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轰轰
上篇文章中我特别提到了2023年会是注定疯狂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所有车企都形成了一致预期,那就是既然经济有衰退的可能,那我就降价卖车,只要车卖的多,那么经济衰退对我来说就不存在了。
正因为所有人都形成了一致预期,那么自然会迎来及其血腥的价格战:
比亚迪已经推出了9.98万的秦Plus,后续宋plus的价格估计也会创新低(目前有传闻说是12.98万),汉EV更是有新款大幅度降价同时增配的传闻。
吉利的雷神混动系列也进行了全面的降价,尤其是帝豪L Hi P直接打到12.98万起,基本上是冲着合资品牌以及比亚迪来的,据传官方的目标是要夺回之前被比亚迪抢走的市场。
上汽智己由于第一台车L7暴雷,后续同级别的SUV LS7被迫打出了远低于L7的价格区间,但个人预计依然无法成为爆款。
即便是品牌、口碑有‘华为’巨大加成的问界,也早就进行了一轮降价以确保自己的销量不至于太差。
小鹏在王凤英上任后,紧急延后了P7i的上市发布会,估计是在调整SKU和价格,以应对今年的市场竞争。
蔚来的ET5由于交付效率过低,被友商抢走了大量订单,未能按照预期成为月销破万的爆款车型,ES7的销量更是没法看,目前的希望就寄托在新ES6/EC6上了。
零跑之前主销车型C11和T03因为成本问题涨价之后卖不动,目前已经不主动卖了,而是在全力推成本更低,也更可控的增程版C11,希望能够维持住15-20万SUV市场的基本盘。
可以说,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全面卷成天,而后续还会有大量的新车型上市,跟着一起卷......对于整车厂而言意味着没什么赚钱的机会,但中游企业就会活得相对好一些。
这一轮血腥价格战之后,100%可以确定的是会让弱势的合资品牌死一大片,强势的合资品牌会大幅度失去市场份额。
事实上起亚的高管已经在微博上公开骂娘了,而且直接把矛对准了比亚迪:
很显然,在比亚迪、吉利这些自主品牌的进攻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没办法躺下来赚钱了。包括丰田这样的强势车企,原先要加价的很多车型,也都出现了不小的优惠幅度。
而这也意味着中国车企开始了真正的全面崛起。
毕竟有了足够大,且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就有了更多的钱去搞研发,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但达到这种新的格局还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对于任何一家品牌来说都是一场不容有失的价格战。
之前还有个关于宁德时代的新闻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目前宁德正打算以自家的锂矿为基础,推出长期绑定的套餐争取客户尽可能多的用它生产的电池,同时宁德的这一行动,也算是通过绑定下游的方式,来向上游的锂矿寻求降价以应对后续的市场竞争。
这条新闻真正传递的信息,并不是宁德的经营会变好还是变坏,而是目前整个新能源车供应链上对碳酸锂的降价达成了一致预期,买矿的不急着买,屯矿的开始出手,而1、2月汽车整体销量不佳也会进一步加强这个预期。
所以锂矿相关的公司在这段时间里的市场表现会比较差,需要注意。
另外虽然1-2月汽车销量表现很差,但我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最初国家就已经确定了今年要确保的3个消费目标——新时代高质量三大件消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数据不及预期,那么国家一定会出手。
房地产要坚持房住不炒,肯定没办法下高强度刺激的情况下,汽车产业肯定是更好的选择。并且,如果我们参考日本、德国的崛起历史,会发现这两个国家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了汽车工业,而中国正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开始重复这一段崛起的历史。
也就意味着,新能源车在将来会逐渐替代房地产的消费作用。
目前我知道的就有上海延续了补贴,杭州多发放了一批购车指标,后续如果销量不理想,还会有更多促销费的政策出来,考虑到之前房地产的各种调控历史,我非常相信国家在这方面促销费的力度。
我对今年的布局也是按照上述逻辑进行的,目前基本完成了:
方向1:赌特斯拉新款车型会大规模启用磷酸锰铁锂,那么拥有相关产能的公司可能会因此而被市场炒作。
方向2:SiC的扩产和国产替代,这部分有很多北上资金在不停买入,持股比例上已经创新高了。
方向3:中国车企内卷之余,也在大规模向国外输出产能,这部分可能会引起航运业的一些公司大幅度受益。
在这三个大方向基础上,我还会关注北上资金一直在买入的新能源赛道上的公司,以及一些机构们开始频繁关注的公司。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