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改名“茅台”,聊聊港股市场上的“命名套路”

智通财经APP2021-02-20

近日,一家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00362)的港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一则更名公告引发热议,热议的核心在于该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

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不仅跟茅台没半毛钱关系,跟名茶信阳毛尖也没什么关系。这是一家主要从事化工业务的中国香港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酒类销售板块的营收为0.69亿港元,不到公司全年营收的三成。

此次更名距离公司上次改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仅时隔两年,如今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中已不见茶叶相关业务的身影。

公司的名字,从“东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再到此次拟更名的“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信阳毛尖历经多次改名,公司业务没有实质变化,经营业绩也不见上涨。

信阳毛尖改名史

2月16日,信阳毛尖(00362)发布公告,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2月17号,信阳毛尖盘中盘初急升逾45%,随后两个交易日连续下挫,2月19日收盘报0.41元。

2月17日拉升过程中,信阳毛尖日内成交超过1亿元。作为一支长期“不动如山”的仙股,信阳毛尖过往日成交通常在十万、百万量级。

因此,2月17日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恐怕已巨亏。

信阳毛尖最初在港股上市时所用名称为东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于2001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仅一年,公司便在2002年10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由上市之初的“东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将变为“大庆石化”。

当然,这个“大庆石化”跟家喻户晓的大庆油田也没什么关系。公司给出的改名原因,是因为公司与大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1月29日签订意向书,成为大庆市政府在香港与澳门的代理,协助大庆市企业在香港、澳门以及其他海外国家寻求商机与集资。

2007年,由于集团预期原油价格将会有上升之风险,因而出售了旗下石油化工业务,转向发展和研发煤化工产业。2007年5月30日,公司公告,建议名称由“Daqing Petroleum and Chemical Group Limited 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改为“China Zenith Chemical Group Limited 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这次蹭了“中国”两字,显得高大上了。

2018年1月,中国天化工附属子公司Prosper Path Limited全资收购了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并签署了相关业绩承诺协议。同年11月,该公司第一名称由“China Zenith Chemical Group Limited”更改为“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即公司名称由“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董事会称,更名是认为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并希望实现绿色转型。

2020年3月,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有限公司”。同年5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延迟寄发有关建议更改公司名称的通函,此后便无下文。

信阳毛尖主营业务乏善可陈:据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期报告,信阳毛尖实现收入2.23亿港元,亏损7842万港元,同比扩大52%。

港股公司的“命名套路”

在港股市场上,蹭热点命名是一种炒作套路。

这类公司往往轻业务重炒作,不重视公司经营,但注重各类概念炒作,频繁改名,什么概念火蹭什么公司名,动辄以“中国XX”、“XX新能源”、“XX区块链”……等命名;纳入指数系,炒作资金哄抬股价,把市值买到膨胀虚高,直到符合纳入指数标准,吸引散户高位接盘。

另外,根据港交所前任行政总裁李小加的定义,“老千股”指的是大股东不以做好上市公司业务来盈利,而主要通过玩弄财技(即配股、供股与合股等资本运作方式)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运用财技“向下炒”、溢价收购关联方资产是主要的手段。

记住:蹭热点命名、频繁资本运作。

2015年12月9日,华保亚洲(810)的一则公告令人惊呆:更改公司名称已获确认,中文股份简称将由“华保亚洲”更改为“中国互联网投资”。不仅有“中国”,还有“互联网投资”,一听就牛掰得不行。

当时该公司市值只有1.2个亿,近期成交每天不过20万,期间还有过一配四、十合一。

香港的“合股大王”茂宸集团也历经多次改名,从最早的“互联控股”改为“华汇控股”,后又改名为“首创”、“怡南实业”、“威利国际”、“民信金控”,又是“茂宸集团”。经常登上港股涨跌幅榜的前10位,动辄涨跌30%以上。该股只有2018年曾盈利,其余年份年年亏损,从1999年开始,经历2合1、5合1、50合1、25合1、10合1、5合1、10合1、5合1、5合1、10合1等超过10次的合股记录。

可谓是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我是LQ!

如同60年代,大家喜欢起名叫“建国”、“建军”,7、80年代“伟、杰、“芳”,00年代“悦、欣、怡、蕊、梓、涵、研”,每个广东人身边都有一位“嘉欣”一样,港股的市场上蹭热点的资本玩家们也有自己青睐的名字。

最受欢迎的名字:中国、国际。另外,改名亦与时俱进,什么火叫什么。

下面请看题:

中国资源交通中国星集团、中国软实力、中国置业投资中国信息科技、中国新能源动力、中国幸福投资、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国天然气中国食品中国煤层气中国国家文化产业

以上11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哪家是真国企?

如果这道题你都答对了,大概率是港股老韭菜。

答案:中国食品。

至于剩下10家是干啥的?笔者也不太清楚。

再请问:同样在港股上市的中国铝业中国铝罐是什么关系?

我想,正儿八经的国企中国铝业也一脸懵逼。

以国际冠名,亦受到热衷炒作的大股东钟爱。

毕竟,港剧《栋笃神探》中有经典名句:“我们要背靠祖国,放面向国际。”

格局最大的名字:四海国际

一看名字,颇有八十年代《纵横四海》里周润发小马哥内味。

最正道的名字:永义国际

还以为是天地会的堂口。

最潇洒的名字:意马国际。

如果不小心爱上这匹野马,你将在2021年1月被惨烈收割:

最自信的名字:誉满国际控股。

不知这个“誉”,是美誉还是商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