容要朴实、合理多了,后者看起来就很浮夸。 第二条,是美团要去巴西了。 这条消息上周就被国际媒体NEOFEED爆出,可能因为贸易战太过于火爆,并没有吸引到太多关注和讨论。 图片 有趣的是,几乎同一时间,滴滴宣布重启了巴西的外卖业务,以99 Food品牌运营。 滴滴于2018年收购巴西本土出行平台99进入当地市场,并在此后同时提供出行、金融(99pay)、外卖(99 Food),但是巴西外卖市场一直被本土外卖巨头iFood垄断,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滴滴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在2022年退出了外卖市场,部分原因是疫情影响,叠加iFood利用市场规模动用商家二选一策略。 滴滴此时选择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提前卡位防止被美团捷足先登的意味比较明显。 但是,卡在两家中国按需服务巨头面前的难题,是iFood仍然垄断80%以上市场,这家公司被视作巴西科技互联网皇冠上的明珠,它在巴西有超过35万名骑手,并与当地40多万家商户合作,足迹遍布全国1500多个市镇,年度订单量超过12亿。 当然,这个数据与美团相比非常小,美团2024年即时零售单量大约254亿单,几乎是iFood的21倍,即便按照GMV计算,也
      5,2971
      举报
      美团消息两则:追着腾讯大股东打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03
      美团开始试点补贴骑手社保部分成本,先从泉州和南通开始,骑手交社保的个人部分成本,美团补贴一半,不需要签合同,不限地址,不限单量,不限时长,只要前六个月内跑单收入有三个月超过当地最低缴费基数水平。 另外美团家电数码也开始享受国家补贴了,不过目前只开通北京和重庆两个城市。$美团-W(03690)$ 
      1,589评论
      举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4-01
      时代抛弃我们时,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20年前,如果我们会PS做图,再不济能找个电商设计师的工作。 10年前,如果会网络关键词推广,电商老板会捧着咱们。 5年前,如果活泼开朗,略有姿色或才艺,我们一定奇货可居,大把MCN愿意签$快手-W(01024)$   如果这些都不会,我们至少可以做个客服,客户问一句咱答一句总可以吧。 今天,许多机会都可能被AI替代。 文生图、文生视频几秒钟做出来的内容,可以秒杀90%的电商设计师。 全站推广、UAX(快手的智能化定价推广系统)几分钟可以搞定几十人的营销团队案子,可以瞬间替代所有的直通车手。 女娲数字人直播可以做到7*24小时千人千面直播。 智能对话系统π可以完全拟人化,与客户多轮对话。 AI不仅能做我们过去做过的,还有可能做得更好,而且这哥们从不生病,不请假,也不发脾气。 很多人对AI的感知还停留在chatbot的印象里,实际上它已经无处不在。 我们今天刷到的视频,很有可能是大模型推荐和匹配的。收到的对话,很可能是AI回复你的。直播间里与你互动的,很有可能是一个数字人。看到的广告,很可能是广告agent智能出价推送的,甚至广告内容也是AI完成的。 在一种特殊情况下,你看到的一部小说,可能完全是AI完成的,然后你想看他的衍生短剧,抱歉,也是用文生视频生成的,连你当初看到小说、短剧本身,也可能是智能广告系统推送给屏幕前的你。 我们的网络生活,被AI包围了。
      6,5442
      举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9
      搁去年,收益低于50%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今年2月初时,新一年的收益又超过了40%,虽隐隐觉得是不是太快了,但心里的预期已经是最低100%。 后面半个多月跌到-10%,瞬间老实,“其实每年有个5-10%的稳定收益,知足了。” 一周后又回到了接近10%正收益,又不满足了,想的是,每一个标的都离前高远着呢,前高的意思是,“那本来就是我的钱啊”。 然后现在,又快-10%了。
      4,2272
      举报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7

      快手Q4业绩点评:换靶

      快手和抖音,都有两套生态系统: 一套内容生态系统一套商业生态系统 两套系统都很重要,前者是基石,后者是弹药。 没有内容生态系统的丰沛和进化,一切无从谈起;没有商业生态系统的精进,内容生态恐怕也无以为继。 所以,如果把定战略比作打靶,两家公司都是有两个靶子需要瞄准的,这个从公司财报能看出来。 抖音没有上市,我们无从知晓,快手的财报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清晰的观察窗口。 一、业绩 下图是过去9个季度快手的财务表现,快手从2023年Q1开始规模化盈利(Non-Gaap口径),此后利润率大幅上行,最新季度达到13.3%,季度净利润47亿元,年度净利润177亿元,利润率14%。 从亏损到盈利,且大规模持续盈利,从表象看是毛利率提升、三费支出占比下降带来的自然结果。 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快手过去3年的重心,在商业生态系统的推进和优化。 图片 从业务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显著的变化。 图片 快手商业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板块,是电商,过去三年它的GMV从6800亿增加到了13896亿,净增加7096亿,一倍有余。 除此之外,它在本地生活、短剧、外循环广告、直播等多个层面的商业化进展,也让人印象深刻。 三年时间日活只增加0.78亿,总增幅24.1%。 营收增加了458.2亿,总增幅56.8%;Non-Gaap利润率从-23.3%提升到14%,提升37.3个百分点;驱动营收增长的核心是高毛利业务:广告和其他。 是快手在内容生态上的投入不够努力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历史进程: 如果以2013年快手从GIF快手转型短视频社区开始计算,到2021年短视频这个行业的技术已经成熟,核心用户也基本上瓜分完成。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行业的重心都往商业化迁移,用户增长和技术研发只需要正常推进即可。 换句话说,这个阶段,你将过多的资源投入技术和用户增长,ROI不会很高;投入商业生态建设,则事半功倍。 好的商业生态可以推
      7,0494
      举报
      快手Q4业绩点评:换靶
    • 走马财经走马财经
      ·03-24

      美团能否再造美团?

      这次财报比较有意思,做《业绩前瞻》的时候,有读者评论说,“印象里这是你最悲观的一次了”。 我有点懵,我没觉得自己悲观啊,更逞论“最悲观”? 同一天,有读者私信我说,“马哥这个还是乐观了……” 两极分化的评价,可能源于大家对国内宏观消费的预期差。 一、宏观之惑 有些人对2025年的宏观消费是非常乐观的: 四季度阿里和京东电商业务增速反弹,年初《哪吒2》引发观影狂潮,DeepSeek掀起AI巨浪,一线城市地产小阳春,国补延续,新的消费贷政策又扑面而来。 如果再考虑到美国内吵外闹,中美股市东升西降,这种乐观情绪就更加可以理解了。 但是,仍有一些悲观的理由: 开年后线下商铺关门、转让迹象似乎并未缓解,统计局公布的服务零售增速在2024年逐月下降,就业市场景气度并没有逆转,房屋租赁市场也没有看到强劲复苏的势头。 个人对宏观消费还是维持之前的观点:不再悲观,但也不报过高期待。 二、定量和定性判断 对于当前的美团来说,短期给它定量分析确实变得更复杂了,因为不确定的变量增加了: 宏观消费、出海亏损、社保成本、外卖到店竞争、AI变局、商户扶持,尤其是宏观消费更难准确预测。 但是,长期定性分析,却反而更简单了。 美团的本质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就是本地零售数字化,这个零售既包括服务零售,也包括商品零售。 它的第成长一曲线,是本地服务零售数字化,从到店酒旅到外卖,再到共享单车、充电宝、餐饮SaaS;第二成长曲线是本地商品零售数字化,从闪购、快驴,到优选、小象。 从具体的业务层面看,你会发现美团有很多竞争对手: 外卖有饿了么,现在还多了个京东;到店酒旅有抖音、阿里、携程、快手;闪购有京东到家、饿了么;小象超市有朴朴、叮咚买菜;出行有哈罗、滴滴、高德、百度地图;充电宝有怪兽、街电;社区团购有多多买菜。 大半个中国互联网,都跟美团有纠葛。 但是,真正将本地零售数字化这件事,当成自己的核心主业,全方位覆盖且
      9,5204
      举报
      美团能否再造美团?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