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当年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一样,汽车产业真是要全面步入智能时代了。前几天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次突破年产1000万辆。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供能方式极其适配智能驾驶技术,几乎是强绑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对汽车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知道,新能源汽车所需的芯片至少是燃油车的一倍,这还是智能驾驶L5尚未完全应用的时代。再之后芯片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条赛道可以说空间广大。
芯片上我们吃过被卡脖子的亏,现在作为新能源汽车强国, 汽车芯片的自给自足是迫在眉睫。对此,我国正在加速汽车芯片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信部今年就提出,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还要基本完成对典型应用场景和试验方法的全覆盖。
实际上,可以看到我国知名车企和科技厂商都开始在汽车芯片上加码了。放眼望去,国内已有十余家整车厂以不同方式切入汽车芯片赛道,比如蔚小理偏好自研,几天前小鹏 $小鹏汽车(XPEV)$ 发布自研“图灵AI芯片”,蔚来 $蔚来(NIO)$ 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在7月宣布流片成功,理想 $理想汽车(LI)$ 也在推进自研芯片项目,并计划年内实现流片。传统车企如东风、一汽、上汽、吉利等则通过合作或战略投资等方式切入,还有比亚迪,看起来时打算两条腿走路,一边自研一边投资。
显然,经过行业努力,汽车芯片研发和上车应用的进度大幅加快。自研汽车芯片,既可以帮助车企更好实现自家的产品智能生态,也可以更好控制成本。从供给上,也可以降低风险。凭借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成功,有理由相信汽车芯片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已经在日程上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