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号文解读
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受猪瘟、冠状病毒等不利因素影响,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2020年1月2日就已发布,最终于2月5日由新华社受权正式发布。
不出意外,这是21世纪以来第17个以“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是《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受权发布地址: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zywj/2020-02/05/c_1125535347.htm
2020年中央一号文共五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重点内容如下图:
可结合本公众号文章《2019年一号文看中国农业的未来》,对比理解。
回顾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和相关部门发布的与农地改革有关的内容,可以发现,前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较多地从管理角度关注农地确权、土地流转,建立农企/农民信用、抵押贷款机制,保障农民权益和防止非农化等问题。2018年之后,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乃至流转的阶段性工作完成,耕地红线、农民权益保障等理念逐步形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承前启后的分水岭,提出“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三农工作基调。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开始从管理转向应用,对一些阶段性问题直接下任务,如:
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推动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
针对于此,文件从“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角度给予突破。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城市优先发展政策和保障农地农用的耕地红线,让从事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农业配套行业的经营主体很难拿到适合的土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改变,提出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与此同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地方并被要求简化程序。
在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用地的审批和监管突破,对农业和食品行业都是重大利好。
一号文全文画重点: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三)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
(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再次明确“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五)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表示: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
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八)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出: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等。
(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办好县级医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城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
(十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这节是社会关注重点,但今年并未提出更多规划,措辞模糊的表示“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十二)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重点: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以上项目都是近年的农村、农企投资的重点。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四)稳定粮食生产。这节是重点章节。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
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
支持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
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
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加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十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明确“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
注意: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
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
(十六)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这节是重点章节。
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完善工程建设、验收、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抓紧启动和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适时推进工程建设。
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十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
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
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并加强统计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这个统计问题是今年一号文首次提出,个人认为意义重大。
(十八)稳定农民工就业。
四、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十九)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二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二十一)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二十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五、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二十三)优先保障“三农”投入。
农村稳定,农业及农企发展,农民富裕,本质上是投资和融资的问题。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
各地应有序扩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
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
研究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
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
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
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
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做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
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
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
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二十四)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
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
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进行全面梳理,简化审批审核程序,下放审批权限。
抓紧出台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政策意见。
(二十五)推动人才下乡。
(二十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
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
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采取长期稳定的支持方式,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
加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七)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
……
综上,2020年一号文没有更多制度上的突破,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未几,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2020年2月12日,农业农村部〔2020〕1号印发,《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此外,在专题页(www.moa.gov.cn/ztzl/2020gzzd)将年度的部门工作重点进行展示:
- 2020年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工作要点
- 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工作要点
- 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
- 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 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
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猪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巩固结构调整成果,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能,保持玉米面积基本稳定。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推广大豆高产品种、玉米和大豆间作新农艺措施应用。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稻谷小麦。
研究建立分省监测预警制度。
2.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3.统筹抓好棉油糖奶生产。
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扩大大豆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面积。实施奶业提质增效行动,提升改造中小牧场,鼓励有条件的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加强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面积达到1500万亩。
4.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保持可养水域面积总体稳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5.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构建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进部省农产品追溯体系互联互通。
推动出台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指导意见。开展国家农业品牌营销行动,加强农业品牌规范化管理。
6.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
7.促进农业对外合作。
实施优势农产品贸易促进行动,建立农业对外贸易会商及信息发布制度。
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建设,制定支持农业走出去企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
进一步放宽农业领域外资准入。
完善中俄、中非等农业合作机制。加大亚非拉等国家农业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农业国际人才培养行动。
二、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8.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9.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动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布局。
支持各地聚焦优势特色主导品种,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认定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加强马铃薯主食产业推进工作。
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10.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强镇。
印发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意见,梯次开展省、市、县产业园建设。
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加强政策创新,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现代要素向园区集中。
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村融合发展、宜业宜居的农业产业强镇。
落实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措施,研究制定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意见。
推动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并加强统计核算。
11.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
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
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立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12.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扶持政策,支持面向小农户、大宗农作物和产粮大县开展生产托管服务,完成面积15亿亩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
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促进服务资源整合。加强服务标准、服务合同管理,推介一批典型模式。
13.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
14.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15.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16.推进耕地质量提升。
继续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以东北玉米主产区为重点,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整县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等关键技术,面积达到4000万亩。
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健全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网,在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治理面积5000万亩。
建立全国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一批全域全量利用重点县。
在华北、西北等旱作区建立220个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推进标准地膜普及使用,建设100个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
17.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18.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在82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试点县,集中连片开展绿色种养技术应用试验,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等体系,建设一批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总结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四、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
19.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
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
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
20.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一批田头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后初加工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
结合“菜篮子”工程,支持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提升肉奶、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
21.推进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
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丘陵山区贫困地区机械设备补贴力度。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达到500个。
研究制定畜牧业、设施栽培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22.加快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支持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推动编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加快南繁育种基地和配套服务区建设。
2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重大引领性技术和主推技术。
加快推动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
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24.开展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加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健全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监测预警制度。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
25.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6.推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27.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28.组织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六、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9.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地方制定延包的具体办法。
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地方建立健全工商企业租赁农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
30.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继续扶持2万个村开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集成推广农村改革试验试点成果,推动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
31.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32.持续推进农垦改革。
七、强化支撑保障,提升“三农”工作效能
33.强化农业农村法治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进程,加快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渔业及生猪屠宰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品种保护等法律法规和配套规章,研究出台重要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保护意见。
督促和指导地方加快整合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健全省市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进执法统一着装,强化执法装备建设,落实执法经费保障制度,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深入开展涉农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
34.加快建设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35.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落实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意见,研究制定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推进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改革。
做好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
推动制定出台普惠金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文件。
36.加强农业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37.谋划好“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
总的来说,农业农村部2020年重点工作有点多,兼顾农村、农业、农民,对农企、家庭农场的支持政策更为明确,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农业用地、涉农主体融资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部署。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2020年的农村美、农业兴!
- END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Ford·2020-02-21农业农村部2020年重点工作有点多,兼顾农村、农业、农民,对农企、家庭农场的支持政策更为明确,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农业用地、涉农主体融资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部署。点赞举报
- 股神拉菲特吃腰子·2020-02-21风向标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