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星球
光子星球
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IP属地:未知
0关注
28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光子星球
01-10 13:03

高德要“商”,抖音要“图”

每到年末,高德似乎都想冲一次KPI。 2023年年末,高德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地上线“高德秒送”,入局跑腿。随后的12月14-27日,在上海、深圳、北京、成都、厦门开启了五轮到店业务招商,涉及餐饮、休闲娱乐、亲子培训、丽人、医美等,翻过年后,相关业务仅处在“流量”层面。 去年年末,高德与抖音团购打通,在独立招商没有看到太大效果后,才“傍”上强者再度入局。 本地生活赛道“傍大哥”的前辈其实是快手,后者为到店到家蓄势的局面下,高德于外于内都得有些动作:集团越来越聚焦电商与云,快手都能从0到1,高德这块“石头”怎么始终砸不起水花呢? 因此,学习快手找强援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高德能拿出手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地图导航所提供的流量入口,另一个是曾经阿里到店板块所积累起的商家资源。 抖音不缺流量,缺的是一套基于LBS的底层架构和履约能力,它能对高德的期待,或许有且只有地图所提供的流量。 在互联网的末代,靠流量形成的联盟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 到目的地易,到商家门店难 “服务到底做不做,肯定要做,但我们仍然认为,先要做好用户侧的功能,稳扎稳打才能最终做好本地。”两年前,在被问及是否要下场做服务时,高德曾表现得漫不经心。 有图是否就一定能做好本地?历史似乎并不支持这种说法。 同样有图的不止是高德,百度曾经豪掷200亿,百度糯米最终没能做起来。地图对于到店到家业务的真正价值在于分发,而考验平台能力的其实是商家运营,比如服务商生态与BD团队。美团、滴滴这两家之所以能做起来,即是如此,有了商家运营能力之后,反向做地图反而事半功倍。 高德并非没有BD团队,阿里到店业务变换门庭多年后,流浪的口碑在2023年并入高德后,相关团队也随之进入高德。 高德一直认为自己做到店是有充分资源禀赋的:依托于超7亿月活、稳定过亿的日活、导航与打车的服务流量入口,以及口碑积累下的商家资产,在到店市场拿下些许份额应是手拿
高德要“商”,抖音要“图”
avatar光子星球
01-10 12:55

迎接春晚,B站准备好了吗?

“上B站,和3亿年轻人一起看春晚。” 2024年1月9日,B站首页闪现的这一句口号,瞬间在整个社区激起了阵阵涟漪。 据悉,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B站已经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达成了重磅合作——B站将在除夕夜全程同步直播央视春晚,并成为央视蛇年春晚的独家弹幕视频平台。 从15年前充斥着鬼畜、番剧的小众社区,到当下与春晚平行叙事的内容平台,B站的这一步,可谓跨得既远又重,但当跨越历史门槛后,B站羸弱的基本面能否得到改善,则仍待观察。 近年来,春晚的转播权早已成了互联网巨头们争夺的必争之地,从腾讯视频、爱奇艺到抖音、快手,春晚的网络转播几乎成了内容巨头们的常态化战役。然而,B站这次的“入场”有些不同,其高调出击,为春晚带来了一丝新鲜空气。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互联网玩家的春晚合作,争夺用户、破圈几乎是最常见的动机,也是行业媒体的老生常谈。但此次B站与央视春晚“新老合作”却颇具玩味——意欲再度破圈是肯定的,毕竟没人能舍弃“春晚”这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泼天富贵,但直播春晚,同时亦承载着B站改造、教化既有用户的强烈意愿。 更微妙的是,春晚在互联网玩家眼中的角色,也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春晚对互联网行业的意义,已经不止于流量的争夺,而是成为了内容、商业塑造的一部分。 意欲再度破圈? 谈到春节营销,春晚是一个无可忽视的“重磅话题”。 首先,作为爆发力最强的流量来源,春晚具备极广的触达面,不论身在世界哪个角落,抑或是中国内地的某个偏远小县城,除夕夜大家都会围坐在电视前收看春晚。这种几乎覆盖所有社群的流量,正是玩家们梦寐以求的破圈机会。 其次,春晚背靠央视,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威标签”。这种背书,让其在国内具备心智层面的穿透力。 1995年,贵州长寿长乐集团冠名了春晚八点开场报时后,其药酒风靡一时,价格甚至一度超越茅台,而曾垄断了春晚零点报时的美的,也随着中国家电产业的崛起大放异彩。而
迎接春晚,B站准备好了吗?

腾讯视频,“硬啃”IP

男频IP是阅文、番茄们的富矿,却不一定是长视频平台的“富亲戚”。 日前,由王鹤棣、田曦薇、刘奕君、晏紫东等主演,“卖报小郎君”同名小说改编的男频悬疑奇幻剧集《大奉打更人》于腾讯视频与CCTV-8同步播出。 自其去年12月20日官宣定档时的消息来看,26个官方合作品牌的招商成绩与同步上线海内外11家平台的发行规模,都昭示了制作团队对标“剧王”《庆余年》的野心。 仅自IP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大奉打更人》小说在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播放量高达80亿,起点站内均订10万,这还未计算“笔趣阁”等免费分发带来的用户群。 此外,该剧主创团队亦可对标《庆余年》系列,总导演邓科曾执导《与凤行》《赘婿》等爆款剧,主演王鹤棣也因《苍兰诀》而跃升内娱顶流。 早早吊足用户与市场胃口的《大奉打更人》,以“预制爆款”的行业期待踩点年末时分开播。 然而市场给出的反应却是收视持续走低,甚至开播时的热度都相较《庆余年》稍欠,社媒公域对剧集内容的吐槽不绝于耳,集中在主演台词功底、剧情节奏与“魔改”原著等方面。 套错“公式”? 2.6万与3.2万,《大奉打更人》与《庆余年2》开播首日的热度值差距似乎昭示了这两款同为腾讯视频S+级别剧作的不同命运。 首当其冲的是在前者热度远不及后者的情况下,其收视率还在“高开”一段时间后走低。据CCTV方面数据,《大奉打更人》前四集平均收视率仅为1.0884,而今更是已跌破1的基准线。这意味着,该剧似乎并未在破圈与国民度上完成一部S+级别制作的任务。 早在开播前,《大奉打更人》便通过定档发布会、开播盛典、联合B站开启二创活动、制作方自掏腰包云包场等规格不一的活动推高剧集热度,然而其开播时的云合数据占比也仅6.3%,排名当时热播剧集第六。 究其原因在于,该剧的IP与主创团队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这导致开播前的种种打市场与认知度的动作收效甚微,而开播后的表现亦不及预期。 具体来看,《大奉
腾讯视频,“硬啃”IP

2025,Agent生死竞速

2024年Agent崛起的背后,既是技术狂飙的产物,也是大模型跌落神坛的伊始。 大模型的光晕正在逐渐消散。 “2023年,大家普遍觉得要买一个大模型,很多人热衷于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但训练完了,怎么用起来,大家一头雾水”,本质在于大模型呈现的是底层能力,像水电煤一样的存在,“不是产品”。 上述行业内人士对“用大模型”的定义为:不能停留在打开ChatGPT、Kimi提问问题,而是AI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 如果说前年的主题是“大模型爆发”,去年的主题则是“大模型落地”。人们逐渐意识到,光靠模型强远远不够,怎么用起来才是“卡脖子”问题。Agent承担了连接大模型和场景的中介作用,特别是AI工作流真切地让行业看到了落地的路径。 有人认为“Agent主要解决了部分B端交付的老大难问题”,也有人评价“模型公司对外销售卖解决方案就是在选Agent”。 Agent让云端的大模型开始“接地气”,“大模型+Agent”成为了To B的新时髦。 LinkAI联合创始人&COO苏晨星对Agent行业热度有强烈的感知,“大概2023年6月份左右,我们刚进入市场时,做Agent工具的企业算上我们,国内只有三家。直至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 据企查查显示,1-3年内,智能体相关的新成立企业有200多家。 “混沌初开”一词精准地道出了整个Agent市场现状。玩家身份鱼龙混杂,大厂、AI小虎、创业公司纷纷下场。在没有制定标准的前提下,行业的整体跨度特别大,突出表现在客单价上,从数千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现阶段Agent仍是伪概念,中间态产品,真正的Agentic AI充满想象。” 供需关系 年末,某家公司2B业务负责人预备为即将上新的Agent产品定价,他透露“相当便宜”,价格直接狙击大厂,“算法3500元,研发2500元,都能打八折”。 这样的情况在当前Agent市
2025,Agent生死竞速

登顶路上,vivo成为“更好的企业”

过去的一年,曾在寒冬中苦苦蛰伏的智能手机市场,总算是随着时间流转,重新焕发出生机。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了5%,结束连续多年的下滑局面。 市场水位回升固然值得庆贺,但就像一记闷雷过后的寂静,所有手机厂商都知道,挑战依然严峻,稍微松懈就会被对手拉开差距,甚至踩在脚下,远未到足以放松、歇一口气的时刻。 在此背景下,玩家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下一轮备战。只是,经过多年迭代与竞争,如今,智能手机赛道的竞争早已不再是“械斗”,而是一场关于创新力、品牌力乃至企业文化的全方位的战争。 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vivo的表现值得一提。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vivo以19.2%的市场份额,夺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王座——已连续三年又三个季度蝉联国内国产手机头名的vivo,早已成长为智能手机赛道的一面旗帜。 而这,恰是对vivo经营哲学和本分文化的绝佳侧写——vivo之所以能长期保持领头羊的身份,同其一贯的经营之道与文化理念紧密相关。 12月30日,60余位企业领袖与2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vivo全球总部,参加会客厅正和岛案例探访专场活动,深度探讨vivo的经营理念与文化价值,并对未来产业发展展开集体思考。 在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看来,所有了不起的公司都没办法复制,但都可以学习借鉴。而vivo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就是可以做到“自在从容的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么,vivo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坚持做正确的事 智能手机行业行进至今,早已不是所谓的新兴产业,而是一个在十余年变迁中锤炼出来的庞大体系。可尽管行业内部已高度成熟,外界解读却略显浮躁,市场波动不定的数据总会被放大解读,成为喧嚣的噪音。 每当市场数据下滑,媒体们便化作一片哀鸿,纷纷惊呼“行业已老,步入夕阳”;而一旦
登顶路上,vivo成为“更好的企业”

美团出海:香港练兵,沙特选将

“郑和航海是亏钱的,哥伦布航海是赚钱的”,多年之前王兴曾在饭否上,对比过全球史上两次出海,他认为盈利与否将显著影响市场开拓的持续性。 美团外卖在国内建立绝对优势后,开始向外扩张,从香港到沙特,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论。通过补贴获取用户,进入市场;市占率接近第一时,从抢占市占率转为提升盈利能力,从而具备“以战养战”的能力;盈亏平衡后,视市场与竞争环境,或是横向发展,或是“一城一策”那样的精耕细作。 按照这一逻辑,Keeta在中东市场,前期注定亏损。据了解,目前Keeta在中东的UE(单位经济效益)约为负的20元人民币左右,主要亏损来自于补贴,包括拉新与运费。 截至目前,Keeta在沙特已开放利雅得与阿尔卡吉,开年将陆续开放麦加、麦地那、达曼。原本8月考察过伊拉克,由于战争,因而没有进一步动作。“未来三年,要开完主要的几个中东国家”。 内部对于沙特市场的预期颇为乐观,2025年将是Keeta在沙特开城的大年,团队计划在年中做到利雅得市占率第一,到年底完成新开城市市占率第一。 如果说香港是美团出海的“演武场”,那么沙特则是其中东战略的“支点”。进入沙特百日后,Keeta初步在当地市场站稳了脚跟。 运补与时效“撕开”沙漠 光子星球了解到,目前利雅得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在50万左右,Keeta的日均单量约为10万单,市占率约为两成。 进入沙特市场一百多天后,美团能够迅速打开局面的两个重要手段分别是差异化补贴与时效,其中补贴旨在抢占市场,而时效有助于建立用户心智。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光子星球,尽管团队在利雅得市场号称“补贴无上限”,但实际上不会单纯拼刺刀,而是会针对运费进行补贴。 Keeta提升运费补贴力度有两个考量,一个是香港与海外大部分地区运费较高,另一个因素是,出海比较依赖全球连锁品牌,短期话语权较弱。贴补运费有助于降低用户综合成本,起到获客目的。 我们了解到,Keeta在当地的单均成本情
美团出海:香港练兵,沙特选将

步入内容“复利时代”的百度APP

2024年,内容市场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内容创作者收益波动,另一个是短剧,成为最吸金的内容形态。 单纯的图文或者视频内容创作收益持续下滑。面对不可逆的下滑,一部分创作者希望尝试新的手段,但内容平台终归各有其限制。此外,过剩的供给将平台竞争引导向分发层面,AI与搜推一体化的有机结合成为打通自家内容生态的重要手段。 早前一位从其他平台迁移到百家号的创作者表示,“有的平台适合带货的创作者,有的适合直播,能承载所有形式的,仍然是百度。”继图文、短视频之后,日前,百度申请“百度短剧”商标被视作是百度进一步发力短剧的重要信号。 随着百度加码短剧,这一新的内容形态不仅扩充了供给,而且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不仅吸引了既有的图文创作者,还引来了新的活水。微短剧市场以接近500亿元的产值,超越电影市场。 创作者迁移与涌入短剧,终归是个“奶酪与面包”的问题。 内容经济变革正当时 提起“双边平台”及其背后的理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电商。实际上双向,甚至是网状流动其实是信息场域的特征。 包括内容场在内的信息场,自互联网勃兴以来,从来不缺乏热土,从早年水木清华的BBS,到豆瓣、贴吧,再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不断变化之外,其价值的呈现方式也随之各不相同。 早年BBS依赖不稳定的捐助发展缓慢,而百度贴吧靠着广告收入突破了BBS的规模,到如今的抖快书,我们看到了在内容平台之上似乎可以架设一切商业模式,从广告到电商,乃至本地生活。价值是没有上限的,随着渗透率增长,有限的转化手段开始触及天花板。 当此处没有水草,创作者们则会寻找新的“奶与蜜之地”。像年中,就曾出现内容创作者向百家号迁移的情况。 首当其冲的是视频内容,创作者扩充与推荐算法机制,不可避免流量洪峰与低谷,让创作者处于“饥一顿饱一顿”。而平台降低创作者收益,则进一步让创作者境况雪上加霜,此前有作者表示某平台制作的视频每千次播放收益仅3分钱。 与
步入内容“复利时代”的百度APP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31

理想汽车“基因突变”

“AI对于理想汽车,意味着全部”。 如同当年的增程式路线一样,沉默了大半年的李想,再一次以颠覆性的言论,引发了业界的热议。 2024理想AI Talk上,李想表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而自己已经“不想只做一名汽车企业CEO了,要做一名人工智能企业CEO”。 这可以视作理想汽车全新战略计划的一次正式官宣:AI将成为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核心,目前已制定了清晰的AI战略和产品规划,目标是让理想汽车转型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李想认为,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上半场,而智能化是下半场,这里的智能化指的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而非传统的软件智能。 这并非李想的一时心血来潮,事实上早在2023年初,李想就在内部信中表示,希望理想到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而在2023年年初发布战略的时候,理想“把人工智能从一个隐藏的战略,变成一个开放的阳谋的战略”。 他强调,理想汽车一年超过100亿的研发投入,有接近一半是投在了AI方面,包括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和VLM(Vision Language Model视觉语言模型)的基座模型。 李想的终极目标是将汽车打造为“家庭成员”,无需人类下达指令,可以自主进行管理和决策,也就是李想口中的“硅基家人”。 从当下的汽车市场智驾能力,以及AI赛道的最新成果来看,这个目标显然还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质疑李想的能力,却很难质疑他的前瞻性——当年的增程已经足够证明。看似“步子迈得太大”背后,其实是理想对于当下现状的焦虑。 近两年理想依靠“套娃式”产品结构,吃到了巨额红利,但始终难有L系列之外的新“爆款”,一方面是纯电乏力,一方面是增程赛道日益卷成“红海”,同时如今的新能源车市场,单纯依靠硬件和配置的产品力已经难以形成独特优势,在这个局面之下,智能化突围无疑是理想最好的路线。 难以突破的“瓶颈期” 从今年4月开始,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基因突变”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31

被推着上市的荣耀

尽管荣耀曾对内严格保密,但在行业中,关于荣耀意欲上市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自第四季度启动以来,荣耀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可谓顺风顺水,并在2024年最后几日完成了股改,从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股改不过是开胃菜,荣耀的最终目标与主菜是上市。 此前,外界曾纷纷猜测荣耀或将借壳上市,市场里漂浮的各种猜测,让波导股份、深城交、深振业、天音控股等潜在壳资源企业股价起伏不定。不过,荣耀并不打算走“旁门左道”。2023年末,当荣耀正式宣布将通过首发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时,那些围绕其借壳的股价炒作瞬间崩塌。 此后,荣耀积极推进上市进程,尤其是在8月宣布启动股改之后其行动更是迅雷不及掩耳——从引入中国移动,到中国电信、中金资本、基石基金等注资,荣耀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股改,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完成股改后的荣耀,上市计划的首个关键环节已经告终,IPO之门已经敞开,后续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而荣耀如此紧锣密鼓地推进IPO进程,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对荣耀而言,IPO背后的意义远远超出其本身,作为脱胎于华为的手机巨头,荣耀一直在等待这一天——从独立伊始,荣耀一直在悄无声息地为未来铺路,而经历5年的成长与准备,荣耀或许已经做好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按理说,企业选择上市,多半是为了融资,但从荣耀CEO赵明此前的言辞来看,身为国内五大手机厂商之一的荣耀,并不缺钱,反而可以说是“财大气粗”。 今年初,赵明曾透露,荣耀当时的利润兑现率高达120%-130%,账面上躺着几百亿现金流。虽然在体量上,荣耀与同行小米的1500多亿现金流相比尚有差距,但荣耀的业务架构明显更加单一、聚焦,倘若有几百亿现金,亦足够支撑其未来的战略扩张。 那么,不差钱的荣耀为何选择上市?背后或许同荣耀股东、经销商、员工们急于兑现价值有关。 一名买方渠道商曾对财新表示,深圳国
被推着上市的荣耀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28

平台与商家,携手穿越周期

世界是均衡的,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摆动,任何方向的钟摆偏转,都为接下来反向进行钟摆运动供能。 2024年成为平台经济分水岭。一个月前,宏观面“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号,对平台经济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而在公司层面,滴滴、携程、美团等,在今年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截至三季度,滴滴经调整EBITA为17.44亿元,上年同期则为负的2.83亿元;旅游行业回暖让携程驶入快车道,同期携程收入与利润增速分别为24%、43%,营收与利润双增。美团保持两位数高增速之外,净利润同比大涨308%。 典型平台经济的还有电商,如淘天、拼多多、京东等,营收与利润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平台经济回暖,相关公司利润增长时,单纯以“切片”来看其实并不准确。“其他平台切不掉高星市场,携程利润能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台对于行业生态的作用”,某酒旅行业人士提到,特殊三年期间,几乎所有高星酒店都收到过来自携程的扶持。 正如几年前的餐饮商家、网约车司机、电商商家一样,不仅通过平台的网络持续获取稳定且更高的收益,大盘增长之际,平台过去种种惠商措施也让其得以跨越盈利“海峡”。 电商拆解价格力 比价的零和博弈与仅退款的高成本,无疑是今年平台经济中,平台与商家矛盾最尖锐的业态。这其中,受伤最深的当属低毛利的服装行业。 作为一项对消费者有利的功能,平台上线“仅退款”其实是用户推动的结果。不少水果与低客单价商家在面对客诉时,退换反而抬高了成本,因此才会在部分平台上线该功能。可是泛化到所有领域,则适得其反。 相关案例众多,我们不用多提,相比商家,一刀切的“仅退款”带偏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满意的阈值因为低门槛的退换率,导致商家经营举步维艰。 年中,一家大码童装商家曾想要走出舒适区,想着客群多为追求品质的宝妈,因而在直播间里上了一款300元左右客单价的女裤。“备了1000条货,卖得还不错,但退换率太高,5轮还
平台与商家,携手穿越周期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25

快手本地,尚未成熟

“快手本地生活没做了吗?认领个门店五天都没有动静,想着这个业务线是不是拆了?”近段时间,一位快手本地生活员工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则留言。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少在三季报、双十一这样的重要节点,快手仍讲述着本地生活的故事。只是,相较于上半年,讲故事的频率已有所放缓。 曾几何时,互联网是机会主义者的热土,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现如今但若有一丝确定性的机遇,相关与非相关的玩家都将涌入其中,比如AI,亦或是本地生活。 快手、小红书这类急于改善商业化基因的玩家,上一个盯上的是电商。不过,电商覆盖的是“最大公约数”,更细分、碎片化的需求,则需本地供给加以承载,毕竟无论是夫妻小店,还是足浴桑拿,线下实体总能精准对接特定群体的独特需求。 艾瑞咨询预计,2025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将突破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本地生活逐渐成为了电商之外,玩家们又一争锋相对的领域。 这其中,快手的故事值得研究。尽管体量不及针锋相对的美团、抖音,但纵观这些年,从布局本地招聘、相亲市场,到试水外卖,再到加深与美团的合作,快手不断出招,步步为营。 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竞争战略的核心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创造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相较于两大巨头,快手虽有其独特之处,但缺乏基建、本地基因较弱、地域发展不均匀等问题,亦在局限快手,使其在这场本地生活战役里的角色,逐渐趋向配角。 快手踱步本地 从蓝领招聘到相亲这类“老铁生意”虽堪称招牌,但招聘、相亲原本都是线下最传统的业务,老铁们的需求简单直白,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装,因此快手的打法也算是简单粗暴——通过直播聚集铁子,把用户从线上流量池带到线下服务。 面对招聘、相亲这种垂直服务赛道,快手用直播打江山固然算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打法,只是仅靠直播,并不足以应付团购、外卖这种宏大场面。 早在去年,快手便已端出本地生活小程序,并将团购、外卖业务融入其中,但彼时的
快手本地,尚未成熟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25

通义赶“末班车”

躺平近一年的“通义”,终于停止了摇摆,重新加入到了AI应用的残酷厮杀中。 近期,综合多家媒体报道,阿里旗下的AI应用通义正式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此次调整包括通义To C方向的产品经理,以及相关的工程团队。调整后,通义PC及App团队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原有的通义实验室,仍然留在阿里云体系内。 上述举动既是阿里对大模型业务方向的重新梳理,也是对通义应用的再定位。 通义系列全家桶由达摩院研发,目前是阿里在AI领域的“拳头产品”,所属阿里云体系内,主要以MaaS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 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通义应用最初与大模型一同被打包进To B服务中,其作用是“秀肌肉”,即通过上架模型的各项功能,来吸引B端用户关注,以展示场景落地的潜力。所以,尽管通义App上线时间并不算晚,但一直很低调,也没有太多宣传。 此次剥离后,通义应用则正式从B端转向了C端应用。前脚刚从云竞争中退场,后脚一脚踏入了胶着的AI助手应用市场。而此时,通义完全丧失了先发优势,Kimi、豆包、文小言已经锁定了第一梯队站位。 光子星球获悉,通义应用已经开始追求DAU、MAU此类指标,拉新获客迫在眉睫。 行业内部对阿里和字节普遍有一个认知:阿里重B端客户服务,字节重C端产品化能力。 而如今两家各自想活出对方的样子,阿里重新整合梳理智能信息事业群业务,押注通义和夸克,希望能撕开AI To C方向一道口子;而字节则期待豆包在C端营造的声量,有朝一日可以在B端实现规模化转化。 通义的“摇摆” 早期,通义是最具C端基因和爆款气质的AI应用。 鲜为人知的是,通义是国内第一个上线的AI助手应用,时间比豆包早了约四个月,比Kimi早了近半年。 在大家普遍不知AI问答为何物时,通义就在去年年底承接了一波来自外网的流量,凭借“全民舞王”出圈,“兵马俑跳科目三”甚至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但随着热度的消退,通义也开
通义赶“末班车”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24

手机厂商“AI劫”

“我每周都有一个AI专项会。”某手机厂商在发布新机后的沟通会上表示,AI功能首先需要符合用户的使用直觉,这也折射出手机厂商对AI越来越重视。 技术发展永远无法摁下暂停键,每一次总以为技术迭代触达瓶颈、卷无可卷,总会有一股力量突破固有框架,将人类带出死胡同,酝酿出新的可能。 年末新机发布中,包括OPPO、小米等品牌新机都提到了超窄边框的突破,背后是时间与金钱的巨大投入。工艺上需要灌胶,加之芯片级别的防尘要求,因而厂商们投入巨大。但在用户层面,感知有限。 智能手机的硬件侧发展逼近物理极限,屏幕、摄像头、处理器的提升亦没有太多空间,正当业界悲从中来,顿感智能手机行业已步入黄昏之际,端侧AI的爆发,又为其劈开了一道罅隙。 尽管早在2017年前后,AI就已被手机厂商们融入影像、语音助手等场景,但2024年或许更能算作AI手机真正意义上的“元年”。毕竟今年,其同时踩准了手机行业整体回暖、AI浪潮从实验室走向落地的节奏。 在此背景下,AI手机,亦已从最初的单一品类的“加分项”,转变为全机型的“必选项”。而这,推动了行业整体向前跃进的同时,由此所牵动的新的商业生态,等待被激活。 AI手机需要自证 AI,可以说是2024年,手机行业整体回暖背后的幕后推手之一。 据Canalys预计,2024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17%,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将进一步加速,推动全球渗透率将达到32%——AI手机仅用了一年多,就走完了“老大哥”折叠屏手机六年都未能走到的路。 尽管数据增长迅猛,但统计口径却略显微妙,毕竟在手机厂商擂响战鼓的背景下,但凡是新推出的机型,没有人将自己与AI撇清。AI几乎已经成为各家旗舰的核武——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究其所因,在折叠屏半死不活之际,当下的智能手机行业,太需要一个新的噱头来救命了。 这得从前几年,智能手机行业去“鬼门关”走的那一遭讲起。彼时,一直推着消费电子赛道
手机厂商“AI劫”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20

阿里不再“自负”

“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摆渡的船,它只是把河岸的这一头端到了那一头。”2016年10月13日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五新”的概念,“新零售”位居首位。   2024年12月16日,一张签约仪式的彩排照片传出,阿里与雅戈尔之间的一笔交易不胫而走。次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持有银泰99%股权,将与银泰少数股东联合出售银泰100%股权,其所持99%股权的对价约74亿元,但录得93亿元的亏损。   从战略投资,到完成私有化,银泰是阿里“新零售”战略的起点。八年时间,阿里帮助银泰完成了线上渠道的开拓,也包括建立了线上化经营能力的喵街APP,以及“银泰百货”支付宝与微信小程序。   银泰不止是新零售的起点,同时也是阿里生态落地的重要场景,例如数字化升级、协同办公、供应链管理等等,都已深度嵌入其中。以银泰为样板,此后阿里以投资、入股、战略合作等形势,形成了高鑫零售、苏宁、百联、盒马等在内的“新零售”业务板块。   图片   当银泰以93亿亏损售出,高鑫零售与盒马待价而沽,整个新零售战略已到了终结之时。   从内部视角可以看到,“新零售”战略起因于阿里在淘宝的成功和技术上的自负,而如今选择卖掉银泰,既有宏观环境的考量,亦有新管理层对过往自负的纠偏。吴泳铭任内的关键词是“聚焦主业”,与当年马云的“五新”,有着截然不同的攻守态势。     致命的自负   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   云栖大会前一个月的9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美股盘后市值约合2664亿美元,登上亚洲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的宝座,也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坐上亚洲市值榜首的互联网公司。   在回顾云栖大会前前后后时,一位阿里人士提到,“马老师讲完,大家回来就讨论什么是新零售,没人说
阿里不再“自负”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8

蔚来,如何面对 “决赛圈”前的冲刺?

熟悉创客文化的人,对车库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作为无穷创造力和梦想的代名词,车库中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公司。 乔布斯在车库组装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比尔盖茨在车库开启了微软创业之路,亚马逊起源于贝索斯在车库创立的网络书店,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梦开始的地方也正是租用的车库。 11月25日,正值蔚来成立十周年,蔚来创始人李斌来到了当初创业的起点——上海一个4S店车库改造的办公室。一切都还保留着十年前的痕迹,前台旁的团建文化墙上,蔚来最早期员工的手印依然清晰可见,那时候的蔚来英文名还叫做NEXTEV,意为下一代电动汽车。 十年来,蔚来已累计售出车辆超过62万台,在3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不过,在当下极度内卷的竞争环境下,这样的成绩也只能算得上及格,还远远谈不上有多拔尖。正如李斌在十周年内部信中所说,“我们距离卓越与优秀还相差甚远”。 过去十年,行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有很多同行走向倒闭,也有很多同行强势崛起。如果说有什么是蔚来一直都没改变的话,那就是做一家用户企业的初心未变。 这份初心与坚持,让蔚来挺过了多次至暗时刻,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虽然当下的竞争局势仍是挑战重重,但蔚来依然能够有信心面对全新的十年。 在十周年全员讲话中,李斌再次强调了“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 返回“初心” 十周年内部信和全员讲话,以及11月26日的媒体面对面访谈中,李斌多次提到“初心”这个词,“在充满不确定性、越来越注重短期利益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依然坚信,从用户利益出发、踏踏实实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创造产品、服务、社区的价值,从而实现商业成功的理念,符合常识,符合商业理性。” 在李斌看来,初心是蔚来多次转危为安的那座“灯塔”,“只要背离初心去做事情,一开始的效果也许会不错,但很快就会被市场惩罚。而我们每次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都是因为回到了初心,改正了背离蔚
蔚来,如何面对 “决赛圈”前的冲刺?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7

海螺们不想交“买路财”

最近关于AI视频的几则新闻连起来看,很是耐人寻味。   Sora来了,没有炸裂,只有吐槽和差强人意。好消息是,可灵、海螺们长长地松了口气。   AI产品榜11月数据显示,主要AI视频产品访问量增速开始大幅收敛甚至下降。海螺同比增长39.33%,可灵网站访问量同比下降29.99%,Pika同比下降48.19%。而上个月各家增长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海螺十月份同比增2772.92%,Pika同比增长787.65%。   据《智能涌现》报道,字节内部已经提升了即梦的产品优先级,尝试用新的路径打造AI时代的“抖音”。同时字节计划后续把更多资源向多模态产品形态转移,如视觉生成相关大模型将围绕即梦需求做优化。   到现在这个阶段,AI视频赛道已经暴露出几个问题: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市场仍处于非常早期,洗牌时常发生,OpenAI引以为豪的降维打击失灵了;绝对的技术壁垒和细分差异尚未分层,导致用户粘性不足,出道和上新即是”高光时刻”,随着时间推移,流量开始下降;目标用户不够清晰,现在使用工具的人群仅是金字塔尖上的10%。     一位业内人士对光子星球表示:“现在还是模型即产品阶段,和通用型AI助手一样,AI视频生成工具最大的问题是场景过于泛化,普通C端用户根本没有心智,生成效果也要抽卡”。   即使是字节的即梦,快手的可灵在当前定位也是“通用型工具”,没有和旗下产品进行联动。字节和快手不饱和式的投入无形中给了初创公司发育的时间窗口,“即梦优先级”一旦提高,新的变数可能就来了。   即梦、剪映、抖音三者打通,可能成为速通AI版抖音路径之一。庞大的既有用户体量和C端市场,令一众创业公司望尘莫及。在此之前,AI的新火种已经在抖音种下。     不做“Sora”,要做“剪映”   Sora
海螺们不想交“买路财”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3

泡泡玛特“出盲盒记”

从“拆盒狂潮”到盲盒神话破裂、门店冷清,再到海外爆发、股价暴涨,泡泡玛特的故事可谓充满了跌宕起伏。 曾凭借盲盒文化一炮而红,泡泡玛特一度在国内掀起热潮。可随着市场狂热逐渐平息,“盲盒故事”变得越来越乏味。当一切似乎走向沉寂之时,海外市场的爆发却为泡泡玛特续上了新的想象力——从亚洲到欧美,泡泡玛特现阶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全球,跑马圈地。 此番扩张能走多远,依然是未知数。毕竟从目前来看,泡泡玛特于海外市场的成功,更多依赖于外部联动和热度营销,在真正深植的IP底蕴与叙事深度方面仍待提升。从长远视角来看,这可能成为泡泡玛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因此,泡泡玛特是否能打破“一盒一惊喜”的局限,跨越文化的藩篱,在全球市场讲述更具深度的IP故事,将成为其下一阶段的关键。否则,或许泡泡玛特或许只是在海外复刻国内过往的风口——想要飞得更高,它的“盒子”还需装下更多的故事。 海外市场,接棒国内 现如今,泡泡玛特作为国内企业收割海外用户的代表之一,早已被互联网语境镶上了“成功”的金边,成为了资本、舆论交织下的宠儿。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渲染,泡泡玛特的故事依然很难撇开那两个字——盲盒。 在国内,曾经让无数人疯狂剁手、疯狂抢购的盲盒,如今已渐渐显露出疲态。 2019年,泡泡玛特门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难逢敌手。然而现阶段,不论是名创优品、KKV、三福里性价比更高的盲盒玩具泛滥成灾,还是淘宝、拼多多的线上盲盒,都昭示着盲盒经济早已大举入侵各大领域,而用户对盲盒的激情则随之逐步降温。 尤其是在泡泡玛特最早开疆拓土的一、二线城市,曾依靠稀缺性与神秘感吸引无数用户的盲盒,如今正遭受市场审视——随着市场的过度复制与快速消耗,曾经的未知感早已演变为一种公式化的消费习惯,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 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例,曾经席卷大街小巷的盲盒消费热情,已有所退潮,泡泡玛特的门店流量也不再如往日那般狂热,折扣促销
泡泡玛特“出盲盒记”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3

在拼多多,泉州纸尿裤叫板“洋品牌”

产业带总是瞬息万变,三五年便会发生一次变化。   2013年,利澳纸业的电商负责人陈雪初次踏入纸尿裤行业到2015年,泉州纸尿裤产业带初步形成,拉开了渠道线上化进程。2018年,南极人放开品牌授权后,泉州纸尿裤有意涉足品牌的代工厂短暂吃到了甜头,也唤起了他们做品牌的意识。   两年后,一部分厂商不满足代工,顺势做起了自己的品牌,赶上了内容电平台的兴起与拼多多的爆发,完成了规模化。随后几年,他在拼多多的日销稳步扩大,并逐渐形成自主品牌。   国内的成功迅速得到了海外关注,一部分厂商陆续接到来自海外的ODM与OEM订单,并借此机会出海。短短十年出头的光景,泉州纸尿裤产业带便完成了产业集聚、线上化、品牌代工、自建品牌的历程,如今正逐步走向高端化,乃至出海。   陈雪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   上世纪90年代率先进入国内市场的好奇、帮宝适,长期成为市场上的主导者,一直到2020年左右情况才有所转变。在此之前,国内品牌的市占比还不足5%。份额少,而且在生态位上只是能混迹于1元片单价以下的低端市场,反观帮宝适、好奇则依靠品牌溢价,牢牢把握着3元以上的片单市场。   从2020年到2024年,这四年时间,国内厂商与消费者心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给侧,给大牌代工所积累的工艺与研发实力,国内品牌的综合实力得到了锤炼,相关厂商在产品力上已不输大牌。消费者也慢慢意识到,在品质之外,大牌与国产品牌的价格差,更多是品牌溢价。   供需两端的微妙变化下,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增长到20%,片单价持续向上突破。     从代工到自主   早在2013年之前,泉州就已为纸尿裤产业带的兴起积攒了所有关键要素,包括绒毛浆、透气膜、无纺布、高分子吸水树脂等原材料供应商。随着一批品牌入驻,最终将这些要素整合为了一条
在拼多多,泉州纸尿裤叫板“洋品牌”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1

极越过“年关”

造车新品牌极越,已处在风口浪尖。   几天前,网传极越已开启大规模裁员,“CFO已离职、CEO移民新加坡、COO去了其他公司”。对此,极越法务部很快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该传闻热度还未消散,今日又有媒体发文称,极越拖欠传播款项36万元,逾期一直不支付款项,经多次发送催款函,仍拒绝支付。   就在今天下午,极越CEO夏一平在最新的内部信中表示,将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号召全体员工“全力以赴,共渡难关”。     事实上,极越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没有真正跨过“难关”。   极越07正式发布前,前来参加发布会的李斌问夏一平现在创业的难度和摩拜创业难度差多少,夏一平的回答是,至少10倍。   这可能并不是卖惨,而是夏一平的真心话。   今年8月,极越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2000台,相较7月实现翻番,这个在其他车企看来完全不值一提的数据,却是极越“里程碑”式的一大步。在采访中被问及这个成绩时,夏一平激动到当场泪下,事后他解释“真不是为了流量,而是当时的情绪到了那个点,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   面对至今还没有资格坐上头部牌桌的极越,夏一平的确太难了。   9月底,夏一平亲自上阵,进行了一场真实路况下的极越07续航直播。从出发到彻底把车辆干“趴窝”,整场直播持续了整整18个小时,打破了车企CEO持续直播的时长纪录。     期间体验嘉宾换了好几轮,团队其他人也轮流进行了休息,唯独夏一平从头坚持到尾。结束后不少极越员工发朋友圈表示泪目、哭了,“这一路走来,我们所有人都明白,极越太不容易了”。   极越上市发布会上,夏一平表示,“我平均每天睡5个小时。要有足够的努力,用一天的时间干别人几天的事情,总有一天会做成的。”   然
极越过“年关”
avatar光子星球
2024-12-10

大模型拿单江湖

11月29日,智谱Agent OpenDay会后,现场有记者问了CEO张鹏一个问题:“To B进展如何?” “还行吧”,至此张鹏没有再多说一句。 今年一年,这家明星AI公司深度参与到大模型的厮杀当中,其同台竞争对手是百度、阿里、腾讯和字节。智谱和其他AI创业公司的命运如出一辙,入围即“安慰奖”,多数情况下以“重在参与”而告终。 反巨头围剿战役打得相当艰难。截至12月3日,以“大模型”为关键词在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检索,大模型中标数量约有200条。另据光子星球不完全统计,上述四大云厂商中标数量达98个,占总订单量近50%;仅大模型和AI相关订单金额,四家总计拿走了11.12亿元,分食了大部分国企、政企市场。 AI公司似乎陷入了自证的陷阱,需要靠发布会和上新不断制造声量,来吸引B端客户。但这都抵不过云大厂的先天优势:算力订单价格在市场属于碾压性存在;纯大模型功能叫不上价,与云、数据库和SaaS一同打包进解决方案,既能摊平云基建成本,还能增加谈判砝码;客户抱有路径依赖性,基于使用习惯,直接给某合作过的云厂商发了offer。 更为严峻的现实正在上演。在To B市场,云厂商也带头打起了价格战,加量不加价,一度出现以不到入围友商一半的价格拿下订单的情况。此外,AI创业公司的先发优势也逐渐在褪去,竞对间服务同质化,与大厂比差距不甚明显或被超越。 至此,2024年大模型To B市场大局已定:云大厂吃肉,AI公司喝汤。 被写进财报的AI收入 从去年开始,各云大厂陆续将AI和大模型提升至战略层面。 各家的思路不尽相同,阿里云践行了MaaS概念,核心是以大模型和AI产品来带动云收入。目前,阿里云相关收入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阿里生态内部业务调用通义千问所产生的收入,阿里系产品如钉钉和其客户采买、消耗云产生的收入,阿里所投资AI公司及其客户所产生的收入,开发者调用大模型token收入以及To B
大模型拿单江湖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