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碳中和第一财经新媒体
IP属地:未知
5关注
507粉丝
1主题
0勋章

中企“闯”中东!阳光电源签约沙特7.8GWh储能超级大单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7月15日,阳光电源(SZ:300274)与沙特ALGIHAZ达成合作,双方完成7.8GWh容量储能项目签约。 该项目隶属沙特电力公司(SEC),三个站点分别位于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 Mushait地区。 据悉,该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将于2024年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并网后,将有效提高沙特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 项目可保障超15年长寿命周期运营 该项目体量庞大、交期紧迫、调度管理复杂、电网支撑及运维要求高。阳光电源将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采用AC存储一体化设计,能量密度高,帮助客户节省55%的用地面积。 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是阳光电源在2023年10月正式发布的专注于大型地面电站的系统。 设备出厂前即可完成预安装、预调试,到站即并网,同时依托智能制造能力及全球化销服体系,满足项目极速交付需求。 PowerTitan发布照 另外,此项目配备近780万颗电芯。为解决运维的巨大挑战,阳光电源通过智能EMS、BMS系统,确保从电芯到PACK到系统,再到储能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 项目设计建设期间,阳光电源还将开展系统仿真工作,进行场站级电网HIL实验,模拟本地电网实际情况,验证场级策略一致性,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地接入沙特电网。 项目预计并网后,可实现超15年长寿命周期运营,保障电站稳定高效收益。 多项合作助力沙特“3060愿景”实现 阳光电源已在沙特深耕多年,为沙特多个光储项目提供解决方案,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和沙特“2030愿景”的实现。 今年5月中旬,阳光电源与全球知名EPC公司Larsen&Toubro(L&T)签署供货协议,拿下了沙特另一“2030愿景”的重点工程项目——为沙特超豪华度
中企“闯”中东!阳光电源签约沙特7.8GWh储能超级大单

密集增资3家子公司50亿,这家金融“巨无霸”重金加码分布式

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获悉,近日,金融巨无霸越秀资本(SZ:000987)旗下光伏租赁公司越秀租赁密集发布了向子公司增资的公告,其中,向全资子公司越秀新能源增资30亿元(人民币,下同),向控股子公司上海越秀租赁增资7.5亿元,向控股子公司江苏越秀租赁增资6.5亿元。 此外,越秀集团全资控股的另外两家公司也对上海越秀租赁和江苏越秀租赁进行等比例增资。 增资完成后,越秀租赁的这3家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增加了50亿元,其中,越秀新能源注册资本由21.5亿元增至51.5亿元;上海越秀租赁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40亿元;江苏越秀租赁注册资本由8亿元增至18亿元。 关于增资的原因,公告中均称是“进一步推动公司向绿色化、专业化转型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越秀资本成立于1992年,是广州国资委下属越秀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于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国内首个地方金控上市平台。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越秀资本旗下已有多家公司聚焦新能源业务。其中,越秀租赁从2022年开始,便重点拓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业务,当年新增绿色租赁业务投放151亿元,占比44%。同年,越秀租赁还成立全资子公司越秀新能源,并希望将其打造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产业运营商。此外,越秀资本旗下的越秀产业基金,也一直聚焦新能源领域,为多个新能源产业链知名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以户用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是越秀资本新能源布局中的主要板块之一。越秀资本在其2023年年报中称,“户用分布式光伏具有分散、小额、量大、兼具清洁能源与乡村振兴的特点,是租赁公司开展光伏业务的重点方向。” 越秀资本在年报中披露,2023年,公司实现了绿色投放254.86亿元,占新增投放超50%,其中新能源业务投放160.95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4.25GW,服务16万余农户。 越秀资本近年来大量
密集增资3家子公司50亿,这家金融“巨无霸”重金加码分布式

全球最值钱光伏企业First Solar,是美国光伏的一块“遮羞布”!

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大多靠政府补助,这家公司你会长期看多吗?想必你会投出否定票。 然而这个道理在美国第一大光伏企业First Solar身上似乎失效了:2023年,First Solar(中文通称“第一太阳能”)净利润暴增20倍,达到8.3亿美元(相当于5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中的80%来自于政府补助。 在资本市场上,First Solar股价却一路飙升。2023年大涨71%,‌今年再涨35%(截至7月12日)。6月12日,First Solar股价摸高到306.77美元/股,市值高达328亿美元(约合2328亿元人民币),超越一众中国光伏企业跃升为全球第一。 商业是真实世界的叙事,资本构成的镜像则是未来预期。众多国际投行还在不断上调First Solar的股价预期,6月4日摩根士丹利将其的目标价从248美元上调至331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以全球视角俯瞰当今光伏市场,历经数轮周期跌宕,全球光伏战争已经结束,中国企业取得了碾压性胜利。在全球组件出货榜上,First Solar在TOP10的边缘位置摇晃,被挤出榜单已是分分钟的事。 2024年1月至今,First Solar股价走势 很显然,单纯以市值来论短长,First Solar并不能反映中美光伏竞争实力的全部。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美国已经输得彻彻底底,靠贸易壁垒扶不起来本国光伏企业,反而让美国光伏企业更加不堪一击。 First Solar,根本上就是美国失败的光伏政策的一块“遮羞布”。 毫无竞争力的“全球第一” 20世纪8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的玻璃企业老板哈罗德·麦克马斯特(Harold McMaster)去拜访斯坦福大学的新能源研究中心,这是当时美国最前沿的光伏研究中心。 在研究中心,哈罗德看到太阳能电池是由一层半导体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组成的,而玻璃的重量占整个产品的95%以上。当时的哈罗德产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将玻
全球最值钱光伏企业First Solar,是美国光伏的一块“遮羞布”!

一线城市开“卷”自动驾驶:“萝卜快跑”带武汉上热搜、上海无人车免费、深圳打造公交车队

萝卜快跑还挂在热搜上,上海也发布新闻称,最快一周内,就要启动面向普通市民的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测试了,并且加了一条——“全程免费”。 华夏能源网&华夏智能汽车(公众号hxqc3060)获悉,早在半个月前,上海已正式发布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预计最快将在未来一周内,于浦东部分路段启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实地测试,首批预计将有5辆车投入公测。 除上海外,北京、深圳等城市也在加快自动驾驶相关的交通规划和落地。 而各大城市的自动驾驶服务商名单,也逐步浮出睡眠。在商业化落地上,百度的“萝卜快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据悉,萝卜快跑已经开始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与测试。 各大城市自动驾驶公测取得进展 紧跟武汉步伐,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先后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规划。 武汉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武汉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拿下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全国第一的同时,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而公开资料显示,参与上海公测的首批四家企业均已拿到测试许可,包括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据测试企业介绍,目前上海四家智驾企业主要都在聚焦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微调上,首批将投入5辆车投入公测,后续还会有新车陆续跟进,车型也会有所增加。 而北京市,也正在对《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并对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责任问题做了明确规定。 深圳则将于7月底开通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票价仅需1元,试点期间可以免费预约体验。 另据了解,深圳巴士集团计划年内在前海推出20辆自动驾驶公交
一线城市开“卷”自动驾驶:“萝卜快跑”带武汉上热搜、上海无人车免费、深圳打造公交车队
avatar华夏能源网
07-16 16:00

硅料巨头发内部信“过冬”:全员降薪、停产、裁员最高10%

一纸内部通知曝光,硅料巨头乃至行业上游要集体开启“过冬”模式了。 近日,一份落款盖章显示“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通知信传出,并显示为7月13日发布,这封题为《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及市场情况规定的通知》的内部信宣布,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发出9条调整通知,涉及裁员、降薪、项目关停等,并要求“在2024年7月底前全部实施”。 项目方面,经营亏损的项目关停、“不存在生产要求的项目”一律停建;人事方面,开启裁员,比例为“5%到10%”,并且“裁掉不在生产一线并对企业运行影响不大的部门。” 根据合盛硅业最新财报,截止2023年底其员工总数约25300余人。据此,本次裁员或波及人数约1265人到2530人左右。 此外,上述通知的重点内容还包括: 所有项目生产性经营亏损的全部关停; 所有在建项目只要不存在生产要求的一律停建; 所有部门人员在工作范围、职责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减员5%-10%; 全公司从6月份起,除工业硅考核产量的工资打8折,其他人员一律打9折; 裁掉不在生产一线并对企业运行影响不大的部门。 显然,光伏行业的寒意已经传递到巨头公司。 为艰难度过本轮行业周期,巨头公司也不得不收紧扩产节奏、控制经营成本,开启“开源节流”策略了。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主产业链四大环节全线亏损,并且产线长、规模大的一体化企业亏损尤为突出,在这一轮寒冬中承压更大。 合盛硅业,是由硅料业务起家并实施一体化战略的硅业及光伏巨头,近年来先后布局多晶硅、多晶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和光伏发电等环节,是典型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2023年之前,合盛硅业的工业硅产能曾实现了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有机硅单体产能连续三年位于世界第一。截止2023年年末,合盛硅业的工业硅产能一度达到122万吨/年。 合盛硅业的发展,得益于“拥硅为王”时代的红利,经过
硅料巨头发内部信“过冬”:全员降薪、停产、裁员最高10%
avatar华夏能源网
07-15 13:55

时隔四年,这家山东氢能“独角兽”重启IPO

华夏能源网&华夏氢能(公众号hxqn3060)获悉,近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岳未来氢能”)发布了IPO重启后券商中信建投辅导的最新进展: 辅导期内,中信建投辅导小组协助东岳未来氢能论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效益及投资金额并确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目前,东岳未来氢能募投项目手续有待办理完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环评手续未办理完毕; 中信建投还表示,将继续推进辅导对象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环评手续的办理。 据悉,该辅导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东岳未来氢能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地位于山东淄博,主营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膜等。2022年7月,山东省工信厅等部门联合认定东岳未来氢能为“独角兽”企业,估值为68.04亿元。 东岳未来氢能官网显示,公司能掌握了大量全球先进技术,共设南北两个厂区,南区为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质子膜生产厂区,由综合研发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标准化膜车间组成;北区为燃料电池质子膜配套工程,以提供全产业配套的高科技关键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东岳未来氢能第二次冲刺IPO了。 早在2020年10月,东岳未来氢能就启动了上市计划,经历8期辅导后于2022年5月完成,当时上市目的地为上交所科创板。但当时由于股东发生股权变动,所以东岳未来氢能决定延迟上市进程。 企查查显示,目前东岳未来氢能的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旭日兴隆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2%。 与第一次启动IPO相比,东岳未来氢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今年2月,加氢站关键零部件厂商中鼎恒盛宣布终止IPO,此前其于2023年5月获深交所创业板受理IPO申请;3月底,上汽集团(SH:600104)也发布公告,终止子公司捷氢科技分拆至科创板上市计划,该公司是国内一线氢燃料电池系统公司,于2022年6月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IPO申请。 对于终
时隔四年,这家山东氢能“独角兽”重启IPO
avatar华夏能源网
07-15 13:50

道得投资“救”尚德

十年之后回望2024年,这一年很有可能是中国光伏发展史上的转折之年。 截止2023年底,中国光伏已经“卷”出了900GW产能,“按此规模,到2030年时的装机需求甚至都已完全满足了。”行业大佬朱共山说。这也直接导致了全产业链亏钱的“惨烈”现状,曾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很多企业因为募不到钱,扩张计划不得不停下来,有些企业甚至陷入了经营困境。缺钱成为行业难题,已上市光伏公司募资计划推进艰难,还在资本市场大门口排队的公司,焦急万分却迟迟拿不到通行证。光伏行业现在的普遍心态是,开源节流,努力“活下去”。 在一派萧条之中,正处于谷底的老牌光伏企业尚德电力,却有望获得50亿的现金注资。这笔“救命钱”,来自尚德电力新任董事长武飞在十年前创办的道得投资。对于内外交困的尚德电力而言,这笔钱意味着信心和希望。 这笔钱或许会是行业今年最大的一笔注资款,对于内外交困的尚德电力而言,意味着信心和希望。 2023年11月,经尚德电力新大股东东方资产任命,武飞接任尚德电力董事长,至今已逾半年。武飞自接手后,一直向公司内部强调“重回一线”的决心。与此同时,在推动经营改革之中武飞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6月13日,尚德电力如约出现在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展上,武飞本人也在SNEC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中活跃发言。几天后,尚德团队又赶赴欧洲参加了Intersolar Europe智慧能源展。这些表现,也回击了“尚德快要破产了”的行业传闻。 行业下行周期之中接管尚德,如何迎接挑战?这家老牌企业要怎么活下去?如何理解这一轮光伏产业周期?就上述问题,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与尚德董事长武飞进行了详谈。 一度濒临破产,但尚德“不能倒” “烫手山芋。”业内人士对尚德现状的评价很不客气。 尚德是一家拥有23年历史的知名光伏品牌,但历史包袱过重。在2013年3月破产后,在无锡当地政府以及多方
道得投资“救”尚德
avatar华夏能源网
07-15 11:55

绿电转型下的浙江样本:稳价保供如何有效破局?

伴随能源转型走向深入,电力保供正在成为一门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儿。这一点,看看浙江就知道了。 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大省浙江,迎峰度夏时节总为电力保供和电价上涨而苦恼。这种苦恼,已经很难完全归因于2021年以来煤价上涨的影响。绿电代煤下的复杂局面,使得电力保供比以前更难。 在浙江的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比逾七成,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000万户,且多是中小企业。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电力保供和电价异常敏感,电价上涨几分钱,企业就要增加几十万上百万的成本,很多时候这就是盈与亏、生与死的边界。 浙江政府是出了名的亲民营经济。2022年以来,为了千方百计减轻工商企业的电价上涨压力,浙江不惜得罪一众发电巨头和售电公司,一度还将自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如此,浙江在电力保供和稳定电价方面的一系列努力,还是得到了广泛尊重与认同。 今年夏天,浙江所面临的电力保供局势依然严峻。上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29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超过全国平均增幅。浙江省能源局预判,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增长5.5%,达6530亿千瓦时;最高负荷约1.2亿千瓦,同比增长9%。全年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如遇极端天气将更加困难。 如何有效稳价保供,如何有效破局?浙江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浙江电力保供所面临的情势,在全国尤其是东部省份中具有普遍性。换一句话说,浙江是一个缩影,是中国能源转型时代化解电力保供主要矛盾的一个很好样本。 回不去的煤电“伊甸园” 早在2021年,与全国多地一样,浙江也遭遇了多年罕见的拉闸限电。 那一轮拉闸限电,问题主要出在煤电身上。由于“十三五”期间煤炭持续去产能,至2021年煤价开始疯涨,动力煤高点竟然超过了2000元每吨。而电价又是严格控制的,发一度电就亏一度电,很多煤电厂干脆就停机不发了,其结果就是缺电和拉闸限电。 2021年电荒之后,为调动煤电企业积极性,官方采取了两项措施
绿电转型下的浙江样本:稳价保供如何有效破局?

独家专访丨新新钒钛CEO刘胜男:锂电的今天不会是液流电池的明天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用900年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这句诗词来形容2024年的储能行业,可谓再恰当不过。一方面,行业疯狂“内卷”,锂电池企业都在为能否活过“淘汰赛”而发愁;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钒液流电池等新产品、新技术蓬勃发展,显示了明朗的前景。技术更迭本是产业常态,优胜劣汰更是市场法则。那么,行业参与者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纵观漫长商业史,从钢铁、出版、房地产、互联网……每一个行业的兴衰,看似机缘不同,却都经历了惊人相似的周期和规律。所以,尊重商业逻辑、经济规律以及发展周期,是我实践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近日,承德新新钒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新钒钛”)CEO刘胜男接受华夏能源网专访时如是说道。新新钒钛是国内钒液流电池的头部玩家之一,位于有“世界钒谷”美誉的承德,专注钒电池领域已达18年之久,是行业内目前唯一一家做到全产业链关键原材料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钒电池企业。在众多的技术路线中,之所以敢于押注钒液流,刘胜男和新新钒钛有自己的逻辑。“钒液流有短板,更有其独特优势。短板问题我相信通过技术进步、产业配套升级未来都能解决。液流储能行业的发展切不可急于求成,按照经济规律发展,行稳致远,深耕厚植,未来前景一定可期。”刘胜男表示。行业尚未到达Take-off阶段钒,化学元素表第23号元素,1803年被发现,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有“工业味精”之美誉。当碳中和碳达峰成为全球共识,时代又赋予了钒新的使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刘胜男介绍,全钒液流电池发明于上世纪80年代,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aria博士发明,经过40余年的产业化进程,目前全钒液流储能产业已经发展为电化学储能行业中下一颗新星。从市场应用看,随着长时储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储电规模大”、“生命周期长”、“安全性能高”、“储能时间长”、“平均成本低”这五大
独家专访丨新新钒钛CEO刘胜男:锂电的今天不会是液流电池的明天

363亿!美国再现百亿级页岩油收购案

近日,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发布消息称,公司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格雷森米尔能源(Grayson Mill Energy)的威利斯顿盆地业务。消息显示,该收购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完成,总交易价值约为50亿美元(合约人民币363亿元),包括32.5亿美元现金和17.5亿美元股票。德文能源此前曾在页岩油业务上进行过三次收购,但均以失败告终。德文能源如此执着于加码页岩油业务,也反映了当前美国页岩油市场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坐上收购大潮末班车德文能源成立于1999年,是美国一家拥有多盆地投资组合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其油气资源包括特拉华盆地、伊格尔福德盆地、阿纳达科盆地、威利斯顿盆地等。此次收购的威利斯顿盆地是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的七大产区之一。交易完成后,德文能源将在威利斯顿盆地新增30.7万英亩净面积,获得其中70%经营权益。德文能源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的石油产量将平均达到37.5万桶/天,其多元化资产组合的总产量平均达到76.5万桶/天。德文能源还表示,随着该盆地规模扩大,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营销协同效应,预计平均每年可节省高达5000万美元的现金流。为此,德文能源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其年度自由现金流的30%用于减少债务,以改善其财务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德文能源此前曾在页岩油业务上进行过三次收购,但均以失败告终。具体来看,一是在收购马拉松石油上,德文能源输给了康菲石油;二是在收购Crown Rock时,输给了西方石油;三是在收购艾诺加能源上,输给了Chord Energy。而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钻井成本上升和生产问题导致德文能源股票对收购目标的吸引力下降。据悉,德文能源的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落后于标准普尔500能源指数16个百分点。有分析师指出,德文能源在这三次失败后还会出手,合适的目标包括Permian Res
363亿!美国再现百亿级页岩油收购案

光伏第一大省现货市场转正:新能源加速入市是福还是祸?

继山西、广东之后,6月17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山东省自2021年12月1日启动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以来,截至2024年6月16日,已连续不间断试运行了929天。山东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大省。据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披露,截至2024年4月底,全省风光装机合计已经逼近9000万千瓦。因此,山东的电价政策一举一动都影响很大,关注度极高。早在试运营期间的2023年5月,山东新能源电站就因为录得连续22小时的负电价而轰动全国。今年6月初,山东又率先吹响了6兆瓦以上分布式光伏入市的号角(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文章《分布式上网电价“新老划断”,山东的今天就是分布式光伏的明天?》)。叠加此番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转正,新能源入市步调紧锣密鼓,山东在新能源市场上的探索树立了行业标杆。新能源入市到底意味着什么?入市将对新能源的前途命运带来多大影响?山东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观测窗口。入市促进绿电利用自2022年以来,中国风光装机大幅放量增长,新能源发电占比一路攀升。正因为如此,业界对新能源入市实际是早有预期,新能源保量保价保障性收购的做法难以为继,新能源推向市场是必然的。保障性收购下,新能源电力实际是生活在计划经济的“温室”之中。而全面入市后,自愿也好、被迫也罢,新能源就必须到电力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了。就山东来说,到“十四五”末风光装机要突破1亿千瓦,这么大规模的风光装机,全部保障性收购很难做到。面对现实,山东早就鼓励集中式新能源先行入市,6兆瓦以上分布式光伏也正在抓紧入市。那么,新能源入市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引导新能源入市?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力市场建设采取的次序,是先中长期后现货。尽管中长期市场从理论上具有稳定电价、规避风险的优势,但缺少现货市场,导致电价无法及时发挥资源调配的作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拉闸限电”问题。例如,2021年下半年以来,煤价暴涨,当年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额
光伏第一大省现货市场转正:新能源加速入市是福还是祸?

掌舵十年陈虹卸任,王晓秋“接棒”上汽集团董事长

华夏能源网&华夏智能汽车(公众号hxqc3060)获悉,7月10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SH:600104)发布两项重大人事公告。一是董事长陈虹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二是,选举原总裁王晓秋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第八届董事会战略与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开资料显示,陈虹出生于1961年3月,1984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2004年12月,陈虹担任上汽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2007年5月,任上汽集团总裁、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3年12月,任上汽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副董事长;2014年5月到2024年7月,任上汽集团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在陈虹掌舵的上汽集团这十年,集团一直在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中占据榜首位置,最辉煌的战绩是在2018年,全年销售705.2万辆,而彼时的比亚迪(SZ:002594)年销售仅为50万辆。然而,随着汽车行业内卷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冲击下,近三年,上汽集团虽然依旧占据销量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但销量却一直下滑。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车辆销售分别为615.2万辆、530.3万辆、502.1万辆、182.7万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22年宣布不再销售油车的比亚迪销量却突飞猛进,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车辆销售分别为72.1万辆、180.2万辆、302.4万辆、160.7万辆。除了汽车销量下滑,上汽集团在氢能行业的布局上也不顺利。今年3月,集团旗下氢能公司捷氢科技终止了IPO计划。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6月27日,主要有氢燃料电池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业务。随着上汽集团完成“换帅”,上面两大
掌舵十年陈虹卸任,王晓秋“接棒”上汽集团董事长

9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55亿,但寒冬中已有暖意……

近日,随着一大波光伏企业公布2024年半年报,光伏行业上半年的真实经营情况初露端倪。总体来看,2024上半年光伏主产业链全面亏损,目前已公布半年预报的9家企业合计亏损超过155亿元,其中净亏损至少超过10亿元的就有5家。相对而言,光伏辅产业链状况较好,目前已公布预告的5家企业全部保持盈利。上半年整个光伏行业失血严重,但也表明伴随着剧烈洗牌,过剩产能正在加快出清。寒冬中有暖意,光伏行业离触底回升或许并不远了。主产业链全面亏损上半年,主产业链9家企业全部亏损,且一体化企业全军覆没。一体化光伏巨头中,隆基净亏损48.00亿元到55.00亿元,净亏损幅度最大;通威以净亏损30亿元至33亿元左右紧随其后;晶澳也预计净亏损8亿元到12亿元。硅片巨头TCL中环在上半年净亏损29-32亿元;靠参股硅料、硅片企业“虚拟一体化”的电池片龙头爱旭净亏损14-20亿元;此外,弘元绿能、双良节能这两家近年由拉晶、硅片主业转型一体化的二三线企业,分别预亏8-11亿元、10.3-12.8亿元。主营业务为单晶硅棒、硅片的京运通上半年预计净亏损7.56-11.30亿元。已公布预报的9家主链企业中,亏损最小的是坚持专业化的电池片龙头钧达股份,净亏损额为0.9-1.8亿元。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主产业链四大环节全线亏损,并且产线长、规模大的一体化企业亏损尤为突出,可见行业寒气有多重。从时间上看,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二季度亏损加剧。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统计发现,通威、TCL中环一季度的净亏损都在8亿元左右,而到二季度预计净亏损幅度双双猛增至20亿元以上;二季度预计净亏大幅上升的还有爱旭、京运通、双良节能、弘元绿能。隆基则从一季度的净亏损23.50亿元小幅增长至24.5-31.5亿元。就连靠TOPCon优势在一季度盈利1975万元的钧达,到第二季度也预计亏损1.1亿元-2亿元。
9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55亿,但寒冬中已有暖意……

让董明珠垂青的风电细分龙头,要IPO了!

近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洛轴集团”)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已在河南证监局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洛轴集团是国内风电产业链中轴承环节的龙头企业,产品包括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变速箱轴承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国内风电主轴市场,洛轴集团出货量位居国内品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格力电器(SZ:000651)董事长董明珠曾三次来到洛阳考察投资,并特别考察了洛轴集团。彼时,格力电器不仅与洛轴集团洽谈合作,还安排会计师事务所对后者进行尽职调查,并透露将参与洛轴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消息。那么,洛轴集团有何优势让董明珠如此青睐?在洛轴集团当前的股东中,又为何不见格力电器的踪影?在IPO审核趋严、风电行业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洛轴集团上市又有几分胜算?背后强大的股东集团尽管早在数年前,董明珠及格力电器就对洛轴集团十分青睐,甚至有入股的计划,但是在目前洛轴集团的大股东中,并没有看到董明珠及格力电器的身影。华夏能源网注意到,董明珠参观考察洛轴集团之时,正值其自掏腰包10亿元、并拉上王健林、刘强东“攒局”入股银隆之时。为了给银隆配套产业,董明珠把目光放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齐全的河南洛阳。彼时,洛阳有车辆连接器龙头中航光电以及中航锂电(即后来的中创新航,HK:03931)、中航光电(SZ:002179)、凯迈电子、嘉盛电源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而洛轴集团生产的轴承也广泛地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考察洛轴集团之前,银隆还与洛阳市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50亿元在洛阳投建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不过很快,银隆便陷入了高管离职、工厂停产、财务等多重危机之中,同时新能源车业务也停滞不前。或许正是包括这些原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董明珠及格力电器最终未能成为洛轴集团的股
让董明珠垂青的风电细分龙头,要IPO了!

要干大事?天合、通威双双联合生态伙伴成立新公司

7月5日,一家名为“江苏群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成立(以下简称“群创光伏”)。天眼查信息显示,群创光伏注册资本1.6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这家新企业由光伏龙头天合光能(SH:688599)主导,法定代表人为天合光能高管谢健,宁夏小牛、捷佳伟创、聚合材料、晟成光伏、曼恩斯特、帝尔激光、福斯特、宇邦新材、合肥欣奕华、铱太科技等十家光伏设备企业联合控股。股权结构上,天合光能以57.5%的持股比例作为最大股东,捷佳伟创、宁夏小牛分别持股7.5%,晟成光伏、聚合材料分别持股6.25%,曼恩斯特、合肥欣奕华、帝尔激光分别持股3.125%,福斯特、宇邦新材分别持股2.5%,铱太科技持股0.625%。无独有偶,此前的6月28日,通威股份(SH:600438)也联合聚合材料、拉普拉斯、先导智能、帝尔激光、禾川股份、中圣压力、赛伍技术、太阳井新能源等8家设备辅材企业,以及包括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朝希优势壹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流星投资(海南)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投资公司,联合成立了四川省通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从股权结构来看,通威以51%的持股比例,同样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公司的法人、董事长、总经理为“XINGGUOQIANG”,或为通威股份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其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广,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两家光伏巨头前后脚的动作,在行业处于艰难周期之中,似有表率作用及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之意。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光伏企业当前面对行业产能过剩、内卷展开的一种应对手段,即联合上下游通过建立专利或技术壁垒来加快行业产能迭代。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通威方面对设立合资公司一事表示,“合资公司将瞄准晶硅光伏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与前沿
要干大事?天合、通威双双联合生态伙伴成立新公司

中国光伏东南亚“遇险” 丨深度

东南亚产能的命运,牵动众多中国光伏人的心。5月16日,美国一记“重锤”砸向中国光伏,美国白宫以不合理贸易为由,宣布自6月6日起取消自东南亚进口的双面光伏组件所享受的201关税豁免。此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已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尽管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对这一天的来临有心理预期,但失望的情绪、“如梦方醒”的惋惜还是笼罩了整个中国光伏圈。自2014到2024年,中国光伏的东南亚“绕道”之旅走过了十年。十年间,东南亚光伏产业从无到有,配套也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光伏在海外最大的产业集群。回顾东南亚光伏产业链发展史,它在中国光伏波澜起伏的壮大历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如今转口之路遇阻,东南亚光伏产能将何去何从?中国光伏的下一个海外征程在哪里?一段被逼无奈的往事一位光伏行业早期从业者向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hxgf3060)回顾,实际上,早在2012年,其供职的某组件大厂就已经对东南亚“动了念头”。当时有同事神神秘秘告诉他,“最近去越南考察了一圈,正考虑去那边建个厂。”不过这一考察就过了两年时间。中国光伏企业真正落地东南亚,是在2014年。上述这家大厂,则于2015年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第一家海外工厂。彼时的中国光伏,在欧美“双反”打击下正面临着一场生死考验。2011-2012年,占到出口市场八九成份额的欧盟、美国突然对中国光伏启动“双反”调查,令年轻的中国光伏产业损失惨重。仅2012年,就有350多家中国光伏企业破产倒闭。美国并未就此收手,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断以各种借口打压中国光伏。2014年,美国政府又对光伏产品发起第二次“双反”调查,无论是调查产品品类还是区域范围都进一步扩大;2017年,美国再掀起201调查、301调查,以防范对其国内光伏产业造成损害、知识产权保护为借口,继续打压中国光伏;2021年,美国启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启
中国光伏东南亚“遇险” 丨深度

新势力半年成绩单出炉:座次已变成“理蔚小”,极氪增长最高,小鹏销量滑落

今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比拼已进入下半年。华夏能源网&华夏智能汽车(公众号hxqc3060)获悉,新势力相继公布了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从完成进度上看,各大新能源车企大部分有所突破,但和年销量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以6月单月销量来看,在已公布销量的新势力品牌中,排在前两位的是理想(HK:02015)和问界,月销量已迈入4万阵营;其次是埃安、蔚来(HK:09866)、极氪(US:ZK)、零跑汽车(HK:09863),月销量达到2万以上;最后是小鹏(HK:09868)、哪吒,月销量则在1万以上。新势力6月及上半年累计销量(制图/华夏能源网)以上半年销量排名的情况来看,排在第一梯队的是理想、问界、埃安均在10万+阵营;其次是第二梯队的极氪、蔚来、零跑,均量在8万辆左右;排在第三阵营的则是哪吒、小鹏。具体来看,理想汽车占据榜首销量达到18.9万辆,小米汽车(由于在3月28日才开始发售)销量最少,为5.38万辆。第2到第8依次为问界、埃安、极氪、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小鹏汽车,销量分别为18.12万辆、17.73万辆、8.79万辆、8.74万辆、8.67万辆、5.38万辆、5.2万辆。其中,埃安及哪吒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5.3%和13.85%。以上半年总销量来看,排行座次已变:“蔚小理”的排名已变成“理蔚小”。显而易见的是,小鹏汽车销量滑落明显,5.2万辆的销量还不及刚刚卖了三个月的小米,并且,其半年销量仅比理想6月单月销量多0.42万辆。新势力上半年销量占比及年销量目标完成占比(制图/华夏能源网)以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排名的情况来看,两家刚刚IPO不久的品牌——极氪和零跑汽车增速最快,分别达106%、94.81%;埃安和哪吒同比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5.3%、13.85%。第三到第六的排名则为蔚来汽车、问界、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0.24%、39
新势力半年成绩单出炉:座次已变成“理蔚小”,极氪增长最高,小鹏销量滑落

根本停不下来!上半年上百个光伏项目扩产,投资额超6000亿!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以此来形容当前的光伏市场可谓是恰如其分。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光伏企业淘汰赛已经开启。而另一面,大规模的扩产并没有停下来,且瞄准的都是n型产能。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1-6月,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的扩产项目达到100个左右,总投资额超过6000亿元。其中,光伏主产业链共计69个项目签约或开工,涉及投资额3921亿元。“都说优质产能永不过剩,如今这局面是所有的聪明人都想到一块去了,结果会怎样?” 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向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感慨道。行业内理性的人,都在煎熬中期盼落后产能尽快出清,以使行业能早日触底回升,但理想的人毕竟是少数。依然疯狂的产能扩张,对光伏行业意味着什么?是新产能加速淘汰旧产能?还是延长行业调整期的一场“钝刀割肉”式的折磨?一边淘汰,一边扩张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步入调整阶段已逾3个季度,压力从下游的组件、电池端一路向上蔓延,到今年第二季度,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环节价格全部降至成本线以下,即使是一体化龙头企业也都不赚钱了。在光伏行业二十年发展史上,全产业链亏损的状况还是首次出现。一季度年报显示,120家光伏上市公司中,32家盈利为负,73家净利润下滑,全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71.98%。在此背景下,一批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一年前SNEC大会上,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将会有一半的光伏企业被淘汰”的预言,如今正变为现实。奇怪的是,一边是大量企业被淘汰,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企业仍在大踏步的扩张。在新签约的项目中,项目规模超过10GW、投资金额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并不鲜见。例如,4月初,英发集团与包头市政府签约,要投建40GW单晶拉棒、20GW切片、20GW高效晶硅电池,总投资达到惊人的320亿元。华夏能源网&华
根本停不下来!上半年上百个光伏项目扩产,投资额超6000亿!

困扰美股“科技七巨头”的能耗难题,谁能解?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进入AI及智能时代,谁掌握了算力,谁就能掌握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美股“科技七巨头”也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增长。但是,这些科技巨头一边拥有强大的算力战略资源,一边又为数据/算力中心引发的能源供应压力而烦恼。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耗电量达到460TWh,占全球能耗的近2%。其还预测,到2026年,该领域的用电量将达1000TWh,相当于整个日本的用电量。还有两则更直观、更令人震惊的实例。不久前,模型微调平台Open Pipe创始人Kyle Corbitt曾估算,如果在美国一个州内使用超过十万个H100芯片,就会使整个电网瘫痪;而在5月1日,微软宣布将签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企业级清洁能源采购协议”,将投资100多亿美元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以满足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同样的挑战必然会在中国上演。面对未来算力需求带来的能源压力,国内企业做好准备了吗?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远景科技集团、合盈数据联合众多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和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共同编制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算力指数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并在北京举办的“数能共振绿算领航”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算力指数论坛上正式发布。显然,绿色算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发电巨头、数据运营商及金融界共同聚焦的产业趋势和新“风口”。稳定的绿电供应从何而来网络购物、天气查询、无纸办公……从日常消费到居家生活再到职场办公,都已经离不开算力的支撑。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算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的主要载体,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其中,首要挑战就来自于能源和电力的供应。在不久前顺利落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指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能源。随着各类大模型的
困扰美股“科技七巨头”的能耗难题,谁能解?

光伏股见底了吗?通威、天合、阿特斯纷纷回购“自救”

2024上半年已结束,光伏上市公司股价仍未见止跌信号,市值持续缩水。 Wind光伏指数自2022年最高点至今已跌去六成,多家头部光伏企业股价创下三年来新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协鑫集成、阿特斯、TCL中环等公司,无法直视。 与股价相对应的是残酷的行业竞争,光伏行业已整体进入了下行周期。美欧的关税壁垒、国内的裁员停产债务问题,内外交织的困境都真实的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近一周以来,回购公告及进展纷纷发布,龙头企业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自救”护盘。 股价低迷,“垃圾股”扎堆 光伏板块惨跌,多家公司股价最大跌幅已超过80%,套牢了无数股民;龙头公司市值急剧缩水,早已不复三年前光伏股的高光时刻。 三年前,中国光伏上市公司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元,曾有超过12家光伏企业市值步入“千亿俱乐部”,百亿市值企业达到68家。而目前,市值千亿的光伏企业仅剩两家。截至7月4日,隆基绿能市值为1020亿元,阳光电源市值为1225亿元。 随着二级市场监管收紧,ST公司数量增多,光伏板块也出现多个“垃圾股”,有不少光伏企业锁定退市,或面临退市风险。 其中,爱康科技(002610.SZ)、亿利洁能(600277.SH)、江苏阳光三家被ST的公司已经处于停牌状态,进入退市程序。其市值分别为16.6亿元、13.5亿元和6.6亿元。 其中ST爱康经历31个一字板跌停,江苏阳光椅子跌停板达到28个,亿利洁能在34个交易日内,出现31个一字板跌停,另外还有3次翘板行为。 此外,ST聆达(300125.SZ)、ST天龙(300029.SZ)市值6.88亿元、*ST中利(002309.SZ)市值13.43亿元、*ST嘉寓(300117.SZ)市值7.45亿元也都命悬一线。 在业绩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情况。隆基绿能上市11年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情况,净亏损23.5亿元;
光伏股见底了吗?通威、天合、阿特斯纷纷回购“自救”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