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花生投资见闻❤️
连麦V来公司|数字化时代,平台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花生投资见闻: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被互联网环境所包围,习惯数字化内容,相信技术对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但各类平台软件在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同时,似乎也带来新的焦虑。那么平台未来应该如何打造更有温度的内容形态?如何利用好数字技术去挖掘下一个内容新物种? 微博x花生文化发起#连麦V来公司#栏目,第一期美国中文电视台驻纽约证券交易所财经主播 @陈菲菲_Faye 连麦了$荔枝(LIZI)$ 副总裁@郭小为Vee ,美国投研机构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另维 ,红蚁资本投资总监@李泽铭-Alan 一起探讨【数字化时代,平台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以下为本场直播全文: 主持人陈菲菲: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由微博和花生文化共同打造的《连麦V来公司》直播专场,我是菲菲~ 今天是我们这个栏目的第一期,很高兴邀请到了荔枝副总裁 郭小为先生,美国投研机构中国区首席营销官 另维小姐姐,还有红蚁资本投资总监Alan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几位一起聊聊天~ 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数字化也被大大地加速,很多行业其实也是跑步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比如线上会议,再比如线上发布会、线上问诊,等等。我想问问各位嘉宾,有没有观察到还有一些什么其他行业,在疫情期间、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出现了线上的蓬勃发展? 郭小为: 应该有很多。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过去呢,工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业这一块,其实很多并没有整体地往这个数字化这个方向迈进。但是在设备的换新、生产线的更新,机器依然逐步替代了人工。 现在因为疫情,很多人无法走出家门工作,出现劳动力的短缺,进一步导致供应链上游供应的不稳定,倒逼了这些制造业做了很多的改变(加快了数字化、智能化、机器替代人工)。可能在日常中我们大众不一定能看到这些改变,但是呢,我们从国家发的一些报告、从很多的报道中,我们是可以注意到的。 李泽铭: 如果有哪些行业在疫情期间飞快发展的话,那么它们可能跟资本的主导有很大关系。疫情出现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倾向于收紧流动性甚至加息,变成加快减息,同时出现无限的QE(量化宽松)。这些都导致资本(市场流动性)比较泛滥,而在这些资本的加持下,一些本身可能即将活不下去的行业和企业,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吃香的行业。譬如有几家电动车企业,都几乎要破产了,但是疫情出来后,美国放水导致大量资本涌入,使得这些企业的发展有一个飞跃性的进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可能跟需求的限制(疫情导致需求难以被满足)有关系。疫情期间,由于大部分政府采取封锁的措施,导致需求发生了变化,由线下的需求变成线上的需求,使得某些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 譬如刚才提到的线上会议的发展就比较迅速,因为新冠疫情的确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商业运作的习惯。而这个改变,有机会是一个永恒的改变。因为大家慢慢就习惯了在线上举行会议,或者是习惯了在家办公的模式。 疫情过去以后,可能某些限制措施会解除,但疫情期间的某些习惯会保留下来。有些人认为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进程,趋势本身是无可改变的,只不过疫情将进程推快,比原来早了5年或10年去实现。譬如燃油车置换成新能源车、电动车,这本身就是一件早晚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疫情出现后,资本推动这个置换过程提前了5至10年去实现。 另维: 我觉得刚刚两位老师讲得非常全面。在我看来,趋势其实是一直存在的。譬如我有一些健身器械,而在疫情之前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平台Peloton Interactive,你在健身的同时,它给你提供一个List,你可以在上面与全球跟你做同样锻炼的人进行“联通”,你可以看到其余人跑得怎么样。 疫情来了之后,只是加快了Peloton这个公司的发展,而不是说之前这个公司并不存在。与此类似的公司还有很多,疫情成了一个推动它们发展的巨大推手。就如当年的房地产一样,80年代,你已经在做房地产了,就是要比别人要幸运一点,因为你站在一个对的赛道上。 主持人陈菲菲: 我想起一句话,“最懂投资的人,其实是最懂人性的人”。刚才我们说到,在疫情期间,Peloton(健身)、Netflix(流媒体视频)、Zoom(线上会议)的股价都迎来了飙升。但到了现在阶段,很多人就会去考虑,疫情之下催生的这些需求有多少能留下来? 比如说,像刚才提到使用Peloton然后线上跟世界各地的人一起运动。但是有多少人在疫情之后还会坚持这个方式,而又有多少人在疫情之后,可能他还是想回到传统的健身房,实地地跟教练、跟其他人在一起面对面地互动? 所以,可能投资者会去想这个事情,因为这个关系到这些公司未来的盈利,关系到“我”还要不要继续投资这些在疫情下非常火的公司。 所以大家可以聊聊,这些需求,在疫情之后,有哪些可以留下来,有哪些可能会消退? 另维: 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specific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地去看。譬如刚刚提到的Zoom,线上会议这个行业之前就是存在的,而且发展得很好。只是现在(出现疫情),需要公司adapt到这个环境中来。但任何一个公司去适应一个全新的工作方法(包括线上会议),其实都是很难的一个事情。然而疫情强迫大家全部进入到这样一个状态中,所有人都知道了原来我们有这样一个选择(举行在线会议)。所以我相信疫情之后,像这种新型的科技,人们会接受与其共存的状态,即以前我们没有选择,但现在我们有选择了。 我本人的工作很典型。本来我就有各种各样的team分布在全球各地,每天我们都是在使用(线上会议系统)的状态,所以我可能对Zoom带来的好处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我早就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当中。 但是有很多以前没有尝试过(使用Zoom)的公司,他们尝试过后就会知道原来它们有这样的一个选择,线下便利的时候选线下方式,线上便利的时候选线上方式,这就会打造成一个共存的状态。 但是投资机会牵涉的因素太多。一个公司的股价包含了太多东西。像Zoom,疫情以来一直一直在飙涨,一度触及500块,这个有点夸张了。随着疫情逐渐形势缓和,那么它的价格可能会回归真正的价值。现在有不少疫情相关的股票已经跌下来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利率导致的。当然宏观上一些政策也会有影响,利率上涨对债台高筑的一些高科技公司会影响更大一些。但更多的,我还是认为,(这些公司股价的回落)是由于其价格要回归到公司的本身价值,因为很多公司处在2020年,但股价已经涨到2023年去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对行业机会的觉醒,构成了对原先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威胁。譬如Zoom的线上会议领域,之前不受大佬待见(因此竞争者较少,给了Zoom发展空间)。但是疫情之后,大家发现原来这个领域市场需求那么大,于是像Microsoft、Google这样拥有强悍实力的大公司进场,也拓展类似业务,那么,原来的公司还有多大的机会?这是个巨大的问号。 譬如像Zoom股价从580美金跌落至不能站稳400美金,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其护城河不够宽,不足以去抵抗新入场大佬的业务侵袭。那么这个时候,资本市场就会给予相应的反馈。 主持人陈菲菲: 我觉得讲得特别好。接下来我想让郭总聊一聊。在疫情期间,出现过一些爆火的声音软件,譬如Clubhouse,但是没过几个月就偃旗息鼓了,那么像荔枝APP这样的声音平台,怎么保留用户的热情、用户的黏性,在未来有什么样新的想法? 郭小为: 疫情让很多人不得不居家,人与人之间是隔开的。而人与人之间,天生就有很强的社交的需求,以及表达的需求、陪伴的需求。而刚好声音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很好地去满足到无论是表达的还是陪伴的,以及其他此类需求。 回到你的具体问题,年初Clubhouse火了,有很大的原因是资本、名人的带动,包括Elon Musk等。当然,也跟Clubhouse的产品、过去的一些运营策略比较成功有关。 但是呢,我们是这么去理解的,声音作为一种媒介的形式,或者说作为陪伴的一种方式,在疫情之下被放大了。或者说,Clubhouse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在中国,意识到或开始去使用这样的工具和互联网产品。实际上等于是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科普和普及。但是,声音领域的这种陪伴和和消费,并没有像短视频、长视频或者是图文一样那么大范围地被关注到。 我们理解的是,可能在未来,很多城市、很多家庭里面,实现智能化的生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用声音来控制的。声音可能会成为今后的一个遥控器,成为一个入口,成为你能想象的一切。这样的话,声音不仅有陪伴或交流的属性,它更成为一个控制的入口。再加上5G、IoT等领域发展,声音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前景。 李泽铭: 我主要是做二级市场投资,一级市场投资还是比较后期才开始。据我了解,以声音作为主要运营标的的公司不是太多。声音与视频相比,无论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都还是略显单调,可以承载的内容类型比较有限。 但是声音在某些应用场景还是有它独特作用,譬如睡觉时声音作为陪伴,或者忙碌时可以分身出来、单纯地用声音作为媒介的交流。所以我认为,声音对于短视频、长视频,以及后来的VR/AR等,都有辅助的作用,且有其存在的必要。所以如果在领域内有独特、深厚护城河,那个这个公司还是有其投资价值。 陈菲菲: 在刚才我们聊天期间,观众在下面留言,很多人说喜欢荔枝APP的情感频道,还有人说荔枝可以解决自己的孤单,可以提供陪伴、情感的寄托。这也是我接下来想问大家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科技是能够让大家变得不那么孤单,但是也有人觉得,虽然身边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屏幕,也有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是好像并没有解决孤单感,还是需要人和人面对面的这种沟通。 那么在未来,会不会伴随着数字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活动变成线上之后,大家会更加地孤单了,会削弱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维系?还是说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技术,所以我们连接在一起变得更紧密了? 另维: 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不太同意这种观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从小就写作,熟悉的小伙伴、粉丝可能知道,我的生活中有一个非常大的一部分就是写作状态。写作状态和阅读状态,是我生活中从来没有缺少过的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我是不需要去和外界进行联系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科技带给你的东西,你想把它“脱”下来是非常容易的。 我的核心观念就是,你孤不孤独,更多的是你自己的一个选择的问题。如果感觉孤独,换一种方式生活就好了。我觉得科技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选择,给了我们更好的去联通这个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说我被绑架到了什么地方。没有什么绑架你,唯一绑架你的是疫情。疫情过去之后,你依然有选择。 郭小为: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堪称“天问”,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我自己的理解是,科技是让人不那么孤单,不是解决了孤独,而是不那么孤单了。这是一个基本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判断。疫情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机提供的信息,没有手机提供的“云内容”,人在那种环境中,可能是比较容易在心理上出一些不好状况的。科技在这方面,的确是解决了这部分问题。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往深里面去讲的话,因为你摄取的信息越多,譬如说刷短视频,你天天刷,你反而越刷越孤独。看起来好像你跟世界上所有的人连接在一起,但是因为你其他地方的输入太少了,或者说你其他的东西没有跟上,所以你的内心中缺了很多东西。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了,所以层层往下去剖析的话,几乎是没有一个准确或者确定性答案的。 我是认同@另维 的,即科技只是给你提供、让你多了一个选择。意思是,如果没有人强制性,或者是有一套规范强制性地让你不得不做这种选择的时候,科技可以相对大概率地去解决你不想那么孤单的一个事情。 所以整体来讲,科技向善,我们是看好这个的,我个人是看好这个的。科技向善,不仅仅是说我们要把科技做好,而是说科技也让这个社会渐渐地往好的方面走。 主持人陈菲菲: 嗯,是的。我觉得没有人会否认科技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让大家有很多知识性的获取、情感上的陪伴。但问题在于,有很多知识性的获取、情感上的陪伴,现在都变得太容易了、太唾手可得了。譬如像我是做新闻工作的,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就像是天空中飞舞的雪花,席卷而来,大量涌入。 那么,一个人怎么做好这个选择,譬如什么时候安安静静地去看一本书、写点儿东西,什么时候刷刷短视频、娱乐一下?该怎么去解决这种焦虑?我知道现在有些年轻人,的的确确是有这种焦虑的。 李泽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一个很好的答案。因为我也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没有充裕的或者空闲的时间去好好地看一本书、做一顿饭,每天都被湮没在新闻的爆炸、资讯爆炸中。所以对于有没有很好的方案去解决资讯、科技带来的焦虑,我没法回答。 但我有一个观察,可能跟您相反,即当下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对资讯爆炸感觉很焦虑。反而我觉得,年龄越大的人感受到的焦虑,可能要超过年轻人。这个可能跟大家成长的、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有关系。我是前互联网时代,即1995年之前,成长起来的人,深深感觉到时代的巨大变化,由此感受到的焦虑会更沉。但对于那些新生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出生就面对这样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他们适应一个新时代的能力可能会比我们这一代更强。 主持人陈菲菲: 还有一些问题,譬如年轻人如果面临选择进入大学所学习的专业、选择进入职场所从事的工作,现在大家的一个想法是,很多重复化的简单劳动被互联网、被数字化、被科技取代了,那么未来会不会是“码农”的天下了?因为现在码农实在太好找工作了,所有的公司都在招码农,只要你是学computer engineering,几乎就是现代社会的“铁饭碗”。 另维: 我的答案是明确的“NO”。其实早在前几年我就写过相关的文章来讨论这个话题。在我认为,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逻辑其实是相通的、类似的。现实世界中,需要有“创世者”开天辟地,需要有最初的建设者一砖一瓦地建设房子、建设基础设施,慢慢地开始建设图书馆、建设医院等等。但房子建好了、基础设施建好了,并不能直接居住,图书馆建好了,也并不能直接阅读,因为没有家具、没有书籍,而家具、书籍,都需要有人提供,并放置进去。 互联网虚拟世界,是类似的。将互联网比作一座房子,那么码农可能就是建房子的。建“房子”的确很重要,但“房子”建得再好,并不能直接居住。想要很好地“居住”互联网这座“房子”,需要有人来生产信息、提供信息。在未来,继续需要码农来建设、维护“房子”,但对内容创造者的需求也相应而生。第一批互联网内容生产者的价值是很高的,譬如为什么“网红”收入那么高,因为他们是第一批受到公众认可的、往互联网虚拟世界里放内容的人。 嘉宾郭:我是我们连麦的4人当中,唯一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我们荔枝,的确有非常大量的码农招聘需求。我们公司有将近1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码农。最近我们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总部也布置好了,然后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是需要在新加坡招聘这种非常国际化的码农,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一系列的人才。 我有一个感受,码农,尤其是高端码农,是越来越难招聘到,而且越来越贵。这种客观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这种“码农短缺”,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非常明显。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基础,除了网络等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即中国有能力非常强、数量非常大、价格非常便宜的码农,被称为“工程师红利”。而在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没有这么多码农能够满足需求的。 立足中国范围来讲,即便中国有如此丰富的码农供应,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方,在一些二线或更远的城市,是很难招聘到符合需求的码农的。放眼世界来讲,(码农短缺和分布不平衡)就更是这样子的。所以码农不仅是缺,实际上在有些地方是更缺。而且出于理性考虑,码农还倾向于往大的公司、超级公司聚集。5-10年内,对于码农的需求都是非常旺盛的。 但我依然想表达的是,即便需求如此旺盛,码农的日子也不一定那么好过。原因是,虽然他们工资高、生活简单,但是对于他们的要求也更高。我们知道某些专业领域是越老越吃香,像会计、医生等,但有一个行业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那就是码农。 主持人陈菲菲: 用一句话来描述,可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吧。譬如我在大学学新闻的时候,我也被要求学编程。未来会不会全民学编程呢? 李泽铭: 我觉得这个概率并不是特别大。码农应该是一个越来越专门、细分、精进的职业。即使在码农这个统称下,不同的领域所需要的人才也不一样。就像大部分学科一样,越来越精细化。所以也没必要全民都学编程、全民都懂编程。有很多专业领域,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完成。 我同意未来短期内,码农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这也可能是供求关系的周期,现在还在读书的年轻人,他看到码农的“高光时刻”,一窝蜂地都去念computer engineering,可能过了几年之后码农就变得供过于求。其实在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现象发生。2000年左右,当时的编程人员或稍微懂得一些编程知识的人员,他们的风光程度并不亚于现在的码农。但好景不长,2001、2002“科网泡沫破灭”后,包括之后的几年,码农相当于突然从云端掉落到地狱里面。2003、2004及2005年,很多当时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都很难找到相关对口的工作,他们毕业即面临行业的数年低沉。所以我觉得这个行业,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跟投资差不多。 主持人陈菲菲: 今天我们聊的差不多了,但是最后我想让郭总谈一下粉丝提出的问题,就是荔枝现在的出海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郭小为: 其实我们所做的不叫“出海”。过去,“出海”做得最成功的其实是华为这样的企业,他们生意做得很大,他们从中国到世界各地,然后找到某个或某些地方做生意。而我们,在美国、在新加坡等这样的全球节点,利用全球的人才,运用全球的战略,进行全球的布局,并不是利用中国人去到另一个地方做生意。这是从底层思维的角度去区分。 如果将“出海”理解成是全球化,那么荔枝目前已经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总部;另外荔枝的全球化产品有多款,其中某些在今年的clubhouse十分火热的时候也受到用户热烈追捧;整体来讲,我们是按照3年制定的既定战略来推进这个事情。如果大家对荔枝全球化战略的相关情况感兴趣,或者有码农的推荐,我们十分欢迎,也希望能多多交流。 主持人陈菲菲: 对于数字化,郭总有什么想谈的吗? 郭小为: 在最后,我想从我个人角度、不从我所在的公司角度,谈一下数字化:我们作为生活在21世纪20年代的人,数字化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因为它已经而且必然会继续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首先,肯定需要去积极拥抱数字化,其次同时,应该从数字化中习得一些属于个人的东西,无论是兴趣,还是工作的技能——这个东西会让你属于这个时代,而不是从这个时代中out了。 主持人陈菲菲: 好的,谢谢郭总。也谢谢另外两位嘉宾。我觉得今天几位嘉宾都聊得特别好,既有声音经济行业的代表@郭小为Vee,也有专业的财经分析专家@李泽铭-Alan,还有美国投研机构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另维 给我们拓展了很多思路。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 科技到最后只是人的工具,是人性伸展出来的枝蔓,我们应该有一个边界感。即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去使用它,以及用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有这样的boundary,我知道我所需要的是什么,它需要为我服务,而不是我被它所绑架,被算法、被无穷无尽的资讯推送湮没。 谢谢今天三位嘉宾,今天与他们聊得特别开心,也谢谢今天关注我们直播的粉丝朋友们,谢谢! 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未来公司又是什么样子?走在科技前沿的企业们正在为我们打造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花生文化×微博发起#连麦V来公司# 栏目,聚焦国内优秀的前沿创新企业,邀请拥有行业深刻理解的领先KOL和先进企业家联动,让用户能够和人生高玩们近距离交流,听听真相,刷刷未来投资攻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1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