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女记者部落
财经女记者部落
160位叽叽喳喳爱聊新闻和时尚,可爱迷人又正义的财经女记者。
IP属地:未知
34关注
2250粉丝
0主题
0勋章

“中产最爱”的加拿大鹅或被出售:四年三次换帅,波司登、Moncler等竞争威胁加剧

蓝鲸新闻7月14日讯(记者 汤诗韵)一度风靡全球的加拿大鹅要被卖了吗?据南都周刊报道,Canada Goose加拿大鹅控股股东Bain Capital贝恩资本正在考虑出售其所持股份。 据南都周刊转引媒体报道,知情人士称,目前交易尚处早期阶段,贝恩资本正与财务顾问探讨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的方案,评估包括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内的潜在买家的初步意向。Canada Goose加拿大鹅、贝恩资本的发言人截至目前未有回应。 加拿大鹅是一家成立于1957年的加拿大高端功能性服饰品牌,起源于多伦多的一间小仓库。2013年,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Canada Goose加拿大鹅控股权,并于2017年主导该公司在纽交易和多伦多证交所同时上市,至今已持有该品牌超过12年。加拿大鹅最初以生产功能性极寒天气服装为主,后来逐渐转型为国际高端时尚品牌,一度成为中产消费者“人手一件”的搭配。在这一过程中,贝恩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拿大鹅被传出售,或是因为其近年逐渐疲软的市场表现。截至2025年3月30日,Canada Goose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达13.484亿加元,同比增长1.1%;除大中华区外的亚太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同比增长 31.4%。这份业绩表现不能算差,但从近三年业绩看加拿大鹅增长承压增速放缓。2022-2025财年,公司营收增速从21.5%大幅滑落至1.1%。 在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加拿大鹅业绩表现也不算太乐观。2025财年,加拿大鹅大中华区市场营收同比微增1.0%至4.27亿加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鹅在全球拥有74家门店,其中近一半(30家)在大中华区。加拿大鹅定位高端时尚品牌,羽绒服售价动辄过万,其门店也多开在高端购物中心以彰显品牌格调。 不过,高端羽绒服玩家的竞争正在加剧。一方面,波司登、天空人等国产品牌逐渐在高端市场崛起;另一方面,被称“羽绒服
“中产最爱”的加拿大鹅或被出售:四年三次换帅,波司登、Moncler等竞争威胁加剧

四年虚增营收近18亿!*ST苏吴可能被强制退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14日讯(记者 屠俊)7月13日晚间,*ST苏吴公告发布《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公告中指出,2025年7月13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58号)。认定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该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将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公告,上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认定该公司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吴贸易发展(杭州)有限公司、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与浙江优诺德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上述行为导致*ST苏吴在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合计17.72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ST苏吴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该公司董事长钱群山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实际控制人罚款1000万元。 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证监会拟决定对钱群山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自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证券服务业务或者担任原证券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证券服务业务或者担任其他证券发行人的董事、 监事、
四年虚增营收近18亿!*ST苏吴可能被强制退市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499元/支,国产、进口竞争加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9日讯(记者 屠俊)7月8日,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终于公布定价,据万泰生物(SH603392)消息,该公司旗下的“馨可宁9”定价499元/支。 整体价格方面,蓝鲸新闻发现,目前进口HPV9价疫苗的市场价格,约为1300元/支左右。不过,近期默沙东在多个城市推出了惠民活动,如针对9-14岁女性的“打一针送一针”活动。 以此推算,对于9-17岁人群,国产疫苗只需接种两剂次,按照公布的价格,总费用约998元;而进口疫苗在优惠后约1300元左右,价格相近。而对于18-45岁人群,国产疫苗需三剂次,总费用约1497元;进口疫苗在打两送一优惠后约2700元左右。 九价HPV疫苗市场竞争加剧,你会如何选择?而各家企业又会如何进行市场布局?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2023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以促进加快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增进广大女性健康。 华泰证券此前研报指出,在需求层面,九价疫苗覆盖的病毒分型更贴合中国疾病谱,50岁后的女性存在感染风险、26~45岁女性存在补种需求,全球男性感染率超1/3、中国存在预防需求,华泰证券预计未来5~10年中国HPV每年接种人次将在2000万~3000万人次、九价占比不断提升。中国HPV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2亿增长至2022年约400亿,我们预计未来5~10年九价疫苗销量有望维持15%~30%的增长。 此前,默沙东凭借超高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HPV疫苗的领导地位。默沙东方面表示,“默沙东一直致力于加快宫颈癌消除。”截至2025年5月,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全球累计接种已超4亿剂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自2018年获批以来,它也已为超过3300万适龄女性筑起防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499元/支,国产、进口竞争加剧

科兴生物计划进行总额最高约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蓝鲸新闻7月7日讯(记者 屠俊)近日,已经停牌6年的、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的科兴生物(SVA.US)因计划巨额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按照科兴生物董事会于近日发布了一则关于支付特别股息的公告,其宣布将加速支付每股普通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决定宣布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计划宣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 也就是说,按照该公告,每股最高分配124美元,总分红额达74.48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科兴生物现金储备约103亿美元,而三次分红总额约占现金的73%,故被市场称为“清仓式分红”。 由于已经停牌6年,考虑到科兴生物停牌前的股价仅为6.47美元/股,股息率高达850%,此次分红似乎是对股民的“迟来的安慰”,不过事实上,此次罕见的巨额分红背后是延续数年的科兴生物控制权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特别明确,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现金股息将早于特别股东大会(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上午8点)支付,这次股东大会将审议科兴生物董事会成员任免的相关议案。而科兴生物似乎试图用支付特别股息的方式,说服股东对相关议案投下反对票。科兴生物还在公告中喊话,股东投票关系到能否如期获得补偿性股息。 该公司1999年成立,2009年转板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创始人包括潘爱华和尹卫东,前者技术入股持股约24%,后者出资占股76%。该公司主要研发人用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因开发“克尔来福”疫苗而声名大噪。 科兴生物的控制权斗争始于2015年,核心矛盾在创始人尹卫东与原未名医药董事长潘爱华之间爆发,双方因启动私有化回国上市方向上产生分歧演变为司法对决,而两方各自拉来资本站队。 其中,加入尹卫东阵营的包括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加入潘爱华阵营的包括受其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中信并购基金和当时科兴生物的第一大股东1Globe Cap
科兴生物计划进行总额最高约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字节跳动员工食物中毒案开庭,云海肴CEO认罪,公司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多次点名

蓝鲸新闻7月3日讯(记者 郝妍)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大规模食物中毒案近日又有新进展。 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云海肴首席执行官吕志韬代表云海肴,星期三(7月2日)在国家法院认罪。该案7月17日下判。 6月4日,餐饮连锁店云海肴因2024年字节跳动集体食物中毒案被告上法庭,具体为被控一项抵触食品销售法令,以及一项抵触环境公共卫生(食品卫生)条例的控状。 此次控状显示,云海肴被指在2024年7月30日,供应给字节跳动的爆炒鸡丁被检测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质量不符合买家要求。 据21财经报道,新加坡是云海肴开启出海进程的海外首站。在2019年,云海肴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的首店,曾在开业时,创下门店食客排队到50米开外的纪录。截至目前,云海肴已在新加坡开设5家门店。 据界面新闻报道,此前,云海肴新加坡公司首席执行官吕志韬曾向媒体公开表示,新加坡餐厅的肉类大部分来自于本地采购。“国内肉类,如鸡鸭牛猪是无法进口的。但是,涉及特色菜,必然会有很多特殊的调料调味品,甚至是蔬菜和生鲜,这些需要(从国内)进口。” 和如今开遍各大商场的云南菜bistro相比,云海肴是这个赛道的早期玩家。 早在2009年云海肴就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2013年前后云海肴开始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到2017年两年云海肴新开60多家门店,遍布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 如今据云海肴官方公众号介绍,目前已有超过200家门店。据红餐大数据,云海肴近50%的门店位于一线城市,二线及以下占比不到1/4。 此前云海肴曾于2022-2023年间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有关部门处罚。 2023年9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近期存在食品安全的餐饮企业名单,云海肴在列。 2022年4月,云海肴北京一门店因存在未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的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依
字节跳动员工食物中毒案开庭,云海肴CEO认罪,公司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多次点名

京东“0佣金”加码酒旅市场,国内OTA战局生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 孙煜)6月18日,京东面向全体酒店经营者发布公开信,正式进军酒旅行业。公开信指出,酒店商家参与“酒店PLUS会员计划”,享受最高三年0佣金。 其中提到:“京东有全国超8亿高消费力用户,与全国超30000家大型企业和超800万中小企业客户深度合作,京东用户及合作伙伴与四星以上酒店主力客群高度重合。” 在晚点LatePost 6月17日发布的文章中,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分享关于做外卖、酒旅的逻辑,表示都是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一直以来,京东定义的体验就三个——产品、价格、服务。我们所有商业模式都比拼的是产品比你更好、价格比你更便宜、服务比你更好。”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在接受蓝鲸新闻采访时表示:“当前OTA市场集中度较高,上一次‘价格战’还是十多年前,京东此次0佣金加码酒旅赛道,对行业是很大冲击” 。 京东0佣金入场 “佣金比例”近年来逐步成为OTA(在线旅游平台)与各大酒店供应商之间争议的焦点,背后的根本是酒店业利润承压与OTA利润增长之间的矛盾。 从酒店行业整体的经营情况看,酒店之家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酒店的整体RevPAR(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118元,同比下降9.7%;ADR(平均每天房价)为200元,同比下降5.8%;OCC(入住率)为58.8%,同比下降2.5%。数据显示,三大关键指标下滑是酒店行业当前遭遇的共性问题。 就酒店企业在OTA平台佣金情况,周鸣岐告诉蓝鲸新闻:“国内情况而言,不同酒店的佣金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酒店会同OTA平台单独进行谈判,但平均佣金水平肯定超过5%。京东此次针对酒店企业推出‘最高三年0佣金’的计划,在酒店行业当前利润低的情况下是好事情。” 从国际OTA市场看,如果以收入除以交易额的方式来简单估算OTA平台的综合佣金率,Booking.com、Expedia、Airbnb三家财报数
京东“0佣金”加码酒旅市场,国内OTA战局生变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III期临床过审:连亏四年账面资金仅1亿难跑完三期?公司承认确存相关资金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8日讯(记者 屠俊)近日,广生堂公告称,创新药控股子公司获得了乙肝治疗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批件。这标志着该药物的临床试验方案已经通过审核,主要研究者为树兰(杭州)医院的李兰娟。 值得注意的是,广生堂在今年4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4778.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主要投向创新药GST-HG141的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 广生堂已经连续亏损四年,业内猜测,其目前的账面资金是否能负担GST-HG141的所有研发费用?是否存在资金缺口?对此,广生堂方面向蓝鲸新闻坦言,我们目前的账面资金大概在一个多亿,确实不够完整的临床项目开发,一般来说,推一个完整的临床三期可能需要两、三个亿,如果说今年年内不把这个事情完成,可能明年会进度会放慢一些,这也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问题。 GST-HG141能否冲破研发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GST-HG141(英文通用名“Neracorvir”,中文通用名“奈瑞可韦”)是核衣壳抑制剂(或称为乙肝核心蛋白调制剂),针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多个关键环节产生作用,既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核衣壳组装,又通过源头上阻断HBV在肝细胞核脱壳,从而耗竭cccDNA储备池,是乙肝临床治愈的关键环节。 那么GST-HG14与目前已经上市的乙肝治疗类药物有哪些差别呢? 广生堂在其《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指出:目前,乙肝基本上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临床上的治疗目标有两个,即保证肝功能正常运转和延缓或阻止肝脏病理性恶化(即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因其抗病毒作用强、耐药性低、副作用小等优势已作为一线用药在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III期临床过审:连亏四年账面资金仅1亿难跑完三期?公司承认确存相关资金问题

人人乐转型遇挫走向退市:曾击退家乐福、比肩沃尔玛,如今屡次变卖资产难挽颓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孙煜)今日,有着“民营超市第一股”称号的人人乐(002336.SZ)进入退市整理期,二级市场股价盘中跌幅超过80%。 公司此前公告显示,2025年6月5日,深交所做出了终止人人乐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于7月4日正式退市,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人乐退”。 从人人乐退市的导火索来看,2023年公司净资产为-3.87亿元,触发退市警示,2024年净资产进一步恶化至-4.04亿元,且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强制退市红线。 人人乐在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击退家乐福,比肩沃尔玛,如今为何走向退市边缘? 击退家乐福、比肩沃尔玛 人人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6年,彼时,曾担任深圳金属交易所总经理的何金明在深圳开出了第一家人人乐购物中心——人人乐南油店。 这一时期正是大型超市涌现之时,1995年诞生的有许昌胖东来、湖南步步高,1996年诞生的有大润发。外资超市也在这时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家乐福在北京开出中国首店,1996年沃尔玛将中国首店落户深圳罗湖。 以生鲜超市起家,人人乐凭借物美价廉在深圳当地收获消费者好评,据新浪财经报道,面积2600平方米的人人乐南油店,开业后日均销售额达到6万元。1997年,开业不到一年的人人乐迎来劲敌,距离不到3公里的地方,新开了家乐福超市,日销售额从6万元一度锐减至2万元。 何金明连续走访、观察家乐福超市,指定新的经营策略,与家乐福展开竞争,依据新浪财经的报道,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人人乐的业绩从日销售额2万元增长至60万元,家乐福的业绩则腰斩、选择主动止损。 值得一提的是,人人乐在此后与沃尔玛的竞争中,也未落得下风,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沃尔玛前营运总监李成杰曾公开表示:“在中国能与沃尔玛面对面竞争,还能保持发展的公司,只有人人乐。” 此后,人人乐开启区域扩张, 人人乐先后设立华南、西北
人人乐转型遇挫走向退市:曾击退家乐福、比肩沃尔玛,如今屡次变卖资产难挽颓势

哄抬新冠用药价格!仙琚制药、联环药业等四家医药涉垄断被罚3.62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屠俊)原料药领域又现垄断案,相关原料药还涉及新冠用药。 据市场监管总局6月1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近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该案立案调查。经查,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某某通过沟通联络、组织聚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4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4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按照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4家企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造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自然人郭某某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对4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4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4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这场风暴涉及的地塞米松,曾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人用药CP版,下同)是生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主要原材料。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同时被证明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具有疗效,被编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第十版)推荐用药,用于我国重症新冠肺炎临床治疗。 北
哄抬新冠用药价格!仙琚制药、联环药业等四家医药涉垄断被罚3.62亿元

“彩色眼影全卖给六一汇演”热搜背后:眼影失宠,底妆崛起,国货彩妆转向细分赛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30日讯(记者 王涵艺)5月29日,“彩色眼影全卖给六一文艺汇演”相关话题冲上小红书热搜第六。网友调侃:“看了孩子们化的六一汇演妆容,总算知道卖不出去的彩色眼影都卖给谁了!” 图片来源:截自小红书 一句简单的调侃背后,中国彩妆市场已悄然转向。 欧莱雅旗下专业彩妆品牌NYX Professional Makeup,在5月23日宣布将于6月21日关闭中国业务。 “蹲清仓”、“爷青结”,小红书用户们在NYX闭店公告下留言。这个2021年618曾拿下天猫国际直营销量第一的彩妆品牌,如今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曾经的淘宝眼影第一品牌VENUS MARBLE也在去年底悄然关闭旗舰店。据行业媒体青眼数据,其辉煌时期,12色大理石眼影盘年销售量超140万盘,连续8个月稳居淘宝眼影类目第一。 据蓝鲸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12个国内外彩妆品牌闭店或退出中国,其中9个是国际品牌。 彩色眼影这个昔日彩妆界的明星品类,正随着市场风向转变而褪去光芒。 市场萎缩:彩色眼影的失宠与底妆的崛起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交出了一份矛盾的答卷:据行业媒体《FBeauty未来迹》统计,彩妆整体销售额增长9.07%,但销量仅增长4.58%,眼部彩妆销售额与销量双双下滑。 曾经被热捧的彩色眼影盘如今在市场上遇冷。一位不具名柜台彩妆美容顾问透露:“眼影类等色彩类产品在线下门店的销量不如人意,但底妆以及连带腮红类产品的销量一直比较好。” 从彩妆细分领域来看,底妆市场规模突破五百亿元,占彩妆总销售额超半数,稳居细分品类之首。底妆、唇妆、眼妆销售额位列前三。 不过,尽管眼妆仍能跻身前三,但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均出现同比下滑。实现销量、销售额双增长的仅有底妆、唇妆和修容三个品类。 实际上,彩色眼影的退潮与消费行为转变密切相关。《2025百度护肤彩妆报告》指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
“彩色眼影全卖给六一汇演”热搜背后:眼影失宠,底妆崛起,国货彩妆转向细分赛道

线上掉粉千万,刘畊宏夫妇转战线下百元店,但网红流量破圈实体仍在路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9日讯(记者 王涵艺)近日,杭州湖滨银泰商场里,刘畊宏夫妇的新店围挡刚刚撤下,一件件标价不过百元的运动内衣被整齐陈列,曾经的“毽子操”背景音乐在店内循环播放,只是不知这份线上辉煌能否在线下重演。 “买来和刘畊宏跳操!”在VIVICYCLE的抖音旗舰店评论区,多位“刘畊宏女孩”在购买88元的运动内衣后这样留言。5月25日,刘畊宏、王婉霏夫妇的运动品牌VIVICYCLE全国首店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正式开业。 这家聚焦25岁以上女性、主打“轻运动”概念的品牌,产品八成为女性商品,定价普遍在200元以下。 此时,距刘畊宏巅峰时期已过去整整三年。2022年4月,他凭借穿羽绒服直播健身和《本草纲目》“毽子操”在抖音掀起全民健身狂潮,单场直播观看量破4000万,粉丝量突破7000万。而今,这个数字已流失超900万,直播观看量不到巅峰时期的二十分之一。 流量褪色,头部主播的集体转身 今年5月初,刘畊宏在广西南宁录制综艺时陷入“强制清场”争议,尽管他在直播间展示视频自证清白,但风波后的掉粉仍在继续。数据显示,4月27日至5月8日,他的抖音粉丝从6067.91万降至6035.3万,11天流失超32万。 据时代财经,而此前90天内,该账号已累计掉粉140万。 更严峻的是商业价值下滑。2022年4月,刘畊宏直播打赏收入从月初的2.6万元飙升至月底的24万元。如今,其关联账号“刘畊宏健康来了”场均销售额仅7.5万-10万元,仅为两年前的十分之一。 面对粉丝流失,刘畊宏表现得云淡风轻:“自己三年前就开始‘掉粉’,累计近千万,等到掉到6000万粉丝的时候,我还要庆祝。” 但转身,他与妻子王婉霏已在杭州最繁华的商场搭起围挡,将商业筹码押注线下实体店。 刘畊宏线下开店并非孤例,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局,促使头部主播们纷纷掉头线下。 星图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18大促
线上掉粉千万,刘畊宏夫妇转战线下百元店,但网红流量破圈实体仍在路上

飞天茅台1900元、五粮液816元!互联网巨头“补贴屠刀”砍向名酒,传统经销商生死一线

蓝鲸新闻5月29日讯(记者 朱欣悦)时至端午前夕,国内即时零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阿里、京东、美团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外卖业务展开的“补贴大战”持续升级,战况愈演愈烈。美团CEO王兴更是放出狠话“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随着618年中大促临近,这场战火迅速蔓延至酒水零售领域,给本就艰难求存的白酒经销商带来致命一击。 白酒经销商遭遇降维打击 这个夏日,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渠道变革。美团闪购618大促首日,白酒品类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九派新闻报道,酒来也的即时零售项目组负责人徐恺君称,“白酒第一次感受到了618的力量,从早到晚没停,忙了一天!美团闪购618开打后带量巨大,今年的哪个假期哪怕春节,都没这么大量,五粮液、剑南春都彻底卖爆了。” 然而,这场销售盛宴的背后,却是互联网巨头用资本重写行业规则的残酷现实。蓝鲸新闻记者5月29日调查发现,美团平台上53度500ml飞天茅台在补贴后仅售2069元,52度500ml第八代五粮液更是低至859元。而拼多多更是将价格战推向极致,飞天茅台低至1990元/瓶,五粮液仅售816元/瓶,双双击穿行业底价。 “这价格比我的拿货价都低。”一位华东地区的白酒经销商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名酒线上价格战太疯狂了,资本搞补贴简直吓人,和垄断没什么区别。” 这场价格海啸正在重塑整个白酒流通体系。记者对比发现,线上平台的名酒售价不仅远低于传统经销商渠道,甚至比部分免税渠道的价格还要优惠。一家连锁酒业业务人员坦言“端午旺季本来行情会好点,但今年和往常区别不大,比上个月好点,但是能保本已经不容易。”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互联网平台之所以能够打出如此低价,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平台巨额补贴;二是通过规模化采购获取优惠;三是牺牲利润抢占市场份额。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非理性的价格战虽然短期内让利消费者,但长期来看会破坏整个行业的生
飞天茅台1900元、五粮液816元!互联网巨头“补贴屠刀”砍向名酒,传统经销商生死一线

龟蛇酒母公司乐邦官网无法打开、被告涉案金额超7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开启保健品专项整治、打击“骗老”行为

蓝鲸新闻5月29日讯(记者 屠俊)无病无痛活到120岁或许是每个老年人的梦想,而许多药品、保健品甚至普通食品正在利用老年人这种心理和知识盲区进行虚假宣传。 与以往传销式保健品“坑老”行为不同,以“养生课”导流给老年人洗脑、依托互联网私域为基础的隐蔽传播方式诱导老年人购买高昂保健品、误导消费者,正成为保健品销售新套路。以此前市民向蓝鲸财经反映的微信群“养生课”营销为例,该消费者的家人就被微信群专家“洗脑”、购买了商家声称能治病的龟蛇酒,而3箱龟蛇酒总售价近万元,一瓶价格在798元。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5月28日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 专家提示饮酒风险,相关厂家官网已经无法打开,无法验证临床试验 小燕(化名)在家里老人被迷惑高价买保健品后总结整个“洗脑”过程:他们先以免费公益课程名义添加老人微信,借着某大学或者某国内知名主任/教授的录播课程,课程里那些“粉丝托”,每天给主任留言表示感谢,还有所谓的直播连线,每次都说自己哪哪不舒服,自从服用主任推荐的食疗再配合某某产品,三高降了,胃口睡眠好了,腿有劲了,创造不老奇迹。借着限时限量广告以及主任和托们对产品功效的肯定,抓住老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急切心理,大肆高价推销!老人不知道网络水有多深,平时舍不得吃穿,这里眼都不眨就下单。 “听课、答题、领红包、买产品,很少有老年人能只做前三步。”小雨(化名)向蓝鲸新闻反映,自家老人通过微信视频号引流扫码进了微信群,在群主发的视频养生课反复洗脑之下,买了内蒙古蒙利中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仙草瑙欣康胶囊和湖南乐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龟蛇酒,一盒胶囊500多元,3箱龟蛇酒总售价近万元,一瓶价格在798元。 销售人员告诉小雨,“这个(龟蛇酒)不是酒,是药,能够治疗血管,预防三高和老慢病。” 事实上,市面上大多数的复方药
龟蛇酒母公司乐邦官网无法打开、被告涉案金额超7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开启保健品专项整治、打击“骗老”行为

独家|阿尔茨海默国产药买不到了?绿谷内部人士确认九期一断供!但药效争议仍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2日讯(记者 屠俊)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因无法获得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处方而现场向药监部门反馈问题的情况。社交媒体上也出现多名患者反映,电商平台九期一出现涨价、断供现象。 “下了单后就说没货、药方审核不通过,给我强行退款,打了客服电话投诉,直接原地涨价。”“他们全国断货了,网上没有卖出的库存都趁机涨价了。”有患者反映。 蓝鲸财经搜索电商平台,目前九期一售价普遍在500元/盒左右。而早在2022年1月1日起,甘露特钠胶囊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国家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价格从895元/盒降至296元/盒。 有绿谷内部人士向蓝鲸财经透露,目前甘露特钠已没有供应,2024年共销售213万盒。我们正与有关部门密切沟通,竭尽全力处理相关供货问题,以尽快满足患者的迫切治疗需求。 该款药物上市时是“有条件批准”,有业内人士猜测或许与换证审批有关。 近半数患者和家属不满治疗效果,多款上市药物存争议 201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的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上市注册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据悉,该药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中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阿尔兹海默症(AD),被誉为世界上最困难的疾病之一。而根据2023年发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患者人数近1000万人。据预测,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将在2765万~9194万之间,给老龄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治疗方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
独家|阿尔茨海默国产药买不到了?绿谷内部人士确认九期一断供!但药效争议仍存

香奈儿涨价难阻业绩下滑:去年收入下跌5%跑输LVMH,营业利润大降三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21日讯(记者 王涵艺)5月21日,香奈儿(Chanel)公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受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影响,香奈儿全年营收同比减少5.3%,降至1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7亿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下滑30%和28.2%,分别降至44.8亿美元和34亿美元。 对比其他奢侈品竞争对手,同期爱马仕收入增长14.7%,达到1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41亿元),LVMH收入则增长1%,至8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42亿元)。 从地区市场来看,香奈儿在亚洲市场(包括中国)销售额下降9.3%,美洲市场下滑4.3%,而欧洲市场销售收入则增长了1.2%。 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表示,美国市场面临着相当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但公司仍看好其长期潜力。同时,香奈儿计划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大销售网络,2025年将在中国再开设15家精品店,包括南京、成都等城市。 为应对成本上升压力,香奈儿去年已涨价约3%,今年预计也将进一步调升价格。此外,金价上涨可能导致珠宝系列价格上扬。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香奈儿选择观望,等待所有讨论结果后再做决定。 与此同时,研究机构Bernstein在最新报告中将2025年全球奢侈品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2%,预计主要奢侈品牌的息税前利润或将较2024年缩水4%至6%。报告还预警了关税政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可能使奢侈品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香奈儿高管在财报发布会上仍表现出积极态度。品牌成衣业务在去年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势头,香水和彩妆护肤品业务增长强劲,腕表和高级珠宝业务也实现动态增长。此外,香奈儿今年计划新增48家门店,并继续加大在中国、美国、印度、加拿大等市场的投资。 然而,香奈儿在市场营销方面却罕见地遭遇了两次滑铁卢。品牌公开
香奈儿涨价难阻业绩下滑:去年收入下跌5%跑输LVMH,营业利润大降三成

黄子韬卫生巾一夜售罄,三位男性合伙人如何卖爆一款女性刚需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19日讯(记者 王涵艺)5月18日晚,由知名艺人黄子韬主理的卫生巾品牌“朵薇”正式上线发售,仅一个晚上就实现了4000万元的销售额,现货库存迅速售罄。 这一成绩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开始思考:三位男性合伙人能否成功打造一款女性刚需品?火爆热卖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样的销售成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图片来源:截自抖音 据界面新闻报道,朵薇卫生巾在开售15分钟内就卖出了19.5万单,半小时内销量突破45万单。目前,品牌已经售罄现货,并开启了预售模式。 从市场反馈来看,朵薇卫生巾的性价比是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蓝鲸新闻观察发现,其基础组合装62片售价仅49.8元,单片价格约0.8元,这一价格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相比行业头部品牌如苏菲、高洁丝等,其单片价格略低。 而黄子韬作为当红明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直播带货能力早已得到验证。粉丝的支持也是朵薇卫生巾首播销量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黄子韬在3·15晚会曝光卫生巾质量问题后,公开表示要做透明化卫生巾工厂,这一试图挽救行业的举动,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期待。 在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朵薇似乎下足了功夫。据官方介绍,工厂设有3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1200片,到6月15日更是能实现100%全自动化。 产品通过了17项国家检测,菌落总数达到0(国标要求≤100),并采用AI污点检测,废品率控制在2%。 值得一提的是,朵薇品牌的团队合伙人除了黄子韬,还有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谢如栋以及千芝雅董事长吴跃,三人均为男性。 其中,朵薇背后MCN机构遥望科技,是一家专业的直播电商公司,拥有丰富的渠道资源和运营经验,为朵薇卫生巾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眼查显示,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曾用名为浙江米派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徐嘉斌。杭州龙则灵网络科技有限
黄子韬卫生巾一夜售罄,三位男性合伙人如何卖爆一款女性刚需产品

上市首日破发,股价暴跌12%!“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核心经营指标下滑、屡陷食安风波

图片来源:绿茶集团 蓝鲸新闻5月16日讯(记者 孙煜)今日,曾五次递表港交所的绿茶集团(6831.HK)终于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但从首日表现看,绿茶集团上市首日股价即破发,开盘价7.19港元,截至今日收盘,股价报收6.29港元,跌幅超12%,市值42.36亿港元。 来源:Wind 餐厅核心经营指标下滑 2008年,创始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在杭州西湖边开出了第一家绿茶餐厅,主要接待来杭州旅游的背包客,因菜品融合各地特色、价格亲民受到消费者喜爱。 从发展历程看,2017年,绿茶集团获得来自瑞士私募巨头合众集团(Partners Group)旗下基金Partners Gourmet的4.5亿元投资,至此进入高速发展期,2018年开出了第100家餐厅。 从近年来餐饮增长情况看,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绿茶集团餐厅数分别为276家、360家、465家,同期的新开餐厅数量分别为47家、89家和120家,关闭餐厅为7家、5家和15家。 绿茶餐厅的招牌菜包括绿茶烤鸡、面包诱惑、招牌粉丝裹虾、东坡仔排等,人均消费在50元-70元。菜品更新速度较快,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172个、168个、203个新菜品。虽然菜品持续上新,但绿茶餐厅的招牌菜仍依赖早年推出的经典款,并未有新的大单品出现。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绿茶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和3.5亿元。 门店增长、业绩增长的背后,各个餐厅的核心经营指标却出现下滑。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2年-2024年翻台率分别为2.81次/天、3.30次/天、3.00次/天;人均消费分别为62.9元、61.8元、56.2元。值得一提的是,绿茶集团创始人此前曾公开表示“每天4次翻台率是保本线”,如今餐厅未
上市首日破发,股价暴跌12%!“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核心经营指标下滑、屡陷食安风波

挖来原天猫美妆总经理后,上美董事长放话要“对打”欧莱雅,但差距巨大且主品牌韩束已显颓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5月14日讯(记者 王涵艺)日前,原天猫美妆总经理古迈(原名:胡伟雄)正式出任上美股份(2145.HK)旗下新彩妆品牌NAN Beauty合伙人。 上美股份董事长吕义雄在社交媒体高调回应称“越来越好玩了”,并在网友调侃“这个是对着珀莱雅打啊”时纠正道:“错了一个字,对着欧莱雅”。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对上美股份真实实力与战略意图的热议。 图片来源:截自聚美丽 据行业媒体聚美丽报道,古迈是美妆及快消行业的资深人士,早年任职于雅诗兰黛集团和路威酩轩集团,担任品牌销售及管理要职。 2015年底加入阿里巴巴,历任天猫美妆事业部总经理、快速消费品事业部总经理及总裁,期间实现高端美妆品牌全面入驻、新零售模式创新等突破。 除了新加入的古迈,上美股份即将推出新彩妆品牌NAN beauty,还联合了知名化妆师春楠,和珀莱雅旗下彩棠品牌的推出,恰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此前上美股份公布的“2030年300亿品牌矩阵”来看,预计NAN beauty未来规模在10-20亿元之间,同时,基于300亿的规划版图,上美股份预计彩妆品类约占集团总营收10%,即30亿元;线上渠道占比90%,即270亿元。 上美股份2024年业绩,高增长与隐忧并存 根据2024年年报,上美股份全年营收67.93亿元,同比增长62.1%;净利润8.03亿元,同比激增74%。 然而,下半年营收增速放缓。根据财报,其上半年营收35.02亿元,下半年则为32.91亿元,环比下降。同比来看,上半年增速120.67%,下半年回落至25.37%。 最能打的韩束品牌,上半年营收29.27亿元,下半年降至26.64亿元,环比减少2.63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84.73%放缓至28.94%。飞瓜数据显示,韩束在抖音的复购率从2023年的24%-28%降至18%-22%。 2025年前两个月,上美股份业绩增长疲态更明显。据
挖来原天猫美妆总经理后,上美董事长放话要“对打”欧莱雅,但差距巨大且主品牌韩束已显颓势

含乳饮料越来越难卖了?销售费用高涨,李子园依旧难阻业绩滑坡,股东加速减持逃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29日讯(记者 张静伦)在高企的广告费用投入下,“甜牛奶第一股”李子园还是卖不动。 4月28日,李子园公布2024年财报。当中披露,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15亿元,同比增加0.22%;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减少5.55%。扣非净利润2.07亿,同比下滑5.24%。 同日,李子园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为3.20亿元,同比下降4.30%;归母净利润为6616.55万元,同比增长16.17%。 1994年,李国平于浙江金华创立李子园。凭借着清甜的口感和性价比,李子园的甜牛奶迅速在消费市场上走红。从浙江金华发家后,李子园通过深度绑定“早餐店”这一消费场景,迅速在江浙沪地区站稳脚跟。 李子园创立的三十年以来,“甜牛奶乳饮料”一直是其最畅销的明星单品,公司95%以上的营收贡献来自于此。但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类型,很容易在市场变化中陷入被动。 伴随李子园净利润下滑的,正是含乳饮料的失速。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李子园含乳饮料遭遇增长瓶颈,营收同比下滑1.92%至13.54亿元。乳味风味饮料营收同比上涨31%,复合蛋白饮料营收同比上涨18.19%,其他饮料营收同比上涨270.84%。 分地区来看,如今的李子园仍是以华东地区为主的区域性品牌,全国化布局还待增强。2024年,“大本营”华东地区贡献营收6.9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近一半。华中和西南地区分别贡献了总营收的16.88%、19.6%。 另一方面,李子园除了来自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收入分别微增3.53%、3.9 %之外,其余地区收入均出现下滑,其中“大本营”华东地区营收同比下降0.58%,华中、东北地区的收入则是双位数下滑。 通过财报可以发现,李子园2024年的营收较上年同期相差不大,仅同比下滑0.03亿元。而毛利率有所增长,较2023年同期增加3.22个百分点至39%。而在
含乳饮料越来越难卖了?销售费用高涨,李子园依旧难阻业绩滑坡,股东加速减持逃离

神秘的“高潮针”:宣传“0风险即刻见效”,波及四家上市公司

蓝鲸新闻4月27日讯(记者 赵凯)今天的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高潮针。 近期在社交平台中不少“排队打高潮针”的内容开始出现,在这些帖子中,“高潮针”这个私密健康领域兴起的注射类项目,成为了一种女性“新时尚”。 突然爆火的高潮针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猫腻? 报价从2000到6000元不等,宣传“0风险即刻见效” 直接在社交平台搜索“高潮针”大概率是没有太多信息的,就像“敏敏肌”“绿泡泡”、“赚米”这样的词汇一样,“高潮针”的别名也叫“gc针”、“Gchao针”。将检索词进行替换以后就会出现不少自称消费者的体验分享与自称专业整形医师的“专业意见”。 在这些帖子中,高潮针被描述为一款注射类的女性私处整形项目,甚至不少帖子中还经常出现“终于抢到了”、“排队等到了”等描述,营造了“女性追捧高潮针”的盛况。 蓝鲸新闻记者联系到多个号称提供该注射项目服务的机构了解到,高潮针并不罕见,包括深圳、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多个国内一线城市均有机构出售该服务,售价从2000元到6000元不等。 其中一位深圳某机构的医师助理告诉蓝鲸新闻记者,他们所提供的高潮针服务从面诊到注射结束仅需不到两小时,5980元的报价也覆盖了术前检查到局部麻醉的所有费用。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有风险提示时,该服务人员表示,“不会有任何风险和副作用”。 这样的“0风险”表述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相关咨询中。一位南京某机构的整形医师告诉蓝鲸新闻记者,这个针剂除了未成年不能打几乎没有什么其他限制,“所有效果都是即刻产生的”。 在这位医师的描述中,高潮针的原理与面部整形注射类似,注射胶原/玻尿酸,但这就意味着这些物质会被吸收和代谢,因此“一次性消费”无法一劳永逸,按照医师的规划每隔15个月左右就需要新的疗程支撑原本的功效。 除这种胶原/玻尿酸注射外,互联网中还盛传另一种“技术路径”,即PRP-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利用自身
神秘的“高潮针”:宣传“0风险即刻见效”,波及四家上市公司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