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走过“青春期”,新氧拥抱“线上化”
做医美真的好赚钱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8年医美服务行业总收入规模达到1,217亿元人民币(约合177亿美元),自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行业收入规模到2023年将达到3,601亿元人民币(约合524亿美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提高至24.2%。
另外一份来源于艾瑞咨询的《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趋势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中有6成明确表示愿意尝试医美项目。医美项目的主要消费者分布在18~40岁的女性中间。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整体市场规模,还是消费中坚力量,中国医美市场无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似乎谁都可以进来淘金。
这些数据能否证明医美真的“好赚钱”?为了一探究竟,笔者简要梳理了中国医美市场的发展脉络。
2008年之前,中国医美产业萌芽兴起,公立医院纷纷设立整形科,彼时医美机构主要是由公立医院整形科构成,民营机构甚少。
2008年-2014年,中国医美产业加速发展,民营医美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型民营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美容门诊部、小型民营医美诊所纷纷建立。发展至今,民营医美机构占比超过九成,成为医美市场的主导力量。
2014年之后,“双创”风口爆发,互联网医美平台群雄逐鹿,凭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痛点的新兴模式和快速爆发力,逐渐成为医美行业的中坚力量。一些互联网医美品牌也迅速成长起来,以新氧为代表的垂直平台,逐渐成为爱美人士的必备APP。其中新氧科技更是一骑绝尘,在2019年5月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赢得“互联网医美第一股”美誉,风头一时无两。
如果不是因为2019年医美进入“集体破产年”,大部分闻讯前来的淘金者还在做着“搭车赚钱”的迷梦。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2600家医美医院倒闭。而据业内人士“补刀”:“真实情况肯定更多,市场上还有大量没有统计上的黑医美。”
早在2018年,行业大佬联合丽格董事长李滨就曾发文感慨:“本来预测医美诊所的倒闭潮会在明年的下半年到来,没想到今年底便初现端倪。一般来说,注定走不远的医疗机构会在开业一年左右缴枪,而2018年上半年是大批新手入场的时候。”
新氧科技CEO金星也曾在公开演讲《医美2018,冰与火之歌》中提到,很多医美机构在大面积亏损,整个中国的医美市场中,只有30%的机构是盈利的,多数处于持平或者亏损的状态。
而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按下经济社会发展“暂停键”的同时,也让刚刚萌发变革觉悟的医美行业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疫情期间,线下交易一度停摆,消费者信心持续受挫,刚刚经历了大洗牌的医美行业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经历了行业“青春期”红利的医美行业,在见证了这个无数个激情、冒险和澎湃的故事后,也不得不承受因为“年轻”而产生的慌乱和迷茫。
行业不确定性裹挟下的医美,在高速扩张的市场规模背后一直在“偏科”发展,在高速扩张的市场规模背后,行业发展仍然存在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
一条不能违背的商业规律是:当一个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竞争还不充分,往往适合跑马圈地式的快速发展,这个阶段速度比细节重要。以新氧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美平台通过链接医美机构,成功帮助了上游简化分销环节,协助消费者高效决策,在解决医美机构高昂的获客成本的痛点,同时也成为知名医生塑造个人品牌的重要传播途径。
从2013年正式成立,短短几年之间就成长为行业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允地说,新氧有足够的资格代表医美“青春期”的发展缩影。
早在2018年底行业大规模动荡来临之前,新氧科技CEO金星凭着在完整经历中国互联网“黄金年代”中培养出来的产品经理型的企业家嗅觉,对于中国过去五年医美行业爆炸式增长有着冷静地判断:“一个代际更迭的机会正在潜移默化中到来。互联网有可能把产业中一条线性的流程,变成网状的结构,这有可能极大地改变这原有的生产关系,形成产业互联网。”
基于金星的这个判断,新氧也在此后加紧了通过互联网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步伐。就在今年5月,新氧正式对外公布,将“全开放、新生态、共治理”作为新氧最新战略,并联合百家医美机构推出“新氧顾问委会会”机制,建立了中国医美首个机构平台共创机制。
从产业互联网一路到行业共创机制的建立,我们不难发现,新氧在持续挖掘其互联网科技产业平台的基因优势。一方面力推行业信息线上化,让不断迭代的透明信息增强产业平权;更具建设价值的是,在这个进程中,让专业医生的时间和优质机构的运营效率,能够被高效高质地利用起来。
在医美行业,消费者以往依次接触营销人员、咨询师、医生、药品和设备、术后护理,是一条线性的流程。而随着产业互联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可以随时触达各个环节,让信息无缝对接。
但光是做到这点,还远远不够。
医生永远是医美产业中的中坚份子,但现实是,医生的价值中在产业发展中往往被“降权”了。一个拥有多年经验的医生想要自己创业,却发现必须还要懂营销、懂经营、懂管理、懂供应链等一系列商业化操作。只有专业不懂商业,根本寸步难行。对于医美这样一个对医疗专业要求极高的行业而言,这样的产业现状极其不合理。
反观机构发展,当这个行业竞争者越来越多、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时,往往更考验企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长期以来,信息线上化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也让众多机构借助平台逐渐完善了自己的信息线上化建设。但是受商业基因限制,中小医美机构天然缺乏行业格局视野和规模化的操盘能力,这也极大增强了机构在行业不确定性下的发展风险。
面对行业困局,新氧科技CEO金星在6月开始,带队相继走进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杭州市场一线。
“线上化,是行业最大的确定性。”金星再次做出判断。
客观来看,同整个医疗大环境一致,医美也处于资源高度集中的现状。据新氧内部数据透露,新氧合作的认证医美及消费医疗机构有6000余家,覆盖300城市,其中41.8%的医美机构集中在前10名城市。有特色的医美机构占比不到10%,绝大多数是综合型的医美机构,没有特色项目,什么都能做。
极速增长的医美市场,并不意味着能用繁华掩盖阴暗面,公认的行业毒瘤“黑医美”依然没有根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黑诊所的数量是正规诊所的6倍,每年发生的医疗事故超4万起。而公开资料显示,联合丽格董事长李滨曾询问某位创业者,已经开张的门诊中大夫叫什么名字,对方告知正在招聘,李滨不禁脱口而出:“完了!一个医疗机构,成立之后却没有大夫,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彻底不懂,二是骗子。”
医美仍然是一个重决策的服务,信用和信任是立足之本,在信息和服务线上化的逐渐完善中,消费者的冲动消费和眼球消费已经慢慢被理性决策所替代。近几年医美事故频发,媒体的报道和监管层的日益重视,更是让消费者对医美项目的安全性日渐重视。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医美产品的核心仍然是医疗,绝不是廉价流量堆砌出来的无效产品。
对于接下来新氧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策略,金星回应,一方面新氧会继续强化手术类整形上的优势,吸引更多手术类整形用户过来。此外,帮助机构孵化自己的医生IP,打造机构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轻医美方面,新氧在下半年也有一系列的打法,除了在二三线城市加强推广之外,新氧将强化平台背书,从正品设备到服务标准化流程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高品质线上化服务。
对于一个良性发展的行业生态来讲,当行业的中坚力量不怕对比、直面问题时,坦诚的沟通才能带来高效的解决方案。据新氧科技副总裁刘蓉在现场透露,从5月13日新氧“顾委会”启动至今,截至目前,新氧总计收集到机构的明确需求有31个,其中已解决15个,待追进度7个,待明确需求9个。
这组数字背后,是新氧全开放、更加有行业担当的意志和恒心。
在6月五城对话中,新氧多次强调了行业线上化的必然,也希望通过“1强3降2提升”的“新打法”,帮助机构降门槛、降难度、降风险,在从曝光到评价的业务漏斗每个环节中,强化降本增效,从而整体提升转化和效率。
对于部分机构而言,流量上涨意味着投放成本增长,中小机构缺乏竞争力,依然在打价格战。而集团机构已经习惯于提供流水线服务,线下开发一直提升不起。
事实上,医美是典型的分散市场,不仅大量的交易与服务发生在线下,交易链条冗长、层次分散,而且由于服务品类多、服务场景多,大多数机构往往只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彼此之间各自为战。
流量红利后,“青春期”的医美终于开始回归源点:重获消费者信任。
对此,新氧科技CEO金星也多次强调,医美产业线上化将促进机构角色升级,作为垂直医美平台,新氧有足够的价值后劲。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喜欢通过深度、垂直、专业的内容来获得价值感,在B端服务机构层面,新氧会推出越来越多的产品帮助机构去实现信息线上化和服务线上化。新氧将继续完善内容生态,净化行业生态,通过电商工具,以高价值感的内容撬动更多消费行为,以消费者信赖推动新氧和机构共同成功。
而对于医疗优先、技术推动的医美而言,产业的长效发展需要技术升级和提升体验双轮驱动。
随着医疗领域对于数据在线化和结构化的需求异常强烈,医美行业线上化对于信息线上化和服务线上化的技术要求更加苛刻。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医美电商市场规模达248.2亿元,占2020年整体医美行业市场规模8%,市场增长空间广阔。经过医美电商前期的用户积累和市场教育,医美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
这对于正在告别医美“青春期”的新氧而言,如何继续提升互联网医美渗透率,促进线上服务的商业转化,成为必须解决的“硬核攻关”。
“新氧APP V8.0升级是顾问委员参与的第一个项目, 从V8.0开始,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新氧在信息线上化与服务线上化迈出的第一步。”新氧科技副总裁蔡睿在对话现场提到,“新氧希望通过产品焕新、后台改版,更好联接医美用户与机构,使用户体验及机构获客能力全面提升,从而打造消费者、机构、平台三方共赢的新生态。”
机构与消费者建立起强信任链接,通过积累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积累核心用户,方能降低总体的获客成本。而作为链接机构、平台与消费者的产品工具,则成为打造产业数字基建的重要一环。
在对话中,蔡睿对机构广泛关注的新氧商擎机制进行深入解读。蔡睿称,技术创新丰富了信息的承载量,用户自主获得多维医美服务信息,并沉浸于交互中,用户体验的边界将超越想象。新氧将拥有的行业大数据不断向机构输出,持续反哺机构的运营。例如新氧通商家运营服务评分机制即商擎机制,就是通过基础维护、营销推广、服务能力三大维度对机构评估并得出优先级后,合理地为机构分配商机,促进用户与机构之间的良性沟通。
新氧技术工具的效力,在营销战术的配合下已经初见成效。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家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新氧科技派出特色品类小组重点帮扶其机构运营,立足新氧线上化大数据、精准流量和技术工具的优势资源,强化线下场景渗透,整体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新氧还利用直播场景,帮助其在术前、术中和回访环节保障了与消费者及时畅通的信息沟通,从而整体提升了机构的标准化服务流程体系,并最终成功打造出爆款。
2020年在不安和坚持中,已经过去半年。无数个案例已经证明,当一个产业走过“青春期”的转折点时,谁能够更早抓住行业发展的确定性,谁就能更快上岸。新氧已经率先发力,以开放姿态推动行业线上化,也一定不会是医美产业变革的终点。
向内而生,向外而行。产业变革必然带来更多的商业新变量,让我们拭目以待。$新氧(SY)$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