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2023年4月份投资总结

@指数基金
一、2023年4月份投资总结 2023年以来的实际组合包括场内组合、场外基金和港美组合的整体收益是2.4%。 实际组合从2011年初至2023年4月末净值是从1元至3.50元。年化收益率是10.7%。 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从2011年初至2023年4月末净值是从1元至1.65元。年化收益率是4.2%。 二、本期持仓总结 (一)场内组合持仓: 场内组合持仓前30只。 腾讯控股、金选300、贵州茅台、招商银行、A50ETF、家电ETF、中国平安、同达创业、泸州老窖、口子窖、新天转债、豪悦护理、中芯国际H、洋河股份、贵广转债、五粮液、宁德时代、环球医疗、美的集团、寿仙转债、艾华转债、兴业银行、红利低波50ETF、三峡能源、伊利股份、万科企业、海康威视、红利ETF、迪龙转债、青岛啤酒。 (二)场外基金持仓: 场外基金组合和港美组合前6只。 中金优选300、 消费红利、恒生A股龙头、全球医疗、标普中国A股红利、MSCI中国A50。 三、资产配置总结 存量资金做资产配置,增量资金做定投。 2023年4月份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维持在12倍上方,指数市盈率的估值依然处在低估水平。组合接近满仓资产配置,保持正常定投。精选标的,微调持仓组合。 公司组合:选取策略因子做指数化的组合。 基金组合: 顺势轮动和仓位配置补充公司组合,做好指数化的组合。 可转债组合:用低溢价率、低价等因子做轮动,平均收益也很好。 场外基金:长期持有策略基金为主,行业基金、QDII基金为辅。 港美组合:主要持有港美优秀基金。 本月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已经披露完毕。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大市值公司远远比小市值公司的财务数据好。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增长6.7%,中证500指数净利润下滑8.1%,中证1000指数净利润下滑14.3%,国证2000指数利润下滑23.24%,上证50指数净利润增长1.3%。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也是低于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国证2000指数的。 蓝筹类型指数的市盈率都已经较低了,沪深300指数4月底的前十持仓(2022年年报的市盈率):贵州茅台(35倍)、宁德时代(33倍)、中国平安(11倍)、招商银行(6倍)、五粮液(25倍)、美的集团(13倍)、兴业银行(4倍)、长江电力(25倍)、比亚迪(45倍)、恒瑞医药(79倍)。公司市盈率的高低包含着市场的预期,投资是需要寻找预期差,争取超额收益。蓝筹类型指数未来如何,我们共同关注。 市场尤其像沪深300指数是很难定性取得预期差的,机构都盯着透明的成分公司,大盘指数的成分公司比中小盘指数的成分公司确定性好,定价也很充分了。但是,当业绩出来了,是反映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两年、三年、还是五年以上的价格?市场总有分歧。否则为什么宏观一有重大消息,蓝筹公司也一样可能也会暴涨暴跌?即使有效市场也很难定好一个价格。所以,4月份披露的很多公司,比如招商银行业绩比预期差点,中国平安业绩比预期好点,却一个低开低走,一个高开高走,没有一步到位,都各有各的理解。 所以站的角度不一样,理解的不一样,导致结果也不一样了。如果只分析报表,可能每时每刻都反映了。看看几年前的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还有香港市场的各种地产公司,即使基本面慢慢变差,以价格已经充分反应了为理由,没有撤退的基本面分析者是不是比比皆是?本月中国平安的基本面转好了,如果长期角度,抄底中国平安是不是又成功了?即使业绩披露的当天从招商银行换来都可以的,可能当天有很多投资者换了。 市场行为无法猜测准确,可是角度不同预期差也就不同。伊利股份的业绩披露前,我抄底了伊利股份是因为不足20倍市盈率了,还是蓝筹、龙头、消费红利指数的,长期逻辑可以拿得住。即使披露业绩再进,也是高开高走,可是只有长期逻辑才可以长期拿得住。 兴业银行、格力电器等公司的报表市场还没来得及反映,又有投资者节假日多空吵翻了。如果没有一定的投资策略,是做不好投资的。 公司组合部分讲几个长期持有的策略。 公司组合(仓位六成): 公司组合的核心是好公司和好价格,需要一定的判断力。 不要把精力只聚焦在资金大的方法和资金小的方法上面,以免可能有误区。 比如,巴菲特资金小的时候可以经常套利,资金大了只能做价值投资慢慢成长,可是前阵日本市场的几只非龙头公司的市盈率是指数的一半,同样进了日本市场买低估的了。施洛斯捡烟蒂做套利收益高,也不是是个市净率低的就买。 我们青岛有个隐退的价值投资高手,小资金的时候做价值投资成长,挖掘高成长公司,做出了十年百倍的业绩,大资金的时候也买大盘蓝筹,也买红利好的公司,而且追求稳定增长了。有些投资者认为小资金可以买爆发力增长的公司,大资金可能追求稳定,再和小资金一样就不合适了。可是,买红利好的公司类似捡烟蒂,与巴菲特和施洛斯的方法比较起来,大资金和小资金的做法,不是完全相反,也有负相关联。一味的一刀切的判断,是很容易走进误区的。 价值投资高手无论是做蓝筹成长,还是做红利低估,都会做得很好,还能结合好了。而对行业、公司一知半解,却很容易买到“三傻”,像前几年的“三傻”是中国平安、万科A、格力电器。价值投资高手能够有对上市公司的洞察力,对市场情绪预期差的理解。即使做指数基金轮动,我们青岛也有指数基金轮动做出十年百倍的投资者。不只是追随市场踏对节奏,而是需要有判断能力。 所以定性、定量都不容易。我做指数化的分散组合投资,多种策略投资,慢慢形成了组合的核心。没有顶尖的判断能力,依靠长期投资时间的复利来补,尽量寻找长期大概率的优秀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某个行业和某个策略预期低迷的时候,还可以捕捉到市场情绪预期差,比如在2008年的乳制品、2013年的白酒、2019年的科技、2020年的红利策略、2022年的香港市场和目前的蓝筹板块都有一定的均值回归要求。 具体的公司是否属于这些行业和策略的,可以到相关的这些行业和策略的指数中寻找。如果直接用筛选器筛选,也要尽量长期的角度。比如有些行业不能只看一年的分红情况,而编制的策略指数通常都是看好几年的分红情况,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等等情况都是的。 下面是2016年初至2023年4月末的一些优秀全收益指数的区间涨幅,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比较起来,可以在市场几乎没涨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优秀的收益。 2016年初至2023年4月末,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上涨了25%,中证500全收益指数下跌了11%。最优秀的指数是消费红利全收益指数3.30倍,还有红利潜力全收益、盈利估值全收益、红利成长低波全收益、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等。也要注意区间涨幅,红利相关类型收益好,也是2021年后崛起的。即使策略指数也有周期,多种策略指数配置可以平滑周期。 限于篇幅,价值人生会陆续介绍这些优秀指数。做好公司组合,可以到指数公司网站中,查询这些指数的特性,寻找到一些有共性和共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配置,注意调仓时间,也能进退自如。 长期持有的策略,也可以根据一些可靠的策略自己筛选。比如《低风险 高回报》的书中介绍了低波、成长、动量的方法。还有博客介绍ROE和双五结合的方法。长期都有取得超额收益的数据。定期筛选,长期收获比较好的复利。关键是用策略做到进出一致,知行合一,持有不慌。 场内基金和可转债组合(仓位三成): 场内基金红利低波50ETF依然顺势较好。场内基金组合年内收益4%。 可转债组合的因子轮动,近期收益降低。可转债券组合年内收益3%。 场外基金组合(仓位一成): 场外基金组合2023年以来盈利了4%。场外基金长期持有Smart Beta组合为主,有红利、价值、质量、低波、成长、动量等基本面策略因子,所以比较均衡。 华宝证券的指数因子优选投顾组合,七成权益基金,三成债券基金,比较稳健,适合一键定投。 好好理顺组合,做好大概率正确的事情,做好资产配置,争取优秀复利。
2023年4月份投资总结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