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威亚太的再次IPO,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今年7月13日,$百威亚太(01876)$ 母公司 $百威英博(BUD)$ 凌晨发出公告,称取消在港交所出售亚太区业务少数股权的计划,即百威亚太数百亿元上市大计未发先败。 根据原先安排,百威亚太以每股40元至47元招股,发售16.265亿股,集资650.6亿至764.46亿元。 若百威亚太行使超额配股权,发售规模增至18.705亿股,集资额增至748.2亿至879.14亿元。

这项原本会成为今年仅次于 $阿里巴巴(BABA)$ 在香港IPO的年度项目传因机构投资者临时压价及“抽飞”戛然而止,曾轰动一时,如今又将卷土重来。

今日百威亚太第二次开始招股,称月底9月30日将正式于港股挂牌上市。


一、再次IPO换了哪些新衣?

1、出售了澳洲业务

在今年7月上市计划搁置之后,百威英博将旗下澳洲业务出售予朝日集团,本次上市计划中,百威亚太业务规模缩小了,现时公司市值估计介乎约3500亿元至3900亿元间。在出售前澳洲业务前,百威亚太去年全年溢利为14.1亿美元(约110.3亿元),出售后则为9.59亿美元(约75亿元)。依此计算,本次上市定价市盈率为47倍至52倍之间,反较上次定价的38.5倍至45倍市盈率更加昂贵。 百威亚太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杨克则强调,出售澳洲业务后,公司更加专注成长型市场,对现时的估值及市场条件均有信心。

2、引入基石投资

与首次IPO未引入基石投资者不同,百威亚太在此次IPO的过程中引入了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额为10亿美元左右。而GIC现时的投资组合规模逾1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有记者在9月17日的发布会问公司上次为什么没有基石投资者,这次却引入了?公司表示:一是市场环境不同,二是跟投资者接触一轮,介绍业务之后,投资者表示对业务有一定了解,希望引进基石投资者。

此外,百威透过媒体表示:“这次引入基石投资者是因为GIC主动来找我们”。

3、派息

与上次IPO不同的地方还包括这次招股文件中列明派息政策,表示上市后派息比率奖不低于25%。

4、价格更贵了

还有一件新衣,招股书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那就是:价格更贵了。

本次百威亚太招股价虽然看似减了三分之一,定价每股27元至30元,但若计算历史市盈率最高达52倍,较7月第一次招股时更高。入场费最多为3030元,香港公开发售占5%,其余为国际配售。

与上次约760亿元集资目标相比,百威亚太今次大幅瘦身,仅计算初始数目料最多可集资369亿元,全球发售12.6亿股,但仍为今年最大新股。

不过,招股书显示百威亚太未放弃大额集资可能性,因其拥有大量发售量调整权,实际可增发原订发售股份的合共最多36.8%,于新股中罕见。若国际配售反应良好,该权利悉数行使、而超额配股权不行使,料百威将最多集资506亿元。


二、目的没有变——替母还债

招股书显示,集资额仍将全数用于偿还因向母公司收购韩国业务及承担其股东债务的开支,及帮助百威英博偿还债务。

分析百威亚太离不开要介绍它的母公司百威英博。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总部在比利时的鲁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30%,2019年7月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百威英博位列192位。百威英博公司旗下的啤酒品牌众多,全球性品牌包括百威,科罗娜;跨国品牌包括福佳等等;地区性品牌包括凯狮,和我们熟知的哈尔滨啤酒。

2016年10月,百威英博公司花了千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二大啤酒酿造企业南非米勒公司,从此一举成为啤酒行业的巨无霸,业内的其他竞争对手也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然而并购背后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百威英博结果负债累累。截止2018年12月31日,百威英博的杠杆比率从2015年的320%又增长到360%,净债务高达1028.4亿美元。那么母公司百威英博到底赚不赚钱呢?

2018年母公司营收高达3749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300亿元左右,但是同比增速下滑的厉害,把百威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分拆上市也是看好新兴市场这块肥美的蛋糕。百威亚太在香港上市就是为了募集资金,在该地区开展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点。所以百威亚太IPO是一石二鸟,既有利于缓解母公司的债务压力,又可以贡献利润和增速。


三、百威亚太前景如何?

百威亚太的具体分析离不开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亚太地区啤酒市场的行业规模,二是百威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

先看亚太地区啤酒市场的行业前景。根据百威亚太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按消费量和增速计算,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也是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2018年到2023年预计亚太地区将会贡献全球啤酒消费量增幅的47%。 而亚太地区啤酒行业市场空间大的几个驱动因素是:1、人口因素,2018年到2023年亚太地区将会带来全球人口46%的增幅。2、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化率的提升导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3、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人均啤酒消费量的基数还很小。

同时,从公司产能分布来看,中国,澳洲,韩国,印度和越南是主要市场。到18年截至,百威在亚太地区共有61家酿酒厂。在中国,有35家酿酒厂,其中包括扩充莆田,新增武岗俩处。在印度,有15家,并且产能处于进一步扩张阶段。在澳洲,有7家,还有越南的2家,以及韩国的3家酿酒厂和1家麦芽厂。需要强调的是,亚太地区东部主要是澳洲,日本很过,是比较成熟的啤酒市场;而西部地区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是增速较快的市场。

再看公司在亚太市场的占有率情况。2018年全球的啤酒消费量达到1979亿升,亚太地区占比37.1%,也就是734亿升,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中国市场占比25%。根据百威亚太的招股说明书披露,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排名分别是 $华润啤酒(00291)$ 华润啤酒, $青岛啤酒(600600)$ 青岛啤酒,以及百威亚太。但是从市场布局来看,华润和青啤主打国内市场,而百威亚太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有产能。 总的来说,跨区域型的品牌似乎比区域性的华润,青啤更有战略优势。查看百威亚太的财务数据,换算成人民币之后,2018年公司营收是583亿元,净利润为97亿元左右。而华润啤酒325亿元的营业收入,所以从营收规模上来看,百威亚太在亚太市场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远超华润和青啤。


四、结语

记得之前看过一片关于中国啤酒历史的好文——《啤酒的三国演义》作者为饭统戴老板。这篇文章从民国说起,讲述了中国啤酒青岛、华润、百威是如何演义三分天下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随后去读读,想必对你的中国啤酒历史观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

都9012年了,啤酒战的打法早已从冷兵器升级到现代化战争:

1.新的经销模式:面对消费场景愈发多样化、满足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难度增加、经/分销商成本上涨的客观实际,传统的由品牌商掌控通路的经销方式弊端日益凸显。

2.新营销模式:顺应消费升级,借助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产品进行娱乐营销。

3.新产品方向:精酿、原浆啤酒轮番轰炸。

4.新包装形式: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产品的“颜值”买单。啤酒内外包装向着礼品化、便携化方向发展。

还是说回百威,百威啤酒在亚太地区高端市场先知先觉,具有先发优势,市占率远超于其他竞争对手。

更为值得啧啧称赞的是,百威啤酒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大幅高于同行业的可比公司。2018年数据统计,在中国五大啤酒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啤酒行业70.4%的销量,他们分别是华润雪花23.2%,青岛啤酒16.4%,百威16.2%,燕京啤酒8.5%,嘉士伯6.1%。从市场份额看百威啤酒仅仅屈居第三的位置,但让人震惊的是百威亚太2018年净利是青岛啤酒当年净利的6倍,华润啤酒当年净利的10倍多。其高达55%的毛利率也明显高于青岛啤酒的37.7%与华润啤酒的33%。

想必这也是百威的优秀之处!

百威在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情况是:在澳洲(已出售),2018年啤酒销售额和销量第一。在韩国,2018销售额和销量也是第一。在印度市场,销售量和销量排在前三,但高端市场占据第一。在越南市场,只是高端市场增速排在前三。

一句话,亚太百威,优秀的啤酒股所以贵一点!

$拼多多(PDD)$ $小米集团-W(01810)$ $美团点评-W(03690)$ $百度(BIDU)$

# 今天什么值得买?晒晒你的交易计划!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7

  • 推荐
  • 最新
  • 小码农大金融
    ·2019-09-18
    先声明一下,免得误导大家,我本人是没有申购百威亚太 $百威亚太(01876)$ 的打新。
    回复
    举报
  • 不买
    演朝三暮四的戏码
    觉得韭菜们那么傻么
    回复
    举报
  • Richard康
    ·2019-09-21
    值得申购吗?
    回复
    举报
  • 胖虎哒哒
    ·2019-09-18
    有了基石应该能涨点
    回复
    举报
  • MrXorz
    ·2019-09-18
    转,贵是贵了点,好这口。
    回复
    举报
  • DDD2
    ·2019-09-18
    上次白白亏了手续费,不地道
    回复
    举报
  • 荒野侦探
    ·2019-09-18
    相当专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