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证明,单纯的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都是谬论

hedgefund888
2020-08-12

用心理学证明,单纯的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都是谬论

看了这个题目,我估计90%的人是进来喷我的,另外的10%是吃瓜群众来看热闹的。我天性懒惰,本来这篇文章只打算写一篇,但是为了防止众虎友一把就把我喷死,我决定把一篇的内容改写成四篇,稍微多抵抗几次。

我是北京时间周五早上在老虎发贴说当晚要去空$跟谁学(GSX)$跟谁学的,但是开盘前我忽然想到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儿,然后不能自拔地一直想了好久,最后竟然把当晚最重要的卖空跟谁学的事忘掉了,一直到午夜12点我上线后才发现跟谁学已经掉到了109,就懒得再碰它了。所以说这篇文章带给我不少的损失,希望各位看官本着天地良心,多多支持打赏,补偿我的损失。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那么首先,交易的前提是什么呢?热门股又是怎么来的?

我刚查了下老虎报价,其中$标普500ETF(SPY)$标普500指数基金spy昨天的换手率是4.99%,简直完美。其实,在没有任何突发大新闻时,大多数大盘股的每日正常交易量一般就是在5%左右,而一旦有了大新闻,日交易量有可能是100%,甚至百分之千以至几十倍的成交量。为什么股票还是同样的股票,成交量却大变呢?

股票为什么会成交?套用围城的说法就是:如果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来,那么bingo!这就会成交。相反呢,如果城里的人根本不想出来,城外的人也绝不想进去,那么就不可能有成交。

股票的本质就是一个比傻的心理游戏。先举个例子,如果市场上所有人一致认为$蔚来(NIO)$蔚来的股价值15块钱,那么任何想以20卖的人都不可能得逞,任何想以10买的人也不可能成交。这是建立在所有人对待蔚来价值的时侯,智商水平一模一样的完美情况下。如果出现小小的偏差,有个5%的浮动,这是很正常的。

现在突发情况来了,比如$柯达(KODK)$柯达这个公司。它本来几乎要破产了,公司的胶卷业务没有任何前景,现在忽然美国政府要补贴他让他去制药了,那么对他的看法就有两个极端:要么认为他因为得到了7.5亿美元的赞助,从此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制药公司,非常有前景,那么即使股价从2块涨到70块,大家也非常认可抢着购买,自认为从那些70就卖的傻冒手里买到了便宜货,(暂不考虑轧空的情况);但是另外一部分人会认为首先这钱不是柯达自己的,仅仅是政府贷款,然后又是去生产原料药,非常传统的没什么前景的行业,他凭什么值70呢?连15都不值,赶紧把股票卖给那些想买的冤大头大赚一笔吧,因此就非常高兴地立即去卖空它。

(轧空是指做空柯达的人本来在4块就卖空,但股价涨到70时虽然仍加倍看空,但因无力支付更多保证金而被证券公司强行平仓,不得不在70时反而被动成为多头;如果当初低价做空的人太多,现在就成了空头抢着高价买股票从而进一步逼死同样做空的同类。股市大跌时因大家争相卖出也同样会出现多杀多,但在没有杠杆融资的情况下,多头完全可以硬挺从而避免多杀多,但空头就无法避免空杀空的困境。因此,股市中做空的风险永远大于做多)

那么支撑股票成交量大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觉得对方是愚蠢的,自己买入或卖出肯定能赚到钱,这样的话股票才能成交。也就是说必须对这个股票的价值或者目前的价格有巨大分歧的情况下,成交量才可能暴涨;如果没有分歧的话,那就是死水一潭,就不可能有成交量爆炸。

那么价值投资要想成立的话,就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必须是你认为这个股票标的的公司在某一方面有价值,同时这个价值还必须是市场上大多数别人所不认可的,这样你才能以低价买到这个股票,否则若别人也发现了这个价值,你连买入建仓都无法实现,何谈投资?第二,你怎么高价卖出呢?必须是你以前认识到的而不被别人认可的价值,现在忽然被市场上绝大多数人认可,这样大家才可能高价从你手里买股票,你的价值才能得到变现赚钱。首先要挖到别人还未认可的价值(你必须智力极其超群,别人也必须要傻到与你有巨大的智商鸿沟,才会给你挖到的机会),其次,这个价值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终被大多数人认可,这个时间范围最好不要超过二百年。假设你在几百年前投资明朝万户创建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目标是利用火箭进行载人太空旅行,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看好而你看好就all in全仓买了这个公司,六百年后假设这个公司成了马斯克的$特斯拉(TSLA)$加SpaceX,股票的价格飞涨了几亿倍,你认定的价值也最终完美实现,但此时连你十八代单传的重孙都早死光了,一切跟你早已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种价值投资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再看看股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两个有名的违反公司价值的具体实例。

第一例为3Com公司,它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以太网技术的网络计算机,它还收购了Palm公司,Palm公司当时是Palm Pilot这款出色的掌上电脑的生产商。1999年夏天,硅谷任何一家还算不错的科技公司的股价每一两个月几乎都会翻一番,但3Com公司的股价却一直很平。于是,公司的管理层执行了新计划去提高股价,这个计划就是把自己与Palm公司分开,让Palm公司独立经营。2000年3月2日,3Com公司卖掉了自己在Palm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这种交易被称为“股票分拆上市”,3Com公司在Palm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中卖掉了Palm公司大约4%的股份,以及整个集团1%的股份,自己则保留了95%的股份。Palm公司是在3Com公司内部还是独立出来,本来无任何区别,将一家公司拆分为两家完全不应该提高它们的价值,但3Com公司却暗示投资者,与作为母公司的一部分相比,Palm公司若独立出来会奇迹般地提升它的价值。奇妙的是,3Com公司的股票分拆计划马上奏效了。1999年12月13日,3Com公司首次宣布他们计划将Palm公司分拆出来,当时3Com公司的股票为每股40美元,到2000年3月1日Palm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3Com公司的股价超过了100美元。耗时耗力的分拆计划的回报还是不小的!不过,真正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

股票分拆的过程如下:最初Palm公司只有5%的股份被卖给了外部投资者,3Com公司持有余下95%的股份。几个月后,3Com公司的每位股东持有的Palm公司股份变成原来的1.5倍。Palm公司的原始股一旦开始交易,3Com公司的股东就将拥有两项独立的投资。一股3Com公司的股票包括1.5股Palm的股票加上3Com公司其余部分的股权,后者是3Com公司的“自有价值”(stub value)。按价值来说,3Com的股价应等于自有价值加上Palm股价的1.5倍。

在首次公开募股中,销售Palm公司股票的投资银行家必须确定股价的金额。随着投资者对首次公开募股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不断提高股价,最后定为每股38美元。但是,当Palm股票开始入市交易时,股价暴涨,当天收盘时每股价格已超过95美元。投资者的确很看好独立后的Palm公司的前景。

那么,3Com公司的股价应该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计算一下,每股3Com股票中包括1.5股Palm股票,即95美元×1.5=143美元。此外,3Com公司除去Palm公司的其余部分也是赢利的,所以3Com公司的股价至少应该涨到143美元,并且很有可能比这个金额还多。但实际上,自Palm公司股票开始交易的第一天起,3Com公司的股价却呈下行趋势,收盘时仅为82美元。这就是说,市场对3Com公司“自有”价值的估算是每股-61美元,总计为-230亿美元!你看的没错,股市显示3Com公司的其他部门虽然赢利,但其自有价值却为-230亿美元。

假设一个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人希望投资Palm公司,他可以花95美元购买一股Palm公司的股票,也可以花82美元购买一股3Com公司的股票,后者相当于Palm股票的1.5倍加上3Com公司的自有价值。这个选择看似不难!如果购买3Com的股票,不仅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Palm公司的股票,还可以免费获得3Com公司旗下其余部门的股份,那么为何要傻瓜似的直接购买Palm公司的股票呢?

这严重违背了价值投资定律,以至于各大报纸纷纷对此进行报道。但尽管如此,3Com公司的自有价值直到几个月后才勉强摆脱负值。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有两个必要因素。第一,有很多狂热的投资者莫名其妙地希望拥有一股未掺杂其他成分的Palm公司股票,而不希望拥有掺有另外一股赢利公司股份且更为便宜但却没有炒作噱头的股票。这样,虽然购买Palm公司股票时明明知道其估值过高,但却有希望随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它“傻瓜”。另外一个必要因素是,必须阻止专业投资者让股票恢复到正常价格。明智的投资者只会购买3Com公司的股票而非Palm公司的股票,但真正的投机家还会更进一步—-完全可以购买估值过低的3Com公司股票,然后卖掉一定数量的Palm公司股票。当交易完成后,投资者卖掉自己买入的Palm公司股票,最终获得的利润将等于3Com作为独立公司的股价。这种交易绝不会亏本。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些消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问题在于首次公开募股中销售的Palm公司股票太少,无法满足所有想买入该股票的投资者:可供买入的股票少于想要买入的需求,这意味着,专业投资者无法促使Palm和3Com公司的股价达到合理的均衡点:即3Com公司的股价应至少是Palm公司股价的1.5倍。本例中,价值投资者先是败于市场的狂热,其后又败于没有足够的两种股票可操作。

第二个例子为大名鼎鼎的石油公司。多年来,荷兰皇家壳牌这家合并形成的公司一直持有两种股票,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纽约和荷兰交易,壳牌的股票则在伦敦交易。根据1907年公司成立时的合并协议规定,60%的利润归皇家荷兰的股东所有,而40%的利润归壳牌的股东所有。按价值来说,两种股票的股价之比应该是60∶40,即比值为1.5。但是,这两种股票是否一直按照此比率交易呢?没有!皇家荷兰的股价有时比壳牌低30%,有时高15%!此时,价值投资者绝对应该买入较便宜的股票,卖掉较贵的股票。与3Com公司和Palm公司那个案例不同的是,皇家荷兰和壳牌这两种股票的交易十分广泛,并且很容易买到,那么是什么妨碍价值投资者以1.5∶1的价格比率交易这两种股票呢?奇怪的是,没有任何因素!还有一点很重要,3Com和Palm之间的股价异常现象几个月后就消失了,但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的两种股票的差异却持续存在了几十年。这就成了一个明摆着的大坑!发现此价值差异的对冲基金公司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就按此法交易,卖掉较昂贵的皇家荷兰股票,买入便宜的壳牌股票,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1998年8月,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务违约,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其他对冲基金开始赔钱,需要减仓,其中也包括荷兰皇家壳牌的股票。不过,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发现荷兰皇家壳牌股价反常的对冲基金,同样地这些基金也恰巧在俄罗斯和亚洲也开始亏钱,所以,在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减持荷兰皇家壳牌的股票时,其他对冲基金也在这么做——在这么多基金的合力下,股价不仅没趋稳,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也就是说,昂贵的股票变得更贵了。最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这次“套利”以失败而告终。从中可以学到重要的一点:股价会没道理地变得异常,且持续时间之长足以超过你的投资时间。

以上例子看出,单纯的价值投资面对市场的不理智并不是逢战必胜的。既然价值投资需要这么麻烦地冒两个风险还未必能实现收益,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从心理学找个轻松解决的答案呢?

在进入第二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有名的心理学测验:请你从0到100之间选一个数字,使这个数字尽可能接近其他参赛者所选数字平均值的2/3。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先假设一共有三名参赛者,他们分别猜的是20、30和40,那么平均数就是30,30的2/3是20,所以猜中数字20的那个人就是赢家。

请说出你的答案。你的答案有可能获胜吗?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交易策略分享,说一说自己在交易中的那些神操作吧,你的idea说不定价值百万!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