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奶茶之王古茗的成长之路。 文丨宋玮 管艺雯 2014 年,一位知名连锁业学者办了个培训班,为期两天,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饮创业者,包括王云安、张红甫、王霄锟、彭心、王斌、单卫钧,他们分别创立了古茗、蜜雪冰城、茶百道、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和沪上阿姨。 六个挤在连锁经营课堂里的无名小老板,缔造了中国茶饮史上最传奇的同学会。 十年后,这里走出了 4 家上市公司,包括 2 月 12 日在港交所挂牌的古茗和即将上市的蜜雪冰城,他们也是中国茶饮行业的第二名和第一名。 虽然上的是同一个培训班,但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和其他创始人的经营思路,似乎是反着来。 茶饮行业动辄全国扩张,古茗固守在三四线,很长一段时间不踏入黄河以北,开到万店,也坚决不去临近的大市场——上海、南京;茶饮创始人较量谁的产品更创新,古茗却花大力气投入到研发和冷链物流,向乡镇门店两日一配鲜果和鲜奶;行业偏爱有资源的大加盟商,但古茗只要那些 “迫切想改变命运的人”,其加盟商的通过率大约只有 1%。 这家公司实在太过低调偏安。古茗上市前仅有的一轮投资,投资人是听蜜雪冰城提起古茗才第一次知道它,意外发现这公司一年能赚 4 亿元——当时赶上消费投资热,一年亏 4 亿元才是常态。 港交所敲锣时,古茗开出了 10000 家店,在 2024 年前 9 个月卖出了 9.9 亿杯饮品,一年十几亿利润,成为规模与盈利双维度最接近蜜雪冰城的茶饮品牌。 王云安这么总结自己的成功:过去五年最大的红利是满足三四线人们的需求——一个很多人意识到,但极少人真的去做的事情。 三四线市场,人们也渴望喝到新鲜好喝的水果茶,“但没人做给他喝,我们做了。” 王云安曾说,“古茗要成为当地的路灯,” 他要求古茗店的灯光是其他店的两倍亮,因为店开在乡镇,路灯较暗,他想让顾客更好找。 “去一个城市,我只想当第一,不当第一就等拿下第一,再打下一个点。” 浙闽赣三省,省会外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