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神
大空神
个人简介:公众号:灰岩金融科技。前投行交易员,对冲基金
IP属地:未知
6关注
739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大空神
05-28 19:43

锡安和矩阵| The Road To Zion

人打从出身以来,就会附上各种类型的标签。 如果将人类从生到死的经历抽离来看,就如同一场rpg游戏一般。 我们的意识形态,事实上和我们出身的种群,自我认同,成长路径,思维模式和文化标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小开始,我就发现我的思维和思路异于常人(有可能是智障)。 从小我就喜欢追问,我的好奇心异于常人。 我不光满足于理解原因,更加痴迷于理解原因背后的cause and effects. 从小亲戚就头疼于我十万个为什么式的追问,我从小就渴望从无序和混沌中寻求规律和模式,当然亚洲式的回复自然是功利性的(你太小笑了/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的问题毫无意义等) 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阅读叔本华,五年级开始阅读查拉如史特拉如是说。在同龄人关注“YES!”式的媒体八卦,或是nike何时出最新款的时候,我尝试从哲学家的著作中去梳理世界的逻辑,而或是尝试去理解世界的规律。 求知欲于我来说如同空气和水,倘若无法获得新知,就无法成长,对于我来说,赚钱纵然好,但远不如solving puzzles 所带给我的巨大快感。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想要逼迫自己和他人一样。 甚至是想办法说明, 我可能是个** 我可能只是在装逼。 固然我花了大量的世间去说明以上二者(至今仍然不反对)。 最终我发现,所有的著作,和伟大的作者一样,他们都是浩瀚人类文明星河中的一枚拼图和碎片,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看出了世界的一脚(a degree but not whole of it) 而我作为一个拙劣,愚昧的后来者,只不过是想要在这些理论所建设的雄伟地基上尝试勾勒出些许的光影。 我曾经幻想过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对于公式(theorem) ,以及规律的可预测性的恐惧最终使我走向金融之路(road to uncertainty)。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经一路逃避,我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痴迷于创作诗歌,甚至是
锡安和矩阵| The Road To Zion

世界秩序重构之战

即便今天的媒体拒绝用“世界大战”这种词汇来描述今天的世界。 事实是,无论你想要如何修饰或是偷换概念,我们都处于一场全球范围的战争之中(从冷战逐步演进至热战)。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偷换定义,说这样的格局,还不算全面战争,但俄乌和以色列的局势都已经成为战争。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中东是任何霸权战略上的重中之重。 只要中东乱了,全球很难不跟着乱。 从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这样的论述并没有问题。 那么之所以不用世界大战来描述今日之局面,因为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之血腥,反人性,是今日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而战争的齿轮一旦开始运转,就难以停下,即便发动战争的一方想要停,支持这一方背后的力量也不会轻易停下,让步,这也意味着战争格局的彻底形成。 两年前我写过类似的文章,明确提到世界秩序的重构,最终会成为以战养战的经济局势: 剑与火| 沙皇之火与罗曼诺夫的幽灵(上) 剑与火| 纳粹经济模型以及政策 Vol, II 剑与火| 苏联的经济崛起和衰退 Vol, I 当然由于主题过于沉重和冷门,我有许多积攒下来的文字并未发布出来。 或许我没有准备好,又或者,这个世界没有准备好。 因此剑与火的系列,我并没有续写。 每个字,都让我看到了熊熊燃烧的战火。 而我们今天终于到了这一天。 世界秩序重构之日,一切的一切,正如当初在我脑海中的剧本演绎。 随着国际秩序的分崩离析, 随着联合国,国际社会对于战争的束缚和控制越来越弱, 这意味着混乱之治时刻的到来。 在最黑暗的时刻,能够见证一切的人性和善恶。 宁愿成为一道光,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被就此吞灭。 文字不应该是奴隶,但这些文字,却背负着时代的枷锁,被禁锢,被遏制。有太多的思绪和文字无法言说。 他们是在我床边的沉思录。 是叔本华。 是尼采。 也是西塞罗和戈尔丁。。 我无数次梦见到那雄伟的殿堂。 那些如星空般璀璨,耀眼的英魂。 他们在我耳边耳语,不要遗忘。 Whic
世界秩序重构之战

美联储转鹰,透露了哪些市场信号?

无休止的降息预期反映出全球央行的困境。‍‍‍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预测的一样。 美联储最终还是必须面对降无可降的问题。‍‍ 之前的文章我就点出了美联储面对的困境,今年不是降息几次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降的问题,而且我是极少数从一开始就认为通胀韧性强难以下落的公众号博主。‍ 文章链接: 美联储走鹰!降息预期削弱,将保持利率在高位! 而且和市场主流的共识不同,去年最赚钱的一笔交易,是和主流市场对着干,做空美债挣来的。去年开始主流金融机构一直在盲目做多/唱多美债,而我一直坚决看空美债,波段式的做空。‍‍‍‍‍‍ 现在来看有几点,更多细节我会在星球分享。‍‍‍‍‍ 通胀正在成为结构性的问题,而且正在成为美国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 有更多过去几十年,如同现在英国爆发的blood infection scandal 都会被陆续揭露出来,因为只有当两股力量不断冲撞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背后最极致的恶最近长什么样。 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问题,利率对于银行的资产端是个大问题。 利率升高正在使得拜登任期发的先进逐渐消耗殆尽。对于us household, 这么高的利率直接打在insurance上,而insurance cost并不反映在cpi上。 依靠无穷无尽的MMT驱动经济已经达到了其边际。原因在于更强的加息预期,或是higher for longer 预期。。。。 以上我们应该认识到,盲目依赖数据做出决策,最后只会behind the curve. 当央行做出决策,应该带领市场,产生一个足够强劲的预期,而非反过来。‍‍‍‍‍‍
美联储转鹰,透露了哪些市场信号?

2024大元年:AI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形态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不断吸收,并且思考这个世界,并且尝试理解未来的走向。 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to comprehend what is going on and make bets& long-term investments. 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投资者,意味着要高强度的去思考社会的最新科技,发展,技术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向,并从近乎无穷的变量中找出几个最有效的进行剖析,从而预判未来市场的走向。 这篇文章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为何我认为,2024年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分水岭,以及为何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现有的生产模式,甚至是人类的社会形态。 我将从几个方面延伸,谈谈我的浅见。  谈谈AI的发展趋势: AI并非昙花一现,AI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力的“加速器”,谁掌握了AI和对应的能源基础设施,其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将是其他经济体望尘莫及的。当然,chatgpt所作的努力是将其技术应用到全球,但最起码,现在国内架梯子也不一定能用到。 模型本身固然重要,但从资讯的角度来看,海量的训练数据才是AI模型成长的关键。人类在各个领域产生的研究和科技(假设以论文字数为单位), 将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被AI所训练完毕。 未来随着模型的不断强化,正如同我们在PC和移动端时代所看到的一样。 软件快速更迭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硬件就会成为软件的天花板和上限。 当硬件快速更迭的时候,又反过来给予软件更迭更强的动能。 而在通用型AI中,我们最大的制约条件将是能源,而非AI模型本身。 AI 有几个重要趋势正在发展: i. 个人化AI ii. 大AI(集群式) iii. 特化型AI 等。 AI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强大的信息获取,分析,以及学习能力。 在人类学习曲线较为陡峭,较为难以专精的领域(科研/医学/工程师/编程/金融/航天等),人类需要更长的学
2024大元年:AI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形态

未来已来?

在油管我说的很明确了,很多话不能在这里说。 相信未来有更多的我是不能写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很多时候想说些什么,但又欲言又止。 最终只能沉默的感受,相信大家能够同理。 应该说近期的一系列金融市场的信号,非但无法让我入睡。 相反这种cheap liquidity,以及这种FED PUT+No Landing= Soft landing的预期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当代世界MMT下的疯狂, 当然,假以时日,我们也将走上一条相似的道路,以债养债,依靠债务的增长驱动经济。 当然我们可以用一个,哪儿都一样差的方式去写。 但这种方式太过于随意,不够客观。 但我更加建议的是,清晰认知没有一个完美的系统。 更加重要的是依据系统的区别而增强我们的适应力,或是扬长避短。 更加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独立思考,具有辩证能力的头脑。 对于有才能,有行动力的人来说, 可能一走线,或是一润,世界就完全不同。 但这个世界更多是平庸的,甚至是凡人, 对他们来说,要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生活,并非易事。 也绝非很多中介所吹,国外的月亮一定圆, 后续我会写文分享我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所见所闻。 美国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标的物: 你可以看到美国各个阶层都在撕裂。 对于民间来说,对于信用卡的依赖正在上升。同时违约率也在上升。 面对学费和保险费用的水涨船高,美国许多家庭的基本收入正在遭受前所未见的影响。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经历过那种一无所有的困苦和潦倒。 因此,为何这个世界主流的经济数据,穷人并没有多少的存在感。 穷人和富人的生活,就像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一天。 一个繁荣的经济社会,应该有往上的,正常的流动性。 然而现在向上的阶梯,并不多见了。 甚至是,按照行业的薪资水平和回报来说, 绝大部分行业的薪资增长速度,是无法赶上通胀的速度。 更别说赶上房价了。 而无尽的MMT, 最终带来的是更加辛苦劳累,脆弱的中产
未来已来?

美股新高!通胀放缓,9月降息?

美股近期会创下历史新高,极大概率会突破5400点。 我这边继续强调: 我说经济衰退,不意味着美股下跌。 有些2货整天拿着我说经济衰退说事儿,星球里我仍然是唱多美股。 但没办法,大部分2货都是二极管思维。 美股走得强不强,现在和基本面没有半毛钱关系。 即便CPI只下降0.1%,市场也会一个劲认为9月降息,反正这两年来,市场FOMO的情绪已经被反复打脸,我们交易员只要buy rumor sell facts,然后在fact unfold之前顶点套现即可。 1)近期有几个重要的交易策略会公布在星球(近期成功预测了铜强力反弹,历史新高,金银等call) 2)  几个重要的黑天鹅风险逻辑线(日/中/俄/以等),有几个重要交易准备进行部署。 3)油/气/大宗以及债市 4)当然少不了期权波动率套利策略,上证指数/标普/日经等(跨境套利就是香) 5) US CPI data leak这件事其实反映出拜登在连任上有多么焦头烂额。毕竟CPI数据和labour数据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连任(有没有把通胀弄下去),砸了那么多SPR,现在来看,压通胀的成果极其有限,CPI DATA leak 在外网讨论挺多的。。。 CPI leak: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5-16/us-bls-says-april-cpi-data-inadvertently-posted-30-min-early 反正现在CPI只要掉0.1%,都算是disinflation了,都算是通胀成功控制住了。 换句话说,原本是要把通胀压回去2%的目标,现在估计很快都不想提2%的通胀目标了。 这就是US politics的黑暗面.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作弊的可能,方法和路径上的区别而已。真正精明的投资者要能够recognize lies from both si
美股新高!通胀放缓,9月降息?

最近的宏观总结

几个现状简单总结一下: 中美之间的矛盾会持续尖锐化(认为中美关系必然缓和并且押注这类策略会亏损巨大)。本质上双方可谈的余地越来越小,局面正在走入一个更加全面的对抗。‍‍‍‍ 承接1)其实两边现阶段来说,脱钩是不可逆的。即便我们尝试出口EV或是EV原材料(本质上是去库存的动作),生产中心正在往印度/东盟转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重复强调的是,中国仍然具有强大,厚实的工业和完整的工业链。但核心的问题是订单被分散了,逐渐转移到海外。现阶段受到冲击的主要是较为低端的工业产品,对于大宗商品上游来说,核心在于国内的需求有限(不排除通过以战养战来驱动内需)。 央行开始搞赤字货币化了,但搞得是内债,比如像隔壁邻居日本那种QE方式,但核心在于,利率多少。日本自己和自己借钱,没有利息(QE环境),而且日本本地居民购买国债需求强烈,基本上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国债抛售的动作。所以这条路能够走多久取决于几点:1.能否qe把利率压下去。2.是否允许更多类的货币政策&工具。3.购买并持有债券的需求和意愿。‍‍‍‍ 承接4),因为是内债,无需忧虑过早,主要是更长期的问题被转移,拖延了,因为更大规模的借新还旧(老美等都这么干)实际上对于A股来说是短期利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基本面的转变,更多是把流动性放出来了,更重要的还是咱老百姓得消费。 AI真正成为了大趋势,人类的工业链势必由于AI产业链的升级而开始新一轮的迭代升级。只有**才觉得AI是泡沫。‍ ‍ ‍ 今年做投资的时候把控好以上的大趋势,整个投资收益的结构不会太难看。‍‍ ‍ ‍
最近的宏观总结

美联储降息,对市场影响大吗?

应该这么解释,这么高的通胀数据,为了软着陆降下去,就不怕通胀继续搞起来?我现在看,那些认为美联储是否降息,对于资产价格,甚至是标普走势有多少影响的都是傻X。今年以来我的策略的收益高达132%,而大部分获利的交易都是源自于交易波段以及对于降息的预期差。那些线性认为,加息就要空大盘指数,降息就要做多标普大盘的都被干翻了,因为他们要么在不该做空的时候做空,要么在多头行情下又担心调整过度姗姗来迟。我一直说,交易,不是学术,不是简单套用理论公式。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并非仅仅是线性相关的。最近Stan Druckenmiller在CNN上面的意见我是满认同的,他提到美联储应该闭嘴,就做好本职工作就好。那就是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事实上应该是从格林斯潘延续下来的陋习)开始,美联储主席就很有那种在荧幕前表演,高调的欲望,或是成为某种奇怪的wallstreet rockstar的感觉。反正格林斯潘之后的美联储主席(除了耶伦之外),就是骚,就是喜欢和市场讲forward guidance, 有时候讲那些废话搞得我们还要熬夜去听。逐渐美联储主席出尽风头,变成那种金融街2077 Johnny Silverhand X 政治正统精英的奇怪融合体。换句话说,美联储应该学会闭嘴。在现在这种Over Forward Guidance的今天, 嘴炮非但无法让通胀降下来,反而让资产价格随风起舞,增加通胀被遏制的难度。可以说,美联储跪在最后一英里前,通胀始终下不去2%,应该要扇自己两巴掌。因为。美联储说再多,市场都认为是要降息,甚至认为是大降(50 basispoints) ,然后又把通胀搞起来,最终让前面近500basis POINT的加息陷入尴尬的白忙活阶段。1. 美联储的存在首先是一个官僚,是一个机关,而不是摇滚明星。2. 美联储需要在关键时候出来讲话,而不是讲
美联储降息,对市场影响大吗?

金融/资本游戏的本质

在星球会发布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为何Pwc会卷入一系列的负面新闻和风暴之中,这背后涉及到一条利益十分巨大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就是国内拿政策补贴,跑到海外市场发行美股,割中概股的韭菜,顺便做一些laundering,后面的水非常深,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中美资本市场的灰色地带做制度套利(当然你没这个本钱和人脉玩不起这个资本游戏)。 金融游戏的本质: 韭菜在哪里 谁离杠杆越近(谁有权力谁离杠杆越近) 每个版本的bug在哪里(灰色地带,法律等) 谁能杠的钱最多 在泡沫筑顶前逃顶(最难) 能够在前面1~5的周期中连续逃顶(俄罗斯转盘模型,最后终有一颗子弹爆头) 自由市场的周期模式: 在游戏开始的时候(经济开始扩张)  从无到有(往往是由于大的制度转变,引入外来投资)  外来企业信心提振,注入更多外部资本,提升生产,扩大就业。  外来投资带动外汇收入(顺差),同时带动就业率  顺差带来信用扩张,赚来的钱提升基建水平  硬件水平提升带动软件水平提升,国际信用提升  金融市场开始发挥作用,增强融资功能的同时加速经济扩张。 经济在良性通胀环境下扩张,各行各业充满大量机会和收入。  赚来的钱要有去处,开始流入房地产+股市。 房地产和股市成为资产蓄水池。 游戏中期(监管开始,经济加速过热,泡沫化)。 资产价格抬升带动更多人炒房炒股。 宽松的资本环境带动更宽松的信贷环境和投资热潮。 金融机构手上不缺钱,缺好项目,缺独角兽。 产业升级带动行业快速迭代。 需求带动产能迅速提升,而这个时候开始有库存问题。 游戏初期随着产能大量的需求,带动大宗商品的产能,这也导致了周期性的去库存需求。 经济泡沫化指标出现,债务总额激增。 经济增长引擎降速,汇率市场进入波动 游戏末期: 经济规模增速趋缓,需求增长乏力。 债务规模扩张,盈利增速无法
金融/资本游戏的本质

美股走强= 没有经济衰退吗?

喜闻乐见的误区有:‍‍‍‍‍‍‍‍‍‍‍‍‍‍‍‍‍‍‍‍‍‍‍‍‍股票走强=经济基本面向好(公司回购股票和我们公司狗有什么关系)。‍‍新房售价高=楼市强劲(新房售价和成交价不是一回事)。‍新增岗位数增加了=就业市场强劲(变相layoff, 岗位增加了,但是这和实打实的就业上岗是两码事)。‍‍‍‍‍‍‍‍‍‍‍‍‍‍‍‍‍‍‍‍‍‍‍‍‍最低薪资增长=劳动力市场欣欣向荣(底层岗位薪资抬升和科技公司投行裁员有个毛关系,就业数量增加了,你倒是从goldman被sacked(goldman sucks) 之后应聘麦当劳啊,后者有wage growth, goldman 今年有吗,那是不是不如去卖汉堡?‍‍‍‍‍‍‍‍‍‍‍‍‍‍‍‍‍‍‍‍‍‍‍‍‍‍‍‍‍‍‍‍‍‍‍拜登还是老套路。‍‍‍‍‍‍‍‍1. 反正你百姓不就是想看到民生物资降价吗,那行我砸原油。2. 反正你百姓不就是想看到股价往上走吗,我反正边缩表我边印钱。‍‍3. 反正你百姓不就想看到我劳动力充足,房价坚挺嘛,行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欢迎你们走线。‍4.你们走线,拖家带眷来我大美利坚,一来补充劳动力市场,二来带动消费,三来全款买房(没有credit score), 四来想办法买选票(宽松移民政策挖选票)。‍‍‍‍‍于是乎,美国现在gdp 掉1.6%增长了。‍‍‍‍‍‍‍‍你还是不属于经济衰退。PMI掉荣枯线50以下了,你还是经济向好,你扯的这些美国本地人自己都不相信。‍‍‍美国这么一个高度金融化,高度注重内需消费增长的经济体,高利率不影响借贷需求和借贷规模,鬼才相信。‍‍‍‍‍‍‍‍‍‍‍‍‍‍‍‍在我们这个平台,美分和小粉红是一样**的。天下没有完美的系统,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扬长避短,看到各自的优劣势。‍‍‍‍你要觉得美国经济政策天然完美没有一点问题恨不得来世转生成美国人,那这个地球不适合你(我见过很多过度美化美国的
美股走强= 没有经济衰退吗?

交易逻辑很清晰了

照例在星球做扩展更进一步解析。 app年底发布后将在星球发布测试码,星球用户优先体验。 几个交易逻辑:  China overcapacity。这个直接传导的是工业链上下游。拜登的保本主义事实上并非让事情变得更加可控,在眼下的局势来看,过于谨慎的制裁行为实际上正是成为后续更激烈反扑的导火索(后面谈谈这个保本主义)。 日本央行出手干预汇市。近期的举动可以看明白,基本上近期交易日元就是在交易美联储的降息进程,同样日本央行也没有祭出明牌,眼下来看,BOJ会认为日美在160之间是一个合理,能够承受的范围。其实日本的情形是这样:需要利用一次外部的输入型通胀一劳永逸脱离QE+QQE的政策框架,活化手中的货币政策组。但不可控的是美国的降息步调,以及美国的通胀情况。所以日本央行需要谨慎,看牌打,但从我的角度来看,so far so good,现在的BOJ明显和过去的BOJ不像是一个物种,仍然保持乐观。 Tech stock buyback,科技股股票回购。这点炒美股的都懂,自家股票回购还有啥好说的,搁你大A这会回购吗,舍得回购吗?让你派息都难!所以别老指着别人骂,或是动不动跳出来指责邪恶资本家,起码流动性够你来回薅。 中东局势激化。这个是定时炸弹,原因之前说过了,不赘述。眼下要看俄乌战争的走势,俄罗斯需要在乌克兰军备补充之前进攻,现阶段俄罗斯正加紧全面围剿,拜登的政治计算和保本主义害惨了天真的乌克兰人民。俄乌战争局面一旦进一步恶化,全球的地缘政治危机将显著增加。 5. 赤字货币化以及国内房地产走势。 这部分放在油管分享,主要逻辑观点放在星球细讲。 聊聊拜登的保本主义: 1. 拜登更像是花街以及各路利益资本的代言人或是掌柜的,而非是大国领袖。从民主党在这一整年的执政和援助可见一斑。 2. 相比于乌克兰的长远利益来说,拜登更注重自身的连任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现
交易逻辑很清晰了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其实从很多社交媒体的标题都可以看到人们的忧虑。当然,无知者无畏。更多的时候是看到15年的时候的那种论调。还记得吗?大打大赢,小打小赢?现在变成了七伤拳?有时候,现实世界是最扭曲的疯人院。在认知和现实之间,隔着巨大的隔阂。当然,没做好准备的永远没做好准备。装睡的人你永远叫不醒。你能唤醒的人数极其有限,而且相当一部分人还真是无所谓了。金融市场之所以充满魅力的原因在于,你永远能够从SB的误判,以及乌合之众的集体行为中获利。很快一只肥美的黑天鹅就要就位了。百年难遇。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如何理解美国债务危机以及金价大牛市?

近期关于日本YCC的详细分析,中东局势以及WWIII的看法都浓缩在星球里发布。A classic example of the eurozone debt crisis.债务危机的本质如下:发行以本币计价的国债,且有大部分人开始抛售该国债,而非增持其国债(投资者对于该国债需求大减)。税收收入不低财政赤字,政府赤字进入螺旋式上升循环。财政部要求央行放弃通胀管理目标,并直接让央行通过创造货币的形式提供资金填补国家赤字(货币赤字化)。在以上1)的情况下,有日本和美国两种模式。日本的债务比(debt to gdp ratio) 是最高的然而为什么日本经济没有进入债务危机?因为:i)日本债务结构以内债为主,ii)大量国民具备储蓄习惯iii)日本国民有强劲的日债购买需求。iv)在QE阶段,日本的债务基本上是零息,脱离YCC之后,随着yield的走高,日本央行从持有ETF所赚的利润高于持有大量债券所形成的亏损。那么为什么美国经济没有走入债务危机?1) 从百分比来说,美国的det to gdp ratio相比仅为131.5 (人家借的多,也挣得多,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比值,处于合理的位置。2)事实上,作为全球美元的主要输出国,美元用以全球贸易的结算,同时也作为国债的发行货币,在全球美元/美债需求不下降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大债务规模(只要有外部增量资金持有美债,并且不挤兑的情况下),因此,美国当下更为棘手的问题不是债务问题,而是债务赤字上限的问题。3)承接2),在当前的情况下债务赤字上限更多是两党恶斗的问题,而非是传统的债务危机问题,在这个情况下,需要两党建立和谐更为顺滑的沟通机制,而非陷入恶斗并把国际金融市场当成彼此之间要挟谈条件的筹码。4)真正限制债务水平的是通胀,这点十分重要,会在星球里延伸。原理上来讲,以本币发行债务不具备债务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但:1)美国的debt to gd
如何理解美国债务危机以及金价大牛市?

美联储走鹰!降息预期削弱,将保持利率在高位!

这个是今天BB的headline:这次鲍威尔的表态还是非常鹰的,应证了今年以来我的主要观点。1、今年不是降息多少的问题,而是降息不降息的问题。2、今年不是2次降息还是3次降息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降息的问题。3、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市场的过热实际上会带来降息过早的风险。4、HIGHER FOR LONGER才是真正的市场主轴交易甚至很早我就警告好几家金融机构的风控,盲目做多债券的风险,包括整个债券收益率将呈现反弹的趋势。可惜有些sell side的风控,在上级的要求下仍然固执去hold bond,现在亏到肠子都悔青了。甚至还有好多家熟悉的hedgefund的PM,盲目乐观认为今年就是一波稳定的大牛市上涨行情,结果又被风险啪啪打脸。其实交易很多时候风险是,不是不到,时候未到而已。上周就开始部署做多美债收益率的交易。现在美债收益率的走势:懂宏观的交易员就赚了一波。今年到现在的大行情,黄金,美元多头美债收益率做空标普等,近期就可以斩获一波相当不错的收益。几个合作的家族办公室也收获了近70%的利润,尤其我们在NVDA在顶点平仓,近期也会在更好的位置去做抄底的动作。后续交易信号和风险信号将更加多,复杂。尤其是以色列和伊朗的战争是否激化,中东局势是否将更加混乱。甚至是围绕南北韩即将升温的冲突,今年也有获取大利润,大波动的绝佳交易机会。1、HIGHER FOR LONGER下金融机构的窘境,尤其是insurance,这个部分可以深入讲很多,毕竟insurance的报表最难看懂。2、bond hold long strategy等于给institution 第二次创伤,加息周期以来这些institutions不过是持续把亏损转移至表外,或是干脆一直unrealized,这会后续造成很大的风控问题。3、日元以及BOJ的干预(会不会干预/力度如何/思考路径等)。4、全球由于降息速度不均造成的利息差状
美联储走鹰!降息预期削弱,将保持利率在高位!

聊下以色列现在的局势

现在局势一触即发,快速整理一些要点,关于中东以及以色列的深度观点(万字雄文)将在这几天陆续更新在星球。 美国表明不卷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纷争。 以色列大概率将持续表现强硬 由于1,加上Natayahu极右翼的表态和行动,以色列和美国的利益将背道而驰。以色列正在成为中东的”战略孤儿“。 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巨大的风险,美国对于伊朗不够明确强硬,这将导致其他同盟有意见(伊朗敢对以色列强硬,看后续以色列会不会回敬,美国佬怂了) 在以色列这件事情上,美国当下的决策基本是短视的,整个拜登团队仅仅只是围绕选举的不失分铺路(因为美国国内存在大量的民意就是,以色列自家事不关我们的事),可以不参与,但是不能没有长远的运筹帷幄,这点上至今没看到美国有任何建设性的政策和作为。 几点看法: 现在美国处于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虽然战略上团结了欧盟和日本韩国等,但是在中东问题上失分过多仍然会使得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面对重重质疑和挑战。 基本上俄乌战争之所以爆发,和中东军力失败的撤离有着直接的关系。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实际上也有反复试探美国底线的过程。但是至今美国除了金援之外,并没有实际上的兵力援助,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中东整体局势的混乱化(大家觉得老美怂了,一拥而上刁难)。 伊朗和HAMAS以及其他的anti-semitsits 自然能够看到以色列和美国存在越来越大的分歧,尤其是路线的差异,在他们眼中,这反而是向以色列讨伐的信号。拜登团队想要的不干涉,局面降温,安稳度过的局面将更加复杂化,这埋下了一个更深的炸弹,迟早暴雷。 美国对以色列保持支持,但Natayahu的方向和拜登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要求清算哈马斯,后者要求的是差不多得了,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或许这次伊朗和以色列会有所降温,但下一次的冲突将更为剧烈。。。
聊下以色列现在的局势

重磅:关于以伊和日美局势的看法

近期会更新一系列重磅文章在星球,有些不能说的我都会统一在油管持续更新,发布看法,我从来不会去事后诸葛,我在做的是预判经济可能的走势,这几年来看我的准确率都非常高。 相信有持续跟进文章的读者能够看到。 今天来聊聊重磅的日美声明。  之前文章明确提过,世界第三次大战在即,日本在亚洲的战略地位会被抬升,某种程度来说,beast slowly released out of cage. “美日菲亚太版北约”已经形成。 关于日美货币对,在152,153有明显撑住的迹象,估计日美双方虽然被通胀数据触底反弹,CPI超过预期这件事上被打的有些措手不及,但现在日美汇率双方应该有持续的计划。 3. 以色列空袭yilang,这件事其实反映了西方的鹰派正在抬头。而西方的鹰派抬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儿。过去其实西方总体的战略和策略都是鹰派被主张全球化,贸易自由等的温和派所压制,而现状是,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在接下来的局面我们会看到更多鹰派的举动,过去咱们对西方世界的针对性政策,重要的基础都是“押注对面不会翻桌,认为资本家为了足够的利益不会彻底翻脸”,这个重要的战略基础正在被扭转和消失。 尤其3是最重要的因子。 过去我们打架或是嚷嚷,都清楚对方因为要赚钱,不会翻脸还手。 久而久之,我们真以为对方不会还手了。 甚至我们以为,对方连胆子或是必要的战力都没有了。 这个是如同昭和时期的那种, 妄自菲薄的战略判断。 如今随着脱钩程度加剧,鹰派已经抬头了,接下来就是国力的全面竞争。 做战略和宏观分析其实和军事策略或是沙盘推演有些类似。 传统的经济学家或是宏观分析,仅仅注重数据(print)以及价格之间的联系,这个在和平时期的效用比较高,但如今全球混乱多变的政治局势决定了光看数据是无法得知投资趋势和交易的走向的。 欢迎加入社群,后续有更多重磅内容。 混乱之治才是跃升改变人生阶层的最佳杠杆。
重磅:关于以伊和日美局势的看法

日本经济崩了吗?日元为何大暴跌?

今天文章照例讲下日本经济和日元,更加深度的内容和观点/策略只公布在星球。首先先讲下近期的交易和金融市场。昨天的CPI数据(3.5%)验证了我这一段时间的观点和交易策略:通胀将触底反弹,通胀具有韧性。降息周期将延后,现在是6月拖延至10月。今年看的是2降1,甚至是1降0。黄金和白银多头进入短暂的顶部,一个回调的机会,但到后续是黄金多头的交易机会(也取决于美联储的决策),细节和交易策略将在星球公布。近期日元进入一个弱势的震荡区间,这取决于后续日美利差的走向(扩大/紧缩),这将决定日本央行的后续的货币决策(美债/美元走势有大波动。美股迎来回调,如同之前文章所提到的,可以自行看文章验证观点自行了解准确性。美联储转鹰,降息恐放缓美联储暂缓降息,市场开始筑顶过热部分读者经常搞不懂我的交易观点,因为很多时候到底是short term short (短期做空)还是long term long(长期做空), short term long 还是long term short (vice versa)当然咱们选择部署交易的工具很多,可以用期货/期权/股票/ETF/CFD等做配置,同时杠杆也会有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仅仅知道行情在哪里,大势在哪里。真正重要的信息在于细节,细节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你入袋的最终利润。现在聊聊日本央行:几个观点:日元走弱不意味着日本经济要崩美日货币对持续走弱,如果日央行不守,那么意味着需要开启加息周期应对通胀/薪资增长。3. 日本加息周期是现阶段BOJ的底牌,具体为什么翻开对BOJ是劣势,这点会在星球里发布。4. 日本经济接下来是:资产价格上涨/货币弱的一个范式。。5. BOJ央行政策的决策路径图(至关重要,后续星球内发布)。‍‍‍‍‍‍6. negative carry trade(reversed flow)‍‍‍熟悉日本经济情况的朋友
日本经济崩了吗?日元为何大暴跌?

微笑刺客:经济战一触即发

最近有个大妈,那种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头也不回的那种。这个大妈带着任务来访华了。 关于这个部分,出于你懂我懂大家懂的原因,在茧中网络基本看不到太多的信息,只说是美方反对脱钩。 基本上以后写文章,必然要经常使用到“你懂我懂大家懂”这个用语,我最大的顾虑是,万一有一天,“你懂的”,成为敏感词了我tm该怎么办?我或许只能用you know it, or 你明啦继续这种充满暗示性的写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尽可能把我更多的内容备份在官网和油管上,基本上有空我就会更新一下。但因为我录视频长得丑的缘故,一直是用录屏+一口气不念台词不准备台词的一波流的方式来录制视频,浓度极高,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体谅。‍‍‍‍‍‍‍‍‍‍‍‍‍‍ 今天这篇文章聊聊我对这位慈祥老奶奶访华的看法,更多深入的看法我会录制成视频,请各位到相关平台进行订阅。‍‍‍‍ 1. 老奶奶访华不是一个好消息,从官方的宣发来看,是红色警报,是严正声明,慈祥的老奶奶主要是来讲数的(粤语就是谈判,倾数的意思)。‍‍‍‍‍‍‍‍‍‍‍‍‍‍‍‍‍‍‍‍‍ 2. 讲数无非就是几点,1)伊朗/俄罗斯的问题,我们知道你在干啥,别乱搞。2)EV关税和科技协定放在台面上,你1)继续弄,我们就升级2),联合欧洲给你加关税,然后不会给你extend 科技协定,因为我们知道你们科技先进,东方大国不care, 独立研发即可等。‍‍‍‍‍‍‍‍‍‍‍‍‍‍‍‍‍‍‍‍‍‍‍‍‍‍‍‍‍‍‍‍‍ 3. 一般讲数到以上这个阶段,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尤其是今年美国大选,提前先部署老奶奶这个微笑刺客,意思其实很明白,辣么慈祥,辣么路人的白头发大妈,都可以从乳鸽(鸽到不能再鸽,爱吃中国菜),进化成24k纯种猎鹰,安能辨我是鸽鹰?你觉得老奶奶是不是微笑刺客,是猎鹰还是白鸽?‍‍‍‍‍‍‍‍‍‍‍‍‍‍‍‍‍‍‍‍‍‍‍‍‍‍‍‍‍‍‍‍‍‍‍‍‍‍ 这么明显的以上三点
微笑刺客:经济战一触即发

美联储转鹰,降息恐放缓

油管频道已经发布了我对于桥水基金大佬雷达理奥最新文章的看法,需要的可以自行科学上网,个人认为他的表态还是比较委婉/客气的,但需要明白,如果他都这么看了,说明风险绝不容小觑。 要看我的观点,看标题。 懂我的行文风格就知道,我从来不会做两面人,我的观点一向鲜明。 今年伴随通胀数据降温速度的减缓,美联储甚至有机会不降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今年倘若美联储不降息,就是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近期在星球提示过美股回调的风险。 同时也准确提示了降息次数减少对应的一些交易机会。 也提及了美日的底部在152,日本央行有干涉的可能。 总的来说,准确率还是很高的,相信对我们社群来说,今年又是一个赚大钱的趋势性机会。 随着美联储在降息节奏上的放缓,我们会看到整个交易结构以及行情在发生巨大的转变。 首先看油价的转变。 再来看地缘政治风险的陡然提升(中东,俄乌,南北韩等三大战场)。 三战和去全球化的末尾。 日本在整个亚洲战略地位的提升(这是由于2所导致的)。 VIX交易机会 AI巨大的投资前景 接下来大宗商品的巨大交易机会 人类文明正在迎来20世纪以来最大,最为剧烈的社会结构调整,这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期有更多交易层面的重大更新,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美联储转鹰,降息恐放缓

今天聊聊雷达里奥,以及他的最新观点。

进入正文之前,先回怼下米粉。 这年头简中网络充满着各种魔幻以及神奇,昨天的文章很多人真心没看懂。先针对SU7回应几句,从视频来看我昨天的文章算客气了,没说到我的一些顾虑,但真.保时捷车主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首先保时捷真没什么牛逼的,也不是有钱人的标配。 要知道劳斯莱斯(没开过,以前需要找个司机,听说现在操架感受好了点)。宾利(车又大又重,同级距引擎偏弱),或是劳斯莱斯,甚至是以前的早期的海神玛莎都要比保时捷要贵,最早保时捷只卖赛车,只卖911,所以你看保时捷的车款,设计上来看,等于是把车款拉长,拉宽,比如说boxter或是718,其实就是把911的超级阉割版,最早保时捷一直坚守跑车领域都快破产了。 真正让保时捷起死回生的还是SUV,或者说是降维打击,因此才有现在大众对于保时捷高于BBA,低于玛莎这一级距的认知。实际上保时捷最早都是跑车基因,只不过是曲高和寡降维打击罢了,因为跑车厂商难以存活的原因在于,制造成本过高,产量太小,而且销售不佳。 事实上没有大车厂的支持,跑车很难做起来,毕竟要做好产能和销售额之间的匹配。 对于盲目**瞎怼的读者,建议你去一趟意大利的Modena 和德国 Hohensyburg  去了解一下所谓跑车的底蕴。 每次聊到小米就是满肚子火,雷总说这像个跑车。 我讲跑车,又一群米粉冲出来说,这不是跑车,是轿车。 然后我拿轿车来比(20W级距),然后又一群米粉冲出来说,这不是轿车,这是电车。 之后我拿电车横向比较,米粉又不乐意了,说这是智能车。 。。。。 实在讲不过了,干脆就说你没开过保时捷,你在想象,或是干脆说你崇洋媚外,难道都没点独立思考能力的吗? 其实这就像是,如果老外想要评论什么是好白酒,如果他在那里高谈阔论,你不得怼他你算个吊,你不来遵义茅台,是搞不清楚啥是好白酒的一样么。 如果一个老外,要说自己中餐牛逼,说pandaexpress就是
今天聊聊雷达里奥,以及他的最新观点。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