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正有超过 100 万人蛰居家中,其中,40~60 岁的蛰居人口超过了 60 万。 日本政府将那些在家宅着超过 6 个月,除了家人以外不参与现实社交的人定义为“蛰居族”。随着日益壮大的蛰居人群而来的,是重重次生社会问题,“8050 问题”正是其中之一:80 岁左右的年迈父母,与 50 岁左右、无业或处于蛰居状态的中年子女同住,导致家境贫困或社会网络日益薄弱,孤立无援。 受困于传统的家庭观念,亲子关系没有终点,只能终生“育儿”。随着人口高龄化进程加快,现实中的日本老人往往因衰老身体自理能力不断衰退,越来越无法照应蛰居家中的子女。老年人咨询中心 80%的案例是要应对无业的子女……对此,社会学者川北稔认为,当每个家庭成员满足各自现阶段的需求,不再执着于身为“父母”或“孩子”的角色,就是走上“复原”之路。 「题图来自:日剧《0.5的男人》」 2019 年 5 月 28 日清晨,一群小学生在神奈川县川崎市多摩区登户车站附近等待校车。突然,一名 50 多岁的男子双手持刀冲了过去……在这起案件中,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女孩和一名送孩子上学的 父亲遇害,伤者人数达 18 名。 四天后的 6 月 1 日,一名住在东京都练马区的 父亲(70 多岁)用厨刀刺向了儿子(40 多岁)的胸部等多处部位,起因是儿子嫌“运动会的声音太吵”而开始暴躁,儿子被送到医院后确认死亡。据说父亲向有关搜查人员透露,儿子曾有家庭暴力行为,并有蛰居倾向。他担心儿子会做出与川崎案件罪犯同样的事,所以杀了他。 川崎案件加害人与练马案件被害人的生活模式 都接近蛰居状态,此事曝光后,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我想在此声明,蛰居状态并不会直接导致类似案件的发生。另外,像发生在川崎那样的随机杀人案,在杀人案件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我们无法简单给此类案件归因。嫌疑人的暴力倾向是如何升级的,他们的个性特征又与案件有何关联,真相还有待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