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内最大的公考培训机构 $中公教育(002607)$ 老板李永新因为没及时偿还2亿欠款,股份被司法冻结了。同一时间,子公司北京中公也因为8600多万欠款被浦发银行申请仲裁了。 借钱,还钱,再借钱几乎已经成了李永新和中公这两年的关键词。公考越来越热,中公和李永新怎么反而越陷越深呢? 中公的沦陷和极越的坍塌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市场的盲目乐观,对于资金的肆意使用和战略判断失误。 中公的沦陷主要还是因为两个错误的选择。一是盲目扩大“协议班”的规模,也就是通俗讲的“不过包退”班,预先收取了大量的学费,这种班型,普遍价格在2-3万,高端班型近10万。 错上加错的是,中公获得充裕资金后,拿去投资理财套利了,并且大手笔投在了地产。 光2020年一年,中公花30亿在北京昌平拿地,花3.8亿在西安买楼,花5.6亿在安徽六安买了2个地产公司;还打算募资60亿,拿出42亿在北京怀柔建学习基地,然后就被证监会问询了,你是不是要变相用在房地产开发啊。那个时间节点啊,可能没有人会怀疑房产的升值空间。 如果你投资的钱是你自己的吧,就算缩点水都还好,但问题就在于中公预收的钱实际还是债,如果考试不通过,还要退回去。中公就相当于加杠杆投资,还不是短期可以买卖的资产。 结果可想而知,一方面,21年公考卷到极致,中公的学员退费率一下子升到了接近70%,当年退费153亿元。这年中公收入不过才69亿。另一边,21年下半年开始地产行业逐步调整,中公的地产投资没法回笼资金,自己的业务发展没钱了。 中公教育还干了件饮鸩止渴的事儿,和一家信托公司以9.5%的利率借了18亿,说是用于学员快速退费,相当于一年利息就1.7个亿;当时正常的银行贷款利率是3%左右。 为了自救,中公也做了很多事,比如昌平拿的地,转了50%股权给龙湖地产;把预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