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跌下来了,是接盘还是跑路?

作者 | allen

5月股市一开闸,除了壮观的千股跌停,最“耀眼”的,莫过于贵州茅台。

5月6日,茅台(600519.SH)盘中一度跌近9%,收跌近7%,成为跌幅较深的白马股;

5月7日,不少白马股都相继反弹,同为白酒行业的五粮液(000858.SZ)也反弹超4%,但茅台仍旧收跌1.77%,颓势依旧,市值蒸发近千亿。$贵州茅台(600519)$

而向来十分钟爱茅台的外资,更是有多快溜多快,净流出资金连续两日排名沪股通首位。

何解?

大市差固然有影响,但茅台自己发生了个“地震”。

5月6日,有散户打电话给茅台以及上交所投诉,质疑大股东贵州茅台集团(持股61.99%)于5月5日正式挂牌全资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营销有限公司,涉嫌利益输送,侵害小股东利益。

一石激起千层浪,质疑、指责、谩骂,多空双方是吐沫横飞,火气十足。券商、机构、散户乃至吃瓜群众,纷纷参与其中。

投资者情绪是愈演愈烈,连上交所也坐不住了,5月7日深夜向茅台发出监管函,要求对相关事件作出解释。

究竟孰是孰非?

一、空方大骂:与民争利,**

首先确认一个事实:这间新成立的茅台营销公司,由茅台集团100%控股,和A股上市的贵州茅台没有半毛钱关系。

股民的骂点就在这里,谁都知道,茅台酒的经销商利润丰厚,是一块大肥肉。

以2018年为例,茅台酒的出厂价是969元,零售指导价为1499元,但实际上,经销商卖出价早已突破2000元,而且因为供不应求,经常被炒到更高,这些经销商的利润连贵州茅台都自叹不如。

照现在的市场热度,茅台酒零售价继续上涨毫无压力。

既然如此,茅台随便抖一抖手指,提高出厂价,就是躺赢模式。

可如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掌握出厂价“生杀大权”的大股东亲自卖酒,那它只要压一压出厂价,便可轻而易举地切走原本属于经销商的大肥肉。

这块大肥肉,贵州茅台的其他股东无福消受之余,还很容易引发关联交易的嫌疑。

再说,茅台每年的产量增长都不大,一旦大股东狠起来,一味压制出厂价,上市公司的利润还怎么增长?这不明摆着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吗?

即便要成立营销公司,为何不让上市公司做?起码所有股东都可获利,现在明摆着就是大股东想独吞。

逻辑在理,也难怪外资溜得快,他们既十分厌恶关联交易风险,想必也确实不齿大股东玩的这一套。

如此看来,茅台集团真是居心叵测。

二、多方力挺:压出厂价?扯蛋

空方骂得眉飞色舞,多方开始反击。

茅台的铁粉们,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来,清理经销系统,怎么看都是好事。

因系统乱象由来已久,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去年原茅台副总、CFO谭定华就因此被抓捕。

2018年,茅台经销商便减少437家,今年Q1,继续减少533家,比例高达17.8%。与此同时,茅台重点扩大天猫、云商等直销渠道,推进营销扁平化。

去年11月便传出,茅台将收回3000吨的经销商配额,由GZW单独成立一个销售公司承接。

可见,此事早有先兆,只不过最后干这事的由GZW变成了茅台集团,从头到尾,这事都跟贵州茅台、中小股东无关,无所谓利好利空。

二来,新营销公司配额占比不大,不足以令茅台集团压制出厂价。

即使收回的3000吨配额全部落入新营销公司,也不过是茅台年产量的10%,另外90%仍旧在之前的营销体系流通,不妨以此做个假设。

假设有10瓶茅台酒,零售指导价不变,每瓶出厂价从969元调高至1169元,上市的贵州茅台因此多赚2000元,按股权占比,茅台集团分得1239.8元(2000×61.99%)。

其中,新营销公司只分到1瓶,因此少赚200元差价,即茅台集团少赚200元,一增一减,最终茅台集团仍旧净赚1039.8元。

换言之,如果维持969元出厂价不变,茅台集团将少赚1039.8元,这还不算集团本身在贵州茅台下属的销售公司占有5%股份所带来的利益,因此,茅台集团没有理由不涨出厂价。

那什么情况下,茅台集团才有理由不涨出厂价?

承接该例子,假设10瓶酒里,新营销公司分到6瓶,那么相当于茅台集团少赚了1200元,基本抵消提价带来的收益,所以只有当新营销公司配额占比超过6成时,才有理由不涨价

而以2018年财报来说,茅台公司这么多年努力自营,创造的营收占比仅6%,离6成还差得远,即便茅台集团有心想收回,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3-5年里都无需担心。

逻辑同样也说得过去。

这场骂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寸步不让,僵持不下。

不过我认为,如果只是在经营层面争执,而不放在更大的视野去看待茅台集团的行为,恐怕很难看清事实。

而这个视野,就是中国的国情。

三、长兄为父,先国后家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大家长式”的体制。

家中孩子多,父母担子重,因此有了长兄为父的说法。

设身处地想一下,茅台所处的贵州省,交通闭塞,一直都极为贫困,至今仍有14个县被列为深度贫困县,全国有11个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贵州独占三个,常年都是国家扶贫任务的重中之重。

2018年,整个贵州GDP不到1.5万亿,排名倒数第7,不及成都一个市;2017年,贵州政府债务总额高达8607亿元,排名全国第四。

而在企业层面,贵州也是乏善可陈,唯一拿得出手的上市公司,只有茅台。

可以说,在贫困的贵州,茅台集团就是这样一位,必须为父母(政府)分担重任,照顾弟弟妹妹(贫困地区)的长兄,而且,除了他,很难找得出有能力担此重任的公司。

事实上,茅台集团作为贵州省的支柱企业,一直都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解决的就业,上交的税收,带动的产业,对当地GDP、财政、金融系统的支持,有目共睹。

投资者追求回报,无可厚非,但试问,立于中国的国情下,作为地方支柱性的国企,尤其是现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响应号召,全力支持国家,只想着最大化投资回报,这样的国企还能存活吗?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另外,在满足国家需要之余,茅台集团自身也要发展。

一直以来,茅台酒的光芒四射,完全盖过集团其他系列酒。

贵州茅台18年年报显示,茅台酒营收高达654.87亿,占总营收比例85%,而系列酒(包括王子酒、迎宾酒、赖茅等)营收刚过80亿,占比仅10%。

除了这些装入上市公司的系列酒,茅台集团还有习酒、葡萄酒、保健酒等不下10种酒品。

尽管这些酒的销量无需对外公布,但从各个媒体的报道上看,销量同样远远落后于茅台酒。

很明显,茅台集团已落入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中,尽管茅台酒仍炙手可热,源源不断地为集团贡献利润,但出于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集团在确保茅台酒产销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有目的地扶持其他品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才是正确之道。

茅台董事长李保芳2016年就公开表示:要大力拓展系列酒市场,允许经营系列酒的茅台酱香酒公司3年政策性亏损。

而要做到,烧钱在所难免。

支持国家要钱,自身发展也要钱,茅台集团当然有理由也有动力去赚更多的钱。

当然,提高出厂价是马上想得到的途径,其实这个已经在实施。

但单靠出厂价这一招,未免太过单一,而巨大的经销渠道利润,就顺理成章成为茅台集团的“猎物”。

而且,茅台集团自己卖货,对最近距离地感知用户需求,掌握市场动向,进而指导自身经营,有效管控销售渠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无可避免,集团因此会被人诟病为“独吞”、过河拆桥等,但自古忠义两难全,它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

其实,此次的茅台骂战,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如何分配

从被疯传的散户告状信中,不难看出,股民对于成立营销公司并不反感,甚至是认可的,关键就在于谁去成立。

这等于说,经销商利润这块大肥肉拿回来,我当然同意,而且我也同意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肥肉都给大股东拿去,一点不分给我,那我不同意。

这就延伸为更为具体的问题,谁有资格去吃掉这块肥肉?

现在看来,各利益主体,包括最上头的GZW、茅台集团、其他股东,分别代表国家、大股东、中小股东的利益,国家不可抗、大股东不可违、中小股东不可欺,随随便便说把谁踢出局,都很难服众。

从法理上讲,各利益主体也有权从中获得收益,至少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被侵害。

因此,如果只是一个纯排他性的利益分配方案,谁想单独吃掉这块肥肉,根本行不通,否则,想结束骂战,那是痴人说梦。

不过,在利益分配这件事上,不论是茅台集团,还是贵州茅台,表现一直可圈可点。

2001年上市至今,茅台股价上涨超过200倍,年年分红,分红比例超过30%,总额高达574亿,投资者收获了巨大的回报,A股能够做到这样的公司,着实不多。

可见,茅台在国家责任和回报投资者方面,是有能力寻找到平衡的,它并没有辜负投资者的信任。

当然,闻道有先后,置于中国国情之下,先国家、后企业、最后投资者,恐怕也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很明白,投资者当然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能够完美无暇,能够始终将股东利益摆第一位,能够为股东追求最大的回报,但很无奈,在中国,这样的公司,很难找得到。

五、结语

此次大股东茅台集团的做法,确实引发了轩然大波。

但反过来讲,其实是好事,昨日下午,就有财经媒体报道,茅台集团正调整战略,生产资源正归向上市公司,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预期更强,最终受益的,就是全体股东。

作为超级明星公司,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它的每一个动作,必定要三思而后行而行,一旦行差踏错,被投资者抛弃,不管是茅台自己,还是整个贵州省,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会是无法承受之痛。

或许,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不久便将公诸于世。(熟口熟面的倒逼改革?)

你问我,这次茅台跌下来了,是接盘还是跑路?

这个就看你抱不抱有这份信任,相信作为大股东的茅台集团,在满足国家需要、企业发展需要之余,不会过分坑害投资者利益,相反会想办法去回报投资者。

反正我是相信的。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好看行不行~

# 市场大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