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ULIU
LIULIULIU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价值投资就像眼前的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却很远。虎友们,共勉。
IP属地:江苏
98关注
1892粉丝
3主题
0勋章

关税战对于哪些行业影响少?甚至有利?

根据当前关税战背景及行业分析,以下行业受影响较小甚至存在发展机遇: 一、受影响较小的行业 1. 基础工业与能源行业 • 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行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国内,对美直接贸易占比低,受关税冲击有限。 • 化工行业中化纤、聚氨酯等细分领域因前期调整出口区域,对美进口依赖少,整体影响可控。 2. 内需主导型行业 • 医药行业:原料药和医疗器械出口美国占比较低,且国内创新药研发加速,政策支持强化国产替代。 • 消费行业:食品饮料、医药(如专科医院)等以内需为主,关税影响较小,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持续。 3.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领域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如中芯国际等企业受益于供应链自主化需求。 • 新能源(光伏、储能):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技术自主性高,部分企业通过海外产能布局规避关税。 二、可能受益的行业 1. 避险资产与农业 • 黄金板块: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不确定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上升,相关企业如山东黄金受益。 • 农业板块:国内粮食安全政策加码,叠加进口成本上升,北大荒、隆平高科等企业迎来替代机遇。 2. 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 • 高端装备制造:燃气轮机叶片、科学仪器等依赖进口的领域,因关税反制加速国产化进程。 • 军工行业:中美博弈升级推动国防预算增长,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订单饱满。 3. 内需消费与区域经济 • 食品饮料与零售:内需刚性支撑龙头企业增长,如贵州茅台、伊利股份通过渠道下沉扩大份额。 • “一带一路”相关行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企业因内需修复和海外市场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 总结 基础工业、内需消费、政策支持的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新能源)及农业板块受关税战影响较小,部分行业甚至因国产替代或避险需求逆势增长。 投资者可关注政策导向明确、技术壁垒高的龙头企业$东
关税战对于哪些行业影响少?甚至有利?

关税战对理想汽车有何影响?特别是对于进口英伟达芯片!

美国关税政策对理想汽车的影响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别是在英伟达芯片供应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整车出口影响有限,但战略布局受阻 1. 美国市场直接冲击可控 • 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2024年9月27日生效),但理想当前海外销量占比不足3%(2024年数据),主要市场仍在中国。 • 其官网显示,哈萨克斯坦是唯一海外试点市场,尚未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2. 潜在市场拓展受限 • 参考小鹏、比亚迪等车企的应对策略,理想原计划的2025年欧洲市场拓展面临更高门槛: •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5%-30%反补贴关税。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示范效应,墨西哥、加拿大等市场可能跟进。 二、英伟达芯片供应链风险加剧 1. 关税成本传导机制 • 若美国对进口芯片加征25%关税(参考特朗普政府拟议政策): • Orin/Xavier芯片组(单车价值约4000元)进口成本将增加1000元。 • 以理想L9月销8000台测算,年增成本约9600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预测值)的1.2%。 2. 供应链韧性应对 • 理想已采取三阶段应对: • 短期(2025年):与英伟达签订价格锁定协议,约定关税成本分摊比例(预计车企承担30%)。 • 中期(2026年):导入地平线征程6芯片,替代20%的英伟达Orin算力需求。 • 长期(2027年后):与华为合作开发MDC810平台,实现高阶智驾芯片国产化。 三、产业链重构机遇 1. 国产替代加速 • 关税压力倒逼供应链本土化: • 智能座舱芯片已实现100%国产(芯擎科技龙鹰一号)。 • 激光雷达转向速腾聚创M3平台,成本较Luminar下降40%。 2. 全球产能布局 • 理想正评估墨西哥蒙特雷工厂建设方案: • 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实现关税豁免。 • 规划年产10万辆产能,主攻北美市场(2026年投产)。 四、资本市场波
关税战对理想汽车有何影响?特别是对于进口英伟达芯片!

很多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规避呢?

识别和规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投资者保护资产安全的核心能力。以下从造假常见手段、关键识别指标、分析工具及经典案例出发,构建系统化的防范框架: 一、财务造假五大典型手段及识别指标 1. 虚增收入 • 手段:伪造销售合同、关联方虚假交易、提前确认收入(如未交付即入账)。 • 识别指标: • 收入与现金流背离:营收增速>30%但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为负(如瑞幸咖啡2019年Q3营收增558%,现金流-1.3亿元)。 • 应收账款异常激增:应收账款增速>营收增速(如康美药业2017年应收款增79% vs 营收增22%)。 • 大客户异常集中:前五大客户占比突增或为关联方(如乐视网2016年前五大客户贡献46%收入,后证实多为关联公司)。 2. 虚减成本 • 手段:资本化研发支出、少计折旧摊销、隐瞒关联方利益输送。 • 识别指标: • 毛利率畸高: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且无技术壁垒(如辉山乳业2016年毛利率62%,远超伊利/蒙牛的35%)。 • 资本化率异常:研发费用资本化率>30%(如尔康制药2016年将1.3亿元研发支出资本化,占比达68%)。 3. 操纵现金流 • 手段:通过票据贴现、保理业务虚增经营性现金流。 • 识别指标: • 应收票据大幅增加:应收票据增速>营收增速(如康得新2018年应收票据占流动资产40%)。 • 现金流与净利润长期背离:如康美药业2017年净利润41亿元,但经营性现金流仅18亿元。 4. 资产端造假 • 手段:虚增存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 • 识别指标: • 存货周转率骤降:如獐子岛2014年存货周转率从2.1降至0.7,配合“扇贝跑路”掩盖减值。 • 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如神雾环保2017年在建工程占总资产45%,但进度停滞。 5. 表外负债隐匿 • 手段:通过明股实债、担保隐形负债。 • 识别指标: • 担保总额/净
很多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规避呢?

很多投资者对于如何给上市公司估值有疑问,有什么切实可行的估值框架、案例吗?

上市公司估值需结合行业特性、企业生命周期及市场环境,构建多维度框架。以下从估值方法论、行业案例及实践要点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估值方法论框架 1. 相对估值法:横向对标市场 • 市盈率(P/E):适用于盈利稳定的成熟企业。如光伏设备公司通过可比公司P/E区间(9.42-28.38倍)乘以扣非净利润(1.8亿元),测算市值区间为16.98-51.16亿元。 • 市销率(P/S):针对高增长但亏损的企业,如云计算公司,以销售额替代利润估值,反映业务扩张潜力。 • 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修正折旧影响,适合资本密集型企业或并购场景,如重资产高科技公司。 2. 绝对估值法:现金流折现逻辑 • DCF模型:山西汾酒案例中,通过预测未来5年收入、成本及自由现金流(FCF),以加权资本成本(WACC)折现计算企业价值,再扣除负债得出股权价值。 • 管线估值:创新药企按研发管线分拆估值,结合临床成功率(如III期58.1%)和峰值销售额预测,加权计算总价值。 3. 行业特定估值法 • 高速公路:构建债务清偿年限/剩余收费年限指标,结合现金流与负债结构评估,避免PE/PB横向失真。 • 金融企业:侧重市净率(P/B)和股息率,如银行股以净资产和分红稳定性为核心指标。 二、典型行业案例解析 1. 光伏设备行业(传统制造业) • 方法:相对估值法(P/E) • 案例:某拟上市光伏公司以扣非净利润1.8亿元,参考可比公司P/E均值18.13倍,保守测算市值32.6亿元(1.8亿×18.13),满足创业板10亿元市值门槛。 • 要点:需剔除异常P/E值,结合业务结构(电池片+电站)调整分板块估值。 2. 生物科技行业(高风险高成长) • 方法:管线估值法(DCF变体) • 案例:虚拟药企HOPE分拆4条管线,按临床阶段成功率(如III期58.1%)和商业化潜力折现,叠加现有产品现金流
很多投资者对于如何给上市公司估值有疑问,有什么切实可行的估值框架、案例吗?

段永平讲过投资实际上只有价值投资这一条路,很多短线投机者,他们真的有出路吗?

段永平的观点——“投资实际上只有价值投资这一条路”——深刻揭示了投资的本质逻辑。这一论断并非否定其他交易形式的存在,而是从长期可持续性和底层逻辑合理性的角度,强调所有成功的投资行为最终必然符合价值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剖析这一观点,并探讨短线投机的真实生存空间: 一、段永平的核心逻辑:为何说“投资只有价值投资”? 1. 价值的唯一性 • 段永平认为,价格波动终将回归价值,这是市场运行的铁律。无论是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脱离价值判断的行为本质上都是赌博。 • 举例:即便短线交易者通过技术分析获利,其盈利本质仍是市场参与者对价值的阶段性误判(如情绪驱动的超跌反弹)。 2. 复利的时间属性 • 真正的财富积累依赖确定性复利,而价值投资通过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实现这一目标。短线交易的高频操作(摩擦成本、税费损耗)和不确定性(胜率<50%时必然亏损)会侵蚀复利基础。 3. 能力圈约束 • 段永平强调“不懂不投”,而短线投机往往需要预测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复杂变量,远超普通人的认知边界。即便是职业交易员,长期稳定盈利者也凤毛麟角。 二、短线投机的“出路”真相:幸存者偏差与生态位 1. 短线投机者的生存现状 • 数据统计: • 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年换手率超300%,但长期(10年以上)盈利比例不足5%。 • 美国高频交易公司(如Jump Trading)年化收益约15-20%,但依赖算法、硬件和牌照壁垒,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 • 核心矛盾: • 短线交易本质是零和博弈(扣除交易成本后为负和),多数人亏损供养少数赢家与中介机构(券商、交易所)。 2. 短线投机者的可能出路 短线投机者的生存空间受限于多重因素,不同策略的盈利逻辑与可持续性差异显著: (1)技术派:依赖价格趋势、量能等技术指标博弈短期波动,其盈利本质是捕捉市场非有效性带来的价格偏差。例如,利用MACD金叉或RSI超卖
段永平讲过投资实际上只有价值投资这一条路,很多短线投机者,他们真的有出路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何做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投资圣经《证券分析》来教你!

《证券分析》中的“基本面分析”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工具,格雷厄姆和多德通过系统性方法,教会投资者如何从企业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行决策。以下是其基本面分析的核心内容和框架: 1. 基本面分析的目标 • 核心任务: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与市场价格对比,寻找被低估的证券。 • 核心理念:企业的价值由实际资产、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决定,而非市场短期情绪。 2. 基本面分析的三大支柱 格雷厄姆和多德将基本面分析分为财务分析和定性分析两部分,强调两者结合的重要性。 3. 财务分析:定量评估企业价值 (1)资产负债表分析 • 资产质量 • 流动资产:关注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真实性和可变现价值。 • 固定资产:评估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的实际价值(如折旧政策是否合理)。 • 负债结构 • 短期债务:需与企业现金流匹配,避免流动性危机。 • 长期债务:关注利率、到期时间,以及企业偿债能力(如利息覆盖率)。 • 股东权益 • 计算账面价值(Book Value),但需注意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反映真实价值(如无形资产未计入)。 (2)利润表分析 • 盈利质量 • 区分持续性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如资产出售、政府补贴等)。 • 格雷厄姆强调“正常化盈利(Normalized Earnings)”:剔除短期波动,计算企业长期平均盈利能力。 • 盈利能力指标 • 每股收益(EPS):需结合历史数据,避免单一年份的异常值。 • 毛利率、净利率:与行业对比,判断企业竞争力。 • 盈利稳定性 • 企业需有长期稳定的盈利记录(如5-10年),避免投资盈利波动大的公司。 (3)现金流量分析 • 经营性现金流 • 企业必须产生稳定现金流,利润若无法转化为现金可能是“纸面富贵”。 • 警惕“盈利增长但现金流恶化”的陷阱(如应收账款激增)。 • 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 扣除必要投资后的剩余现
如何做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投资圣经《证券分析》来教你!

价值投资的圣经《证券分析》到底奠定了哪些核心基础?

《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由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 Dodd)于1934年合著,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奠基之作,核心内容围绕理性投资、安全边际和基本面分析展开。以下是其核心思想的提炼: 1. 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 • 投资:基于深入分析、本金安全性和合理回报的行为,目标是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定收益。 • 投机:依赖市场波动或情绪驱动的短期交易,风险高且缺乏确定性。 • 格雷厄姆的警示:投资者应避免被市场情绪左右,坚持理性分析。 2.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 核心概念:公司真实价值由资产、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基本面决定,而非市场价格。 • 评估方法: • 资产分析:关注资产负债表,计算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负债)。 • 盈利分析:考察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避免短期波动干扰。 • 股息记录:持续分红的企业更具可靠性。 3.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 核心理念:以显著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为错误和不确定性提供缓冲。 • 公式:安全边际 = 内在价值 - 市场价格。 • 应用场景:适用于债券、股票等所有证券,尤其在市场恐慌时寻找机会。 4. 基本面分析的框架 • 财务分析: • 资产负债表:关注企业资产质量(如现金、存货)、负债结构(如长期债务)。 • 利润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分析可持续盈利能力。 • 现金流:企业生存的关键,警惕利润高但现金流差的公司。 • 定性分析: • 行业前景、管理团队能力、竞争优势(如护城河)。 5. 对市场波动的态度 • 市场先生比喻:市场是情绪化的“报价机器”,投资者应利用其非理性而非被其主导。 • 策略: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忽略短期波动。 6. 债券与股票的分析原则 • 债券:重点评估偿债能力(如利息覆盖率、抵押资产质量)。 •
价值投资的圣经《证券分析》到底奠定了哪些核心基础?

巴菲特从老师格雷厄姆那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

沃伦·巴菲特作为本杰明·格雷厄姆最著名的学生,其投资哲学的根基几乎完全源自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他曾称《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书籍”,并将其核心理念融入自己的投资体系中。以下是巴菲特从格雷厄姆思想中继承并发展的核心内容: 一、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核心理念 • “用4毛钱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 格雷厄姆的教导 • 投资时必须确保购买价格远低于企业内在价值,以应对不确定性或错误判断。 巴菲特的实践 • 早期:严格遵守“烟蒂股”策略(购买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股票),如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初期案例。 • 后期:在查理·芒格影响下,更注重“以合理价格买伟大企业”(如可口可乐、苹果),但仍坚持估值安全边际。 经典案例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投资高盛、通用电气,利用市场恐慌获得优先股和超高股息的安全保障。 二、市场先生寓言(Mr. Market) 核心理念 • “市场是仆人,而非主人” 格雷厄姆的教导 • 市场短期是情绪化的“投票机”,长期是理性的“称重机”。 巴菲特的实践 • 逆向投资:在他人恐惧时贪婪(如1973年“漂亮50”崩盘后买入华盛顿邮报),在他人贪婪时恐惧(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拒绝科技股)。 • 长期持有:忽略短期波动,如持有可口可乐超30年,享受复利增长。 经典语录 • “股价下跌时,你应该高兴——如果你想买汉堡包,价格打了五折,难道会不开心吗?” 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核心理念 • “投资是买入企业,而非股票代码” 格雷厄姆的教导 •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如净资产、盈利、现金流)计算企业真实价值。 巴菲特的实践 • 量化标准:重视ROE(净资产收益率)、稳定现金流、低负债率的企业。 • 进化延伸:结合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的“成长股”理念,关注护城河(品牌、
巴菲特从老师格雷厄姆那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

巴菲特的老师是怎么给公司估值的?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著有《聪明的投资者》,书中关于企业估值的核心思想主要围绕安全边际原则和理性分析框架展开,强调通过科学的估值方法避免投机风险,并结合市场波动寻找投资机会。以下是书中对企业估值的主要阐述,结合相关搜索结果的分析: 一、相对估值法的提出与应用 格雷厄姆在书中首次系统化提出了相对估值法,认为相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乘数具有可比性,通过横向对比行业或同类公司的估值指标来判断企业价值。常用的方法包括: 市盈率(P/E) • 定义: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投资回本时间。 • 格雷厄姆的观点:通过历史数据指出,低市盈率股票长期收益更高(例如美国市场低市盈率公司平均回报率16.26%,远高于高市盈率的6.64%)。 • 适用场景:盈利稳定的成熟企业,需注意行业差异(如银行市盈率普遍低于科技股)。 市净率(P/B) • 定义: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适用于资产密集型行业(如金融、地产)。 • 格雷厄姆的建议:关注PB低于1.2倍的标的,尤其是账面价值扎实的企业。 市销率(P/S) • 适用场景:用于评估营收增长潜力大的企业(如互联网公司),尤其适用于净利润或现金流为负的初创阶段。 二、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的核心逻辑 格雷厄姆强调估值需基于内在价值,即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或资产清算价值。但实际操作中,他更倾向于保守的定量分析: 安全边际原则 • 定义:购买价格需显著低于内在价值,以应对预测误差或市场波动。 • 实践方法:通过净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负债)筛选低估股票,避免依赖过度乐观的未来增长假设。 定量优先于定性 • 重视财务报表中的硬指标:如盈利、负债、现金流,弱化管理层能力或行业前景等主观因素。 • 实践方法:选择低负债、盈利稳定且股息持续的企业。 三、对绝对估值法的审慎态度 格雷厄姆承认绝对估值法(如DCF模型)的理论价值,但指出其局限性: 参数敏感性高 • 问题:未来现
巴菲特的老师是怎么给公司估值的?

被巴菲特奉为圭臬的《聪明的投资者》到底讲了什么?

《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由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著,被誉为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以下是该书的核心内容: 投资者类型划分 • 防御型投资者:追求低风险、省时省力的投资策略,建议通过分散投资于指数基金或优质债券与股票组合,避免频繁交易。 • 积极型投资者:愿意投入时间深入研究,通过基本面分析寻找低估证券,承担较高风险以获取超额收益。 市场先生寓言 • 将市场拟人化为情绪化的“先生”,其报价受短期情绪波动影响。投资者应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而非被其左右决策。 安全边际原则 • 投资的核心在于购买价格显著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为判断错误或意外风险提供缓冲。强调估值需保守,注重财务稳健性(如低市盈率、高股息)。 分散投资策略 • 通过持有10至30只不同行业的股票来分散风险,避免过度集中。结合股债平衡(如50/50比例),定期再平衡以维持风险水平。 投资与投机区分 • 投资基于深入分析、本金安全与合理回报;投机则依赖市场预测,风险极高。格雷厄姆警示避免投机行为,特别是使用杠杆操作。 内在价值评估 • 通过定量分析(如盈利、资产、负债等)确定公司的真正价值,弱化管理层或行业前景等定性因素的影响。关注净流动资产等指标以识别低估的股票。 情绪管理与纪律 • 避免贪婪(在牛市中追涨杀跌)和恐惧(在熊市中恐慌抛售),保持理性。强调长期视角,无视短期波动,避免频繁交易导致的成本损耗。 长期复利思维 • 聚焦企业的长期价值增长,而非短期价格波动。通过复利效应积累财富,并尽量减少税费和交易成本对收益的侵蚀。 财务稳健性标准 • 选择负债较低、盈利稳定且股息持续支付的公司。警惕那些负债过高或盈利波动较大的企业,即便它们的增长前景看似诱人。 动态资产配置 • 根据市场估值情况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例如,在牛市中减少股票增加债券,在熊市中反之亦然)。通过再平衡来锁定收益并控制风险。对于防御型
被巴菲特奉为圭臬的《聪明的投资者》到底讲了什么?

读懂《林园炒股秘籍》,普通人离赚钱就不远了

《林园炒股秘籍》的核心内容围绕价值投资、行业选择、企业财务指标及投资心态展开,其核心理念强调“确定性”思维,通过长期持有具备高护城河和稳定增长的企业实现复利收益。以下是综合多篇资料的总结:一、选股核心法则:聚焦“确定性”企业1. 高毛利率与护城河• 林园偏好毛利率稳定且高于20%的企业,这类公司通常具备市场垄断地位或品牌溢价能力(如茅台),产品具有“成瘾性”(如快消品、医药)或不可替代性,形成宽护城河。2. 现金流与分红能力• 企业需现金流充沛,且历年分红额应大于集资额,体现健康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的回报意愿。3. 财务指标要求• 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8%,市盈率(PE)需与增长率匹配(如PE≤20倍时买入);• 净资产收益率(ROE)≥15%,反映企业资本运用效率。4. 行业垄断性• 优先选择具有自然垄断或特许经营权的行业(如白酒、医药),这类企业能长期维持高利润。二、行业选择:深耕“富矿”领域1. 嘴巴经济• 重点布局与“嘴巴”相关的消费和医药行业,尤其是老龄化趋势下的医药板块。这类需求刚性强,抗周期能力突出,长期成长空间确定。2. 行业生命周期• 选择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行业,避免过早介入技术变革过快的领域(如新能源),需确保行业至少未来10年有稳定需求。三、买入与卖出策略1. 买入时机• 业绩拐点:企业进入高速增长期,毛利率复合增长达标且估值合理(如PE≤20倍)时重仓;• 市场情绪低迷:当市场普遍悲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逆向布局优质资产。2. 卖出条件• 企业基本面恶化(如毛利率持续下降);• 行业增长空间见顶或出现替代性技术。四、投资纪律与心态1. 耐心等待• 林园认为“赚钱的核心是等”,需在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避免频繁交易。真正的机会往往在市场非理性下跌时出现。2. 反人性操作• 在恐惧时贪婪(如熊市布局),在贪婪时警惕(如牛市避免追高)。需剥离情绪
读懂《林园炒股秘籍》,普通人离赚钱就不远了

长期看好东方甄选的13个理由!

1.营销不是本质,产品才是本质,没有哪个企业是因为营销不好而失败的,企业失败都是因为产品。20%的用户可以带来80%的用户,好产品,用户是愿意帮忙宣传的,营销不好,发展速度慢一些,但是时间长了最后一个样。 2.直播电商模式碾压传统线下超市和互联网货架电商,传播效率,效果,互动,反馈,均碾压。 3.投入一定,产出无限大,用户不断积累,直播间面对人数无上限。 4.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团队,持续强化商业模式,护城河,差异化,用户粘性。 5.做对的事情,把事情最对,消费者导向,目标人群(宝妈心智),产品,服务。 6.追求足够最小发展速度,更健康更长久。 7.毛利率,周转率的平衡,供应链打造,规模大议价权强。全国全球甄选好物。 8.自营品区别于其他标品,人无我有,利用大数据,为客户开发定制产品,添加剂少,保质期短,预售机制,周转快,才能达到防腐剂少添加的条件。自营品不是简单的贴牌货,代工厂严格筛选,全流程监控可溯源,开市客,耐克都是国内代工,重要的是提要求,定标准。 9.好的企业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俞敏洪有理想主义,东方小孙有现实主义,年轻的团队有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力量。 10.商业模式好,预收款再发货,自营品去掉中间商,成本低,可以给到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同等品质价格更低,同等价格品质更高。 11.账面现金充足,资产负债率20%,超级健康。 12.东方甄选生鲜号,万里香,源头溯源,让消费者更安心,更放心,吃的新鲜,吃的健康,带动全国好物大迁徙,助推全国大市场,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百姓致富。 13.做时间的朋友,找到那些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一同成长。$东方甄选(01797)$  
长期看好东方甄选的13个理由!
avatarLIULIULIU
2024-10-22

段永平:见过大道不走小路

感谢陌生朋友送来的书。 ​足足643页,凝聚了段永平14年的思考,与网友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潜藏在背后的更是几十年来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创业经历,二十余年的投资经历以及几十年的人生思考。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订购,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啤酒][啤酒][啤酒] $长城汽车(02333)$  $苹果(AAPL)$  $东方甄选(01797)$  $贵州茅台(600519)$  $可口可乐(KO)$   ​
段永平:见过大道不走小路
avatarLIULIULIU
2024-10-07

上证指数大概率首先到达3716点,再次到达4350点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股市中如何运用          黄金分割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方法。对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数学上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发现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股票的技术分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析流派--波浪理论中要用到黄金分割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它的指导买卖股票。   画黄金分割线的第-步是记住若干个特殊的数字:   0.191 0.382 0.618 0.809   1.191 1.382 1.618 1.809   2.618 4.236   这些数字中0.382、0.618、1.382、1.618最为重要,股价极为容易在由这四个数产生的黄金分割线处产生支撑和压力。   黄金分割线的应用:   1、0.382和0.618是反映了股市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当股价涨势趋近或达到38.2%和61.8%时,反跌很可能出现。反之,当股价跌势趋近或38.2%和61.8%时,反弹的可能性很大。   2、当股价上升时,可按黄金率算出上升的空间价位。一般预计股价上升能力与反转价位点的数字是0.191、0.382、0.618、0.809和1。当股价涨幅超过1倍时,反跌点数字为1.191、1.382、1.618、1.809和2,依次类推。   例如:股市行情下跌结束后,股价最低价为5.8,那么,股价上升时,投资人可预算出股价上升后反跌的可能价位: 即:   5.8×(1 19.1%)=6.91元;   5.8×(1 38.2%)=8.02元;   5.8×(1 61.8%)=9.38元;   5.8×(1 80.9%)=10.49元;   5.8×(1 100%)=11.6元;   3、反之,当上升行情结束,下跌行情开始时,上述数字仍然可以预计反弹的不同价位。   例如:当最高价为21元   即:   2
上证指数大概率首先到达3716点,再次到达4350点
avatarLIULIULIU
2024-10-03

价值投资的道大致如此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上乘之士听闻了道,竭尽所能的奉行。 ​中乘之士听闻了道,有时候放在心上,有时就忘之脑后。 ​下乘之士听闻了道,哈哈大笑。如果他不笑,道也就不足以成为道了。 ​ ​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 取自《道德经》
价值投资的道大致如此
avatarLIULIULIU
2024-10-02

关于股票投资的几点常识和思考

1.巴菲特投资“三不原则”,不做空,不加杠杆,不懂不做。 2.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盈利能力上。 3.不要单纯看股价高低,而应该看市值高低。公司股票市值=公司净利润*市盈率,股价=公司股票市值/股份数量。 净利润由企业自身经营决定,市盈率由市场对公司净利润未来预期决定,预期增长率越高,市盈率越高。所谓的戴维斯双击,就是净利润的提升,同时带来市盈率的提升,带来乘数效应。 4.在有鱼的地方钓鱼。投资要投朝阳行业,长期能赚钱的行业,对普通人来讲,定投朝阳行业指数基金往往是更有选择,风险更低。 5.股票市场的繁荣和货币发行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水涨船高。中国的货币发行是锚定在以美元为核心的一揽子外汇储备上,所以美元加息,贸易战对过去股票市场的整体影响可见一斑,同样本次美元降息,是个重大转向,为国内ZC打开了空间。 6.在股票上涨的过程中的每个时点买入都是赚钱的。 7.一只股票跌去90%,需要通过上涨9倍才能回到原点。过去很多股票跌去了80%-90%,也意味着上涨的空间被打开了。 8.短线交易玩玩可以,千万不要赌身家,盈亏同源,怎么来的大概率还怎么回去,我从来没有听说什么短线交易大家,顶多听过什么传奇然后消失在茫茫人海。 9.短线交易是个负合交易,券商是最喜欢这类交易,他们稳赚不赔。短线交易依托的实际是情绪,散户无法引领股价上涨和下跌,试图通过K线图预知上涨和下跌其实只是一厢情愿,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猜对方向的比例无限趋近于相同,而散户往往猜对了方向却不敢长拿吃不到大利润,猜错了又不愿及时止损往往亏的更多,总体下来十赌九输也就成了必然。 10.投资是一项思维,金钱、时间都是本钱,特别是时间,时间不会停止,投资于长期对自己有利的事,有意义的事情,有回报的事情很重要,不是过多强调功利性,而是一种好的思维意识。 11.判断一只股票好坏的几个核心财务指标。 毛利率
关于股票投资的几点常识和思考
avatarLIULIULIU
2024-06-11

李想:自动驾驶颠覆式路径已确认!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在 2024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透露,理想汽车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全国无图 NOA。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将同步向测试用户推出通过 300 万 Clips (预训练模型)训练出来的端到端 + VLM (视觉语言模型)的监督型自动驾驶体系。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推出超过 1000 万 Clips 训练的监督型自动驾驶体系。 基于这一体系,李想认为,随着技术演进和算力增强,无监督 L4 级别自动驾驶将在三年内实现。 IT之家附李想演讲全文: 感谢王侠会长和重庆市,给我这样一个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今天分享我们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做的一个重要技术的突破,是关于自动驾驶的技术的突破。 我这里强调一下,我讲的是 4 个字“自动驾驶”,不是“智能驾驶”,也不是“辅助驾驶”,这是最关键的。公司内部从去年 9 月份开始来思考一个问题,并专门建立了一个用于自动驾驶研究的团队,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类开车为什么不涉及学习 corner case (边界情况或极端情况)。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所有自动驾驶团队每天干的活都是靠人工去调试各种各样的 corner case,而且人越多,corner case 越多,离真正的自动驾驶就越遥远。 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当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其实人类开车的方式不是过去这么多年用的自动驾驶研发的一个方式,这是一个根本的不同。因为人开车没那么辛苦,没那么累,不需要养几千人的团队去搞 corner case。而且团队越多,corner case 就越多。所以我们从理论和技术的两个角度研究,人类到底怎么开车,新的技术如何解决自动驾驶开车的问题。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我们先是从一本书里得到了启示,叫作《思考快与慢》。 这本书讲述了日常的时候,大脑在工作的时候,分为系统 1 和系统 2。 系统 1 来处理一些直觉、快速响应的事情,其实就像
李想:自动驾驶颠覆式路径已确认!
avatarLIULIULIU
2024-05-17

解构“法拉第未来”次**涨!

1.连续阴跌,老投资者已经认输,大部分人亏损99%,涨跌都已不关心,对上涨已构不成压力。 2.接到“退市”通知,尽管之前合过一次股,但离1美元的标准相差很远,似乎“退市”已是板上钉钉。 3.国内新闻对于“法拉第”退市已经宣传到位,贾跃亭通过抖音录制视频,表示已提起上诉,保证不退市,捍卫自己的理想。 4.贾跃亭继续通过抖音发布“重磅消息”,宣布将和国内朋友开启“个人IP”商业化,用来还债,并支持“法拉第未来”持续运营。 5.恰逢美国宣布将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由25%提升至100%,再次将在美国创业的中国企业家贾跃亭拉到聚光灯下。老贾此时也再次发布抖音,宣布将通过民间力量,搭建中美电动车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 此后,法拉第未来开启暴涨模式。 我也曾想在贾跃亭宣布“个人IP”商业化时准备买入,当天上涨了30%左右,可能基于两个原因没有执行。 1.账户里没钱,自从之前监管国内卡转不了账,已经很久没有转账了,此前有个账户转了一部分,还是因为“法拉第未来”量产下线,但已经亏损99%。 2.对于从0到1的企业,真的是九死一生,相比于赌,我目前的投资逻辑更倾向于投资于更具确定性的持续增长的好企业。 总结下来,法拉第未来上涨,其实是“否极泰来”,低预期和高预期的巨大反差。 未来“法拉第未来”能否真的活下去,成为伟大企业,贾跃亭“王者归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加油吧!虽然亏了99%,但我对贾跃亭还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没到终点,一切皆有可能!没有所谓的“盖棺定论”!$Faraday Future(FFIE)$ $理想汽车(LI)$ $新东方(EDU)$
解构“法拉第未来”次**涨!
avatarLIULIULIU
2024-04-23

《李想·产品实战16讲》/产品标准

模块一:产品策略 05 | 产品标准:怎样定义产品是好是坏?         产品标准的三个维度:安全感,价值感和向往感。         进一步阐释说这三个基本维度,分别决定了用户会不会被劝退、会不会买,以及会不会形成好的口碑。         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安全性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因素。做产品的人,要从行业视角,切换到用户视角,把自己放置到真实的使用场景中去,这样,其实你很容易发现,惯性中包含的不合理之处。         比如,从车企的视角,我们当然可以解释,某个功能的妥协,过去行业一直这么做的,也有成本的考虑,有技术的限制,有各种现实的约束。但是用户不会管这些,也不需要管这些。换作我们自己是用户,我们肯定也是这样想。         作者语重心长的提到:打破行业惯性这件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是需要多一点点实事求是。        安全感之后,作者分析了价值感。 那做一款产品,到底什么叫价值感?        价值感,就是面对你的目标用户群,他们花同样的钱,买到的功能和体验,是不是对自己最好的,而不是汽车厂商自己刷出来的存在感。        多少厂商,一位的拼英文词汇、堆砌配置参数、夸张虚空的语言表述、甚至是各种山盟海誓的终身承诺,但是,就不考虑用户的价值感、获得感。         上市开一场发布会几千万,灯光华丽、舞台优美、明星站台、ppt炫技,领导们很满意、媒体们很得意,唯独没
《李想·产品实战16讲》/产品标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