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形势出现近61年以来,在正常发展状态下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关于如何提升人口数量,各路专家已经提出诸多的观点和措施。 本文作者张栋伟认为,从历史案例和现实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还是在于如何尊重和优待女性的社会政策。 一、当前育龄女性形势 20-29岁,是女性最适合生育的年龄段,简称“育龄女性”。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女性规模从2010年的3.7亿,已经下降到2020年的3.2亿,和2022年的最新数据3.1亿,此后的“十四五”期间,育龄女性数量都还将持续下降。过去的数年里,20-29岁生育旺盛期女性,年均减少540万。 人口数量更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中国女性初婚年龄平均值已经上升到接近28岁,也就是临近黄金生育窗口的结束期,属于“不得不搭乘末班车”的时候,才不得不结婚生育。 鉴于中国育龄女性的生育率在全世界较低(低于西方和日韩),因此再叠加晚婚因素,生育一胎以后就更加没有生育的欲望。 女性是繁衍之本,当 数量、年龄、欲望,三者因素叠加,社会总体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形成趋势。 二、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措施 在中国古代,每次重大的动荡时期结束,国家都要通过降低女性结婚年龄、鼓励女性生育、处罚大龄未婚女性的措施,进行强制推进人口增长。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不仅自己“卧薪尝胆”,更是积极发展生育。女性生育时不仅可以享受国家派出的公费助产士,而且给予生育奖励。如果生男孩,奖两瓶酒和一口狗;如果生女孩,则奖励两瓶酒一头猪。 齐国规定,妇女生3个孩子则免除本人所有赋税;生4个孩子则免除全家人赋税。 汉朝的刘邦在位时期为了扩充人口规定:女性超过15岁未嫁,每月就要多收130钱的税收。女性只要生育,家庭就能免掉2年的赋税。汉惠帝于公元前189年规定,要求女性在15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