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加速电动化转型的结果,另一边是自主品牌向上精神的体现,「BAT」和「蔚小理」是新能源发展历程中不同姿态的展现。
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句话,「BAT」与「蔚小理」并不相悖。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由比亚迪、广汽埃安和特斯拉共同组成的「车圈 BAT」,逐步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 月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分别以 23.91 万辆、7.77 万辆、4.5 万辆的成绩位居新能源市场的前三甲。4 月,「BAT」合计销量更是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52%。
突出的市场表现,让「BAT」的舆论热度越来越高,并有了替代以往新能源市场话题王「蔚小理」的趋势。
再加上目前的蔚来、小鹏处于低谷期,唱衰之声也越来越多,这样的状态给了不少人「蔚小理」终将失势,「BAT」才是王者的错觉。
在我看来,这是单凭销量论英雄的做法,BAT 市占率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蔚小理在品牌高端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推动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汽车圈既需要「BAT」也需要「蔚小理」。
在 BAT 登基称王之际,大可不必一捧一踩。
01、BAT 各显神通,新能源汽车市场头部格局初显
今年 5 月,乘联会预估 5 月新能源车市场批发销量 67 万辆,环比增长 11%,同比增长 59%,其中,排名前三的「BAT」贡献了过半销量。
尽管自新能源汽车诞生以来,销量前三的位置已经换了无数的品牌,但和此前不同的是,此次销量前三的 BAT 大有头部效应初显的态势。
而头部效应显现除了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更体现在销量态势的延续性。
比亚迪已连续八个月摘得月销冠军头衔,月均最低销量 13.3 万辆,而特斯拉和广汽埃安则稳定在月销量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位置。
三大品牌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出,是因为它们均定位于大众市场。
自国产化以来,作为外资品牌的特斯拉,就以不断降价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市场表现,而其率先采用的一体压铸,减少线束等创新型的方式,也给了其极大的降价空间。
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特斯拉正在朝着马斯克推动电动车普及的方向发展。
同特斯拉相比,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则直接采用了「油电同价」的策略,在燃油车市场抢份额。
产品上,广汽埃安的销量车型埃安 S 和埃安 Y 定价上基本与燃油车持平。
比如 A 级车埃安 S,起售价为 13.98 万元,埃安 Y 起售价为 11.98 万元。
这两款车型也是广汽埃安的销量车型。
比亚迪更是将车型售价持续下探,得益于成本控制和规模优势,今年还推出了王朝系列的冠军版车型,将价格进一步下探。
如比亚迪秦 Plus 冠军版起售价仅有 9.98 万元。
更好的驾乘体验和更低的使用成本,再加上绿牌、购置税等政策支持,让新能源车市场获得了大发展的优势,这才逐步形成了 BAT 领先的市场格局。
02、BAT 的远虑
从今年销售态势来看,尽管 BAT 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席位,但也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
市场仍旧充满变数,这一点从细化的数据中初见端倪。
今年 4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 34%,但在渗透率整体一路走高之余,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却久未出现增长,甚至开始出现回落,颓势初显。
汽车之心梳理乘联会数据发现:
2022 年 11 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为 56.2 万辆,当月乘用车批发量为 202.9 万辆,纯电车渗透率为 27.6%,达到近一年峰值。
而在触及峰值之后,到了今年 4 月,纯电车渗透率回落至 24.4%。
数据来源:乘联会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消费者对纯电动车依然存在、对安全性和补能便利性等多种忧虑。
在 BAT 三家车企中,广汽埃安和特斯拉的产品均为纯电产品,仅有比亚迪产品实施「双轮战略」,PHEV 产品和纯电产品销量平分秋色。
也就是说,比亚迪的纯电动车月销量处于 10 万辆的水平上。
从这样的市场状态下不难预测,在 800V 超快充技术正式普及之前,纯电动车的渗透率很难实现快速的提升,这就意味着「BAT」的发展空间颇为有限。
除了整个纯电动市场的盘子不大之外,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也加入了这一赛道,大众、丰田、日产等诸多品牌均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纯电动车型。
随着一众新车型的加入,纯电动市场以「BAT」为首的状态将有所缓解。
与纯电动市场整体渗透率低的状态不同,混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燃油明星车型推出混动版本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混动种类繁多,其中丰田、本田见长的 HEV 以及日产的 E-power 没有充电口的设计,让它们无法获得绿牌和购置税的补贴。
而比亚迪见长的 PHEV 车型,可以充电并且有不错的纯电续航里程,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意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是降低 PHEV 车型购置税补贴的信号。
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倘若混动车型均无法享受购置税优惠,那么 HEV、E-power、PHEV 将处于完全公平竞争的状态。
如此一来,HEV、E-power 等车型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插混占据半壁江山的比亚迪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
03、BAT 销量领先,但蔚小理也不容忽视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初期,蔚小理被称为特斯拉的门徒。
借助于先发优势,在一众传统车企尚未转身之际,蔚小理先拔头筹。
在传统车企大象转身,押注新能源以实现换道竞争后,蔚小理先销量上被超越也是必然。
毕竟,作为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仍有着诸多难题需要攻克,如上下游产业链的磨合,品牌认可度的提升,业内议价能力的提高等等。
造车,本就是传统车企的专长之处。
成本控制能力,产业链优势,市场需求洞察力等均非蔚小理一朝一夕便可铸成。
当比亚迪、广汽等传统车企押注赛道新能源赛道后,自然也能实现反超。
尽管如今「BAT」新王上位,但也不用对蔚小理投之以石。
毕竟定位高端智能的「蔚小理」,其产品本就不具备铺量属性。
蔚来和理想成交均价在 30 万元以上,而小鹏由于有 P5、G3 等入门车型,成交均价在 20 万元左右。
但小鹏以自动驾驶为主要卖点,对自动驾驶的普及有着极大的意义。
从未来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化是颇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蔚小理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化的普及。
以智能座舱为例,在「蔚小理」新势力诞生之前,绝大多数车型都不具备网联功能,没有大屏也没有语音交互。
这样的状态在新势力的带动下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越来越多传统合资品牌采用大屏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智能驾驶领域,「蔚小理」等新品牌的贡献度也是首屈一指。
截止目前,蔚小理等品牌均能实现高速 NOA 功能,正在朝着城市 NOA 的角度发展,相信用不了多久,传统燃油车也将实现 NOA 辅助驾驶功能的搭载。
作为影响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智能驾驶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虽说目前华为加持的阿维塔和蔚小理处于较为领先的状态,但特斯拉 FSD 有入华同诸多新势力正面竞争的趋势。
若 FSD 入华,特斯拉软硬件齐备,以 112 万辆的在华销量,为 FSD 提供数据养分,届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这条鲶鱼才会发挥其完整的威力。
毫无疑问,在销量和智能化表现均处于领先状态的特斯拉,必将再度冲击自主品牌的发展,市场也将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