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
读懂财经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国内领先的研究型商业服务机构——以价值视角,驱动商业决策。
IP属地:北京
7关注
3276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读懂财经
08-15 19:08

通威收购润阳,寒冬期首笔兼并!光伏出清开始了?

©读懂财经·新能源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光伏一直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中。 最近产能出清有了好信号,通威收购润阳。通威是硅料、电池双龙头,润阳光伏电池全球前五。这是本轮光伏寒冬中,头部企业首次对二线企业的兼并。 这次收购释放的信号是,二、三线企业压力倍增,头部企业很有机会以低价收购相对优质资产,行业内部兼并收购开始,产能出清加速。 那么光伏的反转来了吗?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通威做了一笔豪赌。50亿是光伏历史上的最大一笔并购,但润阳有95%是基于PERC的落后产能,未来有变成累赘的风险。通威赌的是通过润阳的海外工厂,补出海短板。 2、亏损扩大遇到现金流告急。按现在的亏损速度,很多公司账上现金储备不足以支撑到四季度。行业亏损扩大与现金流储备告急的矛盾,使光伏必须踩下刹车键。 3、行至底部但尚未反装。目前产能仍是需求的200%,产能调整不会一蹴而就。一是,光伏要保持一定开工率,当低于某个开工率时,成本更高,更易亏损。二是,光伏影响就业与税收,地方深度参与导致出清不畅。 / 01 / 通威的豪赌 通威做了一笔豪赌。 8月13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通威将以交易总金额不超过50亿元,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控股子公司。 通威贵为光伏一体化龙头,业务涵盖硅料、电池、组件。除了组件入局晚,处于二线梯队外,其它两块业务都是遥遥领先的第一梯队。润阳则是全球电池片出货量TOP5。 如何看待这笔兼并? 对润阳来说,它只剩下被兼并这一条路。润阳以前报送的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一季度,总负债金额超过207亿,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亿。 当下环境盈利无望,又迟迟融不到新资金,企业想要活下去,只能卖身。 对通威股份来说,则是一笔豪赌。 通威花了50亿,是光伏历史上的最大一笔并购。但润阳曾一度谋求400亿市值,现在通威相当
通威收购润阳,寒冬期首笔兼并!光伏出清开始了?
avatar读懂财经
08-14 19:01

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餐饮股是最近资本市场的最大失意者之一。 近一年以来,奈雪、九毛九等明星餐饮股大跌7成的不在少数,跌这么多,主要是投资人担心,消费疲软与餐饮价格战的双重围剿下,企业还能有利润吗? 奈雪最近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回答了这个问题。 奈雪在成本端做的已经足够好,人力、折旧、门店等成本都出现了优化,但上半年转亏,预计净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没有回复,门店收入承压。 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价格战没有停下的迹象。上半年,延续了2023年的餐饮价格战,但成本不会随着餐价同步下降。如今价格战的挤压下,部分餐饮企业利润已不足以支撑成本。 2、供给新增与消费下行的矛盾。工作机会减少,餐饮进入门槛低,前期投入小的特征成为很多人的方向,但餐饮消费能力却在下滑,行业出现进的多、退的多现象。 3、经济结构变化影响了餐饮业。过去,国内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经济,对消费场景的拉动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起到作用。旧有经济增长方式遇到瓶颈,资源流向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产业结构升级。但较以往,对消费的带动有所弱化。 / 01 / 奈雪做得足够好,但还是暴雷了 炎炎夏日,奈雪的茶,却是透心凉。 前不久,奈雪发布业绩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这也是既2023年奈雪首次实现全年扭亏为盈后,再次转亏。 重回亏损,并不是奈雪做的不好,而是颇有些,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套用奈雪对亏损的解释:“奈雪在门店端成本优化已基本到位,人力、折旧与摊销等成本短期内优化调整空间有限,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回复,门店收入承压。” 翻译过来就是,公司能做到都做了,实在是消费没起色。 奈雪并没有说谎。去年开始,奈雪对单店模式做了极致优化,各
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
avatar读懂财经
08-14 19:00

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作者 | 杨扬编辑 | 夏益军餐饮股是最近资本市场的最大失意者之一。近一年以来,奈雪、九毛九等明星餐饮股大跌7成的不在少数,跌这么多,主要是投资人担心,消费疲软与餐饮价格战的双重围剿下,企业还能有利润吗?奈雪最近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回答了这个问题。奈雪在成本端做的已经足够好,人力、折旧、门店等成本都出现了优化,但上半年转亏,预计净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没有回复,门店收入承压。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本文持有以下观点:1、价格战没有停下的迹象。上半年,延续了2023年的餐饮价格战,但成本不会随着餐价同步下降。如今价格战的挤压下,部分餐饮企业利润已不足以支撑成本。2、供给新增与消费下行的矛盾。工作机会减少,餐饮进入门槛低,前期投入小的特征成为很多人的方向,但餐饮消费能力却在下滑,行业出现进的多、退的多现象。3、经济结构变化影响了餐饮业。过去,国内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经济,对消费场景的拉动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起到作用。旧有经济增长方式遇到瓶颈,资源流向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产业结构升级。但较以往,对消费的带动有所弱化。/ 01 /奈雪做得足够好,但还是暴雷了炎炎夏日,奈雪的茶,却是透心凉。前不久,奈雪发布业绩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这也是既2023年奈雪首次实现全年扭亏为盈后,再次转亏。重回亏损,并不是奈雪做的不好,而是颇有些,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套用奈雪对亏损的解释:“奈雪在门店端成本优化已基本到位,人力、折旧与摊销等成本短期内优化调整空间有限,主要是因为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回复,门店收入承压。”翻译过来就是,公司能做到都做了,实在是消费没起色。奈雪并没有说谎。去年开始,奈雪对单店模式做了极致优化,各方面成本都有了压缩。2023年,公司直营店各项成
成本压到极致也暴雷的奈雪,预示着餐饮入冬不可逆

停打价格战,电商要反转?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电商本是互联网中经营规模、盈利能力都遥遥领先的板块。 但过去几年,电商的处境却最让人唏嘘。股价接连大跌后,主要电商平台,24年PE倍数已经收窄到9x~13x,估值一致向低端制造股看齐。 业务站在金矿中,估值却低到尘埃里,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两点担忧,一是因为宏观消费波动影响。二是平台卷价格,竞争日趋激烈。 如今,行业已停打价格战。竞争趋缓后,电商能反转吗?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其它电商学不来拼多多。因为流量分发以及供给结构不同,其它平台无法把流量和低价强绑定,做不到拼多多的极致低价,但要承受客单价下滑,导致收入放缓的代价。 2、电商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短期,停打价格站后,品牌商家受益,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佣金和广告收入。长期,电商规避了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发生通缩的可能,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3、电商仍有增长点。电商可把压力转移给商家,如电商陆续上线的全站推广工具,本质上是拿走了商家的“投流权”,把原本的免费流量转成了付费流量,是对商家的进一步变现。 / 01 / 其他电商学不了拼多多 历年一年多的电商价格战结束了。 弱化低价策略的信号,是在618大促后,淘天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明确自去年起搜索权重按照“五星价格力”分配的体系被弱化,改回按GMV分配。 抖音也迅速跟进,不再把 “价格力” 放在首位。抖音电商的算法规则将从OPM(千次曝光成交的订单量)重回GPM(千次曝光成交的销售额)时代。 停打价格战,是因为拼多多的高成长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电商玩家。说白了,其它电商做不到拼多多的极致低价,却要承担低价代价。 根据晚点报道,抖音发力低价后,很多商品价差仍在10%-20%之间。其它传统电商也难以在低价上撼动拼多多。 无法在低价上撼动拼多多,是由其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抖音电商无法赢得低价竞争相对好理解,
停打价格战,电商要反转?

停打价格战,电商要反转?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作者 | 杨扬编辑 | 夏益军电商本是互联网中经营规模、盈利能力都遥遥领先的板块。但过去几年,电商的处境却最让人唏嘘。股价接连大跌后,主要电商平台,24年PE倍数已经收窄到9x~13x,估值一致向低端制造股看齐。业务站在金矿中,估值却低到尘埃里,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两点担忧,一是因为宏观消费波动影响。二是平台卷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如今,行业已停打价格战。竞争趋缓后,电商能反转吗?本文持有以下观点:1、其它电商学不来拼多多。因为流量分发以及供给结构不同,其它平台无法把流量和低价强绑定,做不到拼多多的极致低价,但要承受客单价下滑,导致收入放缓的代价。2、电商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短期,停打价格站后,品牌商家受益,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佣金和广告收入。长期,电商规避了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发生通缩的可能,利于行业长期发展。3、电商仍有增长点。电商可把压力转移给商家,如电商陆续上线的全站推广工具,本质上是拿走了商家的“投流权”,把原本的免费流量转成了付费流量,是对商家的进一步变现。/ 01 /其他电商学不了拼多多历年一年多的电商价格战结束了。弱化低价策略的信号,是在618大促后,淘天召开了一场商家闭门会,明确自去年起搜索权重按照“五星价格力”分配的体系被弱化,改回按GMV分配。抖音也迅速跟进,不再把 “价格力” 放在首位。抖音电商的算法规则将从OPM(千次曝光成交的订单量)重回GPM(千次曝光成交的销售额)时代。停打价格战,是因为拼多多的高成长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电商玩家。说白了,其它电商做不到拼多多的极致低价,却要承担低价代价。根据晚点报道,抖音发力低价后,很多商品价差仍在10%-20%之间。其它传统电商也难以在低价上撼动拼多多。无法在低价上撼动拼多多,是由其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决定的。抖音电商无法赢得低价竞争相对好理解,直播电商比货架电商本身就多了一层主播的运营成本。
停打价格战,电商要反转?

高调喊话背后,魏建军何以成为行业秩序捍卫者

去年年初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开启了一场空前惨烈的价格战,许多厂家被迫跟进,价格战火一直弥漫至今,行业秩序开始逐渐混乱。 持续的价格战,不断稀释着车企的利润,甚至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的“掌门人”和高管在各类行业论坛上纷纷发声,痛批行业内的“内卷”现象,并呼吁产业竞争要保持理性和底线。 8月7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更是呼吁,为了维护行业竞争秩序,建议进行全行业审计。他强调,长城汽车愿意作为第一个被审计的对象,公开透明地接受审查,以证明其合规经营和诚信经营的理念。 不仅如此,魏建军还建议,行业不要“唯销量论”,甚至为了美化排名而设定各类特定榜单来拉踩竞品。 作为行业秩序捍卫者,魏建军的发言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如今,中国汽车行业取得的成功来之不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车企更要坚守底线,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产业竞争秩序和来之不易的产业成果。 / 01 / 高管纷纷发声,捍卫行业秩序 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战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站在产业发展角度,过度的价格战却让中国汽车产业处于无序内卷的状态。 一方面,这很容易削弱汽车产业的产品创新力。道理很简单,本来车企赚到合理的利润,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研发投入中。但在价格战的逻辑下,车企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到压缩成本上,追求极致的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无休止的竞争和主打低价策略的做法,最终很可能将导致以次充好、产品造假等无序混乱的局面。 通常来说,汽车行业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但高标准意味着高成本。例如,车身内部线束的耐高温,国标是105摄氏度,企业标准可以到150摄氏度,二者的成本相差了50%以上。 为了降低成本,汽车零部件厂商很可能采取国标,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国标只是底线,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去年,长城汽车就向生
高调喊话背后,魏建军何以成为行业秩序捍卫者

高调喊话背后,魏建军何以成为行业秩序捍卫者

去年年初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开启了一场空前惨烈的价格战,许多厂家被迫跟进,价格战火一直弥漫至今,行业秩序开始逐渐混乱。持续的价格战,不断稀释着车企的利润,甚至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正常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的“掌门人”和高管在各类行业论坛上纷纷发声,痛批行业内的“内卷”现象,并呼吁产业竞争要保持理性和底线。8月7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更是呼吁,为了维护行业竞争秩序,建议进行全行业审计。他强调,长城汽车愿意作为第一个被审计的对象,公开透明地接受审查,以证明其合规经营和诚信经营的理念。不仅如此,魏建军还建议,行业不要“唯销量论”,甚至为了美化排名而设定各类特定榜单来拉踩竞品。作为行业秩序捍卫者,魏建军的发言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如今,中国汽车行业取得的成功来之不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车企更要坚守底线,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护产业竞争秩序和来之不易的产业成果。/ 01 /高管纷纷发声,捍卫行业秩序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战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站在产业发展角度,过度的价格战却让中国汽车产业处于无序内卷的状态。一方面,这很容易削弱汽车产业的产品创新力。道理很简单,本来车企赚到合理的利润,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研发投入中。但在价格战的逻辑下,车企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到压缩成本上,追求极致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无休止的竞争和主打低价策略的做法,最终很可能将导致以次充好、产品造假等无序混乱的局面。通常来说,汽车行业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但高标准意味着高成本。例如,车身内部线束的耐高温,国标是105摄氏度,企业标准可以到150摄氏度,二者的成本相差了50%以上。为了降低成本,汽车零部件厂商很可能采取国标,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国标只是底线,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去年,长城汽车就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
高调喊话背后,魏建军何以成为行业秩序捍卫者

AI独角兽纷纷跑路,模型+应用这条路走不通了

这几天,谷歌收购Character.AI(以下简称C.AI)引发了很多讨论。昨天,乌鸦君讲了谷歌的收购就为了买人,一个人就值1个亿。(一个人值1个亿!为了买这31位AI天才,谷歌花了5亿美元)像这样的“卖人头”式的收购,在今年上半年还有两笔,分别是:微软收购Inflection,亚马逊收购Adept。除了人都很值钱外,这三个结局类似的公司,还有三个共同点:他们成立的足够早,融了很多钱,走的都是模型+应用双轮驱动的战略。这和行业当时的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在AI行业早期,训练成本还没那么高,市面上也没有好用的开源模型,从头预训练是唯一可行的路。加上ChatGPT的爆火,让大家看到了模型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多人坚信,只有占据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全栈”公司,才有捕获最大价值的可能,也更容易拿到投资人的钱。但一年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辄几十亿美元的训练成本让创业公司难以负担,而模型价格下降以及开源模型的更迭,不仅让大模型迅速贬值,也让大部分押注模型的创业公司都成了先烈。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模型层的全面洗牌,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这些创业明星的退场,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个启示:初创公司模型、应用两手抓的战略,正在被证伪。/ 01 /模型+应用模式的先驱们纵观C.AI、Inflection、Adept的发展,三家都有三个共性:成立的足够早,拿了很多钱,走得是模型+应用双轮驱动的策略。先说成立时间,C.AI成立时间最早,成立于2021年,而Adept和Inflection的成立时间则都在2022年。从融资情况看,这三家里Inflection拿的钱最多,两轮融资加起来超过15亿美元。虽然C.AI和Adept拿的钱没有Inflection多,但也在上亿美元量级,其中C.AI累计融资超过1.9亿美元,Adept 4轮融资加起来的钱接近5亿美元。拿了这么多钱后,三家公司都选择了同一个发展
AI独角兽纷纷跑路,模型+应用这条路走不通了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游戏板块的价值跌出来了吗?

今年A股的投资机会出自高股息和周期股。但目前两类资产的估值已来到历史高位,后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此时估值较低+业绩预期改善的板块值得关注。眼下的游戏板块就有类似逻辑,目前游戏行业估值已来到历史低位,但在重磅游戏密集上线下,行业已来到反转节点。 那么,具体应该关注哪些游戏公司?可以从短、长两个维度跟踪游戏股。短期主要看游戏储备多且有潜力新品的公司。长期主要看公司业务变化是否顺应游戏未来的趋势,如腾网等大厂以及电魂网络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游戏公司。 / 01 / 游戏行业迎来拐点 游戏股的行业特征是周期性,新品发布周期还有政策周期都会使游戏行业的业绩产生波动。 所以,投游戏股,最理想的投资方式是跟踪行业变化,在估值底部和行业反转前买入,之后就可实现估值、业绩提升的双击。 那么,按照游戏股的投资方法,游戏行业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最近5年,A股游戏指数权重股估值大都在20倍以上,但现在游戏指数前四大权重股PE倍数分别为11/12/13/14倍,已经很接近2018年的历史最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估值给行业带来了高安全边际。 当然只有安全边际也不行,关键还要看行业有没有好转的迹象。游戏最近迎来了政策和行业的多重利好。 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数字消费”板块提到: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 在“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文化娱乐消费”板块则是直接提到:提升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游戏、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质量。这也是游戏相关表述,首次被写进国家级文件。 利好政策发布后,游戏板块开始反弹,8月3日至今,游戏ETF涨近4%,有游戏、电竞双概念加持的电魂网络涨近5%。 与此同时,游戏行业也已经企稳。游戏工委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超1472亿元,同比增长2.08%。虽然看着增速不高,但这个数据增速其实是被低估的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游戏板块的价值跌出来了吗?

从Mag7财报,我看到英伟达的业绩可能被透支了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Mag7财报经常预示着重大技术和经济趋势,扮演者产业风向标的角色。 眼下,Mag7陆续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就反映出了AI产业的尴尬处境:金子还没挖出来,铲子倒是买了一堆。 二季度,Mag7的AI商业化收入仍不明显,但AI投入出现了大幅增长,为了从英伟达买卡,Mag7大部分单季度资本开支在百亿美金以上,同比增速33%-91%。 如果金子没挖出来,铲子买一堆的情况持续下去,英伟达业绩有透支风险。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巨头买卡过剩。科技巨头处于极度乐观或是FOMO(害怕错过)的情绪中,出现了产能过度建设。Meta和谷歌在电话会上承认,“自己和同行对AI可能过度投资了。” 2、英伟达携性能令巨头的时代在过去。卡一定比一年强,是客户就算手中有卡,也要过剩买的逻辑。但英伟达产品跳票迭代放缓,以及苹果弃用英伟达,说明其性能优势在弱化。 3、有互联网泡沫的影子。资本市场与产业成熟的周期并不一致,资本市场的走热往往会比产业成熟提前很多年。英伟达走势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透支了产业成熟期的多年业绩。 / 01 / Mag7的彷徨:AI有投入,没收入 Mag7的资本开支吓住了不少投资人。除了苹果和OpenAI合作投入谨慎,以及特斯拉资本开支中工厂产线占比大,代表性不强外。 其它Mag7成员单季度资本开支大多在百亿美金以上,同比增速在33%-91%。 单看这组数据,可能很多人还是对巨头的资本开支增长没概念。那换个说法,将微软的资本开支年后,能够占到微软25年预期经营利润的70%~80%。 这么多的资本开支大部分都用来从英伟达买卡了,微软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AI和云支出几乎占全部。 但大力没有出奇迹,AI的商业回报不明显。 微软既能AI融到云服务中,也把AI嵌到软件产品中,是最容易用AI产生收入的公司。但微软财报表达的是,营收无
从Mag7财报,我看到英伟达的业绩可能被透支了

日更10万字、3个月创作200本小说,AI又来抢网文作者饭碗了?

无人车的故事刚刚过去,AI又来抢网文作者的饭碗了。7月,番茄小说给网文作者发了一份“AI训练补充协议”,大致意思是,签了这个协议后,作者将签约作品包括作者个人信息在内的全部数据,授权给平台做AI训练。平台作者纷纷抵制,番茄小说顶不住舆论压力,允许作者解除AI条款。但有作者发现,解约操作不仅繁琐,即使解约后作品也会被限流。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近期,在番茄小说平台上,已出现多个疑似AI作者的账号。这些账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创作能力极强,有的能日更十万字,还有的能在近3个月内上架了200多本书。专注于AI小说创作的蛙蛙写作也在近日宣布,上线6个月后,产品的ROI已经基本“打正”。AI对网文创作的替代形势,可能比无人车更加严峻。2023年6月,国内网文作者达2405万,读者数量超过5亿。在小说创作日益套路化的当下,对部分追求走量的网文平台来说,创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AI,肯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说,AI小说对网文作者替代的时间节点,可能会比想象得更早。/ 01 /人与AI小说的第一次交锋事情的起因是,上个月,番茄小说在作者合同中加上了AI条款。番茄小说在签约作品合作协议中新增的3.2.10条款,其中提到:甲方(番茄小说)可将签约作品的全部/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如作品名称、简介、大纲、章节、人物、作者个人信息、封面图等)作为数据、语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标注、合成数据/数据库建设、AI人工智能研发、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深度合成、算法研发等目前已知或未来开发的新技术研发/应用领域。翻译过来就是,作者的签约作品包括作者个人信息在内的全部数据,将授权给番茄小说用作AI训练,且不得诉平台侵权。▲番茄小说合同3.2.10版本虽然类似协议在国外早已出现,但在国内并不多见。此协议一出,番茄小说也成了国内第一家明确在作品协议中提出,将使用作者的作品内容等信息进行AI训练的内容平台。
日更10万字、3个月创作200本小说,AI又来抢网文作者饭碗了?

360与奇信志成:资本运作一小步,国家安全一大步

国际环境飘忽不定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战已经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正为国家网络安全默默出力。360正是其中之一,并在过去做出了诸多努力。 2015年,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的360为了规避美国监管影响,更好的守护国家信息安全,选择私有化从美股退市。 彼时,为解决私有化近百亿美金的资金成本,36家投资者出资并贷款200亿人民币帮助360退市,成立奇信志成作为“持股平台”共同承担还贷责任。如今,200亿贷款已全部还清。完成任务的奇信志成也到了解散清算的节点。 8月2日,360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解散清算相关事项》公告。公告显示,奇信志成解散清算,从360公司的单一大股东拆分成36个小股东,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奇信志成清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奇信志成清算,不会对360日常经营产生影响,清算后,360第一大股东由奇信志成变为周鸿祎。周鸿祎的实控人地位以及管理层和董事会都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奇信志成清算不会出现投资人担心的大幅减持。公告提到,清算后,奇信志成的各股东要共同分享监管规定的1%+2%的大股东减持额度限制。也就是说,是否清算不会影响奇信志成的减持数量。值得一提的是,曾多次做出不减持承诺并遵守的周鸿祎,再次承诺未来至少12个月不减持。 长期来看,拆掉持股平台后,360将回到更简单高效的治理机构,进而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决策和执行效率,利于业务更好发展。 /01/ 守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一“退” 奇信志成的出现来自360对国家安全的前瞻性预判。 美股退市的2015年,360正稳健发展。业务上,公司营收、利润持续双增,2012年-2015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4.9%。业务稳健发展也带动了360的资本市场表现。当年的私有化邀约前,360股价已连续3月上涨。 但在发展势头一片大好时,360选择了私有化从美股退市。 背后的核心是,360前瞻性认
360与奇信志成:资本运作一小步,国家安全一大步

单季度投入近200亿美元,同比大增77%!微软们患上“AI焦虑症”

这几天,美股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发了财报。除了业绩,AI恐怕是这轮财报里投资人最关心的事情了。去年一年,美股七姐妹“Mag7”(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和特斯拉)的回报率超过100%。因为所有人都相信,AI叙事最先受益的肯定是巨头。但到了今年,GPT5迟迟没有发布,AGI应用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大爆发,高盛和红杉更是先后给行业泼冷水,大喊AI泡沫已来。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巨头们的二季报,就成了检验AI阶段性发展的一次大考。透过科技公司们的财报,乌鸦君看到了以下三个点:第一,AI的商业回报前景并不清晰。微软的云服务收入增速开始放缓,且AI相关收入占比并未有明显提升。相反,受益于基数较小,谷歌的云服务增速却还在提升。第二,科技巨头对AI的投入力度仍然在不断加大。二季度,微软的资本支出(包括融资租赁),同比大增77.6%至190亿美元。同期,谷歌的资本开支也达到132亿美元,按公司给出的下半年指引,谷歌全年资本开支至少492亿,同比增长52%。第三,虽然投资人质疑越来越多,且科技巨头也开始承认AI泡沫的存在,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其对AI的投入。这些巨头高管的意思很明确,AI是一个超级机会,宁可多投,也不能错过。/ 01 /AI商业回报尚不清晰要说衡量AI带来的价值,没有什么比云计算的指标更有说服力。云服务业务不仅提供了AI产品的“算力底座”,甚至还集成了很多AI服务。比如,在Azure相关AI模块中,就集成了OpenAI旗下部分产品功能。从二季报来看,微软的Azure和谷歌的Google Cloud的表现,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势。先说微软,根据微软公布的数据,二季度其Azure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低于此前预期增速30.6%。要知道,过去两个季度,Azure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速都在30%以上。拆解结构看,据管理层披露,本季AI相关收入占比为8%,较上季度仅提升1p
单季度投入近200亿美元,同比大增77%!微软们患上“AI焦虑症”

大厂AI众生相:阿里、字节疯狂进攻,腾讯、美团防御跟随

从2023年年初ChatGPT爆红开始,美股七姐妹“Mag7”(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和特斯拉),就成了全世界表现最好的资产。仅23年,Mag7的回报率就达到了107%,远超MSCI美国指数的27%。这些科技巨头暴涨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AI。Mag7的每一家公司都对AI做了大量的布局,谁也不愿意在新一轮的科技洗牌中落后,重蹈当年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早期的覆辙。这事放在国内也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模型,所有互联网巨头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但有趣的是,由于大厂的处境不同,面对AI浪潮下的行动也有差别很大。从目前看,大厂们的动作,大致可以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两类:进攻型的大厂,对AI有明确的战略需求,投入也更加激进。代表性公司就是阿里和字节。对阿里而言,电商主业受到了冲击,只能猛投大模型,在云计算业务上找补回来。字节虽然受AI冲击不大,由于内容平台入口的脆弱性,率先找到AI时代的新入口,成了一件紧迫的事。所以,字节在AI应用的探索上,是国内大厂里最积极的。防守型的大厂,不追求模型和应用上的绝对领先,更多采取的是跟随的策略。代表公司是腾讯和美团。直到今年5月,腾讯才上线了类ChatGPT产品“腾讯元宝”,比其他大厂晚了整整半年之久。在各大AI应用榜上,也鲜有腾讯产品的身影。美团更是没有公布自研大模型的任何信息。从表面上看,大厂们各自找到了一条AI时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更深层次的看,意义远不止如此。科技变迁从来都是一次行业座次洗牌的机会。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字节取代百度,成为BAT中的一员。而曾经稳如泰山的阿里,也面临着拼多多的猛烈冲击。被认为意义堪比工业革命的AI,势必会对现有移动互联网的格局造成巨大冲击。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企业当下的选择,都将深刻影响其在下一个时代的位置。/ 01 /进攻方:All in云计算的阿里在所有大厂里,阿里对AI投入最为坚决。原因也
大厂AI众生相:阿里、字节疯狂进攻,腾讯、美团防御跟随

周大福一天关一家店!金价疯涨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是金店?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上半年,金价一路疯涨,屡创新高。但机构们异常冷静。 花旗、美银以及大摩等国际机构,纷纷调低了“金店一哥”周大福。最狠的大摩,给周大福的股价打了75折。 事实证明,机构们这次算是先知先觉。前不久,周大福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零售额同比减少20%。不仅如此,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市场净关180家店,相当每天关闭一家门店。 金价疯涨,金店关门,这是哪门子道理?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金条分流了黄金首饰需求。金价持续上涨,金店里黄金首饰的消费需求开始向银行里投资属性更浓、性价比更高的金条、金币分流。二季度,金币和金条消费量同比增加 71.8%、黄金首饰消费量下滑51.8%。 2、为过去的激进扩张买单。金店缺少上下游溢价能力,赚的是辛苦的加工费,从门店拓张要利润,成为了金店必然的选择。但如今黄金首饰需求腰斩,利润微薄的金条只能割店求生。 3、金店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持续的“单向涨跌”,都会减少市场对黄金的消费欲望。对金店来说,舒适区是金价在区间波动。但金价波动不是金店能决定的,主要受美联储、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01 / 金价疯涨,金店关门 今年频次最高的热搜,可不是明星的吃瓜新闻,而是屡屡出现的“金价再创新高”。 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Au99.99黄金的价格已经从年初的480元/克的开盘价波动上涨至2024年7月末555元/克的收盘价。期间,最高价一度达到了582元/克。 都说黄金类似房子,一向买涨不买跌。卖黄金的金店,日子应该过得很好吧? 事实恰恰相反,前不久,周大福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零售额同比减少20%。不仅如此,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市场净一共关了180家店,相当每天关闭一家门店。 周大福不是个例,其他金店日子也不好过。六福集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共净减少99间店铺,整体零售收入
周大福一天关一家店!金价疯涨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是金店?

周大福一天关一家店!金价疯涨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是金店?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作者 | 杨扬编辑 | 夏益军上半年,金价一路疯涨,屡创新高。但机构们异常冷静。花旗、美银以及大摩等国际机构,纷纷调低了“金店一哥”周大福。最狠的大摩,给周大福的股价打了75折。事实证明,机构们这次算是先知先觉。前不久,周大福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零售额同比减少20%。不仅如此,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市场净关180家店,相当每天关闭一家门店。金价疯涨,金店关门,这是哪门子道理?本文持有以下观点:1、金条分流了黄金首饰需求。金价持续上涨,金店里黄金首饰的消费需求开始向银行里投资属性更浓、性价比更高的金条、金币分流。二季度,金币和金条消费量同比增加 71.8%、黄金首饰消费量下滑51.8%。2、为过去的激进扩张买单。金店缺少上下游溢价能力,赚的是辛苦的加工费,从门店拓张要利润,成为了金店必然的选择。但如今黄金首饰需求腰斩,利润微薄的金条只能割店求生。3、金店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持续的“单向涨跌”,都会减少市场对黄金的消费欲望。对金店来说,舒适区是金价在区间波动。但金价波动不是金店能决定的,主要受美联储、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01 /金价疯涨,金店关门今年频次最高的热搜,可不是明星的吃瓜新闻,而是屡屡出现的“金价再创新高”。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数据,Au99.99黄金的价格已经从年初的480元/克的开盘价波动上涨至2024年7月末555元/克的收盘价。期间,最高价一度达到了582元/克。都说黄金类似房子,一向买涨不买跌。卖黄金的金店,日子应该过得很好吧?事实恰恰相反,前不久,周大福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零售额同比减少20%。不仅如此,上半年,周大福在内地市场净一共关了180家店,相当每天关闭一家门店。周大福不是个例,其他金店日子也不好过。六福集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共净减少99间店铺,整体零售收入同比下跌23%。金价疯涨,金店却要
周大福一天关一家店!金价疯涨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是金店?

福耀玻璃出现一条裂缝

作者 | 陈海 2024年以来,在偏悲观大市背景下,福耀玻璃逆势上行,一度涨近40%,而汽车零部件指数同期下跌3%。若与一大批跌跌不休的蓝筹白马相比,其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然而,上周末福耀美国子公司遭受多家美国执法机构的“金融犯罪和劳工剥削指控”调查。 黑天鹅出现后,福耀周一股价大跌6%,一举扭转此前乐观市场情绪。那么,福耀玻璃会受多大影响?未来其资本表现仍可期待吗? 本文持以下观点: 1、福耀美国被调查,可能会是一次性偶发事件,对实质运营不产生什么影响。但需跟踪后续调查进展,倘若朝着不利方向演化,福耀玻璃海外业务可能会受到冲击,业绩成长性将有折扣,估值有下压风险。 2、刨除本次事件看,福耀玻璃过去多年业绩基本面表现良好,且预期未来有“量价齐升”增长驱动力,成长性较好,资本价值整体有望持续增加。 / 01 / 突发黑天鹅 据媒体报道,7月26日,包括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内的多家美国执法机构对俄亥俄州28个地点进行“金融犯罪和劳工剥削指控”调查,其中包括福耀玻璃代顿工厂。 此事一出,引发市场广泛热议。要知道,该工厂是由福耀在2014年收购的一家美国通用旧工厂改造而成,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玻璃生产基地。这也成就了一部记录片《美国工厂》,并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对此突发事件,福耀玻璃发布公告回应,福耀美国主要是配合美国政府机构针对一家第三方劳务服务公司进行的调查,并非该调查目标。搜查结束后,生产作业已恢复正常。 那么,该黑天鹅事件对福耀玻璃有何影响? 从乐观方向看,该调查事件主角不是福耀,而是劳务公司。这可能是一次性、偶发事件,对未来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销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资本市场大跌可能多虑了。 从悲观方向看,现在调查结果尚未结束,尚无定论,倘若最终调查结果涉及福耀美国劳动权益或企业合规方面的问题,将给福耀美国的经营构成压力与挑战。 当然,最令投资者担忧的还是美
福耀玻璃出现一条裂缝

半月涨近30%,风电的机会来了?

©读懂财经·新能源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虽然都是讲述着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故事,但风电远远不如其他新能源受青睐。 即使不和核电、水电这些有中特估加持的巨无霸比,同样和高度市场化的光伏比,风电也远远处于下风。一个已经跌去8成的隆基绿能,现在还是比风电TOP5加起来的市值还要高。 不过,最近风电扬眉吐气了一把。在二季度陆风招标规模同比大增122%的利好下,近半月,多支风电股涨超10%,涨幅最高的运达股份涨近30%。 风电强势的逻辑是什么,能持续吗?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风电下沉重新打开陆风增量。国内陆地适合建大型风电站(集中式风电)的地方不多了,但分散式风电无需建升压站,送出线路较短,一块闲散的土地就能建。今年多部门支持农村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 2、“两海”带来高预期。国内海风项目大多结束了前期审批环节,近两年将迎海风装机高峰。同时,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在能源转型下风电需求突起,带来出海新增量。 3、预期不确定,内卷一定卷。风电由政策推动,但在市场化竞争中,比光伏存在劣势,行业高预期并不一定兑现。但技术停滞且门槛不高的特性使风电一定会在需求停滞后,大打价格战。 / 01 / 风电下沉,订单爆发 最近几年,风电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2020年风电补贴逐步取消,行业出现抢装潮,之后行业连续多年出现招标量下降,23年国内陆风招标量为58.37GW(不含框架招标),同比下降约21%。 需求有瓶颈了,产能还在,风电也遇到了和光伏一样的问题,卷价格,陆风招标价一度腰斩。需求瓶颈+价格内卷,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行业龙头都已经腰斩。 不过,最近几天风电终于垂死病中惊坐起。7月15日至今,多支风电股涨超10%,涨幅最高的运达股份涨近30%。 连续下跌的招标量出现反转是催化剂。一季度,陆风招标19.72GW,仍同比下降11%。但二季度招标23.7GW,同比大增122%。
半月涨近30%,风电的机会来了?

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来了!文远知行提交招股书,23年营收4亿元

自动驾驶的变革时刻正在到来!今天,文远知行向美国纳斯达克递交了招股书。一旦成功上市,文远知行将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作为中国最早布局自动驾驶的公司之一,文远知行的前身是景驰科技,由百度自动驾驶创始人王劲创立,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上轮估值51亿美元。尽管有望率先完成上市,但文远知行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行业处于早期,公司的商业化表现并不稳定。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文远知行营收分别为1.38亿元、5.28亿元、4亿元。2024年上半年,文远知行的营收为1.5亿元,同比有所下滑。同期,公司亏损也有所扩大。2021 年-2023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调整后净亏损从4.27亿元扩大到5.02亿元。不过好在随着政策的扶持,自动驾驶有望在这两年迎来爆发。文远知行表示,今年和明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将迎来大规模投放,推动公司业务的增长。在无人驾驶即将爆发的前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到底长什么样。/ 01 /服务收入扛大旗,占比超8成从收入结构看,文远知行的收入主要分为产品和服务收入。产品收入就是销售自动驾驶汽车,包括无人驾驶巴士、无人出租车和无人清扫车等等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自动驾驶货运车(Robovan)、自动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高阶智能驾驶(Advanced Driving Solution)等五大产品矩阵。而服务收入则是包括L4 自动驾驶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ADAS(驾驶辅助系统)研发服务。前者就是为销售出去的无人驾驶产品提供技术和运营服务,后者则是帮助汽车产业链公司开发智能驾驶软件。从披露信息看,ADAS 研发服务收入是公司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公司服务收入从1.9亿元增长到3.48亿元,其中来自博世的ADAS 研发服务收入增长就超过
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来了!文远知行提交招股书,23年营收4亿元

3个月急跌1/3,农夫山泉是又一个倒下的“消费茅”吗?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核心资产泡沫破灭的三年,消费龙头是一路俯冲下来的。连茅台本尊都跌去了30%,其他消费茅,大跌7成的比比皆是。 但农夫山泉是个例外,今年5月份前,它只比曾经的市值高点跌去25%,比茅台还抗跌,是最具韧性的消费股。 但5月过后,又是另一番局面了。近三月,农夫山泉市值急速下跌了1/3。发生了什么?农夫山泉是下一个倒下的消费茅吗?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卖水的生意变了。定价权+强运营,使农夫山泉毛利率高达59.5%。但5月上线的绿瓶水发起价格战,把自己的利润打了下来,有研报预计农夫山泉上半年,净利润下跌4.6%。 2、有拉低品牌溢价的隐忧。消费品投资理念排序是,产品力不如渠道力,渠道力不如品牌力。品牌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坚挺的价格。很多品牌的颓势往往是从价格失衡开始的。 3、不会成为又一个倒下的消费茅。消费下行初,很多消费茅抄日企答案,提价保业绩。但没保住,加深了股价跌幅。而农夫山泉找到了无糖茶增量市场,仍然保住了成长性。 / 01 / 卖水的生意变了 港股+消费,当这两个标签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这家公司的估值大概率不会好看。 农夫山泉是个意外,港股大幅下挫加上消费大盘“量价齐跌”的大背景下,农夫山泉估值长期给到50倍以上(2020/9月至2023年)。 撑起高估值的一大核心是,定价权+强运营,给它带来的超强盈利能力。2023年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42.19%,毛利率高达59.5%。 定价权来自“天然水”定位,市面上大部分瓶装水是纯净水,纯净水来自自来水,天热水来自大自然,定价底气自然足。 强运营是让农夫就算只比纯净水贵一点,也能赚大钱。 天然水售价低,运输成本高,有“500公里运输半径”的理论,即定价2元的水,销售地离生产地超过500公里,公司就只能给高速收费站和加油站打工。所以昆仑山主攻5元以上,压根不坑穷人。
3个月急跌1/3,农夫山泉是又一个倒下的“消费茅”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