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耐特光学今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4.46港元/股。截至发稿,康耐特光学涨2.69%,报4.58港元/股,市值19.54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康耐特光学为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向客户提供各式各样的树脂眼镜镜片,包括标准化镜片及定制镜片。产品主要为具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的树脂眼镜镜片。除折射率外,该公司的眼镜镜片也以下列镜片设计区分,即平光镜片、单光镜片、多焦点镜片、及渐进镜片。
于往绩记录期,康耐特的产品在超过80个国家进行销售,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洲、泰国、德国及巴西。
作为国内树脂镜片制造龙头,康耐特光学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公司的营收分别为8.5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10.59亿元、10.93亿元、5.3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850万元、1.12亿元、1.29亿元、6460万元。
分产品来看,标准化镜片是公司的营收主力,占总营收比例约八成。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标准化镜片的营收分别为7.03亿元、8.79亿元、8.88亿元、4.1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2.3%、83.1%、81.2%、80.9%、77.8%;定制镜片的营收分别为1.40亿元、1.69亿元、1.98亿元、1.1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6.4%、15.9%、18.1%、21.6%。由此来看,标准化镜片的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康耐特光学的生存境况。
就地区而言,亚洲包括中国是康耐特光学的销售重地,两者合计占总营收比例约五成。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内,亚洲(除中国外)销售收入分别为3.15亿元、3.98亿元、2.92亿元、1.3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6.9%、37.5%、26.7%、25.2%;中国销售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69亿元、2.60亿元、1.3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4.7%、16%、23.8%、25.1%。值得关注的是,康耐特光学国内市场增速明显,2018年至2020年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7%。
众所周知,随着视力障碍患者不断增长以及及视力矫正需求的逐步扩大,全球眼镜镜片行业的市场容量还是非常大的。东兴证券指出,根据2019年数据来看,目前全球近视患者数量达到约14亿人,中国近视患病人数已超过6亿人。而由于我国近视人口在2017年已经达到约6.5亿人,2012年到2017年CAGR为7.63%,根据7.63%的复合增长率来看,预计在2020年我国近视人数可达7.1亿人。
这一点也在康耐特光学的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得到证实。招股书显示,树脂眼镜镜片广泛用于眼镜镜片及太阳眼镜镜片。全球树脂眼镜镜片的零售销售价值总额由2015年的324亿美元(约2119亿人民币)增加至2020年的358亿美元(约2341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3%。预期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至2025年增至465亿美元(约3041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5.4%。
除此之外,在其它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之下——比如渐增的购买力、对视力健康的意识提高等,康耐特光学所处的树脂镜片行业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前景明朗。不过,虽然康耐特光学所处的行业市场容量值得期待,但作为行业中游的公司,不确定性因素较大。
从上下游链条看,由于原材料和市场均在国外,康耐特光学属于明显的“两头在外”的风险敞口型公司。具体而言,上游康耐特生产镜片的主要原材料是树脂单体,而这些树脂单体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其最大的供应商是日本一家化工公司,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重常年在40%以上),而由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这将容易造成采购成本较高,并且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下游而言,康耐特光学的业务也主要分布在海外,按出口值计算,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商。而业务销售依赖海外市场,这将意味着其很容易受到全球性波动因素、汇率因素等风险影响,以前期金融危机影响为例,国外需求大幅下跌之际,康耐特光学的销售也受到了直接冲击,销量下滑。总之,康耐特光学属于“两头在外”的风险敞口型公司,很容易受到上游和下游挤压,这一点在毛利率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不过就目前来看,康耐特光学作为国内最大的树脂镜片制造商,有着领先优势,且行业前景十分明朗,未来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