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才统计了数据,说4月份是投资的“高危月”,结果上周,全球市场就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股、汇、债,海内外,无一幸免,都是大风大浪的行情。 但A股这次的表现还是相当坚挺,大跌1天之后连涨5天,更重要的是,科技的主线地位再度得到了验证,又一次在反弹中扛起了大旗。 2025/4/8~2025/4/14期间,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等产品跟踪的科创AI指数大涨12.22%,芯片ETF易方达(516350)等产品跟踪的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同样大涨超过10%,同期沪深300涨幅为4.73%,科技作为反弹急先锋的特点可以说非常鲜明。 但是,同样作为科技行情的主角,人工智能和芯片的差别到底什么?我们在通过ETF进行投资布局的时候,又应该怎么选呢? 其实,当前国内ETF已经进入了“千基时代”,我查了一下,当前ETF数量达到1131只。 数量大大增加了,但ETF的分类还是有点模糊。我们平常选ETF的时候,也很难一眼分辨出不同类别的ETF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布局科技,究竟是选芯片还是人工智能,“选择困难症”就犯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易方达基金最近做了一项大工程,他们结合本土实践与国际标准,将股票指数ETF进行了系统梳理,分为了四大类: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 这么一来,大家就能轻松搞懂不同ETF的真实特征,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且,在梳理的时候还跟国际惯例相对一致,这样境外投资者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ETF,投资中国也会更方便。 那么,我们平常投资的ETF,到底属于哪些类型呢? 1️⃣ 规模指数,也叫“宽基” 这个大家很熟悉,比如沪深300、中证A500,很多人都知道它们属于宽基。 但是,如果更细致一点,问大家一个问题:中证A500是全市场宽基还是大盘宽基? 是不是就有点摇摆了? 易方达基金这次就从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出发,更客观地梳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