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Pro
智能Pro
关于AGI、大模型、数智化的一切。
IP属地:未知
5关注
73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智能Pro
2024-01-07

“蔚小理”两极分化、华为小米崛起,造车新势力洗牌太猛了!

2024年的钟声刚敲响不久,造车新势力们就纷纷发布战报,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其中,理想继续稳坐造车新势力老大宝座,交付量、利润、市值等各项数据都遥遥领先,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拉越大。小鹏、蔚来也熬过了最难的日子,交付量正在缓慢拉升,亏损问题正逐步改善。   不过除了顺风顺水的理想之外,其余几个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乐观。蔚来股价一度连续3个月收跌,12月29日收盘市值为188.65亿美元,较年内高点蒸发超过90亿美元。小鹏也没好到哪去,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为137.64亿美元,年内最高也才不过200亿美元出头。   不难看出,投资者的耐心即将耗尽,对造车新势力的信心也产生了动摇。这种动摇,除了来自对蔚来、小鹏交付数据、业绩的担忧,还来自竞争格局的急剧变化:乘着智能化的东风,华为、小米、百度等一大批跨界企业在汽车界取得上佳成绩,已然对“蔚小理”为代表的初代造车新势力造成巨大威胁。   属于“蔚小理”的造车新势力时代,难道真的要过去了?   微信截图_20240105110051.png (图片来自问界官网)   “蔚小理”两极分化,“新势力”成了“旧势力”   回溯历史,从萌芽到受阻,到突破瓶颈、加速爆发,再到如今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造车新势力走过了一个不算漫长,但波折重重的周期。   2014年,特斯拉中国完成了首辆Model S的交付,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密集出台,让一众创业者看到了机会。蔚来和小鹏都在这一年注册成立,理想则在次年7月落户北京。如今仍活跃在市场上的其他造车新势力,如哪吒、零跑、威马等,也大多成立于这一时期,以“蔚小理”为核心的初代造车新势力正式成型。   但在随后两年,由于缺乏资质、资金和生产经验,量产成为造车新势力迈不过的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大阻碍
“蔚小理”两极分化、华为小米崛起,造车新势力洗牌太猛了!
avatar智能Pro
2024-01-03

音乐市场的2023:双雄争霸格局稳定,拥抱AI期待新变化

价值(用这个).jpg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科技、互联网行业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头部大厂起起伏伏,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字节跳动营收直逼腾讯,改朝换代正在上演;多少风口来了又去,元宇宙、新消费熄火,半导体从周期低点缓慢反弹,AI大模型一飞冲天……   这一年下来,诞生了哪些值得铭记的新技术/产品?哪些公司、行业的变革最牵动人心?为解答这些问题,全面梳理行业的点滴变化,价值研究所特推出“2023请回答”系列年终复盘,邀你一起回顾科技、互联网产业的这一年的失落与希望,探索未来的方向。   2023年,是线下演出市场全面复苏的一年。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截止去年11月底,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票房同比分别增长278.76%和453.74%,前三季度演唱会观演人次超6000万,超过2019年全年的水平。   线下演出报复式反弹,对线上音乐平台来说有喜有忧。一方面,诸如线上音乐会、演唱会直播等过去三年红极一时的新业态失去吸引力,平台又少了一个拉新获客的渠道。但另一方面,演出市场极度繁荣也刺激了乐坛的创作灵感,爆款单曲频出,伍佰等老牌歌手借演唱会翻红,也促使乐迷涌向音乐平台重温金曲。   总体来说,去年的线上音乐市场有不足也有收获,表现中规中矩。大环境长期缺少变化,则让业内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腾讯音乐集团和网易云音乐一超一强的格局恐怕未来多年也很难改变。   问题在于,用户是会变的。缺少新意,是在线音乐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   微信图片_20240103165633.jpg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摄制)   头部平台以不变应万变,音乐市场稳中向好   一个稳字,足以概况在线音乐行业2023年的主题。   一方面,市场规模、付费率稳中有升,在互联网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展现了不错的韧性。  
音乐市场的2023:双雄争霸格局稳定,拥抱AI期待新变化
avatar智能Pro
2024-01-02

离了大谱!百度终止收购YY,欢聚很受伤,直播行业太难了!

2024年第一天,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假期的欢乐氛围中,股市也在休养生息时,一起纷扰许久的收购案悄悄迎来了大结局。   1月1日,百度官方发布公告,其关联企业Moon SPV Limited及其他相关方正式终止收购欢聚集团中国视频娱乐直播业务YY直播的相关事宜。该公告提到,2023年12月31日为股份购买协议规定的交割最终截止日,但双方尚未达成交易条件,因此选择行使终止合同的权力。   欢聚集团方面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称将寻求法律建议,并针对百度的公告考虑“所有可以采取的措施”。百度方面则对欢聚集团进行安抚,表示会与后者进行协商,探讨合理解决方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双方还要协商多久,这一桩历史三年的收购肥皂剧算是正式落幕了,YY直播最终无缘“嫁入豪门”。   尽管外界对于这个结果早有预期,大结局真正上演这一天还是令人唏嘘。对百度,对欢聚集团和YY直播,乃至整个直播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充满波折与遗憾的故事,参与各方的心路历程想必也是跌宕起伏。   然而,时移世易,当收购案正式宣告终结,互联网行业已是沧海桑田,这几个主角的处境也不可同日而语。收购失败这一结局,也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甚至猝不及防。   微信截图_20240102112643.png (图片来自百度官网)   36亿美元天价收购流产,百度意在止损?   无论是出于政策压力,还是出于自身战略需要,百度是主动放弃收购的一方是不争的事实。乍一看,百度在这一出收购案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也理应会为收购失败感到沮丧和不满。但仔细分析却发现,放弃收购YY直播,百度可能反而会成为赢家。   必须肯定的是,百度当年对YY直播可是十分看好。根据官方文件,双方的协议收购价为36亿美元,是当时国内直播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邀约。而2020财年全年,欢聚集团的营收才
离了大谱!百度终止收购YY,欢聚很受伤,直播行业太难了!
avatar智能Pro
2024-01-01

市值380亿,“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正式敲钟港交所

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交易所仍十分忙碌。万众期待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就在这一天如愿登陆港交所。   12月29日,在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执行总裁吴国才,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主席Renu Bhatia等人的注视下,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周剑携一众高管和两个十分吸睛的人形机器人在港交所完成敲钟仪式。行情数据显示,优必选挂牌首日股价最高达91港元,对应市值达到380亿港元。   不熟悉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读者,可能会对优必选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在业内人士眼里,这可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特别是在技术角度,招股书数据显示,优必选拥有超过1800项技术专利,是国内第一大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可以说,优必选成功赴港敲钟上市,不仅对其自身,对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微信图片_20231229163447.jpg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星光熠熠的敲钟仪式中,优必选自主研发的两个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是出尽风头。   据介绍,两个参与敲钟的两个机器人分别为熊猫机器人“优悠”和全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要知道,这是历史上首次有人形机器人全程参与的敲钟上市仪式,注定会在港交所的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必选自然清楚这个历史时刻的含金量。甚至可以说,优必选正是想借这个机会向外界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产品、技术,还有征服市场的野心。周剑就在致辞中直言,优必选一直秉承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并继续完善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   微信图片_20231229163430.jpg   周剑的提出的使命与愿景,并非虚无缥缈的宣传口号。恰恰相反,优必
市值380亿,“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正式敲钟港交所
avatar智能Pro
2023-12-28

吹响反攻号角:小米汽车发布会热度惊人,雷军又赢麻了?

12月28日下午,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如期而至。小米对这场发布会,对汽车业务有多重视,从雷军这几天的频繁预热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12月25日,恰逢小米官宣造车1000天里程碑,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剧透发布会内容,承认新车定价可能有点贵,“但有贵的理由”;27日,雷军又一口气连发五条微博,分别向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华为致敬;到了28日发布会当天雷军都没闲着,一大早便发文表示“今天有点小激动”,继而鼓励网友留言提问,兴奋中带点紧张的情绪表露无疑。   不怪见惯了大场面的雷军如此激动,毕竟无论小米内部员工、投资者还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都对小米汽车抱有极大期待。对于雷军来说,造车是一场豪赌,也承载着小米逆风翻盘的希望。智能手机、IoT市场增长都在放缓,小米亟需一个新增长点。   虽然距离上线开售还有一段时间,但这一场发布会下来,小米汽车的外观、设计、技术参数均已展露无疑。豪赌到了揭盅的时候,雷军砸下的数百亿筹码,激动、紧张、兴奋交织的复杂情绪,能转化为实打实的利益和持久的喜悦吗?   微信截图_20231228110509.png (图片来自雷军微博)   市值反弹受阻,小米亟需汽车救驾   雷军对小米汽车有多重视、多期待,反过来就能看到小米当前的处境有多尴尬。单纯看财报,小米的表现不算太糟糕,但市场的信心确实不太强。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小米的股价、市值大部分时间都呈现下滑趋势,这是自2019年9月股价跌破纪录以来最长的一段蛰伏期。从K线图可以看出,小米当前市值约为4000亿,游走于30分位值和70分位值之间,较2021年的阶段性高点8361亿跌超50%,在大周期内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   另外几个估值指标,同样差强人意。TTM(12个月动态市盈率)仅有22.69,几乎和30分位值重叠,接近近
吹响反攻号角:小米汽车发布会热度惊人,雷军又赢麻了?
avatar智能Pro
2023-12-27

获国字号认证!全国首个绿色鱼盒马村正式挂牌

$阿里巴巴(BABA)$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对食材的新鲜度、营养都有着极致的追求。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的水产品,自然就成为国人餐桌上的常客。根据《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的统计,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水产品出口国和前三大水产品进口国,每年都要消费掉数千万吨的水产品,其中又以鱼类消费最为旺盛。 想买一条鱼不难,但想选到一条既新鲜美味又有较高营养价值,同时兼具高性价比、绿色安全等优点的“绿色鱼”,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直致力于发挥新零售模式、供应链优势,为消费者网罗优质商品的盒马,就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这种状况。 12月27日,全国首个“绿色鱼”盒马村正式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挂牌成立。该基地生产的彩虹鲷、皖鱼、鲈鱼、鲫鱼等多个品种的“绿色鱼”已通过盒马的新零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门店,并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而在这背后,为了让全国消费者吃上这些优质鱼儿,盒马及其合作伙伴观星农业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才打通一条从养殖、检测、运输再到销售的全链路生产线。     首先,在养殖方面,该基地综合考虑鱼的品质和绿色环保理念,创造性地采用“集装箱式”生态养殖模式。 实地观察可以发现,这个位于肇庆市鼎湖区的“绿色鱼”养殖基地拥有近千亩生态池塘,但池塘里居然连一条鱼都没有——因为鱼儿全都被饲养在特供的生态养殖箱之中。池塘则被用来进行水源处理,将表层富氧水进行杀菌处理后再运输至养殖箱,并实现循环利用。 根据观星农业董事长舒锐的介绍,这种新型养殖模式有多重优势。一方面,经过杀菌处理的水源可以有效隔绝土臭素,解决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中鱼类产品土腥味重的问题;另一方面,让鱼儿时刻在活水中做逆水运动,则能让肉质变得更有弹性。以该基地养殖的鲈鱼、彩虹鲷为例,据检测其肌苷
获国字号认证!全国首个绿色鱼盒马村正式挂牌
avatar智能Pro
2023-12-25

腾讯的2023:游戏少即是多、微信加速变现,不愧是股王!

价值(用这个).jpg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3,科技、互联网行业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头部大厂起起伏伏,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字节跳动营收直逼腾讯,改朝换代正在上演;多少风口来了又去,元宇宙、新消费熄火,半导体从周期低点缓慢反弹,AI大模型一飞冲天……   这一年下来,诞生了哪些值得铭记的新技术/产品?哪些公司、行业的变革最牵动人心?为解答这些问题,全面梳理行业的点滴变化,价值研究所特推出“2023请回答”系列年终复盘,邀你一起回顾科技、互联网产业的这一年的失落与希望,探索未来的方向。 没有任何一点预兆,一纸通告让整个游戏行业直面巨震。   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到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陆、首次充值和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随机抽取服务、网络游戏直播不得出现未成年人打赏,以及限制囤积版号等一系列新规。   受该文件影响,一众游戏厂商股价崩跌,腾讯、网易两家大厂跌幅尤为严重。截止22日收盘时,网易港股股价暴跌25.34%,一天之内回吐一整年的涨幅;腾讯单日下跌12%,市值蒸发约3621亿港元,迫使董事局临时加大回购力度,豪掷10亿试图稳定股价。在上述文件发布当天,腾讯游戏副总裁张巍回应称,“新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游戏的商业、运营模式不会带来本质变化,也相信腾讯会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精品战略。” 关于《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雷科技(ID:leich)已有深度解读《游戏市场「巨震」,一字千金的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到底说了啥?》。关于这一文件,周末也有诸多新消息释出,12月25日-26日圣诞节港股,25日美股休市,腾讯、网易股价是否会反弹尚未可知。   诚然,年底的惊魂一日对腾讯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一日暴跌,不能抹杀腾讯一整年的努力。   秉持着深挖洞、
腾讯的2023:游戏少即是多、微信加速变现,不愧是股王!
avatar智能Pro
2023-08-18

为了让你吃到鲜活的梭子蟹,盒马到底有多拼?答案有了!

8 月以来,对很多喜欢美食的「吃货」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就是东海休渔期的结束。一位上海朋友在 8 月第一天就开始抱怨,今年六号台风「卡努」导致了东海休渔期的推迟,当然核心还是导致了各式海鲜的大量上市,尤其是食客们尤为喜爱的——梭子蟹。 所幸在 8 月 6 日,随着台风「卡努」徘徊多日后的转向,东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海。开海的第二天,也就是 8 月 7 日,我的那位上海朋友就在附近盒马门店买了两只新鲜的梭子蟹,迫不及待品尝东海「第一鲜」。 但如果说在上海能尝上新鲜的梭子蟹这件事丝毫不「新鲜」,那在内陆的西北甚至西南城市能够吃上这海里的「美味」,就非常难得了。上海往西一千多公里,重庆市民稍晚些时候也能在盒马买到新鲜的东海梭子蟹,按照盒马的说法,他们将梭子蟹送至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时间,一般会控制在 24-48 小时之间。 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个夏天,圈外财经有机会走近了盒马位于连云港的直采加工中心,得以窥见这些让无数人「馋疯了」的梭子蟹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被送达到更多中国家庭的餐桌之上。 东海开海,盒马开售 │┘╡╜5╠∞ú¼╢½║ú┐¬║ú║≤┤¼╢╙╛«╚╗╙╨╨≥│÷║ú.jpg 图/盒马 8 月 6 日,随着东海开海,连云港码头上无数船舶随之启航。行船大约 10 个小时后,捕捞船就会到达距离连云港 200 海里外的海上渔场,开始占位、撒网、作业。「接鲜船」不断穿插在对应的渔船中,将捕捞的梭子蟹装满,再立即返回卸货港口。 当「接鲜船」到达港口,梭子蟹很快就会被转运到中转水车。半个小时内,这些梭子蟹就会被运到盒马位于港口附近的直采加工中心,由资深的「挑蟹官」按照盒马制定的重量、鲜活度、饱满度等标准进行分拣,然后在暂养池中稍微「休息」一下,等待盒马的「移动水族馆」水车将它们直接送往各地门店。 IMG_0842.JPG 图/圈外财经 从辽宁丹东一直到广
为了让你吃到鲜活的梭子蟹,盒马到底有多拼?答案有了!
avatar智能Pro
2023-07-28

盒马、美团、百度不做游戏,为何要凑ChinaJoy的热闹?

暌违两年,ChinaJoy 2023(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终于回归线下,于7月28日至3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自从官宣以来,本届ChinaJoy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热度。广大二次元爱好者、游戏迷、游戏厂商以及媒体翘首以盼,等待这个狂欢的机会。根据官方信息,本次前来参展的企业超过500家,腾讯、网易、哔哩哔哩、高通、三七互娱等大厂无一缺席。   不过在浩浩荡荡的参展大军中,也发现了几张新鲜的面孔:美团、盒马、Soul、阿里大文娱等看起来和游戏不沾边的大厂、品牌,也赶来凑热闹了。   根据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在现场的观察,这些大厂的展位人气不差,也花了很多心思安排各种活动、派发周边,想必为了前来参展耗费了不少时间和资源。   不玩游戏的美团、盒马们,到底图点啥?   1.jpg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摄制)   非游戏大厂齐聚ChinaJoy,盒马、美团最抢镜   作为数码、游戏、娱乐产业的盛事,ChinaJoy向来海纳百川,前来参展的非游戏厂商不在少数。但大部分企业和游戏行业多少都有些联系,比如拥有为B端游戏厂商提供服务的技术、产品。   今年高调参展的百度、咪咕,就重点推介其AI、元宇宙产品。   百度国际旗下AI整合营销平台MediaGo,想借此机会和出海的游戏厂商打好关系。该平台专注于为企业提供程序化、代理广告和跨媒体整合营销方案,已经先后和Snapchat、Reddit、Taboola等建立合作关系。咪咕则带来了文博文旅解决方案和ONEGAME互动娱乐平台等产品,继续宣传其元宇宙技术。   然而,上文提到的一众大厂展位,确实和游戏不沾边。   比如Soul的展位打出了“灵魂返航计划”的slogan,主推旗
盒马、美团、百度不做游戏,为何要凑ChinaJoy的热闹?
avatar智能Pro
2023-03-08

零售的终局之战:模式是底子,能力是壁垒

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均经历了残酷的洗牌,生鲜零售行业变化尤其明显。2022年,社区团购市场一地鸡毛,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经营艰难甚至倒下。2023年疫情阴霾散去,消费情绪高涨,线下零售已被激活,生鲜电商迎来全新发展阶段。在新一轮鏖战中谁能突出重围?什么模式才是终局?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日渐清晰。   生鲜新零售复苏,但“幸存者游戏”更残酷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2022年财报电话会上表示,“2月以来消费出现明显恢复势头,商家表现出强烈的经营愿望,预期复苏势头将会持续。”阿里的数据释放出了阵阵暖意,其中生鲜新零售更是迎来利好“多重奏”。   一方面,在疫情“无接触”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手机下单已成为普及到大众的消费方式;另一方面,行业迎来扩内需、促消费等多重政策利好,“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了地方两会上的关键词。生鲜新零售与消费复苏、扩大就业、社会民生等息息相关,被政策大力支持不让人意外。   生鲜零售经历了多轮残酷竞争,熬到如今的幸存者们都是实力派玩家,2023年战局变得更加胶着。而在纷乱的战局中,依然有玩家在逆势增长,逐渐呈现出王者气象。阿里2022年Q4财报显示,盒马所在的中国零售商业直营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相较于上一季度显著扩大,其中盒马通过不断扩展线上线下销售能力,在该季度内实现双位数的同店销售增长。   微信截图_20230308144527.png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同比下降0.2%。四季度又是疫情最严重的季度之一,消费市场整体极度萎靡,逆势增长盒马成了阿里财报的一大亮点。不过,比单季度销售数据增长更重要的是增长的结构。搞清楚增长的底层逻辑,既能找到盒马逆袭的原因,也可预判盒马的未来。   经历时间考验的盒马模式,拥有确定性的未来
零售的终局之战:模式是底子,能力是壁垒
avatar智能Pro
2023-02-24

爱奇艺发布2022年报:平台迈步,行业寻破局

2023年,国剧迎来了完美开局。开年第一爆款《狂飙》虽已落幕,但热度仍在发酵:剧集取景地江门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蜂拥而至;张颂文和高叶等主演在社交媒体每发一条动态,似乎都能引发剧迷狂欢。 回看2022,一手炮制出《狂飙》的爱奇艺,几乎每个季度都有爆款剧集产出。 一季度的《人世间》在央视和爱奇艺同步播出期间收获全民追捧,刷新多项收视纪录;二季度的《警察荣誉》评分高达8.5,是去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剧之一;在三季度,《苍兰诀》和《罚罪》两部大热剧集收获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喜爱;四季度又有《卿卿日常》和《风吹半夏》两部热剧压轴…… 数据显示,2022年,爱奇艺共有5部剧集热度值破万,其中4部为爱奇艺原创内容——要知道,爱奇艺历史上热度破万的剧集一共也只有7部。   image.png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狂飙》的成功并非偶然,更像是一种必然。如爱奇艺CEO龚宇在致投资人的信中所说,我们实现了由“爱奇艺能够打造爆款”到“爱奇艺是爆款制造营”的转变。 爆款内容的增加,无疑和行业的变革息息相关。作为流媒体行业头部平台之一,爱奇艺正处在这轮变革的中心。 2月22日,爱奇艺公布了2022财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业绩表现令人惊喜。从爱奇艺过去这一年的成绩中,或许我们能捕捉到为什么爱奇艺能脱颖而出,成为“爆款制造营”,以及整个行业在发生的新变化与新风向。   会员收入、运营利润皆创纪录,爱奇艺穿越迷雾的 “奇迹之年” 我们先来看一看,爱奇艺的业绩到底怎么样。在爱奇艺的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财报中,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从营收、利润、会员规模等维度看到了不少亮点。 首先,最大的亮点是季度营收、利润的持续改善。尤其是利润端,Q4多项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 数据显示,爱奇艺四季度总营收为76亿元,同比增长3% 。
爱奇艺发布2022年报:平台迈步,行业寻破局
avatar智能Pro
2022-04-11

顺势回港,知乎的底气和魄力

自3月份美国SEC强化监管规则,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相关规定先后列出多份临时识别名单以来,在美上市中概股的表现就大起大落,前景也令人担忧。上周五,纳指收跌1.34%,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多支热门中概股也难逃厄运。其中,奇点未来跌超36%,叮咚买菜、天境生物、嘉楠科技和世纪互联也跌幅居前;就连站在风口上的新能源股也未能幸免,蔚来、小鹏、理想三巨头悉数收跌。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查阅的数据显示,截止上周五收盘时,共有138只在美上市中概股年内跌幅在20%以上,互联网科技、教育、金融和生物医学等板块首当其冲。面对美国SEC的极限施压以及并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在美上市中概股到了必须考虑“后路”的时候——离美返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股全新的潮流。4月8日晚间,知乎宣布返港双重主要上市,为中概股返港热潮再添一把火。对于备受监管的打压的中概股来说,返港上市真的是更好的出路吗?双重主要上市、私有化退市后重新上市、二次上市,哪种方式更受青睐?在返港上市潮愈演愈烈的当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斟酌。(图片来自UNsplash)美国SEC极限施压,返港是大势所趋回顾美国SEC近期的一系列动态,其对中概股的监管有进一步收紧趋势。尤其是不断更新的“预摘牌名单”,更考验着每一家在美上市企业的敏感神经。上个月以来,SEC已经更新了三份“与摘牌名单”,多家企业不幸上榜。3月8日,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等五家公司成为首批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3月23日,微博加入了这一行列,不久后百度、爱奇艺、凯信远达医药、富途控股和Nocera成为第三批上榜企业。从行情来看,被纳入“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都难逃资本血洗。3月23日消息传出当天,微博股价盘中跳水7%,首批名单的出炉更是直接诱发中概股连日暴跌。面对美国SEC的步步紧逼,上述企业多少显得有些
顺势回港,知乎的底气和魄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